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6400000014

第14章 苏联作家(2)

最接近《切尔卡什》的《马尔华》也是描写流浪汉的名篇。女主人马尔华在律师家当过厨娘,为了反抗妇女在家庭里的奴隶地位,她来到海边当了渔工。她和切尔卡什一样,向往自由生活。她既放荡,却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她虽然贫穷,却鄙视自私自利。她憎恶现实,对任何灾难都无所畏惧。作者歌颂了她那落拓不羁的性格,批判了狭隘自私的华西里父子。但马尔华的人物性格也有局限性,她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也不知道怎样为自由斗争,只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安慰自己,她的反抗是无助无用的。

高尔基笔下的流浪汉,有一些人物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1896年的《柯诺瓦洛夫》中的主人公,柯诺瓦洛夫是一个烤面包的能手,他正直热情,当他听到有人朗读描写斯坚卡·拉辛的作品时,他那淡蓝色的眼睛像焰火般发着光,为拉辛受的苦难而放声痛哭,他对面包房里令人窒息的生活十分不满,最终走向了无边无际的草原和辽阔的大海,尝受了流浪汉的自由生活。但柯诺瓦洛夫的命运很悲惨,后来他开始酗酒、自暴自弃、忧郁的生活,最后竟然自杀!他的结局给人以十分沉重的打击,在他的内心里已有了反抗和觉醒的萌芽。

高尔基为什么对流浪汉这么感兴趣呢?一方面是由于19世纪末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批城市手工业者和农村的农民破产,沦落为流浪汉,当时描写流浪汉的非人生活,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抗议。另一方面,高尔基曾经在流浪汉的队伍中生活过,他很熟悉这种生活。他在下层人民中寻找正面人物时,发现大多数的流浪汉都爱好自由、敢于反抗、放纵不羁、重义轻财,他们在精神上不仅高于因循守旧的小市民,而且也远远高于资产阶级。

高尔基在运用语言方面是一位要求极为严格的作家。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已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他力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语言精炼,而且富于音乐的旋律。他广泛地运用了隐喻、象征、对比、讽刺、夸张和拟人化等艺术手法,善于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1897年,高尔基开始写长篇小说,1899年,他的长篇小说《福马·高捷耶夫》问世。1901年初,他又完成了中篇小说《三人》。

《福马·高捷耶夫》的主人公福马出身于暴发商人的家庭,他继承了父亲的全部家产和事业,但他不愿和商人们同流合污。由于福马在同商人社会发生冲突之时,总是孤立无助,结果遭到了失败,被认为是危险人物。后来被送进了医院。

高尔基在小说中出色地刻画了3个不同类型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福马的父亲是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是从船老大变成一个大富翁的。他以超人的精力,在争夺金钱的斗争中,成为巨富。福马的教父是另一种类型的资本家。他的人生格言是:“不做吃人者,就要被人吃。”他比福马的父亲阴险得多,不但能够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存在,而且会想方设法地去巩固这个阶级的地位,希望他所在的阶级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者。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是福马少年时代的同学斯莫林,他继承了老一辈的做法,又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学了一套新的剥削劳动者、吞并弱小同行的本领。

小说的主人公福马无疑是俄国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一个特殊人物。福马的父亲因为是晚年得子,所以对他特别宠爱。福马从小傲慢而胆大,他父亲非常喜欢他的这个样子。父亲和教父在福马小的时候就教给他资产阶级的人生道理,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出色的资本家。但福马对这些却毫无兴趣,当他渐渐长大时,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罪恶,所以他不满现实,在他的行动中,他的这种态度也流露了出来。

福马的父亲死后,他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他成了百万家财的继承人,但是严酷的现实迫使他不断地进行思索。他最苦恼的问题是:一个人是否只为金钱而活着。他痛苦地探讨生活的意义,却找不到答案。他有强健的身体,旺盛的精力,但是却无处发泄。

福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折磨着他,于是他的不满终于成为反抗。一天,在庆祝一条新轮船下水的宴会上,当他的教父同许多资本家举杯喝酒的时候,福马站出来痛骂全城的资本家:“你们这些恶棍!你们建立的不是生活,而是监狱!你们创造的是束缚人的锁链!你们是杀人犯!”正当福马痛快淋漓地揭发资产阶级罪行的时候,周围的资本家把他绑了起来。马耶金眼看吞并福马财产的时机已经成熟,立即宣布福马神经错乱,于是福马就被送进了疯人院。

中篇小说《三人》通过贫民窟3个青年走的3条道路,描写了小城市居民的生活。

其中的一个青年雅可夫是酒店老板的儿子,他性情懦弱,逃避斗争,想通过信教来打发日子,结果也就走上了绝境。

另一个青年是铁匠的儿子工人巴维尔,由于接近了进步知识分子索菲亚,他走了光明之路。索菲亚是邮递员的女儿,革命小组的成员。她是《母亲》中的革命知识分子先驱,是她把巴维尔指引上了革命的道路。

小说中的主人公伊里亚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家庭。他没有什么奢望,只是想做一个小买卖人,住上一间屋子,娶上一个老婆。后来他爱上了一个妓女,却被妓女的抚养人,一个老财迷挖苦。第二天,他偶然走进了老财迷的店铺,一时冲动竟然把那个老财迷勒死了,顺手还拿走了几千卢布。从这以后,伊里亚的生活好像有了保障但是心里却充满了矛盾,他不满现存的社会,最后自杀,他的生活道路是不幸的。

《三人》在当时赢得了读者,并获得了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表扬。

在19世纪90年代的俄国作家中,没有任何人像高尔基那样具有丰富而复杂的下层社会的生活经验,像他那样深刻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像他那样身受老板们压迫和剥削。高尔基的作品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

欧洲爆发工业危机的19世纪末,俄国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1900~1903年的危机年代里,俄国有3000多家企业倒闭,10万多工人被解雇。工人失业,农村破产,工人运动大规模地开展,工人们游行示威,喊出了“打倒沙皇专制”的口号。

高尔基成为反对沙皇统治的文化主将之一。他开展广泛的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积极投入到工人阶级革命运动中。列宁《火星报》创刊以后,他从这个报刊中找到了革命的方向和斗争的力量。因为高尔基本人参加了革命实践,又接受了列宁的革命思想,他的文学创作逐渐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紧密地联系起来。《海燕》的出现,标志着高尔基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海燕》这部作品中,高尔基把自然现象都赋予了某种社会意义。如狂风、雷、闪电、乌云等象征着黑暗的反动势力;海鸥、企鹅、海鸭等象征着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而太阳则是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海燕则是象征着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海燕是作品歌颂的中心形象。

这首诗描写了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时的情景,在3幅自然画面的背景上,步步深入地刻画了英勇搏击,不畏艰险的海燕的形象。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作者描写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群鸟的丑态,采用了讽刺的手法,衬托出海燕勇敢的战斗英姿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暴风雨来临了,在斗争最关键的时刻,群鸟早已飞得杳无踪迹。只有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由“飞翔”而“飞舞”,由“欢乐”而“大笑”,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最后,暴风雨迅猛来临:“狂风吼叫……雷声轰响……”当暴风雨一触即发之际,海燕作为“胜利的预言家”发出洋溢着战斗豪情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海燕》是一首表现时代精神、歌颂革命理想、洋溢着革命激情的战斗诗篇。这首诗发表以后,立即成为革命人民跟沙皇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沙皇当局十分害怕这首诗的影响,连忙封闭了《生活》杂志。1901年4月,又把已经患了重病的高尔基逮捕,并关进了监狱。

高尔基被关进监狱这一事件,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义愤。抗议之声遍及整个俄国。沙皇政府不得不对公众抗议之声让步,在5月的时候将高尔基释放,改为囚禁在家中。

尽管这样,沙皇政府仍然害怕高尔基与地下党、工人以及革命学生发生联系。9月的时候,沙皇政府把高尔基放逐到一个毫无生气的小城市。但是当时高尔基的病情十分严重,医生认为必须去南方治疗,因而沙皇对他的迫害当时并没有得到机会实现。高尔基的朋友们对当局施加的强大压力终于产生了效果,10月份,他去南方休养治病。

在高尔基临行前,当地的革命青年巧妙地组织了一次示威游行来为高尔基送行。高尔基来到车站的时候,站台上已经聚集了许多学生和工人,群众高唱着革命歌曲,在与他们敬爱的作家告别。警察命令车子提前开走。火车在口号声中离开了车站:“高尔基万岁!”“言论自由万岁!”“打倒专制主义!”

1902年5月~9月,高尔基被流放到阿尔扎马斯。这里的居民,除了已经退休的公务员和教士,其余的都是商人。专制政府把高尔基流放到这里的原因是为了使他不再宣传革命。

从1902年9月开始,高尔基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革命活动联系得更为紧密,经常同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小组有来往,他还及时地阅读列宁的《火星报》。他丝毫不畏惧警察的严密监视和迫害,对《火星报》给予大力的帮助,还为《火星报》筹集资金。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个派别,高尔基坚定地站在了布尔什维克一边,“我真诚地、永远地忠实于工人阶级的伟大事业,对工人阶级能最终地战胜‘旧世界’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无论是在俄国的文学史上,还是在高尔基自己的活动中,高尔基几年来在《知识》出版社和《星期三》文学联合会的活动都有很大的意义。他在1900年参加了彼得堡《知识》出版社的工作。他们在政治上采取反对政府的立场,在文学创作上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这是当时进步文学的核心。

《星期三》文学联合会由一批与《知识》出版社有联系的莫斯科作家组成。高尔基是这些团体的思想上的领袖,在他们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作家。丛刊第一集中发表了高尔基的长诗《人》,这首长诗是《知识》丛刊带纲领性的作品,诗中进一步发展了高尔基在《底层》中提出的革命人道主义思想:必须反抗压迫,维护人的尊严,相信人民的创造力量。从此以后,高尔基还在丛刊中发表了剧本《消夏客》、《太阳的孩子们》、《野蛮人》,小说《母亲》、《夏天》等重要作品。

进入20世纪后,高尔基想利用舞台来宣传革命,因此他开始写剧本。高尔基最开始写的剧本是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活动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1898年,在俄国革命运动开始高涨的情况下,富有革命精神的革命戏剧家斯坦尼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柯创办了这个剧院。这个剧院坚持上演有高度思想性的现实主义剧目,是帝俄时代戏剧革命的先驱。

1901年,高尔基为这个剧院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小市民》描写的是帝俄时代小市民别斯谢苗诺夫一家过着空虚的生活。

老别斯谢苗诺夫是一个专横顽固、愚昧无知、害怕新生事物的保守人物。他是一个宗法式的、保守的小市民典型。他的儿子和女儿则是“文明的”市民。他的儿子虽然表面上不满意他的家庭,还有社会,而且因为参加学潮被学校给开除了,但是他很快就感到后悔了。他的女儿则苦闷无聊,想自杀又没有成功,也渐渐地和她的父亲妥协。

别斯谢苗诺夫父子之间的冲突是表面的、不真实的。剧本的真正冲突是这一家人和养子工人尼尔之间的冲突。火车司机尼尔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他乐观热情,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深深相信工人阶级一定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因此他说:“谁劳动,谁就是主人。”他富有改造生活的激情,宣称“没有不变的火车时刻表。”他也知道,要通过斗争才能够改变现存的制度。他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革命无产者形象。

高尔基剧本的影响使沙皇政府十分恐惧。《小市民》这个戏剧,直到1920年10月,莫斯科艺术剧院才获准演出。观众把《小市民》当成了政治宣传书,对它表示了热烈的欢迎。2个月以后,莫斯科艺术剧院又演出了高尔基的第2个剧本《底层》,观众对它的反应比第一个更为热烈。

高尔基自己说过,《底层》是他20年来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

首先出现在观众观众面前的一幕是“一个像窑洞一样的地下室”,一幅阴森可怕的墓地图景。这里居住着一群生活在底层的流浪汉。他们在这里仍然摆脱不了被剥削的命运。夜店的老板是一个残暴的吸血鬼,他剥削、压榨着每一个房客,老板娘是比她的丈夫更贪婪、狠毒,想借刀杀害她丈夫的女人。

夜店的房客是同老板们相对立的。他们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小流浪汉。尽管这些人是在死亡线上挣扎,但他们仍然保留着一些健康的东西。贝贝尔坚强、有毅力、心胸开阔,幻想过另一种生活。娜思佳向往着纯真的爱情。锁匠克列士勤劳正直,戏子则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浪漫主义者。

剧本告诉人们,像专制俄国这样摧残和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是不能存在下去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厉的控诉。

鲁卡是一个外表善良、对人亲切的老人。他处处都安慰别人,向人们散布着幻想。可是在第3幕的结尾,在一场斗殴打架中,娜达莎被打得半死,贝贝尔一怒之下打死了老板,夜店一片混乱,这时鲁卡却不见了。

在第4幕中,剧情的发展出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鲁卡劝说贝贝尔去西伯利亚寻找“黄金宝地”,但是贝贝尔却是作为一个犯人去西伯利亚服苦役。鲁卡对戏子说,某地有一所免费治疗酒精中毒的医院,但是戏子却上吊自杀了。鲁卡所宣扬的那条与现实妥协的道路证明是根本行不通的。

《底层》表现了高尔基戏剧创作的许多重要特点。这部作品虽然没有异乎寻常的情节和舞台效果,但却带有深刻的哲理性质。在《底层》中,作者没有着重描写流浪汉的个人生活,但却强调他们的个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