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2578600000010

第10章 市场经济课(3)

由此,萨伊提出这样的观点:①生产越多,产品越多样化,销售状况会越好,经济状况会越好,经济会越繁荣。②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对外贸易,我们在购买国外商品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国商品的生产与销售。③国家的政策重点在干如何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不是鼓励消费或进行贸易保护。

萨伊的错误之处在于他把货币的职能仅限于流通手段,或者说是交换的媒介,却忽视了货币的价值尺度、信用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这使得他把商品交换等同于物质交换。但是,"萨伊定律"直到今天仍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仍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VCD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就印证了"萨伊定律"。

在消费者对VCD尚无多少了解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引进国外生产线,大量生产,并通过广告宣传产品的特点和用途,因此是先有供给,后有需求。而且,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之后,竞争所带来的价格的下降使得VCD在中国非常普及,这就是"供给为产品创造了需求"。

"萨伊定律"的伟大之处还在于,根据"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这一观点,使得整个经济中不会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某种商品的供过于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需求,而是相对应的其他产品的生产过少。所以,归根结底是产品结构的问题,结构失衡导致一些产品生产过多,而其他产品生产过少,从而经济中表现出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例如,在谈到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时,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在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如何生产出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还要考虑到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必须提高收入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可见,"萨伊定律"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在很多方面指导着我们的经济活动。

个人的利己行为导致市场的有序运行

--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家们曾经准确地预测出一个现象:当霜降袭击巴西时,肯尼亚的铝制品加工业的人数扩大了,看起来似乎是个很荒谬的推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巴西的霜冻影响了咖啡豆的产量,全世界咖啡的产量都将降低,于是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意大利咖啡制造商人的成本增加,其他国家爱喝咖啡的人会把目光转向茶叶或是其他替代品;同时,肯尼亚、泰国、越南等地的咖啡种植基地也会开足马力种植更多的咖啡作物,以提高全球的咖啡豆产量。咖啡种植商们扩大生产规模就会需要更多的铝板,从而促进了当地铝制品加工业的繁荣。冥冥之中似乎被什么东西在操纵着。

"看不见的手"又称"无形之手"。经济学中的一个隐喻,用于说明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成员出于个人利己目的的经济行为,通过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益的市场交换以及互动过程,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机制。这种机制不是出自个人本意而建立的,而是在市场上自行建立的一种社会秩序或规则。在市场上,每个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这种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却能使每一个人得益。

亚当·斯密用了一句话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这只看不见的手:"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这里得到回报。"

这一基本思想早就存在于18世纪初期一些学者的著作之中。但因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用这个概念来概括这种思想,使之成为一个著名隐喻。后来经济学界对"无形之手"有两种解释。一种狭义的解释,是把"无形之手"理解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另一种广义的解释,是把"无形之手"理解为制度和制度安排的一种形成方式。

一些经济学者在研究市场失灵问题时,提出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包括政府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使私人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以促使经济稳定发展;政府对企业进行规制,以克服外部影响,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以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等。与"无形之手"相对应,人们有时候把政府的经济作用比喻为"有形之手"(或"看得见的手")。但"无形之手"已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而"有形之手"是一种非规范的、形象的比喻。有学者提出,政府有时可能出现像市场一样的失灵状况。

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垄断优势理论

可口可乐公司诞生于世界上最开放的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公司之一,合作伙伴遍布天下。但是,可口可乐公司赖以生存的秘方,保存在众所周知的一个安全的地方,公司里只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秘方,其他人,即使是这几个知情者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知晓,更不要说遍布世界的众多合作伙伴了。但他们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合作伙伴指责其不义,更无人称其为小人,倒是合作者络绎不绝,日渐倍增。

"保住秘密就保护了市场",可口可乐公司的神秘配方一直被作为最高机密被保守至今,实际上就是一种保持垄断优势地位的做法。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现出如火如荼迅速发展势态,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该理论有时又被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

在2009年全球500强排行榜上,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双雄"领风骚,在榜单上的差距不大,分列第9位和第13位。相比之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企业在榜单上的分布并不太集中,其中,中国移动名列第99位;中国电信位于第263位;中国联通位居第419位。中国移动因为垄断而强大,牢牢掌握着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与中国石化相比,起码还有中国石油这个与之实力相差不大的对手来制衡。而在电信业,中国移动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其他运营商无论是资本、规模、收入、利润都无法与之抗衡。

斯蒂芬·海默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自市场缺陷,即市场不完全。

首先,不同国家的企业常常彼此竞争,但市场缺陷意味着有些公司居于垄断或寡占地位。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通过同时拥有并控制多家企业而牟利。

其次,在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经营能力各不相同,当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优势时,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将其发挥到极致。

这两方面都说明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出现的可能性。海默还进一步指出,从消除东道国市场障碍的角度来看,跨国公司的优势有一种补偿的作用,亦即它们起码足以抵消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优势。

海默的导师金德伯格对此做了进一步引申,列出了各种可能的补偿优势,如商标、营销技巧、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融资渠道、管理技能、规模经济,等等。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其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直接对外投资理论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企业拥有的垄断优势是构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金德伯格详细地列举了投资海外企业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这些优势可分为四类。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

(2)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诀窍、资金获得的优惠条件、管理技能、原材料优势等。专利和专有技术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区别于同类产品,从而获得对价格和销售量的控制能力,同时还可以限制竞争者进入,维护本公司的垄断地位。

(3)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跨国企业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一体化经营,可以形成当地企业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从而降低成本。

(4)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市场进入及产量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