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6700000012

第12章 德国作家(2)

2.旅行记:1822年海涅在给作家伊默尔曼的信里说:“诗歌归根结底只是一件美丽的次要事情。”1826年他写信给诗人米勒说;“我作为诗歌作者已经结束,散文把我拥入它宽阔的怀抱。”这说明,这时海涅已经感到用散文来战斗更直接、更有力量。他把《歌集》比作“商船”,把《旅行记》比作“战舰”,《歌集》这艘“商船”将由《旅行记》这艘“战舰”护航。4卷《旅行记》,从《哈尔茨山游记》到《英国片断》,内容范围广,反映作者的思想在进步,战斗的自觉性在加强。直到晚年他认为时代的伟大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他就是在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海涅的《旅行记》的体裁和风格上都是德国文学中的佼佼者。作者以漫谈的口吻,文笔挥洒自如,意境海阔天空,游记中有政论,诗情画意又体现在政论中。例如《哈尔茨山游记》在对德国大学烦琐主义的教学以及对容克贵族和市侩进行讽刺的同时,还配合有精彩的风景描写;《勒·格朗集》回忆童年的生活,其中对拿破仑的颂扬,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渊博的知识;《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对复辟时期的德国给以有力的抨击;在《卢卡浴场》里与普拉滕的论战批判了诗歌中回避现实、模拟古典形式主义;在《英国片断》里,作者揭示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在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在《卢卡城》里,海涅表示了对革命的坚强信念。《旅行记》体现了他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发展的过程,1830年他热情地欢迎七月革命,1831年离开德国前往巴黎,是他思想发展的必然的行动。

3.评论着作:海涅从1831年到巴黎后,写了一系列关于宗教、哲学、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的文章。30年代最重要的是《论法国的画家》、《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论浪漫派》等。这些文章,作用是沟通德法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纠正法国斯塔尔夫人《论德国》一书中的错误观点;同时让德国人了解法国大革命的传统和成果,认识本国的落后,克服消极因素,看到自己民族文化中的希望,促进德国的革命。

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一文中,对德国唯心主义的古典哲学作了批评,一方面指出,在德国哲学家晦涩费解的文字后面,隐藏着革命思想。德国哲学家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哲学革命,并坚信,在哲学革命之后,政治革命会随之而来。恩格斯对海涅的这种观点大加赞扬。《论浪漫派》对德国文学的发展作了简要而精确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德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人物莱辛、歌德、席勒等,从而扞卫了德国文学的进步传统。海涅认为当时风靡一时的浪漫派文学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但在艺术上仍有可取之处。海涅的这两部着作思想深刻,眼光远大,远远超过同时代有关着作的水平,有很大的价值。

40年代到50年代,海涅还写了《路德维希·伯尔纳,亨利希·海涅的备忘录》、《自白》、《回忆录》、《卢台奇亚》,这些文章论述了文艺评论与创作,文艺与现实、文艺与政治,哲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等。这些评论优美潇洒,清新隽永。

4.小说和戏剧:海涅写过一些小说和剧本。内容是中世纪迫害犹太人的故事的小说有《巴拉赫的法学教师》,初稿写于1824年,1833年曾被焚毁,1840年从残稿中整理出3章发表。其中未完成的片断有写于1826年、发表于1834年的《施纳贝勒沃普斯基先生的回忆录》和1836写于巴黎的《佛罗伦萨之夜》。悲剧《阿尔曼梭》和《威廉·拉特克列夫》见于1823年的《悲剧——抒情插曲》,1851年发表他在40年代写的舞剧脚木《浮士德博士》。

海涅生活的德国,是政治上从死气沉沉的复辟时期转入革命潮流的到来的过渡时代;哲学上从唯心主义转入唯物主义;文学上从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这些转变反映在他的着作中。正如梅林在《中世纪结束以来的德国史》里所说的:“非常协调地体现了在这一世纪内先后交替的三大世界观的色彩和形式……海涅自称浪漫主义派最后的幻想之王,但是他却又用响亮的声音嘲笑浪漫主义,使它在世界上无容身之处。海涅一直为资产阶级自由的理想而奋斗,然而他又极其猛烈地抨击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种种姑息折中和纷争不休的缺点。海涅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发现了共产主义,并且一再预言,共产主义在未来必将无可阻挡地取得胜利,他颇以此感到自豪;然而他却从没有消除自己内心对共产主义的恐惧。”

海涅是世界文学的巨匠,他的诗歌和散文在德国和其他各国的文艺界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他在生前和死后都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和待遇。他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来所有革命的、进步的人士的推崇爱护,同时又受到一些顽固的、反动的势力的憎恨和污蔑,德国***专政时期他的名字甚至把从德国文学史中勾销。

在中国文艺界,海涅的思想精透、笔锋犀利的散文影响十分广泛。从“五四”以来,海涅的诗歌受到广泛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海涅的着作一再有新的译本出版。

海涅着作较新的版本:

《海涅着作与书信》,考夫曼编,10卷,1961~1964年于柏林出版。

《海涅全集》校勘本,温德富尔编,16卷,1970年起陆续于汉堡出版。

《海涅全集》,布里格勒布编,6卷,1968~1976年于慕尼黑出版。

另有纪念版,包括全部着作、书信和生平资料,魏玛德国古典文学研究与纪念中心编,计划50卷,1969年起于柏林陆续出版。

默里克

默里克,1809年9月8日生于路德维希堡一个医生家庭,1822~1828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曾任助理牧师和牧师。退休后,他与独身姐姐在梅根特海姆等地过退隐生活。1851~1866年在斯图加特一女子学校教授德国文学。晚年在洛尔希、尼尔廷根、斯图加特度过,一生从未离开过施瓦本地区,1875年6月4日在斯图加特去世。

默里克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期间开始写诗,50年代成名。他与后期浪漫派诗人乌兰德、小说家施托姆和海泽、评论家费舍以及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交往,并受到他们的赏识。他的诗歌吸取了德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歌中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善于形象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描写大自然以及个人生活,极力使个人与客观世界达到艺术的和谐。他的诗歌大多不涉及政治。他的《诗集》(1838)中大部分诗赞美大自然,有些是用民歌风格写的抒情诗和叙事谣曲,还有一些是幽默的田园诗和牧歌,他还模仿古希腊的诗体写了不少咏物诗。他的《被遗弃的姑娘》、《美丽的萝特劳》、《是它!》、《九月的早晨》、《午夜》、《春天里》、《冬晨》等是德语诗歌中的名篇。

默里克的长篇小说《画家诺尔顿》(1832)是仿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而作,它在相当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描写了一个青年画家特渥巴特·诺尔顿的爱情,塑造的各阶层人物给人以真实感,但结构松散。

中篇小说《莫扎特在去布拉格途中》(1856)是默里克的成功之作,它从音乐家莫扎特由妻子陪同从维也纳去布拉格演出歌剧《唐璜》途中的一段遭遇,叙述他的身世,描写了他的音乐天才和对生活的热爱,揭示了当时社会摧残人才的一面。这部小说是现实主义作品,充满抒情诗的色彩,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默里克还创作了童话《斯图加特的善心小矮神》(1853),有浓厚的民间风味和施瓦本地区的乡土气息,受到读者的喜爱。

罗伊特

罗伊特,1810年生于施塔文哈根市,父亲是本市的市长。他曾在罗斯托克和耶拿大学攻读法律,是大学生组织的积极分子。1833年被捕,1836年因“叛逆罪”被判30年徒刑,1840年获释出狱。罗伊特在《当我坐牢的时候》(1862)中写了这段经历。罗伊特原来不是民主主义者,但出狱后,积极反对普鲁士容克势力。

1853年,罗伊特定居爱森纳赫,从事创作。他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批判普鲁士****和地主贵族,极具幽默特色。文章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背景,用梅克伦堡地区低地德语写作,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无家可归》(1858)是一部诗体小说描写农村中地主与雇工的冲突。他把他7种散文体小说总称为“老故事”,其中《当法国人占领的时候》(1860)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叙述了他的故乡在拿破仑军队占领时期发生的趣事,内容幽默风趣。

《我当农场管家的时候》(3部,1862~1864)是罗伊特的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其中有容克地主、小市民和女佣人。《殿下》(1866)讽刺了18世纪梅克伦堡地区一个小暴君。

施托姆

施托姆,全名汉斯·台奥多尔·沃尔特森·施托姆。1817年9月14日生于当时处于丹麦统治下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濒临北海的小城胡苏姆。祖上世代务农,父亲是律师。

1837年,施托姆进入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回故乡开设律师事务所,搜集家乡的民歌、格言、传说和童话,并创作一些抒情诗。184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玛尔特和她的表》。对于1848年席卷德国和全欧的资产阶级革命持旁观态度,但关注同年爆发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人民反抗丹麦统治的斗争。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一些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作品。如抒情诗《1848年复活节》、《在1850年秋天》和《离别》(1853),短篇小说《一片绿叶》(1853)等。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茵梦湖》,为施托姆赢得了小说家的声誉。

1853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人民起义失败,施托姆被丹麦取消律师资格,因此背井离乡,先在波茨坦当了3年法院义务推事,全靠父亲资助和自己写作的报酬维持全家生活。1856年迁居海利根施塔特,获得县法官的职务。施托姆在普鲁士整整过了10年流亡生活,对容克贵族统治下的黑暗腐朽的社会有深刻认识,创作中明显地增加了现实主义因素。这期间,他结识了着名作家艾兴多尔夫、默里克、冯塔纳和海泽等,并写出了中篇小说《在大学里》(1863)等作品。

1864年,施托姆回到故乡任外行政长官。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并入普鲁士后,他改任胡苏姆法院的法官。施托姆具有地方民主主义思想,认为“贵族(与教会一样)是民族血管里的毒素”,对“无耻的容克统治”和“俾斯麦的强盗政策”极其不满。他逐渐退出政治生活,1880年移居哈德马尔申村,潜心从事写作。他于1888年7月4日逝世。

施托姆以写抒情诗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诗集》于1853年出版。他的诗歌多以描写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为主(如《夜莺》、《安慰》、《阖上我的双眼》),歌颂故乡美好的大自然(《在一旁》、《海岸》、《十月歌》、《越过荒原》)。他的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说方面。1847~1888年间,共创作58篇中、短篇小说。

《茵梦湖》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莱茵哈特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伊丽莎白的母亲却把女儿嫁给了家境富裕的埃利希。男女主人公因此抱恨终生,却毫无反抗意识。对于1848年前后封建势力仍然十分强大的德国社会和软弱无力的资产阶级来说,这部小说中都具有相当大的典型意义。

《在大学里》的主人公罗蕾·波拉嘉是一个出身寒微而有志气的姑娘,相信自己具有要求平等和发展才能的权利。但在她所生活的等级观念浓厚的社会里,小市民们给她以冷遇,大学生中的容克子弟把她视作寻欢作乐的对象,使她在精神经受严重的折磨后死去。小说对腐朽落后的德国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淹死的人》(1877)通过两代人的悲剧的描写,对残暴荒淫的容克贵族和虚伪冷酷的反动教会进行了有力的鞭挞。《白马骑士》(1888)塑造了一个有能力、有抱负,但脱离群众的孤军奋斗的英雄形象。

施托姆的作品还有在1874年创作的《木偶戏演员保罗》及《汉斯·基尔希和海因茨·基尔希》(1886)、《双影人》(1886)等中、短篇小说。

施托姆的小说创作反映了1845年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生活,并对现实不满。但由于受到家庭出身和偏僻小城市的生活环境的限制,他的作品大多描写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流露出缠绵悱恻的感情。施托姆用自然风光衬托时代气氛,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他在作品中用倒叙、回忆的手法使故事更富有戏剧性。他于倾向于现实主义,同时具有浓厚的浪漫情趣。

施托姆的诗格调清新,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语言富于音乐性。《茵梦湖》有多种译本,其中有那郭沫若和巴金的译本。他的《白马骑士》、《在大学里》、《双影人》和《在圣乔治养老院里》等,在中国都早有译本。

施韦策

施韦策,1821年出生柯尼斯堡一商人家庭。他早年在柯尼斯堡大学学习法律。1848年参加革命的学生团体,曾几次被捕,被迫流亡瑞士。1866~1868年在莱比锡从事工人运动,与李卜克内西一起编辑《民主周报》。后为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新时代》撰写文艺评论。1869年移居柏林,担任《小说报》编辑。1883年成为职业作家。

施韦策(另译施威舍尔)初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在山区和河谷》(1864)描写瑞士乡村生活。长篇小说《举起斧子的人》(1868)反映波兰民族解放斗争。这些作品语言朴实,风景秀丽人物生动。

从1870年起,施韦策转而以无产者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写出中篇小说《上鹰村的纺织工人》(1873)、《任人宰割的人》(1877)、《白白牺牲》(1878)等。他还以农民战争为题材,写出中篇小说《弗洛里安·盖耶的壮烈牺牲》(1876)以及长篇历史小说《为自由而战》(1898~1899)。

施韦策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有学识的战士,作品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集体观念,要改善地位就要树立“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主张。他的作品还宣传了摆脱愚昧无知、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他的作品注重真实性和准确性,多以报告文学为主。

梅林给予施韦策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像韦尔特一样“在德国工人阶级的文学史上占有无可争辩的地位”。

拉贝

拉贝,1831年9月8日生于埃舍斯家森,父亲是法院文书。他曾当过书店学徒,1854年在柏林大学做旁听生。1856年他发表长篇小说《麻雀巷的编年史》而成名。1857年起拉贝开始创作,在沃尔芬比特尔、斯图加特、不伦瑞克居住过。1911年11月15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