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5900000012

第12章 英国作家(5)

《天路历程》是宗教文学,它和通俗的布道讲稿性质相近,同时它又属于民间文学(如基督徒和魔王阿波里昂的战斗,就来自民间故事),它的渊源还可追溯到中世纪的骑士传奇故事。它还吸收了英语《圣经》的许多特点,行文简洁、明确、生动。此外,《天路历程》在故事情节、细节描写和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对后来英国小说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已成为世界名著之一,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和方言。

班扬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天路历程》的第二部(1684年),叙述基督徒的妻子克里斯蒂亚纳和她的4个孩子一同前往“天国的城市”;对话体的现实主义小说《恶人先生的生平和死亡》(1680年),写英国下层社会的生活;以及宗教讽喻小说《神圣战争》(1682年)等。

笛福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创作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这些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反映了18世纪英国初期资本主义丰繁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海外殖民扩张意识。他小说创作中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内容与手法,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笛福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经营屠宰业,是不信国教的新教徒。笛福20多岁就开始经商,到过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与此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1688年政变前后,参加过反天主教国王的斗争,参加过威廉国王的军队。

1692年破产后,笛福不得不以各种方式谋生,也做过政府秘密情报员等工作。1702年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因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3次。此后他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3次被捕。

笛福在自己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著作中,最早提出了“自由贸易”的理论,提出了许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建议。但他支持殖民制度,向政府提出夺取、经营和开发殖民地的办法,表现了他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笛福厌恶那些因高贵门第而骄傲的贵族及绅士,赞扬非上层出身的资产阶级。他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民权,要求开明政治。总之,从理论著述到实践活动,笛福都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他最出色的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获得极大的成功。接着又写了《辛格顿船长》(1720年)、《摩尔·弗兰德斯》(1722年)、《杰克上校》(1722年)、《罗克·查娜》(1724年)等作品。这些小说大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回忆主人公过去的生活与命运,情节单纯,叙述逼真。

《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较好的文学作品。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是盗贼之女,出生于监狱。她清白无辜、美丽能干,幻想自食其力。然而,在那个社会里她孤苦无助。在有产者的种种诱惑与胁迫之下,在贫困饥饿的驱使之下,在淫靡和不道德的社会风气的熏染中,她一步步走向了堕落。从18岁到60岁的“40年来的生活是可怕的作恶、卖淫、通奸、乱伦、扯谎和偷窃”。险恶的社会环境,贫穷的威胁,不仅窒息了她的良好的愿望,而且逼使她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罪恶的深渊中愈陷愈深。当她在巴斯因穷困沦为一位体面绅士的姘妇之后,她曾受到良心的责备,想要脱离那种境况,但是“对于穷困的恐惧”又使她“不得不留在那里”。当她和那位诚挚的银行小职员结婚后,她成了一位贤惠的妻子,但丈夫因经营亏损悲伤过度而亡故,她同两个孩子再次陷入贫穷,当靠工作换饭吃的希望又不能实现时,“贫穷逼到眼前,灵魂受到苦痛的折磨”,她无力抵抗,又开始偷窃。在生活的折磨下,她的心肠变得愈来愈麻木、愈来愈冷酷了。最后,她被抓进新门监狱。在那种地狱般的险恶环境中,她不仅不感到痛苦,反而“心里觉得安逸”。

笛福通过摩尔·弗兰德斯的命运和遭遇,通过她在社会环境的逼使之下,一步步堕落的过程,展现了一幅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污浊而又可怕的图景:有产者的荒淫无耻的生活、凶恶险诈而又伪善的本性,底层人贫困无告、孤苦无助的悲惨处境,司法界的残酷与黑暗,以及为金钱而卖淫、为财产而结婚、为获得财产不讲道德、不择手段的淫靡而腐败的社会风气。

小说中除女主人公外,还出现了几个与女主人公命运紧密相连的人物,如贵妇人家里的那位大少爷,巴斯的那位体面的绅士,为生活所迫而做了强盗的杰姆士,因破产而亡故的银行小职员,开当铺的“老保姆”……这些人物各有自己的生活与命运,也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一定的展现。这部小说中也出现了新的结构形式。这在笛福的小说创作艺术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

笛福的另外一些小说,如《大疫年的日记》(1722年)、《一个骑士的回忆录》(1724年),开始把历史引进小说领域,孕育了以后的历史小说。在另一篇小说《威尔太太显灵记》中,笛福对人物内在心理的描写,非常接近于现代的小说作品。

笛福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中下层人物,这是英国小说史上的新因素。笛福之后,特别是到了19世纪,这些人物的生活与命运,就成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与描写的对象。

笛福一生在负债中度日,他临死前为躲避债务离家出走,不久就死于他乡。

斯威夫特

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作家。生于都柏林,曾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701年取得神学博士学位。做过私人秘书、牧师等。早年写过一些诗。

1704年出版包括《一只澡盆的故事》、《书战》和《圣灵的机械作用》3篇讽刺作品的文集,嘲讽宗教界、学术界的腐败现象和非国教信徒礼拜、布道中的一些机械做法。横溢的才华、犀利的文笔为他带来声誉。

1710年任托利党刊物《考察》的主编。

1712年发表《盟国的行为》,反对英国为西班牙皇位的继承权而与法国继续作战,对次年乌得勒支和约的缔结产生了影响。

1724年发表《布商的信》,号召人民自觉拒绝使用商人威廉·伍德以贿赂取得专利权所铸的货币,因而被悬赏通缉。

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1726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吻讲述周游假想的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贤马国的情景,影射现实社会中统治者的贪婪、残忍,党派间的倾轧、争斗,殖民者的穷兵黩武、疯狂掠夺等。

重要的作品还有叙事诗《鲍席斯和菲利蒙》(1707年)、讽刺散文《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年)和书信集《给斯特拉的信》等。

艾迪生

约瑟·艾迪生(1672~1719),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英国著名散文作家。他生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早年在卡特豪斯公立学校读书。后在牛津大学学习时,曾用拉丁文写过一首叙述“瑞斯威克条约”的诗歌。这首诗的成功,使他领到了每年300磅的酬金。

大学毕业后,他于1963年获得文科硕士学位。还获得去欧洲大陆游历两年的机会。回国后,他于1704年出版了《远征》一诗,歌颂马尔伯雷公爵统帅的英军在布伦宁附近的胜利。这首诗的发表,使他很快飞黄腾达起来。他于1706年出任国务大臣助理,以后又充任爱尔兰总督秘书(1709~1711年)等职。艾迪生在政治上属于辉格党,辉格党执政时期,他身居高位,经济收入甚丰。1711年当托利党执政时,他暂时失去职位。辉格党于1714年重新上台,他又重任国务大臣助理(1717~1718年)之职。

1709~1711年间,他与友人、著名散文家斯梯尔合办《闲话报》。《闲话报》每星期出版3次,以报道社会上的趣闻轶事为名,每一期都发表一些来自伦敦咖啡店的信。这些信有的讨论内政和外交,有的讨论诗歌和戏剧,有的则讨论各种人物和社会问题。《闲话报》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讽刺了贵族阶级的寄生生活和荒淫空虚。

《闲话报》停刊后,他俩又合编《旁观者》报。《旁观者》从1711年至1712年刊行,1714年,艾迪生自己又将其复刊。当时蒲伯等作家也都参加了该刊物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旁观者》每期只登一篇文章,出版者自称是“旁观者”,以旁观者为中心组成一个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有商人、军官、牧师、地主等,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性格、仪态和特点。在《旁观者》中,艾迪生起着决定作用。他在这两个讽刺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日常生活为题材,反对赌博、饮酒、起誓、淫猥的谈笑、残忍的决斗等社会恶习。在《旁观者》上,艾迪生写了一组以罗杰·德·柯夫雷爵士为中心人物的文章,塑造了柯夫雷这个18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如果把艾迪生塑造柯夫雷这一形象的散文集合起来,就象是一部小型的长篇小说。此外,艾迪生的作品还塑造了很多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旁观者》上,艾迪生还发表了一些讨论文学和艺术问题的特写。他曾发表一系列论文,对弥尔顿的《失乐园》作出美学评价,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失乐园》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的评论家。艾迪生对民歌的朴素和诗意给以高度评价,曾发表论文多篇,对古代歌谣《彻维山追猎》进行分析和评论。他的这些作品和文章具有一定启蒙意义,对读者文学兴趣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艾迪生的散文行文流畅,用语生动,文体典雅,风格质朴,浸染着一种宁静的色彩,很受读者欢迎。约翰逊曾经赞美他说:“谁要想学到一种俗而不鄙、秀而不华的英文文体,必须日夜诵读艾迪生的文章。”除写散文外,艾迪生还写过一个剧本《卡托》,于1713年上演,这部作品反映了罗马的政党相互竞争的情形。

艾迪生是英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表现出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恋爱自由、主张对男女青年进行合理教育等进步观点。他在英国报纸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方面也有很大成绩,为英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做出了贡献。

蒲伯

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英国诗人,启蒙运动时期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他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商人家庭,父母都是天主教徒。蒲伯在童年时期就患重病,致使他矮小驼背,终生为身体的畸形和衰弱所苦。他在伦敦近郊温莎附近的乡下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他十几岁时就能出口成诗,表现出非凡的才能,甚至成年人也都为之惊异赞叹。

蒲伯17岁就写成了《田园诗歌》的诗集,于1709年发表。这部诗集遵从古典主义创作原则,把大自然描绘得象公园一样美好:有平坦的小路和布局匀称的花坛,有修剪整齐而美观的树丛和灌木林等等。1711年,他发表诗体论文《论批评》。这篇论文深受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批评家布阿洛关于诗论的影响,阐述了古典主义的审美原则,主张诗歌应模仿自然,自然在诗歌中应以美的形式出现,并认为古代希腊、罗马的作品是艺术的典范。《论批评》中有一句诗颂扬荷马说:“荷马与大自然相同,都是研究与模仿的最高对象。”

蒲伯的早期诗歌还有《蕴莎林》(1713年)、《艾洛伊萨寄阿贝拉》等。他的创作才能和文论修养引起了艾迪生等人的注目,剧作家威彻利把他介绍给伦敦文学界,从此蒲伯便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中心人物之一。

《发遇劫记》是蒲伯最重要的作品。这首讽刺长诗的初稿写于1712年,第二稿于1714年发表。它通过美女白琳达的一绺鬈发被纨绔子弟庇特勋爵所剪的一系列故事,反映了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这是一首用滑稽英雄体写成的讽刺诗。作者用这种歌颂重大事件和英雄事迹的诗歌体裁来描写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目的在于取得滑稽幽默的艺术效果。但这种诗体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不能容纳时代生活的广阔内容。

约于1713年,蒲伯开始用英文翻译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对当时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翻译时,他对原著进行加工删除,使其风格和形式完全符合蒲伯自己的要求。因此,荷马不仅变成18世纪的诗人,甚至史诗中的人物、礼仪以及伦理观念,也都具有18世纪的形态,使这两部史诗的译本完全以美化了的形式卓然于英国译林。1725年,蒲伯还编纂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并对原著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平顺化”。他承认莎士比亚是位天才的剧作家,但又认为莎氏作品中有许多粗糙东西。

荷马史诗的翻译出版,使蒲伯获得了巨额稿费。他用这项进款在泰晤士河岸的徒维肯罕购置房产,并在此度过晚年。在那里,他周围聚集了一些作家,他们组成一个文学团体“史克利白列瑞斯俱乐部”。他们共同合作,写过一些讽刺诗,还计划集体创作大型作品,但未实现。这期间,蒲伯写了大量讽刺诗。1728年发表长篇讽刺诗《愚人记》,描写了当时文学界情况,抨击了他的文学界的敌人。1742年这首长诗再稿时大加扩充,对在文学和个人生活方面得罪过他的人,一一进行讽刺和挖苦。这些讽刺诗远不是公正的,但诗体形式优美,成为当时文学讽刺的典范,并对拜伦等后世诗人也产生过影响。

这时期,蒲伯还写了不少哲理诗。在《道德论》(1731~1735年)、《人论》(1732~1734年)、《与阿布斯纳博士书》(1735年)等哲理诗中,提出了他的政治、哲学和伦理观点:他认为生活中的矛盾是表面的和不真实的,整个世界协调适宜,有理性的人能够调和矛盾。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对当时社会制度表示满意,并竭力为之辩护。他的观点后来曾受到启蒙主义民主派的批判。

蒲伯的作品多用英雄双行体写成,形式极为精炼。除其田园诗和译诗有矫揉造作之弊外,其他作品的语言,都达到了平易、自然而又极其生动活泼的境地。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优美的警句和格言,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民间谚语。

理查逊

撒姆尔·理查逊(1689~1761),英国18世纪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在一所私立的文法学校毕业后,于16岁来到伦敦一家印刷店当学徒,并利用工余时间自学。后来他娶了老板的女儿做妻子,并继承了老板的印刷事业,自己开店,当了老板,在当时英国的印刷业中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