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无比的中国语言
2585200000003

第3章 孔子的言语学形态(2)

2.忠信原则。忠信是指说话要诚实可靠,不说假话。孔子指出,“君子有九思”(《季氏》),“言思忠”是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子张问行”时,孔子教导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陌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这是说,如果说话真诚守信,行为厚道,即使到未开化的地区也能畅通无阻;反之,就是走到本地区也行不通。足见说话遵守忠信原则的重要性。

3.慎言原则。孔子一贯认为,行为实,言为表,要先做后说,切忌只说不做。《论语》记录孔子教育弟子慎言的语录很多。例如,“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讷,木讷,意即不会说话的样子;“仁者,其言也切”(《颜渊》),切,忍,说话忍着点,不信口开河;“慎言其余则寡尤”(《子张》);“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欲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等等。这是君子必须信守的言行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孔子甚至提出“无言”(不说话),认为天地万物非待言语而正常运转生发,以致引起子贡的疑问。孔子回答说:“天何青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这是对子贡多言的告诫,也是“慎言”的极端。

五、言谈方式

说话是一种有目的的言语行为,关系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的事,既要考虑选用恰当的语句把话说明白,让人听懂;又要根据双方交谈的情景,运用随机应变的策略,让听话人听得进去,理解说话人话语所含的用意。孔子对这个问题有很精要的表述和地道的范例。

(一)言语表达要求

现代修辞学常引孔子一句名言“辞达而已矣”(《卫灵公》)作为修辞表达的要求。朱熹《集注》解释:“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皇侃《义疏》说:“言语之法,使辞足达其事而已,不烦美奇其言而过事实也。”两人的解说意思差不多,都从说话人表达要求作出的解说,这符合孔子主张“慎言”、反对“巧言”的思想。其实“辞达”还有通达、传达、“达及他人”(即听话者)的语效含义。例如,“樊迟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颜渊》)这句话是说孔子回答樊迟的问话太简略,樊迟没有通达、理解。可见说出的话让对方理解最为重要。如果说话只要求自己“辞达而已矣”,这与孔子赞扬郑国大臣对于外交文书的认真态度的思想相悖。“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宪问》)一道文书要经过草创、讨论、修饰、润色四道工序,这显然不是人们理解的“辞达而已矣”。

孔子指出,言语表达还有法言、巽言之分,这近乎我们现代语用学所说的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所谓直接言语行为,是指说话者语句准确地、正常地表达出他所说出的东西,话语是按字面意义进行的;间接言语行为是指话语委婉一点,绕个弯子,甚至与话语字面意义无关而能表达与直接言语相同的语旨,如很多修辞手法就属于间接言语行为。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朱熹注解说:“法言者,正言之也,巽言者,婉而导之也。”孔子这句话的“说”同“悦”;“绎”,指抽绎、推导。意思是说,听到正面的话要听得进去,更要能施行;听到委婉的话不能止于感到悦耳受听,要通过推导,理解话语的用意。如果只听到话语悦耳而不理解其用意,或只停留在听进去而不实行,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啊。这是孔子对“忠言逆耳”的人的儆告。《论语》有一章“巽言”应用的范例:“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述而》)理解这章话的用意先要简介一下卫君和伯夷叔齐的历史身份。卫灵公无道,生前逐走他的儿子蒯聩流亡晋国。他死后,卫国立蒯聩的儿子辄为出公。晋国要拥戴蒯聩回国当卫国国君,新立的卫君出公辄拒绝其父回国正位。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临死时遗命立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要让位其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遂不受位而逃离,叔齐亦不即位而随之逃离。交待了人物历史背景后,现在说这章话语的用意。冉有、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冉有擅长政事,子贡精于言语。当时孔子在卫国,冉有以为他要辅佐卫君辄因而向子贡询问,于是子贡去问孔子。子贡的言语无一字涉问孔子辅助卫君的事,而问的是伯夷叔齐让位的事。他从孔子答话中得到对伯夷叔齐“仁”的评价,从而推知卫君辄拒绝其父回国即位是不仁的行为,得出孔子不会辅佐卫君。子贡用的是巽言,不愧是言语科的高材生。

孔子还明确指出,因环境、条件不同,说话有时可以直接表白,有时需要绕弯子。“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危”作“直”解,“孙”同“逊”解,或如“巽言”的“巽”。这是说,国家有道,就直言直行;如果国家无道,仍可正直做事,但说话进言应谦和委婉,避免无道之君“忠言逆耳”引来灾祸。孔子关于表达要求的这些说辞,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二)孔子言谈范例

我们前面提到,言谈要根据双方交谈的情景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语效。所谓情景是指与交谈对象出于何种原因,在什么时间、地点、场合下进行交谈。孔子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根据《论语》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乡党》)“恂恂”,温和恭顺的意思。“便便”即“辩辩”,“便便言”意即能说会辩。这是说,孔子在家乡父老面前,表现得温和恭顺很腼腆,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而在宗庙祭祀和朝廷议政的场合,却直言争论,只是说话比较谨慎罢了。“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乡党》)“侃侃如也”,指说话从容不迫、理直气壮的样子。“訚訚如也”,指说话和颜悦色的样子。“跛躇如也”,即恭敬不安的样子。“与与如也”,指小心谨慎的样子。这是说,孔子上朝议政时,与下大夫说话,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当君主在场的时候说话,显得恭敬不安、小心谨慎的样子。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和场合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这是孔子严格遵守“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的“君臣有敬”、“尊卑有序”的周礼制度进行交谈的。

对同一个人说话,因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和面对的情况不同,说话也要把握该说、不该说的时机。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愆”指罪过,过失。“瞽”,盲眼。这里的“君子”指有德有权位的人。这是说,侍奉有权位的人,说话要注意避免三种过失:当君子还未说话的时候,你抢先说话,就是急躁失礼;君子已经说到了,你还不开口附和,就是隐瞒自己的看法;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就是瞎子。文无定法,说话也无铁定的方式,根据情景,随机应对,是最好的言谈方式。

(三)对话问答

对话问答最能表现随机应变的言谈机智。问话者早有存疑,答话者心中无底,都是临场应对。《论语》记载孔子答时人和弟子问话的语录很多,孔子答话丝丝入扣、一语中的,使人折服,显示出孔子精于言谈的才能。这其中的关键是对问话者的为人要有深入的了解,做到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论语》有许多“问孝、问仁、问政、问君子、问士”等语录,今摘引几例试作解说。例如,“问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为政》)这说明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孔子没有统一的回答。这是为什么?朱熹《集注》解:“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于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说明,孔子不是根据“孝”的含义教条式地回答,而是针对各人对父母尽孝存在的缺点作出的回答。再如“问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颜渊》)朱注解说:“颜(渊)冉(仲弓)之学,高下深浅(有别)”,“夫子以司马牛多言而躁,故告之如此。”这同样是针对门人的缺点或智愚才学的差异而作出的不同回答。特别是樊迟三次问仁,孔子回答都不相同。“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樊迟……问仁。曰:先难而后获。”(《雍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因为“樊迟请学稼”,孔子斥之为“小人”,对“问知”问题,孔子回答“知人”,他也未理解(“迟未达”),说明他的智力较低。所以樊迟三次“问仁”,孔子针对他智力情况(接受能力)由浅入深进行教育,先从提高自身修养做起,循循善诱,由己及人,最后达到“爱人”的境界。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朱注解说:“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将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达于高远也。”这是说,教育人要因材施教,由浅入深,这是教育家孔子回答弟子问的要义。

问答不仅限于弟子问、孔子答这一种方式,有时孔子也插话或反问,近乎讨论式的对答,把话题引向深入,纠正弟子们的误解。例如,“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子路》)冉有当时为季氏宰,说有政务而退朝晚了。孔子纠正说,这不叫政务,而是家事。“政”指国政,“事”指家事。季氏专鲁政,把私室家事当国政,是“名不正,言不顺”。一字之差,寓于褒贬,不仅指出冉子用语不当,而暗含讽刺季氏擅权,名分不正,用意深微。又如,“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朱注解说:“达者,德孚于人而行无不得之谓。”“闻”,“言名誉著闻也。”简单地说,达,指言行务实,闻,专求誉名,虽闻、达近似,实有诚伪之分,一语之差,表意大相径庭。

从以上论述看出,孔子的言谈方式灵活多样,情景不同,言谈方式不同;同一话题可以选用多种表达方式(如“问孝”、“问仁”等);不同话语可以表达相同话题(如法言、巽言);一字之差可以引出原则争议,等等。要做到言谈准确、恰当,关键在于把握言谈情景。在固守言谈原则的前提下,因人、因事、因时、因地选用合适的言谈方式,恰当表达其语旨,就是良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