书城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
2573800000013

第13章 同事相处——同事关系同样需要经营(3)

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每一条路上都布列着大小不一的“分寸”二字。不论是说话还是办事,其中也都深深蕴涵着分寸的玄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他人需要的帮助是什么,以及别人什么时候最需要帮助,及时伸出援手,这样的帮助才最有效。

要记住,一次“雪中送炭”的帮助,要好过一百次“锦上添花”的热心。

不能与同事亲密无间

同事之间过于亲密,不但会像刺猬那样刺痛对方,还容易互相掌握对方的“隐私”,影响各自在公司里的发展。因此,跟同事再近,也不要亲密无间,只做一般的朋友即可,不要做知己。

寻求知己,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获得安慰,在有困难的时候获得帮助,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正因为知己难寻,才有了“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感慨。知己是人的另一半,但无论两个人的脾性多么相投,也是两个个体,受两个大脑支配,想法不可能总是完全相同。

所谓知己,是指两个人毫不保留自己的心事,甚至将隐私也袒露给对方。但是,你一旦在对方的眼里变得透明,没有一点隐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就完全控制了你,你必然会受对方牵制,不自觉地依附于对方。在生活中,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冲突,这种潜在的危险往往表现不出来。但在职场,一个充满了激烈竞争的地方,一个追求最大物质利益的场所,你的那些隐私就会成为对方的把柄,在顾及不到你的时候,对方就会舍你而取他了。

所以,同事之间应该“君子之交淡如水”,泛泛而交而不是真情投入,做一般朋友而不是知己。朋友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给予安慰;朋友生病的时候,你端上一杯热水,并真诚地问候;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要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但不可把你的心扉完全向朋友敞开,将自己的隐私向对方倾诉。

阿光家境富裕,阿强家境贫寒。二人是大学同学,现在成了同事,也渐渐成了知己。

因为读大学,家里为阿强借了许多债,他就悄悄找了一份兼职,帮一家小公司管理财务。阿光发现他下班后也忙得不可开交,一问,阿强就把自己做兼职的事情告诉了阿光。

公司每年都会选派一名优秀员工到一家着名的商学院培训。根据选派条件,条件最好的阿光和阿强都被列进了候选人名单。阿光对阿强说:“要是我俩都能去该多好啊。”阿强说:“但愿如此。”

最后,阿光脱颖而出,成为公司那年唯一选派的培训员工。阿强很失落,他非常想获得这次培训的机会,于是找老板,请求也参加这次培训。

老板看了阿强一会儿,冷笑着说:“你太忙了,就免了吧。”

阿强急忙说:“我手头上的项目,我会尽快完成的。”

老板沉下脸来说:“那家小公司怎么办,谁给管理财务?”

阿强立即愣住了,他一时搞不明白老板怎么知道他兼职的事。他本能地辩解说:“我兼职是有原因的,这并没有影响我在公司的工作……”

老板打断阿强的话说:“好了,你忙你的去吧,我还有事。”接着冲阿强摆摆手。阿强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你太忙了”——阿强没想到这句话会成为阻止他培训的理由。可老板怎么知道自己兼职的事情呢?这件事,那家小公司是绝对保密的,他也只告诉过阿光一个人。阿强越想越心酸,他没想到知己会出卖自己。

阿强没想到,把阿光当好朋友,说些知心话,但却是这样的结果。阿强不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有他自己的原因。的确,在职场上,跟同事说说工作上的事情,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就算了,不要透露太多的隐私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伤到自己。此外,与同事过于亲密,还会引起老板的敌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的员工喜欢结交朋友,或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身边总是团结着几个同事。这样,如果在单位里表现得过于亲密,就会被老板察觉,并引起老板的敌视。

这样做,一是有拉帮结派的嫌疑。在老板眼里,员工应该彼此保持独立,这样他最容易管理。如果你身边密切团结着几个同事,这是老板最忌讳的。即使你没有拉帮结派的意思,老板也会认为你在拉帮结派,有跟他对抗的企图。一旦老板对你有了这种看法,就会压制你,甚至将你打入冷宫,削弱你的影响力。

二是有集体离开公司的嫌疑。几个同事一起跳槽,或者合伙开公司,让原来部门的工作顿时陷入半停顿状态,是老板最不希望发生的。你与身边的同事过于亲密,敏感的老板就会猜疑你们是不是要有什么小动作。虽然你们根本不曾谈论这些问题,但多疑的老板一旦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措施。

老板最常用的方法是把你调离,重新换一个部门,或者调到分公司去,甚至为了公司大局稳定,不惜忍痛割爱,炒你的鱿鱼。

那么,该如何恰当地与同事保持这个距离呢?下面来告诉大家避免同事之间过于亲密的几种方法:

共同消费时采取AA制。

不管是外出用餐还是一起打车,只要是牵扯到共同消费的事,都要采取AA制。

办公室恋情要不得。

“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办公室上演轰轰烈烈的爱情太危险,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使你同时失去恋人和工作。

把隐私深埋在心底。

不管跟对方多么情投意合,都不要袒露自己的隐私。同样,如果别人要向你倾诉隐私,最好也不要听,要找借口转移话题或者离开。

不要意气用事。

讲义气的人常盲目承担风险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常常为了取悦对方而不计后果。有人就因为好朋友被炒鱿鱼而主动辞职,这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

人与人之间,本需要适当的距离,何况是经常会有利益冲突的同事。因此,跟同事切忌亲密无间,否则不是伤人就是伤己。

时刻微笑,让自己更有魅力

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感觉,能有效地缩短双方距离,给彼此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

微笑能产生一种魅力,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得容易。所以有人称它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一位乘客在飞机起飞前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回答:“先生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15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自己由于太忙,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

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的吃药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但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在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心里虽然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面带微笑地说:“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您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一紧,准备说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打开留言本,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在信中,空姐读到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您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空姐后来的微笑与关怀,她得到的十有八九是一封严厉的投诉信,并最终影响自己的职业道路。但是,她的微笑不但温暖了乘客,也让自己脱离了困境,为自己的失误做了很好的补救。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遇到别人的误解、批评也许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凡事都保持微笑,用自己的微笑传递给人更多的信息,感染身边的人,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困难。很多时候,能够解决问题的,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微笑。

大卫是美国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的总裁。他年轻有为,几乎具备了成功男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和别人的毅力与信心;他大步流星、雷厉风行、办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沓;他的嗓音深沉圆润,讲话切中要害,而且他总是显得雄心勃勃,富有朝气。他对生活的认真与投入是有口皆碑的,同时,他对同事们也很真诚,讲求公平对待,与他深交的人都为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自豪。

但初次见到他的人却很少对他有好感,这令熟悉他的人很是吃惊——原来他几乎没有笑容。

他深沉严峻的脸上永远是炯炯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咬紧的牙关,即使在轻松的社交场合也是如此。他在舞池中优美的舞姿几乎令所有的女士动心,但却很少有人和他跳舞。公司的女员工见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员工对他的支持与认同也不是很多。而事实上,他只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一副动人的、微笑的面孔。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微笑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威廉是一个缺少情趣的人,他几乎很少微笑,对谁都是一副古板的面孔。后来,在一个继续教育培训班中,威廉被要求用他微笑的经验发表一段演讲,于是他就决定亲自试一个星期看看。

每当威廉去上班的时候,他会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说一声“早安”;他以微笑跟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他对地铁站的检票小姐微笑;当他站在交易所时,他对那些以前从没见过自己微笑的人微笑。威廉很快就发现,每个人也对他报以微笑。

他以一种愉悦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满肚子牢骚的人。他一面听着他们的牢骚,一面微笑着,于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威廉一直和另一位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另一个职员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威廉告诉那位年轻人自己最近在微笑方面的体会和收获,并称自己很为所得到的结果而高兴。那位年轻人说:“当我最初跟您共享办公室的时候,我认为您是一个非常闷闷不乐的人。最近我才改变了这个看法。其实,当您在微笑时,充满了慈爱。”

我们总是说,微笑是人类最动人的表情,是社会、工作、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它源于内心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着坦然的态度和大度,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当你面对同事的时候,你的笑容能够驱赶内心的疲惫与紧张,也能够化解他人的紧张和不悦的内心,让彼此的关系更加融洽。

人是感情动物,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是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足以在人的心中洒下一片阳光。所以,不要低估了一个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个不相识的人走近你,成为你职业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助你敲开成功的大门。

收起好奇心,保护同事的隐私心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不愿意让人知道或传播。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不要对别人的隐私报有好奇心。要知道,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这样,才能给自己也给他人留下一片自由呼吸的空间。

小雪、艳艳和璐璐及其他同事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公司准备从她们中提拔一位作为办公室主任接替即将退休的老主任。其中,小雪和艳艳的业务能力较强,比较有希望,而小雪与上层领导的关系不错,艳艳是老主任的红人。上层领导已经漏出口风,计划由小雪接任。此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单位传出小雪好像存在生活问题,而事情是由璐璐口中得知。结果是由艳艳接替老主任,这样一来,上层领导对璐璐很不满意,于是便借故将其调到一个效益较差的部门去工作了。

璐璐传播了同事的隐私,使其晋升无望。而璐璐并没有因此得到好处,反而受到同事们的戒备和领导的批评。

人人都有好奇心,对于一旦获悉的秘密,是很难忘记的。用巧妙的方法处理这样的事情,才能使自己免于祸患。如果是在偶然的机会获得秘密,就装作不知道这件事,不要使事主怀疑到你的头上。在平时的交往中,还要尽量避免加入谈论他人隐私的行列,不要凡事都爱凑热闹。

要明白,在办公室里不能乱说话,要说也只能说公事,莫谈私事。否则,别人没兴趣会令自己扫兴,别人有兴趣,可能会对自己更糟。有的人会抱着这样的心理:我只是了解别人的事,自己的事会守口如瓶;再则,如果我不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就容易保住。事实上,不要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也许谈上几个回合就会绕到自己头上。

一天,有个长舌的老妇人来到教堂,向牧师忏悔,说她说过许多人的闲话,她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弥补。牧师并没有对她说教,只是给了她一个枕头,要她到教堂的钟楼上,把枕头里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着做了。牧师说:“好吧,现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来,放回枕头里去。”老妇人为难地说:“牧师,那是办不到的!”牧师很严肃地说:“追回散到空中的羽毛如此之难,要追回所说的每一个闲话,那就更难办到了。”

或许在偶然间,你获知了同事的隐私,此时千万不可得意,因为在无形之中你已经增加了一副担子,担了一份责任。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同事的隐私一旦从你的口中暴露,不仅会使同事难堪,也会使你的信誉大打折扣。所以,你要永远记住隐私是“别人”的私事,而不是“你自己”的,所以不要妄加评判。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去追问别人的隐私,如果遇到旁人在谈及隐私话题时,最好马上走开,更不能去参与。这样,你就会比别人少一些受伤害的机会。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你如果不知内幕,就不可信口雌黄,以免招惹是非。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隐私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逢人就说,人世间不知有多少悲剧由此而生。你虽不是这种人,但偶然谈论别人的隐私,也许你无意中就为别人种下了祸患的幼苗,其不良后果并非你所能预料的。

能够置身事外,让自己没有机会去面对别人的隐私被识破的尴尬,是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结。

其实,把握好同事间和平、互助的距离,以宽容、平和的心对待别人的隐私,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减少惹来不必要危险与烦恼的机会。我们一定要谨记这一点,让自己不被这一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