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2576500000016

第16章 欧洲中世纪文学(1)

中世纪文学综述

在内部奴隶起义和外部日耳曼蛮族入侵的沉重打击下,早已奄奄一息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这一年标志着欧洲古代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终结。从这时起,直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的历史。

欧洲历史的中世纪大致可分3个时期。公元5~11世纪,是它的初期,即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公元12~15世纪,是中世纪的中期,即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公元15世纪~17世纪中叶,是中世纪的末期,即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产生的时期,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文化是在古代文明被一扫而光的原始状态下从头开始的。它的初期、中期,经过文化低谷,走向末期的繁荣。它的文学成绩是融合希腊、基督教和日耳曼人民的文学而成为近代文学的。

摧毁西罗马帝国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原来是些氏族部落,正处于氏族社会解体阶段。他们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那些王国,通过土地的大量集中和农民的农奴化,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在中世纪初期,各外族王国为了争夺土地不断发生战争,它们的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中世纪的最初几个世纪就是处在这种混战的状况中。

在日耳曼人建立的各王国中,以6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公元8世纪末和9世纪初,法兰克王查理(通称查理大帝768~814)通过多次征战,大大地扩充了疆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查理死后,帝国迅速分裂。查理的3个孙子之间发生内战,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和意大利。欧洲大陆3个主要国家的疆域初步定型。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广大农奴挣扎于饥饿和死亡线上,由于不堪封建压迫,经常逃亡,或拿起武器举行起义,掀起反抗封建主的斗争。

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是僧侣们创作的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教会需要的文学,它的基本内容就是普及基督教教义,其根本目的就是束缚和统治人民的思想,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驯服的奴隶。教会文学竭力歌颂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伟大,渲染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歌赞为信仰而献身的殉教者、弃绝尘世生活的苦行者,以及不辞长途跋涉去圣地朝圣的香客。教会文学用“天堂”“地狱”之类说教欺骗人民,竭力宣扬禁欲主义,声称人在世上必须放弃一切欢乐,克制感情和欲望,通过斋戒、忏悔、赎罪,争取死后进入幸福的天堂。

有的作品还露骨地鼓吹迷信,宣扬宿命论,声称人穷人富全是命里注定,劝告穷人听天由命,以便让封建统治永世长存。如法国基督教诗歌《圣亚里克西的生涯》,写的是一个圣徒——有钱人亚里克西为了保持圣洁,与地上的欢乐绝缘,在结婚的前夕抛弃年轻美貌的妻子,逃到荒野去过禁欲主义的生活。作品大肆歌赞这种行为的神圣和崇高,为人们树立禁欲主义的道德典范。

教会文学一般都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缺乏真实性,在表现手法上一般采取象征、寓意手法,作者常假托梦境或幻景来写人叙事,这种手法一直影响到后世文学。教会文学的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苦修传说、圣者言行录、祷告文、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等。要说明的是,有些下级教士或非教会的人,虽采用教会文学的形式,但内容不是歌颂宗教,而是表露人民的某种思想情绪,这应与教会文学区别开来。

英雄史诗

灿烂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中断之后,中世纪蛮族国家又从神话、史诗开始其文学,不过在倒退的现象中,也可看到螺旋式上升。希腊英雄说流传数百年,到奴隶社会才笔录,它是“正常儿童”的民间文学。中世纪蛮族的传说形成于封建社会,有的产生在封建制全盛时期,是笼罩着基督教的“成人”文学。

早期英雄史诗,近似荷马史诗,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有远古神话因素与神奇形象,歌颂部落英雄,基督教以前文化成分居多。重要的有下列4种:

《贝奥武甫》:是英国文学的瑰宝。盎格鲁·撒克逊人5、6世纪由大陆迁来,也带来这个传说,经过200年口头传说,8世纪用中古英语写成,现存最早的本子是10世纪基督教修士手抄的。《贝奥武甫》全诗长3182行,写瑞典青年贝奥武甫除妖、屠龙的故事,歌颂了民族迁徙中开拓英国、为民造福的部落英雄。其中有神话与魔法,但也有基督教成分和私有制产生的过程。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日耳曼人的杰作,残存68行,用古德语写成,流传于8世纪,手抄本属9世纪的。它写东哥特国大将出征30年后返回故乡,在边境与不相识的儿子战斗的故事,表现了日耳曼人强悍的性格。

《埃达》和“萨迦”是冰岛古老的诗文。冰岛人从挪威移去时,就带去了北欧神话、英雄传说与史诗故事。《埃达》(词意不可考)有诗体(又叫旧埃达或老埃达)的,写于9~13世纪;散文埃达(又叫新埃达或小埃达)是诗人斯图尔松(1178~1241)对老埃达的解释。《埃达》共35首诗,有神话诗,还有短篇史诗即21篇独立的短歌,写哥特王、匈奴王、北欧英雄等人物,保留了氏族社会风貌。“萨迦”是一种文体名,意为“话语”,是散文评话,12~14世纪写的9~11世纪的史实,保存下来150多种,包括神话、史传、名门望族的事迹。“萨迦”写部族复仇、爱情悲剧、王公生活、善恶斗争等等。

《卡列瓦拉》:是芬兰的伟大史诗,它又译为《英雄国》,反映了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生活。从7、8世纪就开始有了有关传说,一直到1835年,隆洛特医生才将收集的许多歌谣编缀成完整史诗,后又经10年继续收集补充,遂成今日有22795行的长篇史诗。由于是1000年后的文人成绩,故用的是现代芬兰语,而非当时成品。卡列瓦拉意思即卡列瓦人居住的国土,指芬兰这英雄国度。

史诗歌颂古代英雄战胜外敌与魔怪夺回能制造谷物、盐和金币的“三宝”神磨的斗争。史诗形成于基督教思想统治时期,保留了原始多神崇拜的信仰与神话传说,各种插曲中反映了芬兰人的风俗与知识。

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全盛时代的后期史诗。所谓后期是指内容反映封建时代的历史而不是收集整理的时期。

《罗兰之歌》:是法国这个时代100多部史诗中的代表,它咏唱于11世纪,今日所见最古的是19世纪发现的12世纪手抄本。

史诗写8世纪法兰克王国大将罗兰的故事,全诗长4002行,10行一首,用罗曼语写成。罗兰是查理大帝的勇将,史载778年8月15日查理大帝从西班牙回国途中受阿拉伯人狙击,后人演为罗兰为国牺牲的故事。史诗所写的罗兰,爱国、忠君、勇敢、正直,是理想的骑士。《罗兰之歌》由修士加工,贯穿了基督教与异教斗争的精神。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的史诗。10世纪时,西班牙就有《桑乔二世与萨莫拉之围》等许多英雄史诗出现,但都不完整。完整的是稍迟的《熙德之歌》(原文为《熙德》,为区别于高乃依同名剧,而改译如此)。“熙德”在阿拉伯语中是“首领”的意思。他原名罗德里格·迪亚斯·德·比瓦尔(1043~1099)。

1110年的《罗德里格传》一书详记了他的生平。1140年,根据史书和民间传颂整理成史诗,现存最早抄本为1307年用卡斯蒂利亚中古方言写成,全诗长3730行,分《放逐》、《嫁女》、《橡树林里的凌辱》三章。史诗描写了罗德利戈·狄亚斯被国王不公正地放逐,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英勇抗击阿拉伯人,并取得了胜利,最后迫使阿拉伯王臣服于西班牙国王的故事。在熙德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人民所理想的爱国英雄的品质。

《尼伯龙根之歌》:是德国的《伊里亚特》,它与15世纪出版的史诗集《英雄唱本》、13世纪的《谷伦德》齐名,而且更高一筹。《尼伯龙根之歌》以公元453年民族大迁徙时期勃艮第人与匈奴人斗争的史实为据而生发成现今故事。史诗成书于1198~1204年间,全长9516行,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史诗分上下两部:上部《西格夫里特之死》写尼德兰王子帮勃艮第王娶得冰岛女王,因而与其妹结婚。10年后,姑娘回勃艮第与嫂子口角,而丈夫被杀。下部《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写姑娘守寡13年后,嫁匈奴王,借匈奴之手杀死兄嫂为前夫复仇。

史诗写早期故事,有魔法成分、抢亲古风及异教因素,但不同于早期史诗,而表现的是封建意识:夫妻爱超过血缘情(为夫杀兄)、争权夺利(争尼伯龙根的宝物)不惜尔虞我诈、维护个人荣誉的骑士精神、歌颂基督教美化神父等等。

《伊戈尔远征记》:是古罗斯的杰出作品,写1185年伊戈尔公战斗失败的历史事件。没有魔法神奇因素,全是现实的历史演义。它用教会斯拉夫语写成,最早抄本是16世纪的,在18世纪末发现,此抄本又为1812年大火烧光。它不是民间流传的史诗,是某修士所作。这部出色的作品写伊戈尔孤军出征,结果失败被俘。基辅大公号召王公们联合抗敌,伊戈尔妻子痛哭,此时伊戈尔逃回。

史诗表现了反对民族分裂的爱国精神。《伊戈尔远征记》在写法上全用民间文学手法,十分感人,故与《罗兰之歌》等并列,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的杰作。

城市文学

西欧各国从11世纪起,由于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形成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城市是在不断斗争中发展的,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12、13世纪,市民为自己的独立,不分阶层,共同反抗封建主,建立公社。第2阶段是13、14世纪,手工业主反抗城市贵族上层分子,进行“行会革命”。第3阶段是14世纪以后,城市平民(帮工、徒工、雇工等)反抗城市贵族和大行会。国王一向利用城市来和割据的封建贵族作斗争。城市是王权的支持者,因为市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农民反封建的斗争逐渐表面化,他们和城市平民结成一股强大的反封建力量,冲击着封建制度。这又迫使小封建主向国王寻求保护,并支持王权。教会和国王之间虽有矛盾,但它一直是封建制度最顽强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