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2585000000004

第4章 不容忽视的家教(3)

要克服和避免隔代抚养可能产生的弊端,窃以为关键还在于孩子的父母。父母必须确立自己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任教师的观念,不能以任何理由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否则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隐患。其次,要充分尊重和肯定老人在关心教育孩子方面的辛劳和成绩,并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听从管教,决不可稍不顺眼便指桑骂槐。再则,父母要多向老人传播各种社会信息和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经常商量教育孩子的问题,使两代人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尽可能协调一致。无论是父母教育的孩子还是隔代抚养的孩子,都可以成才,关键在于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是否正确。由此可见,学习和掌握家教科学知识,实在是每个家庭的必需。

权衡利弊说“陪读”

“陪读”现象,大概又是一个“中国特色”。大凡城镇的独生子女,在家做功课时,必有一位家长陪侍一旁,耳提面命,甚或越俎代庖。从家长的角度看,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必然难对每个学生尽心尽责;家长亲自作些个别辅导,不论效果,起码自己更放心。家长陪读,用心良苦,对孩子学习也不可谓没有帮助;但从教育的规律来看,家长充当教师角色,却是弊多利少的事。

读书、学习是一件需要勤奋、刻苦精神的事情。孩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去掌握知识,又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勤奋、刻苦的品质,这正是教育的目的所在。由家长帮助孩子做功课,势必大大减轻孩子应该付出的劳动强度,不利于培养其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而且容易滋长孩子的依赖心理——此其弊一。

独立思考是掌握一切知识的正确途径。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是要求学生在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要安排疑点,设置难点,以便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克服困难,培养能力。如果家长代其完成,无形中就取消了孩子独立思考的亲身实践过程,久而久之,其个性和才能的发展势必受到损害——此其弊二。

学习不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智能发展过程。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将各种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比较、归纳、联想,从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习的客观规律,激发起创造思维的火花。家长辅导孩子做功课,往往着眼于“完成作业”这一点,客观上压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其弊三。

当代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现在所接受的教育,根本的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学会学习”,即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如果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始终“抱着”孩子读书,如何能培养其自学能力?又如何让他将来自立于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此其弊四。

那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就无所作为了吗?也不是。家长的责任,主要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督促检查、启发指导的作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精神。

时下,许多地方存在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职责错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怎样做家务,家长在家里则充当教师的角色,辅导功课、批改作业等等。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是无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素质的。

向工程师进一言

据说,江西省家长函授学校讲师团成员日前到一家大型企业子弟学校给家长学员讲课,听众踊跃,反应热烈,以致课后不少家长围着老师提问而不愿离去。但在学校通知家长学员听课时,有一位工程师却颇不以为然,说道:“我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还用听你家长学校的什么课!”表示拒绝参加。

家长学校的学习与听课,本以自愿为原则,不能强人所难。这位工程师的所言所行,谈不上构成什么错误。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却是值得讨论的。

在我国,能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为数不多,本科毕业获得工程师职称,自然属于较高层次知识分子范围。我们相信这位工程师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但我们也同时知道,世上每一项事业,每一个工程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一个人可以精通一门或几门专业,却难以穷通所有的学问。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作为一门学问,在我国的起步不算很早,其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尤其低下。学一点家庭教育的知识,不管对于何种文化层次和专业门类的家长,实践证明都大有好处。因为我们虽然常看到教子成才的成功事例,但也听到过专家、学者、教授们因教子不当所酿成的惨痛悲剧。

我们相信这位工程师的家教水平不会很差,孩子也很有出息。但这些成绩,除了学校、社会的教育因素之外,家长的自身素质和他从各种途径学到的家教知识,应该是起了不小的作用的。而这位工程师之所以能成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的工程师,也不应当抹杀他所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假如工程师能尽可能多地了解一点当代家庭教育的科学成果,吸收一点更有益的家教经验,他的孩子肯定会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也许将来会更有出息呢!

笔者也是大学本科毕业,忝为高级知识分子行列,而且长期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两个儿子也都上了重点大学。但本人反思在孩子的少年儿童时代,由于缺乏家教方面的知识,许多教育陷入了误区,给孩子的身心发展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陷。出于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和责任感,本人在此为普及家教科学知识而呼吁,也希望这篇小文,能引起这位知识分子朋友、那些身居领导岗位的年轻父母以及所有怀疑上家长学校必要性的同志们的一些思考。

“成功者”的反思

——致友人

××同志:

您好!

从来信知道您的孩子上了初中,很是高兴。您要我谈谈教子的经验,并且称我为“教子有方”的“成功者”,使我在不安的同时陷入对往事的沉思之中。

自我的两个儿子先后被重点大学录取以后,祝贺、赞扬、称羡之声便不绝于耳。作为父亲,我自然为孩子的进步而欣慰;但同时,我也为没有完全尽到家长的职责而愧疚。老实说,后一种感情,往往比前一种感情更强烈、更灼人。

我的大儿子生于上海,上小学时才来南昌。由于是外婆的隔代抚养长大,过于宠爱,养成了心眼较小、浮躁、懒惰等不良习惯。小学时代,我常为孩子的这些毛病恼火,对他严厉有加。孩子犯了错误就罚他下跪,甚至动以拳脚。进初中后,由于贪玩,孩子的成绩严重滑坡,有一次竟连成绩单也弄丢了。我在盛怒之下,把他的书包摔在地上,训斥道:“像你这种人,将来干脆去拉板车算了,还读什么鬼书!”孩子惊恐地拾起书包,泪流满脸地央求我:“爸爸,我再也不贪玩了!”那一幕情景,至今仍刺痛我的心。我后悔不该这样粗暴地对待孩子,不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后来的进步,并不是我实施高压的结果,倒实在是在此后我改变了家教方法,融洽了父子感情,注意了循循善诱的成效。我由此明白了:教育孩子切不可伤害孩子。

小儿子自幼聪明好学。由于在自己身边长大,感情上比老大亲一些,也就易于娇宠。他突出的毛病是大大咧咧,做什么事都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我对他的这一缺点历来不以为意,有时爱人批评他时还为孩子说话。孩子的这种习惯逐渐成为自然,接连不断地在学习和生活上造成损失:不是考试漏题不做,就是经常丢失重要物品。在较长时间里,连孩子都认为粗心大意点没什么。孩子的智能发展也受到影响。现在意识到了,改起来却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