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2585100000003

第3章 秦汉建筑大观(2)

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营建长乐宫,揭开了长安城建设的序幕。公元前199年,丞相萧何提出“非壮丽无以重威”,营建未央宫,立东闹、北闹、前殿、武库、太仓。惠帝三年、五年筑长安城墙,六年建西市。武帝元朔五年,在城南安门外建太学。元鼎二年修柏梁台。太初元年,在城西上林苑修建章宫,其东修凤阙,高二十余丈;其北开凿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并建神明台、井于楼,高五十余丈。太初四年又在长乐宫北建明光宫。至此,西汉长安城规模初定。平帝元始四年,在长安城南修建明堂辟雍,从而结束了西汉王朝对其都城的营建。王莽篡位后拆除上林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等十余处建筑,将所得材料在城南营建新朝九庙,耗资数百万,卒徒死亡近万人。光武帝刘秀灭莽后建立东汉,把高庙和西汉十一陵,并修长安宫室。

由于长安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所以城市布局并不规则,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形成一条轴线。大臣的甲第区在北厥外;大街东西还分布着九个市场;未央宫东厥外是武库和长乐宫。北侧靠近渭水地势较低处,布置着北宫、桂宫、明光宫以及市场和居民的闾里。

汉长安城共有比较大的宫殿三座。位于城东南的是长乐宫,周长9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面积的六分之一,宫内共有前殿、宣德殿等十四座宫殿台阁。位于城西南的是未央宫,始终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史称西宫,其周长9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城面积七分之一,宫内共有四十多个宫殿台阁,十分壮丽雄伟。建章宫是一组宫殿群,周围十余公里,号称“千门万户”。

长安城每面都有三座门,其中东面靠北的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带居民稠密。向北经横桥去渭北的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又是去渭北各地的咽喉,所以街市特别热闹。

汉长安的另一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七座城市——陵邑,所谓“七星伴月”,这些陵邑都是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通向城门的八条主干道即是“八街”,这些街都分成了股道,用排水沟分开,中间为皇帝专用的御道——驰道,其他人即使是太子也不能使用。街两旁植树,街道排水沟通至城门,以涵洞排泄雨水。

汉长安城以其宏大的规模、整齐的布局而载入城市建设发展的史册。

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圆形像辟(辟即璧,为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明堂辟雍建于西汉元始四年(公元前150年左右),按照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明堂方位正南北,外围方院,四面正中有两层的门楼,院外环绕圆形水沟,院内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的夯土圆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明堂遗址。

明堂原是一个十字轴线对称的三层台榭式建筑。中央建筑下层四面走廊内各有一厅,每厅各有左右夹室,共为“十二堂”,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层四面每面也各有一堂,即明堂(南)、玄堂(北)、青阳(东)、总章(西)四“堂”;上层台顶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呈井字形构图,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间的四面露台用来观察天象。

整群建筑十字对称,气度恢弘,符合它包纳天地的身份。

长城

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早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就开始沿边界修筑烽火台。敌人来时,在台上举烟,通报敌情。春秋战国时,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为防范北方匈奴的突袭,于公元前213年发起了修筑长城的巨大工程,把秦、燕、赵、魏的原有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整个工程共征用民工三十万人,连续花了十多年方告完成,建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古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东抵辽东,全长达三千多公里的长城。

汉代除重修秦长城外,又修筑了内蒙古河套南的朔方长城,以及凉州西段长城。凉州西段长城北起内蒙古屠延海(今额济纳旗境内),沿额济河,经甘肃金塔,西到安西、敦煌、玉门关进入新疆。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覆盖古丝绸之路一半路程,全长近一万公里,历史上最长的长城。整座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构成了一个严整的防御体系。

汉以后的北魏、北齐、隋、金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部分修建。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经过二十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长城。整个重修过程前后达一百多年,可见工程的浩大和艰巨。其中,山西以东的长城采用内部夯土,外面用砖石砌筑的方式,山西以西的长城全用夯土筑成。

整座长城在地势险峻的要地又建有很多关城,著名的有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其中嘉峪关是现存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气势雄伟,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相传,在修建这座雄关时,不但设计和建造技艺高超,而且连用料的计算也非常精确。在关城建成之后,仅剩了一块砖,这块砖被后人放在重关的小楼上,作为纪念。

长城有时有内外多重,甚至多达二十余重,将所有城墙相加,有14600余里。若将两千年间历代所筑长城加起来,估计总长可以达到十万里,足可围绕地球一圈而有余。长城在历史上起过很大作用,防范了北方游牧人的侵袭,保证中原的安宁,使得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也促进了边关各民族的和平贸易与交流。

绵延万余里的长城穿越在崇山峻岭、急流、溪谷等险峻的地段之上,城墙多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脊线延伸,常利用山脊外侧为陡崖的地形,山、墙相依,更加险固。那雄伟的关城,坚不可摧的城墙,挺然峭拔的城楼、角楼和敌台,孤绝独出的烽火台,它们所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神奇构图,都转化成了美的韵律,美的节奏。美学家评论说:长城“宛如神奇的巨笔在北国大地上一笔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城上的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就是这草书的转折,而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中错落的散点,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今天,长城作为军事工事的实用功能已经不存在了,它的美却长存了下来,长城的美是一种崇高的美,一种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美,以雄伟、刚强、宏大、粗犷为特征,是中国人追求和平并勇于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民族感情。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的重要关塞

万里长城共有二百来个关塞,其中较为著名的莫过于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玉门关等等。

八达领位于延庆县,是明代长城保存得较完整的一段,其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东窄西宽,呈梯形,有东西二门,东名居庸外镇,西名北门锁钥,都是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南北两面各开一豁口,接连关城城墙,台上四周有砖砌垛口。这一段的城墙,依山势修筑,墙身高大坚固,下部为条石台基,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顶部地面铺墁方砖,嵌缝密实。内侧为字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势陡峭处,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墙转角或险要处,则筑有堡垒式城台、敌台或墙台。城墙高低宽窄不一,平均高7米余,有些地段高达14米,墙基平均宽6.5米,顶宽5米余,可容五马并驰或十人并进。

居庸关位于昌平县。居庸关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把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汉代沿称,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砌旁群山耸立,翠嶂重叠,中有长达二公里的溪行,俗称关沟。这里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金山岭在河北滦平县巴克什营花楼沟一带,因修筑于燕山第一峰雾灵峰与古北口卧虎岭之间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长城建于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相传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谭纶修建的,长约三十公里,依山势蜿蜒曲折,高低隐现,气势磅礴。由于这里地势低缓,易攻难守,城墙修筑得十分厚实坚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关要塞星罗棋布,楼台密集,共有158座之多。这些楼台形式各有不同,楼墩有方形、扁形、圆形等,楼顶有船篷、穹隆、四角和八角钻天等形状,此外还有不多孔眼的望台,以及长城沿线少见的库房楼等。

山海关坐落于河北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山海关。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4公里,高14米,厚7米。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西门名迎恩,南门名望洋,北门名威远,各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

嘉峪关位于甘肃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坐落在祁连山脉文殊山与合黎山脉黑山间的峡谷地带嘉峪塬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但是早在汉隋两代已建有墩台,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城内有城”,它作为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纷争与融合的见证,悲壮而辉煌。

玉门关位于甘肃敦煌市北境。汉武帝为抗御匈奴,联络西域各国,隔绝羌、胡,开辟东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由令居(今甘肃永登县)筑塞至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

阿房宫

秦始皇在他即位的第三十五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于是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说:“阿房”。“阿房”并非实际地名,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阿房宫。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规模如此巨大的阿房宫,直到秦始皇死时都未建好,由秦二世继续营建。然而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撼和对阿房宫的无尽幻想。

尽管美轮美奂的阿房宫消失在历史的硝烟中,但我们仍可以以管窥豹。现存的阿房宫遗址位于西安三桥镇南一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遗址内有阿房宫前殿、“上天台”、北阙门等夯土台或基址19处。其中前殿遗址的夯土台东西长1320米,南北宽420米,高7—9米,台上发现石础,陶水管道,并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可谓中国古代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这也反映出秦朝的宫苑建筑大抵因势而筑,即随着自然形势来筑造,规模宏伟壮丽,极力标榜帝王的尊严和极权。

上林苑

历代帝王不仅在都城内建有宫苑,在郊外和其他地方也建有离宫别苑。有的朝贺和处理政事的宫殿,也称为行宫。著名的宫苑,汉有上林苑、建章宫,南北朝有华林苑、龙腾苑,隋有西苑,唐有兴庆宫、大明宫和九成宫,北宋有艮岳,明有西苑,清有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