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既包括做人的一些礼仪,也包括人们共同遵守的某些社会规范或纪律。为人处世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对孩子来说,规则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合理的需求时,他才会觉得平静而快乐。再好的教育方式,都没有给孩子从小立规矩更给力。
没有规矩的孩子,伤不起(1)
在我们身边,常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服从管教,站无站相,坐无坐相,一点规矩也没有。也有一些当妈妈的,抱怨孩子的爸爸不好好管教孩子。但孩子的父母却从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呢?
事实上,很多孩子之所以有不良行为,不听话,是由于缺少规矩的约束。以下案例中的果果就是这样的孩子。
果果5岁了,每天吃饭时,总是一边吃一边看电视,而且他总是习惯用手抓菜吃,一餐饭要吃一个多小时。果果的妈妈虽然很想让果果改掉这个坏习惯,但果果的爸爸大强却总是说:“孩子还小,由她去吧。”
这天,大强带着果果去同事家做客,同事热情地留他们父女吃饭。同事的孩子闹闹刚3岁,吃饭时,就自己坐在桌子边,规规矩矩地吃饭,而果果呢,则是边吃边玩,而且把爱吃的菜全端到自己面前,专挑爱吃的吃。
同事的孩子性格直爽,见此,脱口而出:“姐姐好没规矩!”这让爱面子的大强感觉无地自容。
还好,此时爱人打来电话,他便借口有急事,赶紧带着孩子踏上回家的行程了。但一路上,他一直在不停地想: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很没规矩呢?
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而且专挑好吃的,在我们身边,像果果一样的孩子有很多,这些孩子都是没规矩,即不守规矩。
什么是规矩呢?简单地说,规矩就是规则,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规矩既包括做人的一些礼仪,也包括人们共同遵守的某些社会规范或纪律。
在生活中,为什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无理取闹、一些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很冲动?这不是因为孩子感情丰富,而是他们缺少相应的规则约束,所以,在做事时,这些孩子没有分寸,以至于总是不听父母的话,这让很多父母非常纠结。
当然,孩子没规矩,所带来的不只这些不良后果,最重要的是,它还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不利影响。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将会对其未来的发展形成障碍,给他人带来诸多困扰与烦恼。
(1)孩子没规矩,易养成不良生活习惯
对孩子来说,规矩就等于有规律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观察、思考和学习,会通过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的反应,来判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他们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这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从而有利于逐渐形成习惯。
(2)没规矩的孩子,多不懂礼貌
在一些公共场合,我们时常会见到一些孩子,他们不是大声喧哗、姿势不端正,就是不懂礼让、没有礼貌;到别人家做客时,有一些孩子还总是乱翻主人的东西,这也是没规矩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在别人家的表现尚且如此,那么,他在自家时又该是怎样“放肆”了。
(3)没规矩的孩子,不能刻苦学习
可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规矩的约束。如孩子坐在教室里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从小不给他立规矩,他可能难以守课堂纪律,难以好好坐着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4)没规矩的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
爸爸如果不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其结果绝对不仅仅是孩子不懂事,孩子可能会对社会规则、规范公然挑衅与破坏,因为没有规矩的孩子,多没公德意识,不明是非,不了解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5)没规矩的孩子自控力差
同时,这样的孩子由于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还会失去理性,遇事总冲动,易在冲动下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会让孩子深受其害,也会对别人不利。
可以说,孩子之所以没有规矩意识,甚至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爸爸没有重视给孩子立应该立的规矩。
没有规矩的孩子,伤不起(2)
由于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多被家人宠爱得无法无天,很少有孩子形成规矩意识,特别是0~6岁的孩子,有很多小霸王、小公主,平时做事情一点规矩也没有。
(1)吃饭没规矩
现在的一些孩子吃饭时没规矩,总掉饭粒;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吃;每次吃饭,碗中总剩下半碗饭;或不好好吃饭,一餐饭可以吃一个多小时……这在孩子的父母看来,是没什么的,但如果父母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就会让人笑话。
(2)睡觉没规矩
没规矩的孩子,晚上多不按时睡觉,总是没完没了地玩网游或者看视频,甚至到晚上11点多了还不上床睡觉。结果,第二天早上,父母怎么叫他,他都不想起床。
(3)玩游戏时没规矩
有的孩子玩游戏时也没有规矩,如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一点也不爱惜玩具;如果父母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用力摔打玩具,以此要挟父母,来满足他的无理要求。
(4)做客时没规矩
孩子稍大一些,很多父母就喜欢带着孩子去亲朋家里做客,但有一些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一点规矩也没有,粗手粗脚地闯进去,不仅不跟主人打招呼,还乱动主人家的东西,甚至不跟主人打招呼就抓东西吃。
也有的孩子是家里来客人时没有规矩,如家里客人越多,他越爱哭闹,或提更多无理要求。这让父母非常纠结。
孩子小时候,在学龄前,可能只是表现为生活上没规矩。等上小学后,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可能会有更多没规矩的表现,比如,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不好好听老师讲课,回到家不好好写作业,等等。如果家中有这类孩子,通常父母会很纠结,也有一些父母会对孩子非打即骂,用粗暴简单的方式对待没规矩的孩子。
事实上,这类父母,特别是爸爸应该好好反省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没规矩呢?
每一个爸爸都想做一个合格的爸爸,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在孩子小时候,爸爸们就要及时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从小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不然,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好规矩胜于好爸爸(1)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父母,特别是爸爸必须给孩子灌输规则意识,并帮助孩子立一些必要的、原则性的规矩。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
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爸爸不仅不给孩子立规矩,而且也很少教育孩子,总是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责任,自己的责任是养家糊口,只要自己挣钱养家就可以了。
刘华平时工作非常忙,妻子的工作不是很忙,但有时需要出差。于是,夫妻俩就把3岁的儿子强强送到了幼儿园,由妻子负责接送孩子,照顾孩子。
可最近由于工作原因,妻子需要出差一段时间,刘华这个忙爸爸只好担负起接送孩子的任务。可让刘华头疼的是,妻子出差刚一个星期,孩子就忽然闹着不肯去幼儿园了。
“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呢,强强你为何不想去幼儿园呢?”他耐着性子问孩子。
“小朋友不喜欢与我一起玩。哼,我才不去幼儿园呢!”强强回答道。
一听儿子这样说,刘华就赶紧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没想到这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通过这次通话,刘华了解到,他的儿子强强很聪明,也很活泼,但就是不守课堂纪律,总是在上课时走来走去,高声大叫。与小伙伴玩耍时,总爱抢小伙伴的玩具,有时甚至会为玩具与同伴打得不可开交。结果,小朋友们都不爱与他玩了。
听老师如此说,刘华回家后与妻子通了电话。在电话中,妻子说这孩子现在这样都是你惯的。刘华听了很不服气,反驳道:“你带孩子的时间多,我没怎么管孩子,怎么这孩子现在这德行是我惯的?”
“哼,就是因为你这个当爸爸的带孩子时间少,孩子才这样!我早就跟你说过,这孩子我管不好,你得好好管,可你不听!”
“你怎么不讲理呢?你没管好孩子,反倒怪我了,简直是不可理喻!”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两人在电话中吵了起来……接完妻子的电话,刘华非常郁闷。但总算把儿子送到了幼儿园,之后,他急急忙忙赶去上班。
中午休息的时候跟同事提及儿子的事,同事们听完,都说他应该给孩子立规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知晓:刘华的孩子没规矩,妻子说这都是他这个当爸爸的责任,是爸爸懒于管教孩子造成的。刘华不承认,但这却是事实。
在我们身边,像刘华这类爸爸有很多,他们由于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更别说去教育孩子了。这类爸爸可以说是不称职的。
也有一些孩子的爸爸认为:孩子会树大自直,长大后自然会懂事许多,无须花太多时间去教育。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我只要拼命挣钱,将来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教学环境就可以了。
事实上,给孩子好的环境,不如给孩子良好的教育。
爸爸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首先,他要明白一个父亲的责任:尽职尽责地教育孩子。再就是找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然后,要重视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
为什么要重视给孩子立规矩呢?因为对于爸爸与孩子来说,规矩都相当重要。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说:“教育孩子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家长有责任在孩子写作业时,把电视机关了,以便让孩子先把作业做完。同时,父母还要明白,我们教育孩子不是靠名气和关系,而是靠爱、规矩和努力。”
美国总统奥巴马可以说是一个好爸爸,因为他不仅懂得做爸爸的责任,更懂得靠爱、规矩和努力去教育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爸爸,你爱你的孩子,并想让他健康成长,想把他教育好,就要给孩子立规矩。
好规矩胜于好爸爸(2)
何谓立规矩?就是给孩子设定界限,让其遵循规则。换言之,就是让孩子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养成良好的行为以及行事习惯。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也将不断地社会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理解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要学会怎么和别人相处,他们需要懂得自己能够将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太过分了,会发生什么不良后果;他们需要掌握用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的方法。
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就不能不及早让孩子懂规矩、守规矩。若孩子能守规矩,有良好的行为以及行事习惯,孩子就能受益一生。比如,孩子一旦养成认真写作业的学习习惯,孩子的作业就不用父母操心了,而且孩子会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取得好的成绩。
通常,如果爸爸成功地为孩子立了规矩,就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1)可让孩子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给孩子立规矩,既可帮助孩子辨别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又可提高孩子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教育家们倡导的“规则内化”。
(2)可让孩子的行为变得非常理性
给孩子立规矩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从小变得有节制,从而让孩子的行为变得理性。
(3)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给孩子立规矩可以帮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健康的心理。不过,很多父母都担心,特别是爸爸们总担心给孩子立规矩会太约束孩子,影响孩子的自由,从而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上,变得犹豫不决。
如果家里有爱睡懒觉的孩子,每天叫孩子起床,会让很多父母十分头疼。如果爸爸能给孩子成功地立早起的规矩,就无须每天在孩子未起床时对孩子大吼大叫了。
有个叫石头的男孩特爱睡懒觉,是班上有名的赖床大王。每逢周末他至少要睡到上午10点才会起床,就是在平时,他也是能赖就赖,家人不叫个十次八次,是怎么也不肯离开被窝的,所以每天早上他家都跟打仗似的,一片混乱。每天早上叫他起床也就成了石头妈妈最头疼的一件事。妈妈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让石头改掉赖床的坏毛病,直到那天,一直踩着点急急忙忙到学校的石头迟到了。
那天,妈妈由于前一天晚上加班赶稿子,早晨起晚了,等她一阵忙乱地把石头叫起来,已经来不及了。
迟到了的石头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次,并且被罚在门外站了10分钟。可晚上回到家,他只怪妈妈不早点叫自己起床,却不知道反省自己有什么错误。石头妈妈很生气,石头爸爸也觉得不能再这么惯着孩子了。他决定给孩子立个规矩,用规矩来约束、管教孩子,让他改掉睡懒觉这个坏毛病。
石头爸爸规定,以后不再叫他起床,他必须在早晨6点起床,否则,一周内都不许玩电脑。第一个星期爸爸没叫他,石头连续迟到了5天,不但在学校被罚站,到了家也不能玩自己最喜欢的电脑游戏。
石头受不了了,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会自己按时起床的。”第二个星期,为了能按时起床,石头特意把爸爸妈妈房间里的小闹钟拿到了自己的房间。但一开始,他不是忘了调闹铃,就是闹铃一响随手按掉,再睡个回笼觉,结果呢,自然又睡过了头,每天还是很晚才起床。
连续两个星期挨老师的批评,还不能玩电脑,石头受不了了。可这一次无论他怎么抵赖,爸爸都一脸严肃地表示: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破坏。这可怎么办?石头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这件事。他考虑了很久,决定每天睡觉前先调好闹钟,第二天早晨铃声一响,他也不再马上按掉闹铃了,而是督促自己赶紧起床。久而久之,就改掉了赖床的坏毛病,也不再迟到了。
从让父母叫自己起床,到自己能按时起床,在起床的问题上,石头可以说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而能取得这样可喜的进步,则归功于父母给孩子立的规矩,有益于孩子对于规矩的坚守,并将它化为时刻行动的内力。
一个小小的规矩,竟然胜于师长千言万语的说教,胜于爸爸的打骂与强制性的命令。这就是规矩的神奇魅力。
以上是规矩的三大神奇魅力。除此之外,它还能正确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有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