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2576700000005

第5章 匈牙利作家(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米克沙特陆续发表了带有强烈社会批判内容的小说,其中着名的有长篇小说《奇婚记》(1900)、《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1908)和《黑色的城市》(1910)等。《奇婚记》写男主人公在婚姻上所遭受到的不幸,反映了反动与进步力量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教会的虚伪,抨击了统治阶级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年轻的诺斯季和托特·玛丽的故事》叙述了一桩企图猎取陪嫁财产的婚姻的失败,反映了国内阶级分化的过程。《黑色的城市》以一个采矿区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匈牙利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现状。这3部小说揭示了匈牙利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它走向灭亡的必然性,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虚伪面目;表达了作者对受苦难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他的作品,特别是许多短篇小说,刻画了勤劳朴实、善良正直的劳动人民的形象。

米克沙特早期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来向现实主义发展。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诙谐的特点,同时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莫里兹

莫里兹,1879年7月2日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899年进德布勒森神学院学习,不久转学法律。1903~1909年他在布达佩斯《新闻报》当编辑。1908年参加进步文学团体“西方社”,深受民主革命思潮和诗人奥第·安德莱的影响。1918~1919年他参加匈牙利相继发生的两次革命,苏维埃共和国期间为作家执行委员会委员。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他思想上曾一度陷入苦闷。1929年与巴比契合编《西方》杂志。

莫里兹在大学时代开始写作。1908年在《西方》上发表短篇小说《七个铜板》,以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轰动文坛。191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穷人》,是当时反战小说的名篇。长篇小说《纯金》(1910)和《在上帝的背后》(1911),以农村和小城镇为背景,描写一生怀着善良愿望的人最后被停滞僵化的旧秩序所埋没。1917年发表的小说《火炬》,描写一个有志于改革社会的青年牧师怎样被周围的习惯势力所同化。

莫里兹在20年代初期创作的小说,反映了作者在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遭受迫害的悲愤心情。例如《一生做个好人》(1920),描写一个淳朴善良的小学生遭受凌辱而始终不屈的故事。长篇3部曲《爱尔德伊》(《特兰西瓦尼亚》)(1922~1935),取材于17世纪爱尔德伊公国的历史,塑造了两种典型的政治家形象,提出如何处理国家的问题。他的长篇小说《通宵达旦》(1926)、《老爷的狂欢》(1928)和《亲戚》(1930),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贪赃枉法和醉生梦死的生活,其中《亲戚》,描写清廉奉公的检察长,后来终于贪污腐化,以致自杀。

30年代匈牙利经济危机时期,莫里兹受工农大众反抗斗争的激励,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描写了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反抗。

1932年,莫里兹发表小说《幸福的人》,作者以一个在命运摆布下逆来顺受的善良青年农民形象,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长篇小说《山盗》(1936)描写一个农民因为贫穷抢劫伯爵的钱财后带领一批人去寻找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长篇历史小说《罗饶·山多尔》(1940~1942)描写1838~1849年间的匈牙利农民起义,分为《罗饶·山多尔跃马扬鞭》和《罗饶·山多尔皱起眉头》两部,第3部因作者突然逝世而未完成。作者通过对农民起义和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描写,表明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独立只能建立在关心人民命运、充分依靠人民力量的基础之上”这样的观点。

卢卡契

卢卡契,1885年生于布达佩斯资产阶级家庭。他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毕业。他在美学和哲学方面深受康德、黑格尔的影响,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

1918年,卢卡契加入匈牙利共产党,1919年3月曾任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革命失败后流亡维也纳,他于1929年底去莫斯科,在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工作。1931年夏去柏林,任德国共产党作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兼德国作家协会柏林分会副主席。1933年再次侨居莫斯科,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并先后担任《文学批评》、《国际文学》(德文版)、《新声》杂志编委。1945年返回布达佩斯,从事文艺活动,并在布达佩斯大学哲学系任教。

卢卡契探讨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艺术的基本原理,对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德国文学进行了详细地评论,同时对苏联、匈牙利文学进行了研究。他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确认文学反映现实,在反映同一现实的前提下,文学艺术与科学、哲学是彼此独立、价值相等的两个不同的认识现实的领域。卢卡契始终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美学观和教条主义的、庸俗社会学的文学理论,并试图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卢卡契被公认为是20世纪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

卢卡契还有很多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文学评论和政治等领域着作。如《历史小说》(1947)、《现实主义问题》(1948)、《青年黑格尔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1948)、《美学史论丛》(1953)、《理性的毁灭》(1954)、《美学》第一部《审美的特性》(1963)、《美学的中心范畴特殊性》(1964)等。

伊列什

伊列什,1895年生于喀尔巴阡山麓加萨城(今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科希策)一个犹太小资产阶级家庭。14岁时随家迁居布达佩斯,按受中学和大学的教育。

1918年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伊列什任匈牙利革命军人代表大会代表。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被派往新佩斯从事革命活动。革命失败后伊列什在捷克境内被当局驱逐出境,流亡奥地利;1923年又被奥地利当局驱逐出境,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先后任苏联作家协会秘书和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秘书长、《十月》和《文学岗哨》杂志编委。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作为莫斯科第2“人民起义师”的志愿兵参加了保卫莫斯科的战斗,并随苏联红军参加解放东南欧(包括匈牙利)的战役。1944年秋在利沃夫为苏军创办匈文报纸《匈牙利新闻》。解放后任匈牙利作家协会领导成员和《文学新闻》主编。1950和1955年两次获得科苏特国家奖金。

伊列什在大学时代开始写作,其长篇小说《蒂萨河在燃烧》(1929)描写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失败。长篇小说《喀尔巴阡山狂想曲》(1939)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1923年间喀尔巴阡乌克兰地区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为背景,描写作者的青少年时代和1918~1919年的匈牙利革命。长篇小说《祖国的光复》(1954)描写匈牙利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光复祖国、重建家园的故事。

此外,他还着有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三十六年》(1956)和《轶事集》(1959)以及短篇小说集《面包》(1961)等作品。

萨博

萨博,出身于雇农家庭,他少年时在农村当过短工和泥瓦匠。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他参加农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被捕。

1938年,萨博主编民粹派刊物《东方人民》。1938~1944年任独立小农党和民族农民党主席。1945年匈牙利解放后任国会代表,1954~1956年任爱国人民阵线全国委员会主席。1956~1959年任人民共和国主席团委员。

萨博的作品以描写农民的苦难和反抗为主,如第一部小说《人们》(1930)描写农村穷苦人的命运,小说《牧师、礼拜日》(1933)揭露了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长篇3部曲《婚礼、洗礼、摇篮》(1941~1942)塑造了农民的典型形象。后期的作品主要描写解放后农村的新面貌,如小说《上帝的磨坊》(1949)、《新地》(1953)和电影文学剧本《解放了的土地》(1950)等。此外还有自传体小说《不平静的一生》(1954~1958)和描写多饶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小说《大墓地》(1946)等。

内迈特

内迈特,生于1901年,当过医生和中学教员。他早年曾在《日出》、《西方》等杂志上发表作品。1932年他创办刊物《见证人》,此后形成了一支民粹派作家队伍。他提出民族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和“质量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对当时的统治集团抱有幻想。

1938年民粹派作家队伍发生分化时,内迈特持中立态度。匈牙利解放后,他不参与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翻译和创作。内迈特擅长心理描写,作品富有哲理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历史剧大多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如《塞切尼》(1946)、《胡斯·亚诺什》(1948)、《伽利略》(1953)、《波尧伊父子》(1961)和《甘地之死》(1963)等。

内迈特的社会剧中的知识分子常因家庭的压力或本身的怪癖而失败,如《闪电光下》(1937)、《樱桃园》(1942)和《怪物》(1953)等。他的小说描写社会问题,如《人间喜剧》(1929)写一个进山当隐士的医学院学生为农民治病的故事;《丧事》(1935)写农村一个年轻的寡妇受封建道德压迫的悲剧,自传体小说《九月里的马车》(1937)、《南城的离别》(1938)和《星期三接待日》(1939)3部曲描写一个农民子弟的个人奋斗道路。长篇小说《艾盖兑·艾丝苔尔》(1956)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几代人的故事,反映了民粹派运动,它和剧本《伽利略》均获1957年科苏特国家奖金。小说《厌恶》(1947)以一个感情冷漠的妇女的自白,表现家庭和社会道德的问题。

此外,内迈特还着有《准备》(2集,1941)、《少数地位》(2集,1941)、《质量的革命》(2集,1941)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1943)。他翻译的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扎克鲁特金的《最后的村庄》获1952年尤若夫·阿蒂拉奖金。

尤若夫

尤若夫,1905年生在布达佩斯郊区的工人家庭。自幼家庭生活艰难困苦,学习时停时续。1923年中学毕业,他曾在布达佩斯一家私营公司当过小职员。1924年秋尤若夫考入塞格德大学文学院,不久辍学。1925年秋他在维也纳大学和巴黎大学半工半读。1927年回国,他在布达佩斯大学肄业,又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尤若夫在国外学习期间,受到马克思和列宁思想的影响,回国后参加工人运动,他的思想和诗歌创作因而获得新的发展。1928年参加匈牙利共产党,这时期他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要求,为无产阶级的前途和人类的解放而歌唱。30年代中工人运动处于低潮,他曾产生过苦闷和彷徨。

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开始了霍尔蒂的反动统治。尤若夫的诗歌创作正是在匈牙利历史上这个黑暗的20、30年代里发展和成熟的。他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诗集《美丽的乞丐》(1922)、《不是我呼喊》(1925)和《我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1929)是前期诗歌的代表,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反映了工农群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同时,他受到反动当局的横加迫害,他的《叛逆者克里斯托什》(1923)一诗,被法院控告为“亵渎上帝”,《以纯洁的心》(1924)一诗被认为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他的诗集曾被反动当局没收。但这一切不仅没有使他灰心气馁反而加强了他以诗歌为武器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30年代是尤若夫诗歌创作的后期,这期间他出版了以下4本诗集:《打倒资本主义》(1931)、《外城之夜》(1932)、《熊的跳舞》(1934)和《剧烈的疼痛》(1936)。他认为诗歌不是自我欣赏的艺术品,而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他后期诗歌创作题材更为广泛,同现实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

《外城之夜》、《冬天的夜》(1933)、《情歌》(1933)、《在城市的边缘》(1933)等,反映了工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感情。他的《群众》(1930)、《跌倒的人》(1931)等诗,号召工人阶级团结奋斗,争取解放。因此,尤若夫成为了匈牙利第一个描写产业工人生活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