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2581200000004

第4章 当领导,你准备好了吗?(3)

1980年,苹果公司公开上市。交易当天,460万美元公开股在1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开上市以来,超额认购数量最大的一次。一夜之间斯蒂夫·乔布斯成为亿万富翁。

然而好景不长,新开发的苹果III开机故障率达到20%,这时,IBM推出了价格低廉的个人电脑,只售3000美元,有数千种软件可供使用,而且是实用性很强的微软软件,消费者自然将目光转移到IBM。

1985年,由于苹果公司的惨淡态势,刚刚过完30岁生日的乔布斯被赶出倾注了他所有心血的苹果公司。乔布斯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如果苹果公司需要我扫地,我可以去扫地,需要我去扫厕所,我也可以清理厕所”,然而苹果公司连这样一个卑微的机会也没有留给他,几天后,乔布斯卖出了苹果公司的85万股股票,向苹果提交了辞呈。

不久后,他带着几名苹果员工创建了NeXT公司,但由于资金、采购、营销各方面都面临着困境,乔布斯被迫关闭了公司。乔布斯曾是财富远远高于比尔·盖茨的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而现在,他的私人财产已经减少到2500万美元了。但是,困境总有一天会过去。有一句谚语说:“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开一扇窗。”

1983年,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买下了一家电脑动画制作公司,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动画制作组给乔布斯带来了新的转机。1995年,他的制作组以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成为当年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之后几年里,皮克斯接连制作屡创票房新纪录的几部动画电影。到2001年,皮克斯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制作公司。

1997年的苹果公司已处于破产的边缘,为了挽救事态,乔布斯重新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快速走出了亏损的阴影,从苹果公司2001年的iPod到2007年的iPhone手机,苹果公司的产品已经成为全世界时尚流行文化的象征。

斯蒂夫·乔布斯50岁的时候,成为3个产业领域的偶像。他不仅赢得了市场,身后还追随着一大批仰慕者、众多投资者、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数以亿计的电影爱好者和数字化时代的年轻人。

乔布斯的经历虽然传奇,但他的成功不是运气,也不是神话,他经历着比我们更多的失败和惨痛教训,他对失败采取的态度,是他最终成功的关键。只要你自己努力成长,让老板看到你的能力,用业绩展示自己对公司的价值,老板一定会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你。只要你是珍珠,就不要着急,踏实工作,耐心等待,总有一天会展现出你的光芒。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谈到自己如何成功时说:“积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成功不是从天而降的乐透奖奖金,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无数心酸和曲折的故事,就如歌中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我们仰望成功人士的光环时,不要忘记绕到他们身后,看看他们所流过的泪水和汗水。成功的神话不是一日造就的,勤奋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了勤奋,再加上机遇和你自己的优势,才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6.先弄清你在为谁工作

小的时候,我们偶尔会在学习上偷懒,老师或家长会敲着桌子说:“你到底是在为谁学习?”小孩子不理解到底是为谁学习,老师们会一遍遍的教导,学会的知识是你的,谁也抢不走,知识就是财富,你在为自己学习,不要偷懒。

如今,我们已经在职场上独当一面,没有人再在耳边唠叨,你究竟是为谁学习。虽然我们已经远离学校,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不过问题已转变为:“你在为谁工作?”为你的老板?为你的父母?为你的家庭?还是为了你自己?“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如果不尽快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今生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亿美元,他们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可他还在努力工作,他在为谁工作,他为什么还要工作?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这足以让他的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他还继续拍出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影片,他在为谁工作呢?

一个人到60岁的年纪,还需要继续工作吗?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他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地工作着,有时甚至会连续工作24小时?这是为什么?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我们眼中,这些不再需要工作赚钱养家的成功人士,不但每天工作,而且比你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勤奋努力的员工更加投入、更加卖力地工作着。他们在为谁工作?

萨默·莱德斯通说:“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在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我们发现他们的共通之处工作在他们的生命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去工作,工作是他们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

职场中的成功人士多是自觉工作的人,他们愿意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折不扣的去落实工作,在工作中他们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阿尔伯特在《致加西亚的信》中写道:“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解雇,也永远不会为了加薪而罢工。”绝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都是能自动自发去工作的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升职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们与这些优秀人士的差距不是智商,不是财富,也不是机遇,因为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一无所有,他们和我们的差距在于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投入,工作不是为老板赚钱,不是为自己养家糊口,而是为了实现自我。

“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这种想法在职场中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许多人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并不大。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正是这种想法阻碍了我们升职的道路。

实际上,无论你在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都不该把自己当成一个打工仔。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从不这样想,他们往往把整个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杰克和他的伙伴们正在铁路工地上干活,突然遇见前来视察工作的老朋友韦伯斯,不同的是韦伯斯已经担任铁路公司总裁。他们进行了愉快交谈然后热情告别,杰克的伙伴对他和总裁居然是朋友表示惊讶。杰克解释他们曾经一同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

大家更是好奇,就问杰克:“为什么你现在做着和以前一样的辛苦工作,而韦伯斯却成了总裁?”杰克很沮丧地说:“当年,我工作只是为了一小时不到两美元的薪水,而韦伯斯却是为了这条铁路而工作。”

职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论家世、不论财富,工作回报给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如同样工作的两个人,为薪水工作的依然在为薪水努力着。而为整条铁路工作的员工,工作回报给他的是铁路的主人。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由于家境贫穷,她从12岁开始,每天放学后都去一个富人家里面打零工。一天,她向父亲抱怨工作的辛苦,父亲说“听着,你并不在那儿生活。你生活在这儿。在家里,和你的亲人在一起。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着钱回家来。”

莫里森后来回忆说,从父亲的这番话中,她领悟到了人生的四条经验:一、你不是在为老板工作,而是为了你自己;二、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你;三、你真正的生活是与你的家人在一起;四、你与你所做的工作是两回事,你该是谁就是谁。

工作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主动工作的人往往会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因此主动工作的员工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奖赏和晋升。职场中,如果你认定那是必须做的事情,就马上着手去做,立刻行动,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板交代的事。

汤姆·布兰德在20岁的时候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制造厂的一位普通工人,他在工作中发现,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

他想,如果想在汽车制造业这一行有所发展,就要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都有所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也没有固定的职位,哪里有琐碎的工作,他就要去哪里帮忙。

经过了一年半的杂工工作后,他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学会了制造椅垫的手艺。他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去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

他的父亲十分不解:“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这些工作有什么前途?”“爸爸,你不明白。”汤姆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整个工厂为工作的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要学的,不仅仅是怎么做一个汽车坐垫,而是如何制造整辆汽车。”

由于汤姆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工艺,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使他的装配工作如鱼得水,没有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的灵魂人物。很快,32岁的他就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位领班的总领班。如果一切顺利,他将在一两年内升到经理的职位。

初入职场的我们无一例外都汤姆·布兰德所做的琐碎工作,你是不是觉得没完没了的小事不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你是否抱怨过职位低薪水少?

我们需要将目光放长远,汤姆·布兰德的升职经验告诉我们,你在流水线上制作汽车零件的时候,应该看到整个汽车。职场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会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就看你如何对待手头上的琐碎事务。你只有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加薪升职的事才能落到你头上。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认真工作,那你就会被老板豪不犹豫地排斥。

7.条条大路都走,肯定到不了罗马

有句俗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是说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人生目标的实现,不只有一条路可走。在工作中,各种不同的方法,只要能达成目标,都是可行的。然而条条大路去试试,浅尝辄止,肯定是无法到达“罗马”的。

有一个人很渴望成功,他在寻找成功的路上遇见一位智者,便向他打听:“走哪条路才能够得到成功?”

智者没有说话,只是把手向远处一指。这个人向着智者所指点的方向大步奔去。不久,路上传来咕咚一声,是那人摔倒的声音。“哎呀!”他疼得叫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这个人满身尘土、一瘸一拐地走了回来。他想,一定是误解的智者的意思,于是又向智者问那个问题,智者依旧不说话,把手指向那个方向。

这个人半信半疑,但他还是顺从地沿着这条路走去。很快,路上传出一声咕咚,他又摔倒了。他衣衫褴褛,浑身血污,一脸愤怒的回来问智者。“我问的是,走哪条路我能够成功!”智者还是用手指着同一个方向。

这个人想,最后试一次吧。于是又走上了这个方向的道路。不一会,他再次跌倒了,这次他伤得更加严重,连站都站不起来了。他挣扎着爬了回来,气急败坏地问智者:“我完全是按照你所指引的方向走,但我所得到的却只有痛苦与受伤!不要再用手指了!请你说话吧!”这时,智者终于开了口,他说:“成功就在前面,在你摔倒的不远处。”

有时候,成功近在咫尺,只不过被困难相隔,你难以看到,越过那座名叫困难的山峰,你会发现,原来成功就这里。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就如幼时学走路的时候,难免会跌倒一样。

在困境中,跌倒了继续向前走,还是转回头去寻找另一条捷径?面对困境所采取态度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就如故事中寻找成功的人,因为跌倒了,转回头去,再继续前行的时候,依然会跌倒,不如不畏艰险一路走下去,跨过困难,成功就在不远处。

职场中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并坚持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有的放矢和盲目而为正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明确的目标,可行的计划加上出色的执行力,你一定能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向。

阿里·哈法德是位富有的商人,他拥有大片的花园、良田和园林。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佛教僧侣,僧侣对他说:“如果一个人拥有满满一手钻石,他就可以买下整个国家的土地。要是他拥有一座钻石矿场,他就可以利用这笔巨额财富,把孩子送至王位。”

阿里·哈法德问:“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钻石?”

“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僧侣说。于是,阿里·哈法德卖掉大量的土地,去寻找钻石了。

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区寻找,然后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接着又流浪到了欧洲,最后,他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脏又破。在旅途中的最后一站,这位曾经十分富有的农场主,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无比失望地投入到迎面而来的巨浪中。

几十年后的一天,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牵着他的骆驼到花园里饮水时,他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他伸手下去捡起了一块美丽的石头。随后,他把这块美丽的石头放回屋里,继续去忙他的工作,把这件事给完全忘了。

几天后,曾经和阿里·哈法德谈钻石的僧侣前来拜访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当他看到架子上的石头,惊奇地叫了起来:“这是一颗钻石!阿里·哈法德已经回来了吗?”

“还没有,那块石头是在我家的后花园里发现的。”

他们一起奔向花园,用手捧起河底的白沙,发现了许多闪烁着耀眼光芒的钻石。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石以及镶在俄国国王王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取自那处钻石矿。

这个传说是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的著名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的开篇故事,他告诉我们,与其四处寻找成功,不如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找成功的光芒。踏实的在一条路上走下去,比条条大路都试一下更容易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