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260200000006

第6章 双向选择,弈者与棋子的最佳组合5

第一章 双向选择,弈者与棋子的最佳组合5

细节成就了博学贪官——和珅的“蜕变”之局

局之秘籍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所以会有“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之类的话。成功依赖于细节,有人会因为在应聘的时候将一次性饭盒扔在地上而被淘汰,自然便有人会因为将地上的一次性饭盒丢到垃圾桶里而被录取。所以,不要再因为自己平凡而失去人生的追求,也不要再沉迷于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的幻想中,留心身边的细节,你很快便会超越别人。

人物千秋

和珅,原名善宝,字致斋。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十分富裕的武官家庭,但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接受了系统的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他熟悉四书五经,对汉族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对中原情况亦略知一二,二十岁时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职务,得到乾隆的赏识后,一路平步青云,其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实属罕见。他还是乾隆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仅凭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市井之语,便可见一斑。他的财富是因他的地位而获得的,但他并非出身于皇室。他从一个小小的三等轻车都尉,直到后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皆源于乾隆对他的喜爱。他正是利用了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让乾隆看到了他,他便从那一刻开始发迹了。

开局:抓住机会引人注意

在和珅还是宫中一名默默无闻的小侍卫时,一天,乾隆坐在车舆中欣赏颐和园春光,忽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走到驾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接过奏章,细细读过后,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乾隆帝说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兕指雌犀牛。大意是说,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乾隆平时喜欢附庸风雅,经常引经据典,在这个时候也不例外。

皇帝发怒,非同小可,一时间,随行人员瞠目相向,不知所措。这时,有一个青年校尉在旁边从容不迫地说:“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他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干脆,明确地给出了乾隆想要的答案。

乾隆皇帝不禁一怔,寻声望去,只见说话人仪态俊雅,气质非凡。乾隆帝很是喜欢,就问道:“你一个仪卫差役,却也知道《论语》,你念过书吗?”青年毕恭毕敬地回答,说自己曾经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

虽然学历不高,但毕竟读书人出身,这在侍卫中也实属凤毛麟角了。乾隆更有心要考考他,就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

只见青年不慌不忙地说道:“重视教化,修习文德,才能让天下的人臣服,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分崩离析、祸起萧墙的状况,这些都是圣人的见解。但是,如今世事变迁,远方多有顽固不化之人,单单对他们实行教化,而不威吓他们,反而容易生二心。所以,治国安民,应该首先通过重视教化、修习文德以使百姓信服,使远方的人都到我们的国家来,然后将他们好好地安置,同时,也要以威力震慑他们,以防微杜渐。不然,就是真正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了。”

乾隆听了他的回答,十分满意,马上宣布他总管仪仗,同时也记住了这个青年。这个人就是和珅。和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细节,他充分地利用这个细节,展现自己平日所学,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从此开始发迹。

控局:适时表现、平步青云

又一日,乾隆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珅随侍在侧。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乾隆手中的《孟子》注解因为是用小字排在原文之下的,所以很快就看不清了。于是,乾隆就对和珅说:“和珅,去拿灯来,朕看不清了。”

和珅躬身问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

乾隆又说:“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和珅不假思索,朗声背道:“吉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后稷。树,亦种也。艺,殖也。契,音薜,亦舜臣名也。司徒,官名也。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惰而失之。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书》曰:‘天叙有典,敕我王典到哉!’世之谓也。”和珅一口气便将朱熹的注疏背了下来。

乾隆听他背完,赞赏地说:“爱卿竟有如此造诣。”

于是,乾隆背文,和珅背注,君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背了许久。

乾隆对和珅更为欣赏了,尤其是在众多的满人大臣中,像和珅这样如此精通汉人文化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于是,乾隆立即升和珅为御前侍卫。

自此以后,和珅便常伴乾隆左右,他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甚至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处处注意,留心观察,时间一久,把乾隆的脾气、心理、爱憎等,了解得十分清楚。乾隆要什么,他件件都办得让乾隆十分满意。乾隆爱听好话,他就专挑顺耳的说。有时不等乾隆开口,他早已把该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和珅始终从细小处着眼,在各方面都使乾隆非常满意,乾隆也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心腹,和珅自然也就平步青云了。此后,他不断升迁,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要职。

和珅虽然精明能干,善于随机应变,文化水平也相当高,记忆力特别好,还精通满文、汉文,会蒙文和藏文,有一定的处理政务的能力,但他与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文武双全之辈还相差甚远。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的成功,都是因为他善于把握细节,擅长揣摩帝意。但他不懂得韬光养晦,在乾隆去世后,他失去了最大靠山,而他利用权力聚敛来的财富,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