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2576000000009

第9章 印度现代作品(1)

沉船

长篇小说《沉船》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作品,写于1906年。

泰戈尔生于1861年,卒于1941年,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和作家,印度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加尔各答法科大学生哈梅西在毕业前后与几个女性之间所发生的一场离奇曲折的恋爱纠葛,几个当事人都为此经受到无法摆脱而又难以理喻的痛苦,几乎酿成悲剧。通过这个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的故事,泰戈尔让人思考这一切发生的原因,让人思考人生,爱情,道德,社会……

哈梅西是这场恋爱戏剧的主角,但他却不是这一切的主宰。他毕业前与汉娜丽妮相爱,后来他父亲突然命他去与撒西娜结婚。在迎归新娘途中,因船翻人沉而与卡玛娜邂逅相遇。他被风浪冲昏后在沙滩上醒来时,看到附近躺着一个穿红色新娘服的少女,即卡玛娜,把她救活后,两人都误以夫妻相认。后来,当哈梅西发现卡玛娜并不是自己的新娘后,他没有向她说明真相,“他既不能把她留在自己身边而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妻子,又不能把她交托给任何其他的人;同时,他更不能真和她在一起过夫妻生活,”他把她送进了加尔各答一所寄宿女子学校,同时打听到了她丈夫的名字叫纳里纳克夏,但此人却在沉船后不知下落。这个过程中,哈梅西与分别几个月的恋人汉娜丽妮感情更笃,决定在暑假的一个星期天结婚。但就在星期六,寄宿学校把不愿在校留宿的卡玛娜送回家中,而汉娜丽妮的哥哥卓健德拉又得知哈梅西已有了“妻子”,一怒之下替妹妹解除了婚约。后来与卡玛娜的相处,她的美丽、善良和非凡的能力,使哈梅西渐渐对她萌发了爱情,虽然他还真诚地怀恋着汉娜丽妮。于是在决定正式与卡玛娜结合后,他写了一封长信给汉娜丽妮,告诉她一切,充满情思地向她告别。但不料信未发出,被卡玛娜看见。她知道一切后,感到莫大的屈辱,于是不辞而别,去茫茫人海中找她的丈夫纳里纳克夏。医生纳里纳克夏果然未死,他这时正在为由于哈梅西的“背信弃义”而万分痛苦的汉娜丽妮医治心灵的创伤,两人并在家长促成下即将结婚。就在这时,哈梅西又出现在汉娜丽妮面前,而他以为已投恒河自杀的卡玛娜来到了纳里纳克夏家中……

这几位主人公一次接一次的失望、挫折和无限的痛苦,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表面看来,如小说题名所示,是由于沉船;同样从表面看来,另一个原因是:哈梅西的软弱。但小说的形象却显示了更加深刻的发人深思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来,这几个人的纠葛和痛苦是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道德造成的。哈梅西本与汉娜丽妮相爱,他的父亲却以不可抗拒的压力要儿子立即跟他去结婚,儿子被父亲当作用来报恩的工具,而哈梅西与撒西娜成亲后,背靠背地过了一夜,连看都不曾看一眼。孤女卡玛娜更被舅父当作累赘和废物,脱手为快。她连丈夫的名字也不知道就成了亲。这一切就是造成夫妻婚后不相识而导致一系列复杂波折的缘由。封建婚制和封建道德的罗网笼罩着青年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命运。卡玛娜的身世和处境更是凄凉悲惨。

《沉船》正是从这里透露出反封建的讯息,对受到封建制度损害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命运表达了无限的关注和同情。

另一方面,小说中曲折而恼人的爱情纠葛的发生,还与当事人,特别是哈梅西的性格分不开。如果说他与汉娜丽妮相爱是感情上勇敢的自由抉择因而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意义,如果说他屈从父命去与既不相识更不相爱的撒西娜结婚除了被迫外的确也反映了他软弱的一面,那么,作为情节主要部分的他与卡玛娜的关系却不能简单地以软弱二字来概括他了。这里关键在于对他的性格和心理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又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加上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在婚姻道德、习俗和心理上对人们造成极为深重的压迫和束缚。就在《沉船》之前,泰戈尔就在《摩诃摩耶》、《素芭》等一系列作品中对残害妇女的种姓制度和封建制度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可以设想,在那样的环境里,一个女人结婚后竟把另一个男人当作丈夫一起生活而又被离弃的事一旦宣扬开去,对她将意味着什么。小说这样写道:

哈梅西开始反复寻思,此后究竟应该怎样办。社会上的人会对她抱着怎样一种看法呢?她在哪里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就算她丈夫还活着,他会愿意或敢于再要她吗?总之,不管哈梅西采取什么办法来处置她,结果都会等于是把她抛进一片茫茫无边的大海,任她自己去漂泊。

哈梅西正是出于对卡玛娜的悲苦处境的充分体贴,无限同情,完全是为她的命运着想,才没有把真相告诉她的。这不是软弱,而是崇高。后来,他以“极大的努力”,“为要得到卡玛娜的丈夫的消息,差不多没有一个地方没有跑到。”而在他与汉娜丽妮结婚前,卓健德拉和阿克谢突然闯进他与卡玛娜的“家”,对他进行质问,侮辱,威胁和最后解除婚约。即使这时,他同样出于维护卡玛娜的声誉和幸福,自己一人忍受最大的委屈痛苦,承受了一切不公平的打击。他说:“如果这事只关系到我个人幸福和名誉,那我一定把一切全都告诉你们。但现在我如果那么做就会危害到另一个人的前途,我因此不得不拒绝你们的要求。”这当然也不是软弱,而是坚强和果敢。他清楚地认识到,人生就是会碰到许多极其复杂的困扰、难题以及意外的甚至使人恐惧的打击,但他没有消沉,没有逃避,更没有在关键时刻抛下卡玛娜不管,而是“到生活的猎场上去进行战斗”。他看到尽管宇宙是那样充满永恒的宁静,但“只有人的喧嚷的斗争是永无底止的。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永远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斗争,一场以少击多的斗争。”他的崇高和好心虽然给自己也给别人造成痛苦,但这不是他的过错,而是由于生活在不幸时代里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如纳里纳克夏慨叹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心灵之间的壁垒是永远也没有办法打破的。心灵真是孤单得可怕的一件东西啊!要让心灵和心灵相见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但这种心灵的壁垒的破除终于已见端倪。不仅卡玛娜最后向她表示感激之情,卓健德拉与他重新和好,而且卓健德拉决心为他妹妹和哈梅西去作“重结这一段姻缘”的“如此有意义的一件工作”,去“和那个苦行主义者战斗一场。”《沉船》从而不仅批判了封建制度及其婚姻道德,而且歌赞了在这种环境中的普通人的可贵品质。

《沉船》的艺术特色是情节曲折而又真切自然,它的风格是恬淡质朴,含而不露。它在自然灾难后面描写出社会祸殃,在看来软弱的性格中显示坚强,在似乎轻狂的决定中透露着崇高。

《沉船》的曲折的传奇性使人联想起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它的淡雅使人想起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它的复杂纠葛使人想起赫尔岑的《谁之罪?》。它与这些作品一样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泰戈尔在写这场似乎可以避免而又无法避免的爱情纠葛时,淋漓尽致地写了几个当事者的心灵痛苦和感情巨澜,心理描写十分生动。但他显然无意对他们当中任何一个进行批判指责,更谈不上把他们写成反面角色。

但正因此,他们的命运和痛苦更使人关注和深思,而作家也在揭露冷酷的封建制度下冷酷的人与人关系的背景上,突现出了几个正直善良,胸藏深情,纯洁崇高的普通男女的感人形象,从而激发了人们对人生、青春、爱情的美的追求和向往。但比较起来,卡玛娜这个形象略显无力。她受封建迫害的悲惨身世自然令人同情,但她身上同时深深打着封建的道德意识的烙印。她把虐待她的舅父为她所选择的不相识的丈夫视为唯一的矢忠对象。当她错认哈梅西是丈夫时,她献给他一切爱与忠诚,而一旦发现他并非丈夫时,爱似乎立即化为乌有,而一心去寻求连面貌也不曾看清过的陌生丈夫,并准备对他献身和永远崇拜。她遵循的仍然是婚姻高于爱情甚至排斥爱情,而不是爱情基础上的婚姻道德。

这当然是真实的,但作家对她这种可以说无所谓爱情的宗教徒式的婚姻道德,无疑过分地美化了。毕竟这部作品是封建时代的印度的产品,也只能是印度的产品。连同泰戈尔本人在内,还无法完全摆脱那几千年中世纪藩篱的羁绊。但是,正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里,泰戈尔能从这样复杂的纠葛中写出具有这样的反封建倾向的作品,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泰戈尔本人就在小说中通过人物之口说过:

只有象命运之神那样反复无常的作家才会拿这种纠结不清的故事来作写小说的素材!而且这种极端离奇的事情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有可能发生——这些事情,即使世界上最有胆量的小说家,也不敢拿它作为自己的创作公布于世。

只要了解当时的印度社会,只要想想泰戈尔早期的《暮歌》和《晨歌》中仅仅由于写了几首爱情诗,就怎样受到封建卫士们和文艺评论家们的攻击,就可相信泰戈尔这段话毫无夸张之辞了。

戈拉

《戈拉》是泰戈尔长篇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品,写于1910年。

它所表现的是19世纪70、80年代印度民族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当时各个阶层的人民纷纷觉醒,反对殖民统治、谋求独立自主的意识深入人心,开展民族解放运动的条件业已成熟。不过,由于印度社会的种种复杂情况,民族运动内部的矛盾犬牙交错。其中,有一派强调接受外国文化,铲除封建陋习;但是他们中间有人轻视民族传统,盲目崇拜外国。这就是“印度梵社”。另一派则反对崇拜外国文化,主张发展民族文化;但同时又提倡复古主义,维护落后习俗。这就是“新印度教”。《戈拉》写在20世纪初叶,因而也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时国大党温和派与急进派斗争激烈。急进派反对与殖民当局妥协,要求民族独立;但是同时也提倡复古主义,保护落后传统。小说主人公戈拉的身上既有19世纪末新印度的特点,又有20世纪初急进派的影子。

这部小说以正统派新印度教徒戈拉的家庭和梵社姑娘苏查丽妲的家庭为主要舞台,以戈拉和苏查丽妲的爱情为主要线索,讴歌印度青年救民族出水火热情,批判宗教教派的偏见,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号召人民群众联合起来,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在这部小说里,爱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戈拉和毕诺业的形象、正在觉醒起来的妇女苏查丽妲和罗丽妲的形象、体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安楠达摩依和帕瑞什的形象以及买办洋奴的代表人物哈兰的形象等都写得颇有深度,并且相当生动。

小说的主人公戈拉是正统派新印度教徒,印度爱国者协会主席。他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当时先进知识青年的特点——澎湃的爱国热情,积极的活动精神和战斗精神;狭隘的民族观念和宗教观念,缺乏明确的斗争方向和实际办法。在一方面,他无限热爱印度,无限关心印度,准备为她献出自己的一切;他坚决相信印度必将获得自由和独立。但在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偏见也是相当严重的。他严格遵守印度教所有的清规戒律,小心保护婆罗门种姓的纯洁。虽然他这样做并非出于纯粹的宗教感情,而是出于对外国传教士攻击印度的反感,是想把印度教当作团结群众、接近人民的工作;可是这类行动却常常在事实面前碰壁,不仅得罪自己周围的亲友,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小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描写了戈拉克服自己的思想偏见的过程:首先,他所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偏见发生了冲突。他到农村后发现,所谓“通过服务、爱情、同情、自尊和对全人类的尊重,给予所有的人以力量、生命和幸福的宗教,连影子也看不到。传统只是把人分为各个等级,又把不同的等级互相隔离,甚至把爱情也赶得老远;它不愿人类探索的结果得以实现,只是在人类来往的路上到处设下障碍”。这种盲目的束缚所造成的残酷、罪恶的结果,已经被他看清楚了,他再也不能用自己织成的幻想之网来欺骗自己了。其次,他与苏查丽妲的恋爱也和他的思想偏见发生了冲突。从第一次见到苏查丽妲起,他就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但是,由于苏查丽妲是个梵社成员,所以他千方百计地压制自己的感情。这种努力是违心的,不合情理的。爱情在奋力地推动着他向前进,偏见却又拼命地加以阻挠,使他的内心矛盾和冲突达到了空前剧烈的程度。最后,他从养父母嘴里知道了自己出生的秘密——他不是印度人,而是爱尔兰人。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起初他感到周围一片空虚,茫然不知所措;随后便觉得身心获得自由,精神无限振奋,他激动地高声说:“今天我自由了!我用不着害怕被玷污或失掉种姓了——现在我用不着每走一步都盯着地面来保持洁净了。现在我真的有权为她服务了,因为真正的劳动场所已经在我面前展开——这不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这是为3亿印度儿女谋福利的真实的场所!”到了这时,戈拉终于彻底地克服了思想偏见,成长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爱国者。

《戈拉》是泰戈尔所写的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个人之间和家族亲友之间的复杂关系,着重表现当时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它广泛、真实地展示了孟加拉社会生活的画面,深入、细致地探索了印度民族命运的课题。它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鲜明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不少次要人物形象也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从他们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时代的风貌。由于这些因素,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史诗一般的性质,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

《戈拉》在艺术表现上也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它的论辩性。这部小说主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论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无论是在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情人之间和朋友之间,还是在不同教派、不同观点的人们之间都要进行论辩,并且这些论辩往往涉及祖国、民族、政治、社会、宗教、种姓等当时印度人所密切关注的课题。这是因为小说的主题和题材具有社会性和争议性,小说的主要人物又是知识分子,他们处于开始觉醒阶段,需要探讨许多认识问题,实际行动常常跟不上去。这种论辩性对于加强小说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若就艺术表现的生动性和多样性而言却带来了某些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