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2577700000005

第5章 英国十九世纪作品(4)

应该指出,作者在揭露、批判葛擂硬的反动哲学的同时,对这个人物多少流露出同情和幻想,这表现在葛擂硬得了现报之后幡然悔悟,不再死硬坚持自己那套理论,“而注意到具体的情况,拿他的事实和数字服务于信心、希望与仁爱”。显然,葛擂硬的转变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因为“一个阶级的偏见是不可能象旧衣服一样扔掉的,保守、狭隘而自私的英国资产阶级尤其不会这样做。”狄更斯从唯心主义道德观出发,认为资产阶级人物虽然干着坏事,但其天性仍不乏善的一面,只要让他看到自己行为的恶果,那么天性中的“善”就可能被唤醒,去克服“恶”的那一面,从而改邪归正,弃旧图新;社会上的灾难也就得以消除了。这种唯心主义的抽象的道德观,是他所提倡的以阶级调和、阶级溶合为特征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小说的另一条情节线索,通过庞得贝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反动实质的另一面。曼彻斯特学派功利主义者认为,社会是由自私自利的人们组成的,因此应该让每个人自由地去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们在“自由竞争”的口号下,贪婪地、残酷地剥削工人,全然不顾工人的死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工人从这种以自由竞争为偶像的政治经济学中,“只能得出一个唯一的结论:对他来说,最明智之举莫过于默默地驯服地饿死。”庞得贝就是这种以自由竞争为偶像的政治经济学的信奉者。在他眼里,工人不是“有爱情和喜悦、有灵魂”的人,而是“人手”,是给他带来金钱收益的“许多匹马的马力”,“加法中的数字”或机器——总之,是古代奴隶主所说的“会说话的工具”。他以奴隶主对待奴隶的野蛮态度对待工人,污蔑工人爱抱怨,不肯安分守己;工人最起码的生活要求也被他看作奢望,是“希望坐六匹马的车子,用金汤匙喝甲鱼汤吃鹿肉。”他把损害镇上居民健康的煤烟看成是“衣食父母”,“世界上最有利于健康的东西,特别是对于肺部。”他恬不知耻地把他榨取工人血汗的计件活儿说成是“世界上最惬意的工作、最轻松的工作,也是报酬最好的工作。”如果谁要干预他为所欲为的野蛮行径,他和镇上其他资本家就威胁说,宁可把财产扔到大西洋去。对此,作者用揶揄的口吻说:“虽然如此,焦煤镇的大事们还是很有爱国心的,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把他们的财产扔到大西洋去。而且相反的,仍然很小心翼翼地管理着他们的财产。瞧,他们的财产就在那烟雾迷漫的焦煤镇上日增月累着。”

狄更斯不仅愤怒地揭露庞得贝之流残酷掠夺、压榨工人的野蛮行径,而且带着深厚的同情描写工人的苦难生活。作者说:“我有一种不健全的想法,以为英国人民是光天化日之下最辛苦的人民。”语带诙谐,却伴随着辛酸的眼泪。作者所描写的焦煤镇工人住宅区是这样的:窄院连着窄院,狭街紧靠着狭街,犹如“迷宫”。一幢幢简陋的房子摩肩接踵,拥挤不堪。住房不通风,光线昏暗,空气污浊。只要看一看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便知道,狄更斯的描写是多么真实!斯梯芬就是住在这贫民窟中的一个苦难深重的工人。由于生活一直很苦,他年纪虽然才40岁,看起来却象个老头了。这个纯厚诚实,“善操机器织机的好织工”,一生中吃尽苦头,“碰到的烦恼车载斗量”。残酷的法律又使他无法摆脱酗酒、半疯狂的妻子,跟他所钟情的女工瑞笳结合。他抱怨生活“一团糟”。可庞得贝毫无心肝地指责说,这是那个“金汤匙”的思想在作怪。

斯蒂芬的命运是个悲剧。他不愿加入主张阶级斗争的工会,因此为自己的阶级兄弟所疏远;但他忠于本阶级,不愿充当庞得贝的密探,因而被老板解雇。两军对垒,他是夹在中间的孤独者。作者虽然谴责那个排斥他、打击他的工人领袖斯拉克布瑞其,但表明斯蒂芬的悲剧主要是庞得贝的残酷压迫、剥削造成的。要不是庞得贝敲骨吸髓地剥削工人,斯蒂芬的生活不至于这么苦;要不是庞得贝无理地开除他,他不必远离焦煤镇,出外谋生;要不是庞得贝狠毒地诬赖他盗窃银行现款,他也不至于坠入废矿井,惨遭重伤至死。斯蒂芬的死,乍一看似乎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实,偶然中有必然,他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斯蒂芬的悲剧,是对资产阶级血腥罪行的有力控诉。从这里看出,狄更斯深切关怀人民的命运,对劳动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一点,给这部小说增添了思想光彩,使它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赞狄更斯“是捍卫着下层阶级,向上层阶级进行斗争,向虚假与伪善进行讨伐的战士”,实在一点也不过分。

除了通过斯蒂芬的悲剧揭露资产阶级的野蛮、残暴之外,作者还以讽刺的笔触描绘资本家庞得贝捏造身世、自我吹嘘的卑鄙行为,从而揭穿了曼彻斯特学派功利主义者宣扬的所谓“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种种无耻谎言。

庞得贝自称出身卑微,常爱夸耀自己赤手空拳起家的奋斗史。他胡吹自己生在阴沟里,一生下来就被毫无心肝的母亲所抛弃,而抚养他的外祖母又是冷酷无情的酒鬼。他说自己从小受尽虐待,没进过学堂,从铺子外面的招牌学会认字母,从教堂尖塔上的时钟学会了看时间。他自称靠了自我奋斗,从流浪儿、小听差、苦工、看门人、一小职员,以至于后来成为焦煤镇显赫的大亨。庞得贝为什么要这样胡吹瞎说?这里有着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一,以此作为麻醉剂,借以平息工人的不满情绪,麻痹工人的革命斗志。他企图以自己的“奋斗史”表明,社会给一切人提供了出头上进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一个穷小子可以凭6便士赚到6万镑,一个流浪汉,小听差,可能成为显赫的大亨,因此,“人手”们只要埋头苦干,好日子在后头哩。其二,以此作为镇压工人的“软刀子”。我庞得贝可以赤手空拳起家,机会均等嘛,你们这些“人手”为什么不行?这只怨你们自己没本事,活该!因此,“人手”们得安分守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存什么奢望,不要老想着“坐6匹马的车子,用金汤匙喝甲鱼汤吃鹿肉”。由于斯巴塞夫人想讨好主子庞得贝,把银行失窃案的嫌疑犯派格拉太太移解归案,结果派格拉太太披露了庞得贝的真实身世,从而揭穿了庞得贝所谓“白手起家”的谎言。庞得贝的谎言既经败露,“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的骗局也就昭然若揭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对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是极其深刻有力的。作者指出,资产阶级奉为金科玉律的功利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弊病,是引起社会灾难的重要根源。虽然由于作者世界观的局限,他还不可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灾难,归根到底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引起的,就是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也是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的。不过,作者毕竟还能看清资产阶级思想的丑恶本质,并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挞,这不能不说是这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的一大功绩。

但是,狄更斯对于资本主义的揭露、批判并没有导致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他只是希望纠正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这个社会弄得好一点罢了。他在作品中对资本主义弊病的揭露,目的就在于引起资产阶级人士的警惕。在小说中,他半是警告,半是恫吓地说:“功利主义的经济学家们,骨瘦如柴的学者们,搜罗‘事实’的要员们,斯斯文文而精疲力竭的不信宗教的先生们,把书上许多陈腐无聊的教条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先生们:在你们周围,穷人永远是存在的。趁着时间还来得及的时候,最好在他们心中培养起想象和感情的最大美德,把他们那种极需要装饰的生活装饰起来,要不然,就是在你们胜利的日子来临的时候,他们的幻想已经完全从他们的心灵中被驱逐了出去,这时他们面对的,只是勉勉强强的糊口生活,现实就会象豺狼一般地把你们吞了下去。”这未免使人觉得,他对现实的无穷忧虑,与其说是为了受苦受难的劳动群众,不如说是为了资产阶级。

基于这种思想立场,狄更斯对工人阶级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同情工人,甚至对工人怀着钦敬的感情,带着深厚的同情描写工人的悲惨生活,表现他们要求改变“一团糟”的生活处境的强烈愿望,并且通过斯梯芬的口,对工人运动表示同情、谅解,驳斥了资本家庞得贝对运动参加者的污蔑和诽谤。作者还通过斯梯芬和瑞笳这两个正面形象表现了工人阶级的某些优良品质:诚实、善良、正直、阶级友爱精神和对本阶级的忠诚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狄更斯对工人的同情和尊敬是有限度的,有条件的。就是说,他所同情、尊敬的只是温和、善良、安分守己、缺乏反抗性的工人。小说中的斯蒂芬就是这种工人的一个标本。这个人物的最大特点是像绵羊一般温驯善良。他不相信工人阶级的力量,不赞成对资产阶级采取“强硬手段”及“征服和战胜的办法”。他认为采取强硬的对抗手段,对工人阶级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因此他拒不加入主张采取暴烈行动的工会。他幻想从资产阶级那里取得怜悯、同情和帮助。面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严重对立的形势,斯蒂芬一味采取妥协、调和的态度,这正反映了5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中的一股逆流——工联主义思潮。狄更斯抱着同情和赞赏的态度加以描写的正是工人运动中消极落后的因素。与此成为鲜明对照的是,他带着厌恶的感情来描写在工人中开展阶级斗争宣传鼓动的工人领袖斯拉克布瑞其,对他加以百般嘲讽、丑化,并借斯蒂芬的口直接攻击“暴力派”关于阶级斗争的主张。不仅如此,作者还直接抒写了自己对于蕴藏在工人群众心中的反抗情绪的恐惧心理,认为“就是在这班人中的最卑贱者的心里,也永远有一个深不可测的神秘”,他慨叹地说,“假定我们将来把数学只用到物质的对象上,而用别的方法来统治这班可怕的、难以预测的人们该多么好!”这话表明,作者和受奴役的无产阶级之间实在还隔着一道鸿沟,在他眼里,工人群众是神秘莫测、难以驾驭的怪物,使他忧虑的是蕴藏在工人心中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一旦象沸腾的岩浆一样冲破地壳喷发出来,将给周围的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祸!

总的说来,狄更斯并不真正了解工人阶级,他只把工人阶级当作受奴役的可怜虫加以怜悯而已。他既反对资产阶级对工人进行残酷、野蛮的压迫剥削,也不赞成工人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求得解放。他主张劳资合作,阶级融合。他说,“工人参加工厂管理是必要的,应该的,只有合作,才能够结束剥削。”他这个观点在《艰难时世》中明确地表现出来。斯蒂芬便要求老板用慈悲和耐心对待工人,接近工人,希望老板和工人不要隔离、对立。但是,狄更斯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劳资之间的对立是那么尖锐,实现劳资合作、阶级融合的前景是那么渺茫。因此,在作品中,狄更斯并没有表现庞得贝那颗残酷的心为斯蒂芬的怨诉所软化,庞得贝对斯蒂芬始终没表示丝毫的仁慈和友爱,而是一味冷酷地呵斥他,最终还把他赶出工厂。这说明了,到了50年代,狄更斯开始意识到,他这一套阶级调和论终究是行不通的;现实主义终于战胜了他的阶级偏见。从《艰难时世》清楚看到,作为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狄更斯一方面是目光敏锐、具有无比的讽刺才能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另一方面,他又是热心的阶级调和论的鼓吹者,博爱主义的说教家,他对现实的一切讽刺和批判,都只为了对现存社会制度作局部的改良。

从作品看来,狄更斯的思想虽然存在尖锐的矛盾,但是,其主导思想倾向毫无疑义是进步的一面。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时期,他在作品中深刻地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对受奴役的无产阶级表示深切的同情,应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部作品的社会效果,卢那察尔斯基作过极高的评价,他说:“这部小说是当时资本主义在文学中遭受的最有力的打击,也是它一般遭受的最有力的打击之一。”

简·爱

《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自叙性。

小说从孤儿简10岁时写起。她被寄养在舅父家,舅父已死去多年,她同舅母及表兄妹一道生活。因为在与表兄、舅母的冲突中她桀骜不驯、不肯屈服,于是被送入慈善机构办的寄宿学校,一呆6年,毕业后又留校任教两年。接着她来到贵族罗切斯特的庄园当家庭教师。长久接近,她和罗切斯特之间产生了爱情。几经波折,到举行婚礼之时,罗切斯特的内弟突然出面阻拦。简于是得知,庄园楼上的女疯子竞是罗切斯特的妻子!简在极度痛苦之中,毅然离去。路途上历尽苦难,后为传教士圣约翰一家所救助,她接受了在圣约翰的教区中当教师的工作。圣约翰具有狂热的献身精神,他要简嫁给他,随同他到印度去传教。简拒绝了,因为她发现自己仍然爱着罗切斯特。这时她意外地得到一笔遗产,而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于大火,妻子死去,他也双目失明。但简仍然忠于爱情,回到了罗切斯特身旁。他们终于幸福地结合了。

小说通过简·爱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她对平等和个人尊严的执著追求和富于反叛精神的可贵性格。特别是在简同罗切斯特的悲欢离合故事中,夏洛蒂讴歌了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资产阶级金钱利益原则的纯洁爱情。

简从小就有反抗歧视和压迫的顽强天性和勇气。如果她像周围的人所希望的那样,牢记“谁在养活她”这个事实,由此出发来看待她同表哥舅母的关系,那么她应该驯服听话、任凭凌辱仍然感恩戴德,但她不甘为奴仆,她身上没有那样的奴性。她同舅母一家不能相安无事过下去,原因在于此。

到了寄宿学校,简在舅母家已经形成的反抗性格,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加,更加坚毅深沉了。寄宿学校的管理和卫生状况都很糟,孩子们在这里挨饿受冻,境况十分悲惨。这一段描写有很强的揭露性,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腐败的本质被暴露无遗。简并不害怕艰苦的生活,使她不能忍受的,是宗教旗帜下进行的压制个性和摧残人性的“教育”。有关海伦·彭斯之死的描写,无疑是对那种践踏人性的“教育”的强烈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