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2586100000006

第6章 恰相逢·遇见"最贤的妻,最才的女"(1)

当爱情的萌芽滋生,天地之间的万物,无论是天边那一钩脆生生的月牙,还是河边如芭蕾舞演员的芦苇,或是伞下淅沥流淌的雨滴,都会美妙如诗。他们的一见钟情,是那样自然。仿佛那是从前生开始就种好的缘分,十几年的各自成长,都是为了在一个美丽的时光奉献一场美丽的相遇。在他们眼中,相爱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爱她,恰好她也在爱着他,这本来就是最纯净的美好。

无锡亦有惜

在电影Her里,作为电脑程序员的Theodore爱上了他的程序,一个有血有肉的他,一个比梦更加虚无的"她",当畸形的爱恋如龙卷风一样突袭而来,Theodore选择了面对和捍卫。虽然这是一段注定失败的爱情,但当电影里它皎然绽放如春花,晕染甜蜜如蜂糖的时候,春天和粉红色泡泡,仿佛堆积了整座电影院。如果忽略这段畸恋各自的真实身份,那他们是令人羡慕的情侣:他一心一意,她则专属于他,彼此聆听,不用害怕心声的泄露──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真心话最忌讲给活人听。

最令人羡慕的爱情状态莫过如此,紧密的,相互保护的,无须防备也知道对方永无背叛的。于是,这大约也就是钱钟书、杨绛夫妇被后人深记、喜爱、艳羡的终极原因了。

少年时代的钱钟书或许想过,当有一日遇上爱情,他会和神奇的激素撞击出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他读过无数种爱情的模式,知道这种东西,可以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依旧痴心不改;也可以是为之生死不明,只盼黄泉碧落天地一隅长相厮守。少年的心里,或许也曾因此微微雀跃。

那时的他,只知道爱情亦是文学世界里的永恒主题,对于他来说,神秘又令人心生向往。可他还不知道,他的爱情,其实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推开了缘分的窗,放出一只名叫姻缘的白鸽。

他的她,同样出生于江南之城无锡。在之后的十几年间,他们各自成长,各自经历人世的风霜与华彩,各自朝着相遇的那一日安静地向前走。他们也不知道,在路的尽头,会有怎样的绮丽相逢。

她是书香门第出身,父亲杨荫杭曾留学国外,是当时的新思想斗士,曾当过审判厅厅长、检察官,而姑母杨荫榆,虽然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以"反面"形象出现,但最后她还是为抗日战争而牺牲了性命。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毫无疑问,杨绛会成长为一位开明、有主见的新时代女性。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未来的她,会那样光彩夺目,美丽动人,如同春天的山野里,第一道破冰而出的泉流,凝聚阳光的色彩。

那时,她还不叫杨绛,按照族谱,她被取名叫作杨季康。五岁,她随同父母离开无锡,迁居北京,在姑母当校长的女子学校里读书。这段经历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没过几年,她又跟着父母搬回无锡。这时候,父亲生了一场大病,于是大人们决定搬离杨家大宅,换一个地方住,也是换换风水的意思。

而钱钟书和杨绛的缘分,或许正是从此刻开始的。在杨家挑看的宅子中,有一所旧宅,位于留芳声巷,正是钱钟书家出租的。命运,可不正是如此奇妙,仿佛庭院落花,随风飘远,再飘远,直至无踪。在那个落花的瞬间,或许梳着小辫子的小姑娘踩过高高门槛,正遇上了背着书包的敦厚男孩放学回家,各自玩心切切,于是都来不及投给彼此一个好奇眼神,就这样匆匆擦肩。

很久后,他们相遇,相爱,相知,相许,她曾回忆,那座旧宅的门口似乎极其空旷,有两棵大树,墙很高,抹着白粉,在墙的高处开着一个个镂空雕花的方窗。他笑着夸她记性不错,然后又补充说,在门前还有个照墙,很大,在照墙的后面,有一条静默的河流。

可那时的他们并没有相识。在短短相逢后,他们又各自安静无虞地过着自己的人生。他北上,她来到上海,跟着两个姐姐进入了启明女校。那时候,杨荫杭已经离开了官场,担任上海《申报》的主笔。官场的是是非非远离了杨家后,杨绛更觉得自由,何况启明女校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是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

启明女校是承袭了西方教育方式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思想开通,风气自由,并不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是采用自由快乐的方式让学生自发地意识到读书的重要。因此,在这样的学校中,杨绛像一尾小小的金鱼游入清泉,十分快乐。她成绩一贯是名列前茅的,老师并不常盯着她,于是她的课外时间大都用来读书看报。当时是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期,报纸尤其是《新青年》上时常刊登鲁迅、胡适等文人名家的作品,虽然有些文章艰涩难懂,但小杨绛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她最喜欢和父亲待在一起。彼时,杨荫杭除了担任主笔之外,还是一名律师。父女俩时常躲在书房,也不说话,安安静静的,一个专心钻研案情,一个捧着报纸专注得像个小老头。时光便这样静静流淌,在淡淡的墨香里,父亲头上渐渐添了华发,晶莹剔透的女孩儿也渐渐长成了温柔端方的少女──如同所有人预料和期望的那样,这个孩子出落成了一位大家闺秀,而且是一位新式的大家闺秀,她温和,在父亲的刻意培养下,兼具毅力和主见,还有极强的责任心。

一九二八年,她离开了家,走进了苏州东吴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之前,她读的一直都是女校。而东吴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以往都是招收男生,近几年才开始招收女生。因此,这所大学并没有专门的女生宿舍,甚至在杨绛入学后,女生宿舍也还在修筑中。

其实她最初的心愿是清华大学,然而清华大学虽然已经开始招收女生,却还不招收南方的女孩子。无奈之下,杨绛只好报名东吴大学政治系。

亦舒说过:"女孩子最好的嫁妆是一张名校文凭。千万别靠它吃饭,否则也是苦死。带着它嫁人,夫家不敢欺负有学历的媳妇。有自信有能力的女性,到哪里都能够自食其力。"然而,在当时,男女平等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女孩子读书不过尔尔,读得再好也不能振兴门楣,终究要嫁人,洗手做羹汤。幸好,杨绛出生在一个民主开明的家庭,父亲并不重男轻女,他对几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他觉得女孩子更应该有见识。有见识的女孩子不必拘泥于厨房和厅堂,自会拥有一片广阔世界。

在东吴大学的第一年,杨绛同四五个同学一起住在一个美国教授的宅子里,直至第二年,女生们才拥有了自己的宿舍。那是一间十分精致漂亮的小房间,她和另一位同学一同搬入,那位同学稍稍比她年长,两人感情又极好,于是杨绛便叫她"淑姐"。两人形影不离,一同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她在大学时光里,迅速完成了蜕变,她变得更加美丽、耀眼,浑身上下都迸发出惊人的光彩,这不仅出现在少女美丽的面容上,更出现在她无所不在的活力和魅力上。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人们惊异地看到,在这个小女子的身上,竟然蕴含着如此惊人的爆发力,她迅速蹿红了。

可谁都不知道,她的心里,还揣着一个美丽的秘密。那是一个关于文学的梦,不知在何时成形,或许是在幼时姑母的学校里,或许是在父亲的书桌上,或许是在东吴大学的图书馆里。可总之,她已深深爱上了这个世界。她不曾预料,对那个世界的深爱,将会给她带来另一段瑰丽的爱情。正是那段爱情,使她的人生充盈丰满,使她心里的那朵花永不凋谢;也正是那段爱情,谱写了二十世纪文坛最值得人们追忆的佳话,也造就了一对最动人、最美好的文人情侣。

像一首诗一样相遇

还有什么比跟一位诗人谈恋爱更浪漫呢。当然,那得是一位真正不凡的诗人。当爱情的萌芽滋生,天地之间的万物,无论是天边那一钩脆生生的月牙,还是河边如芭蕾舞演员的芦苇,或是伞下淅沥流淌的雨滴,都会美妙如诗。

钱钟书是一位诗人,他写过这样一首诗: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诗里,是他们的初见。天光微微,古月堂中的少女笑靥如花,信手半立,美丽得好似庭前娇艳盛开的花。不,其实她更应该是一缕九天上流转下来的雾气,飘飘荡荡,如伴着仙乐,悄然出现在他面前,顿时就令他痴了心,生了情。

爱情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探寻,在汤显祖《牡丹亭》里,爱情战胜了生死;在电影《时空恋旅人》里,爱情打败了时间;而在钱钟书这里,爱情刹时成了信仰。这是一场注定要诞生的爱情,因为它,他们此前所有的曲折和跌宕都有了存在的意义,仿佛他千里迢迢北上而来,仿佛她放弃了留洋出国的名额选择清华大学,都是为了这场相遇,为了这份爱。

杨绛的母亲曾说过:"她的脚底是拴着月老的红线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是的,杨绛一开始便想要考取清华大学,后来却因为种种无奈选择了东吴大学。在大三的时候,母校的校长曾为她争取了美国韦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然而,在留洋深造和清华大学之间,杨绛还是选择了后者,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那一年,她离开了江南;那一年,他还在等待这场像诗一样的邂逅。

清华大学的古月堂原来是清华园主人的书房,自从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后,古月堂就成了女生宿舍。清华大学有规定,男生不得进入古月堂内,于是便有许多男生驻足在古月堂外,等候着女生从里面出来。而杨绛有一位苏州老乡,便在清华大学读书,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后,这位老乡时常来古月堂找她。

妙不可言的缘分悄然开始了。那日,那位老乡一反常态,并不独身前来,而是带来了一位同学。当杨绛从古月堂中走出,她便看见了他,那个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的男孩。他也看到了她。他们的眼睛,如同深深的潭水,就在那个转瞬的时光里,将彼此的心深深陷入。从此,他心里再也容不下其他的女子,而她的人生里,就再也无法认定其他人。

后来,钱钟书曾用这样一段话来诠释他们的爱情:一、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来没想过结婚的事;二、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三、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所谓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或许就应该是这个模样,眼里和心里,都只容得下彼此,一旦决定携手,紧握的双手,便不会再松开。

最好的爱情,便是如此。

其实在世人眼里,这段爱情的最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当时,也是如此。可是他们都不是畏首畏尾的人,既然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就将彼此认定,那不管多么艰难,都要走到彼此的身边,永不离开。

杨绛的那位老乡,原是钱钟书的表弟,名叫孙令衔。一开始,他并不看好这段爱情。于是给两人泼冷水,一方面告诉钱钟书说杨绛是有男朋友的,一方面又跑去告诉杨绛,钱钟书有未婚妻。其实两桩事都不能说他在凭空捏造,钱家原来是打算同一门远方亲戚叶家联姻的,叶氏夫妇很喜欢钱钟书,而钱基博对这门婚事也持赞成态度,唯一反对的便是钱钟书。而杨绛那头,她生得美,又有学识,家庭出身又极好,追求者如同过江之鲫,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个叫作费孝通的,追求很是狂热。这位费孝通先生亦不是常人,后来他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名字响当当。可见,杨绛的追求者都是人中龙凤,极其优秀的。

可爱情就是这样没有道理,在茫茫人海里,一眼望见,便是一生。她已经认定了钱钟书,正如钱钟书以为,此生此世除了杨绛,再没有其他女人可以当钱钟书的夫人。他写信约她见面,一开口便是坦坦荡荡光风霁月:我没有未婚妻,没有订婚。她亦是从容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他们的定情,就是如此简单干脆,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不暧昧,不拖沓,不骑驴找马,爱了就爱了,绝不左思右想,像许多人那样,分明知道爱着谁,却期盼着更好的谁。

在定情之后,费孝通得知消息,约见杨绛。其实在很久之前,他就几乎是恳求地问她:我们做个朋友好吗?杨绛干脆利落地回答他,他们可以当朋友,但是如果他想要用朋友的身份来过渡成男朋友,那不如现在就绝交。她是恩怨分明、干净明了的女子,不爱便是不爱。费孝通怎会不明白她的性情,无奈之下,他只好放弃了这段情。后来,他也成了钱钟书的朋友。

他们的一见钟情,是那样自然。仿佛那是从前生开始就已种好的缘分,十几年的各自成长,都是为了在一个美丽的时光奉献一场美丽的相遇。在他们眼中,相爱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爱她,恰好她也在爱着他,这本来就是最纯净的美好。然而,在清华大学众多学子的眼中,未免却大吃一惊了。

钱钟书虽然是出了名的才子,可那时的他,其貌不扬,长年穿一身青布大褂,甚至穿一双棉布鞋,戴一副旧式眼镜,土气得像是个乡下人,还是个大书呆子。而杨绛呢,那是个美丽秀气的江南女子,有才情,有气质,追求她的人众多。这个钱钟书,何德何能,打败了众多对手,赢得佳人芳心。这个疑问,令清华学子们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想都想不通。

很多人说,爱情是没有理由的。但是,爱情其实是有理由的,任何一段爱情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之所以相爱,并能够温暖地走过一生,没有出轨,没有迟疑,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白头偕老,与子契阔。那是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彼此,才是唯一能够倾听与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