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2578700000011

第11章 "赶考"--坚定的自信自强精神(1)

"赶考"情结萦绕心头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从"打天下"到进京治理国家。我们赶考去!半个多世纪前,这一诙谐而又严肃、浅显通俗却又意味深长的形象比喻,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深邃内涵,被世人广为传诵,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佳话。从此,使一个伟大的党有了始终萦绕其心头的"赶考"情结。

"赶考"命题的提出,体现了党对全面执政的深刻认知。西柏坡时期,是中国社会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农村走向城市、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提出"赶考"这一历史命题,其一,体现了即将走上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的自觉和自信。其二,体现了党的高度自省、自警和自律。其三,"赶考"没有止境,"考卷"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赶考"的历程是艰巨和复杂的。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上深刻地分析道,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究会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对此,毛泽东坚定地回答说,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乞讨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中国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的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成功的。这充分体现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65年来,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执政为民的理念日益升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执政这个大考场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各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亲民爱民为民的壮丽篇章!党的十八大就是"进京赶考"的最好成绩单。

今天的"赶考"主人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今天的"考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但"赶考"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赶考"的标准更加严格。

对一个人来说,进京赶考是人生大事,10年寒窗苦读,只在于一朝赶考,赶考可以决定人的一生命运。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自1921年成立近28年来,经历了千难万险,经历了血雨腥风,有无数党的优秀儿女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胜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进京赶考",告诉大家进京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金榜题名",一个是"名落孙山"。金榜题名是说"赶考"成绩优秀,名落孙山是说明"赶考"的结果没有成功。

"赶考"就要有"金榜题名"高度自信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就要有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远大、执着追求、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正为"英者自知,雄者自胜"。

"赶考"要避免"名落孙山",这也是一种充满忧患意识、自律意识的高度警惕和防范。清醒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蕴涵着鞭策共产党人勇于面向未来把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精神动力。

因此,我们就要有时刻自警、自省、自律的精神。否则,在已处于"能力本位"的时代,在"高风险的官位"上,只能是"哀兵自败,熊者自灭"。

可是,当我们又进行着新的"赶考"时,一方面我们取得巨大成绩,中国崛起的速度出乎人们的预料;另一方面,我们遇到这么多的挑战,有些挑战极为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三中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他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讲话时提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同志这一系列科学论断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改革与危机赛跑的时代。只有进一步推进改革,经济社会矛盾冲突才能更好解决。习近平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辉煌成就筑牢自信根基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35年的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看"中国速度"。3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2.8%高出7个百分点。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首先是日本,持续了15年;此后是亚洲四小龙,持续了20年。像中国经济这样能够持续30多年近两位数的增长,这本身就是人类奇迹!"

二看"中国规模"。改革开放的35年中,中国经济总量连上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近52万亿元。从改革开放起步时的位居世界第十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三看"人均收入"。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

党的十八大前的这10年,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和谐为代表的新的发展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它有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命题,由此造就了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同时,它也说明,中共是能够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要求,指导时代发展的。

政务公开有了初步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开始破题。现代政府是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只有政府的信息和决策过程公开透明,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决策错误和官员腐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在这10年,以"非典"疫情的公开为始,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为标志,以政府预算公开为常态,以新媒体的发展为倒逼机制,政府行为的公开化有了一定进步。

坚持开放和履行承诺,使中国走向了一条开放不归路,更好地融入世界,吸取西方的先进文化,亦是我们百年现代化的目标。35年来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并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跃升为世界贸易大国。从进出口总额来看,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但2012年,这个数据达到了38671亿美元,增长186倍,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35年间,中国的贸易格局实现了华丽转身,创新和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信心更加充足。从1979年到2012年,我国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量居世界第二。自1984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引进来"的同时,国家也鼓励企业"走出去"。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境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和救助等为主的社会建设直接与民生切实相关。它也是改善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建立内需主导型社会的需要。在这10年里,虽然经济建设还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但社会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如取消农业税、免除学杂费、建立义务教育、取消药品加价,并建立了虽然低水平却是广覆盖的社保体系,从而极大改善了民生。

城市化进程有了快速发展。城市化不仅对中国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它还是中国今后2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保障,此外,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后者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中国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由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由农村转向城市,而这是需要通过城市化来完成。在这10年,城市化以每年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被裹入到市场和城市文明的辐射中,致使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完成了中国从乡村城市的转变。

提出了关于国际秩序的理念和主张,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增强。"中国模式"的提出,G2格局的讨论,以及国际机构中中国权重的提高和中国声音的壮大,都可以看作是国际地位上升的表现。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也要有自己关于国际新秩序的理念和主张。中国在后一方面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发展理念,并为此而努力,使中国成为一支追求国际和平与发展、主持国际正义的重要力量。

"三个自信"充满最强底气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党的建设起到提纲挈领理论引导的作用,为今后的发展鼓足了信心,指明了方向。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我党开创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和基础,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团结社会力量的精神基础和理论基础。

这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党领导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取得辉煌成就,靠的就是高度自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

"三个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路走来所累积的坚实基础、所经历的历史进程和所获得的实践成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从内心深处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从发展进程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并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来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和进程,从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方位,时刻提醒我们保持清醒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