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2600600000002

第2章 防火安全篇(1)

(第一节)校园火灾的特点和类型

校园是人员聚集场所,也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无辜的学子伤亡或者科研资料毁于一旦,这不仅仅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也会严重地影响教学秩序、社会稳定和科技进步。

一、校园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事故突发、起火原因复杂

学校的内部单位点多面广,设备、物资存储较为分散,生产、生活火源多,用电量大,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种类繁多,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一。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火灾。

(二)高层建筑增多,预防和扑救困难

近几年来,校内高层建筑增多,形成了火灾难防、难救,人员难于疏散的新特点,有的高层建筑还存在消防设备落后、消防投资不足等弊端,这些都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老式建筑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多

有些学校的不少木结构建筑仍在使用中。由于原来的建筑设计防火等方面的规范尚不完备、法制不健全,导致建筑留下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防火间距不够,大型建筑无防火分隔,内部装修和疏散走道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另外是旧式建筑普遍存在着电源线明线铺设的现象,有的电线还被直接固定在木梁或木椽上。同时这些老房子的电力配置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旦房屋漏雨造成漏电或因发热的电线烤燃这些已风干多年的木料,其后果不堪设想。

(四)校园情况复杂,人员流动性大

校园内建筑物相对集中,人员相对密集。有的学校中既有生活区、教学区,又有家属区,甚至还有附属单位和进驻单位,客观上形成了校园内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建筑物人员密度大,安全通道少

学校因生源来自各地而实行在校集中住宿。大多数学校在兴建学生宿舍时,虽然已考虑到消防安全需要而留有消防安全通道,但不少学校从日常的防盗安全或学生人身安全考虑而关闭大多数消防安全出口或加设防盗门,只留有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使“安全出口”名存实亡,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可想而知。有的为了防止男女生互串宿舍,校方还让男、女生各住一半楼,在楼道中间加门、隔墙进行分隔,宿舍被一分为二,楼梯、消火栓、安全出口等消防设施也被一分为二,火灾危险性大大增加。

(六)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学校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多,中外文图书资料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往往是国家筹集资金购置的,发生火灾损失后,很难立即补充,既有较大的有形资产损失,直接影响教学、科研与实验的正常进行,更有无形资产损失。珍贵的图书资料是一个学校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须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保存,因火灾造成损失,则不可复得。因而,这类火灾损失极为惨重,影响极大。

(七)火灾往往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极大

学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传遍社会,特别是出现人身伤亡,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典型案例

莫斯科“友谊大学”火灾酿惨案

案例描述:2003年11月24日凌晨1时17分,位于莫斯科西南城区的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发生特大火灾。熊熊大火吞噬了一幢5层学生宿舍楼,造成32人死亡,162人受伤。死伤者均为来自亚洲、非洲的留学生。据最新公布的数字,有46名中国学生被烧伤或跳楼逃生时摔伤,13人下落不明。由于火灾发生在深夜,学生们都在睡梦之中,不少死难者是因烟熏窒息而死,许多被惊醒的学生因找不到应急办法而葬身火海。

案例分析:校园由于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会引起人员大量伤亡,且由于伤亡对象大部分为未成年人或青年,又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等其他问题。

二、校园火灾的类型

(一)生活火灾

1.违规点蜡烛,使用酒精炉、电炉等。

2.违规点蚊香。点燃的蚊香温度达700℃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纸张燃点为130℃,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燃烧。

3.违规烧废物。有的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等可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

典型案例

都是蜡烛惹的祸

案例描述:1997年云南省某中心学校学生侯某某在床上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帐和衣物引起火灾。火灾烧死学生21人,伤2人,烧毁宿舍2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小小烟头惹大火

案例描述:1994年吉林某大学教学楼内一学生在室内吸烟,将用后未熄灭的火柴棒随手扔在木质地板上,掉进地板的窟窿里,引燃地板下的可燃物酿成火灾。火灾烧毁教室19间、语音室1间、阶梯教室1间,过火面积955平方米。

案例分析:以上两例均为非常典型的使用明火不慎而引起的火灾惨案。校园内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给国家和个人财产造成损失,最重要的是会危及生命。

(二)电气火灾

1.违规用电。学校的建筑物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办公室、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会使供电线路过载而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

警钟长鸣

一壶开水着大火

2002年,某校一名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热水壶,插上电源插头后,电源线拖在被子上,人离开宿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宿舍的窗户往外冒烟。

2.使用电器不当。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也能引起燃烧;过度使用电器也能引起火灾;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也会引起火灾。

典型案例

给自己设一个“防火墙”

案例描述:2008年上海某学院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初步判断,该宿舍火灾缘起于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导致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这给寝室安全管理特别是防火安全敲响了警钟。

案例描述:2006年某大学学生公寓一女生宿舍起火。起火时宿舍内一名女生被困屋内,女生说可能是对铺的一个充电器起火,该充电器已在插座上插了3天。

案例分析:使用“违禁”电器在学校宿舍里很普遍,大多数同学都有使用“热得快”的经历,尽管学校明令禁止使用,但有时还是图方便而用。作为学生,应遵守宿舍的规定,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从根本上排除安全隐患。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少数学生思想上忽视学校的防火安全制度,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了火灾事故,危害了公共安全。

(三)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学生在实验中用火、用电、用危险物品时,若违反操作规程使用不当,也能引起火灾。如在使用有电感的实验设备时将物品覆盖在散热孔上,使设备聚热,导致设备燃烧;用火时,周围的可燃物未清理完,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化学实验时,将相互抵触的化学试剂混在一起,试验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也能引起火灾事故。

典型案例

操作不当致烧伤

案例描述:2001年某学校学生用酒精炉做化学实验时,因操作不当打翻酒精炉,造成酒精外溢燃烧,致使一名学生严重烧伤。

案例分析:不按操作规程,实验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四)自然现象致火灾

自然现象导致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雷电,一种是物质的自燃。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产生的电弧可以是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形式的火灾。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对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五)人为纵火

纵火者旨在毁灭证据、逃避罪责或破坏经济建设;还有的旨在烧毁他人财物或危害他人生命。一般多发生在晚间夜深人静之时,有较大的危害性。另外,还有精神病人纵火,所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

(第二节)校园火灾的预防

火灾是残酷的,但它又是可以预防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无数事实证明,只要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一、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只有提高了防火安全意识,才会时刻留意身边的火患,控制一切火源;才会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会主动学习消防知识,掌握防范措施,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典型案例

高考前的火灾

案例描述:2001年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这是自1999年发生夏令营火灾并造成19名儿童死亡以来发生的另一起校园火灾惨剧。

案例分析:上述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消防部门的官员称,这幢建筑里的火警装置和灭火器都不能正常使用。

(二)遵守学校防火制度

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学校制定了有关防火安全管理规定,绝大多数同学均能规范遵守,但也有极少数同学因为缺乏认识,常常违规而行,导致火灾发生。为此,同学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严守校纪。

(三)加强消防法规学习

火灾防范管理要依法进行,这是因火的破坏性所决定的。为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强制性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及一百一十五条,对防火及过失引起火灾的法律责任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故意纵火最高刑罚是死刑。

二、校园主要环境的火灾预防

(一)师生宿舍防火

师生宿舍是学校的防火重点部位之一。一般来说,生活用火是引发师生宿舍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为了杜绝师生宿舍内火灾事故的发生,师生们要做到:

1.不乱拉电源线路,避免电线穿行于可燃物中间。

2.不使用高能量电器和大功率电器。

3.使用电器不能无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嗅到电线胶皮煳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4.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焚烧杂物;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台灯不要靠近纸张、衣物、枕头、被褥和蚊帐。

5.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

典型案例

偷偷做饭导致的伤害

案例描述:2004年寒假刚开学不久,某高校体育学院02级的两名女生违反学生公寓管理规定,擅自在宿舍用酒精炉做饭。在添加酒精时发生意外燃爆,导致同宿舍的另一名同学被烧成重伤,医疗费高达两万余元。这起事故对当事人和受害者的精神以及身体造成很大的痛苦。

案例分析: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宝贵,警钟要长鸣。在校园,每一个不安全行为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而且可能会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应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二)实验室防火

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易燃易爆化学药品、电炉等大功率电热器具较多,其他火源种类也较多,所以导致实验室火灾的因素很多。做好实验室防火不仅仅是消防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和谐校园和师生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财物损失大,人员伤亡大,难于扑救,历来是学校的防火重点部位。实验室防火,要做到:

1.应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时,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防止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火灾。

2.服从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禁止在实验室玩耍、打闹,防止打破仪器设备酿成火灾。

3.严禁摆弄与实验无关的设备和药品,特别是电热设备。

4.严禁学生携带任何火种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减少实验室致灾因素。

5.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实验室,防止因外人的违规行为导致火灾。

6.注意电热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正在使用的电热器具不准接近可燃物。

7.严格实验室用电制度,用电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

8.实验教师详细掌握所处实验室内药品的化学特性,严禁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药品混装、混放,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按规定处理,严禁带走或倒入下水道。

9.师生都应时时保持警惕,强化火灾预防的心理防线,如发生火灾,应立即疏散学生,同时要立即报警,采取措施,防止火灾蔓延。

安全常识

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

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系指国家标准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易燃物品和氧化剂、过氧化剂以及具有易燃特性的部分毒害品和腐蚀品,易燃易爆化学药品遇火或受到磨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即可引起燃烧和爆炸,因而火灾危险性极大。

三、公共场所防火

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师生频繁进出的公共场所,如教室、餐厅、会议厅、体育馆、图书馆等处,师生往来频繁、人口密度大,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如果防火意识不强,管理松散,极易造成火灾事故。

安全常识

火灾的四个发展时期

1.火灾初起期:火势会因室内氧气减少而自动减弱。这段时间的长短,随建筑物结构及空间大小而不同。如初起期未能灭火,火势将因门窗玻璃或其他薄弱部分的破坏,得到新鲜空气补充而变大。

2.火灾成长期:随着新鲜空气通道的形成,火势急剧加强,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当火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在一瞬间形成一团大的火焰。火势出现闪烁时人就很难生存了,所以成长期的长短是决定人员避难时间的重要因素。

3.火灾最盛期:从火势出现闪烁开始,火灾最猛烈,持续高温达600℃—800℃。这段时间的长短和温度高低,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4.火灾衰减期:最盛期过后,火势衰减,室内温度下降,烟雾消散。仅地上堆积物的焚烧残迹在微微燃烧,火灾渐趋平息。

(第三节)校园火灾的扑救

发生了火灾,要发挥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及时启动消防安全预案,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师生都应掌握逃生和火灾扑救的基本常识,一旦发生火灾,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灭火救助

(一)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