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蹚过岁月的河,留下暗香的歌
生命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李开复从母亲那里得到了生命和自由,这是他进行人生规划的资本。他为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放弃了法律和数学专业,最终成为攻坚挫锐的科研天才。这是他人生规划的胜利,也是他人生选择的胜利。
第一章1生命和自由:规划的资本
李开复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中取得杰出的成就,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8年他在北京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来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曾经担任过苹果等世界著名信息公司的高级领导人。
每每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李开复总是很感激自己的母亲,母亲在他心中就是“人间圣母”。他的母亲喜欢微笑,也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她始终坚信,儿子终有一天会不同凡响。
李开复出生的那一年,他们家已经有六个孩子。父亲那年55岁,母亲44岁。这样年龄的女人,无疑属于高龄产妇,对她而言,分娩不仅仅是一次生理上的煎熬,还是精神上的折磨。44岁,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年龄不再适合生孩子,母亲只是坚决地重复着三个字:“我要生。”分娩的那个夜晚,医院的专家说:“这孩子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白痴。”看到这女人眼睁睁地望着他,专家又说:“理论上低能的概率大一些。”但母亲还是那三个字:“我要生。”
母亲的坚强拯救了这个男孩。在母亲的意念中,她始终认为这个孩子的降临,应该会有不同反响的成就。她的预言应验了,李开复成功了。记得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位记者问:“李院长,今天到达这个位置,您最想感激的是谁?”李开复风趣地回答:“感激所有相信和支持我的人,特别是我的母亲,因为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的母亲就已经感觉到我会走到今天。我很感激母亲给了我生命,我才有机会做这一切。”
李开复对母亲十分敬重,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来世界上行走一趟的通行证——生命,还缘于母亲具有征服力的品质。
“我有一个很独裁的,但是非常好的母亲。”李开复总是这样说。听上去有些矛盾,但母亲确实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温和又严厉,既传统又开放,既独断又宽厚。她总是耐心地倾听儿子的诉说,仔细揣摩什么才是儿子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她还知道儿子内心深处潜藏的愿望,知道那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终将爆发出来,她会一点一点地引导儿子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母亲对李开复的要求很严格。有点淘气的李开复,在母亲那里也是一个乖孩子。母亲要求他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温习功课,而且必须循序渐进、一丝不苟。每逢他背书,母亲便亲自监督,在他的朗朗读声中辨别正误。她命令他把书本全都背诵下来,而且要一字不错。
李开复一直走不出母亲的视线,她把一种非常标准的中国式教育施加在他身上。她要求他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李开复曾回忆说:“如果你把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指标都列出来,比如数学、英文、中文,害羞不害羞、口才好不好等,列出30项来,我对自己的女儿,可能会对其中三项五项要求很高,而我的母亲对我,就要把30项全选上,就是无论什么都要最好,没有任何一项可以通融。”
但是再聪明的孩子也不可能次次领先。有一次成绩单发下来,分数不好,李开复心里一阵害怕,怕母亲打他,就把分数改了。他认为自己可以改得很有技巧,但是弄巧成拙,留下了痕迹。他觉得不可能蒙混过关,索性学着母亲的样子,挥一下手,把卷子扔到水沟里去。
这就是李开复在童年时期的恶作剧。现在功成名就、做事一丝不苟、既聪明又严谨的他,想起往事,还为自己庆幸:幸亏及时刹车,没有犯下更严重的错误。他发现,母亲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品格。“我如果做了一些有损人品的事,无论母亲还是父亲,都绝对不会容忍。”
成功后的李开复说:“母亲赠与我的第二件礼物——自由。”1972年,李开复11岁,还未成年,母亲却毅然剪断了对儿子的束缚,让他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读书。
那时李开复的哥哥从美国回来,了解到李开复在学校的成绩,毅然对母亲说:“这样下去,考上大学也没用。不如跟我到美国去吧。”
母亲相信李开复哥哥的眼光不会错,因为他了解那个国家。李开复的哥哥在开复一岁的时候漂洋过海到美国去求学,10年过去,他对美国的教育充满信心,现在眼看李开复成长起来,就决心把李开复带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那时候中国人出国留学的还很少,李开复幼小的头脑根本想象不出美国是什么样子。但是,出国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李开复回忆说:“去美国读书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一件事情。如果小时候不去美国的话,我现在也不会很失败,但是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功。我在台湾的一些朋友,论聪明程度应该和我差不多,但是我觉得他们的情商比我低很多,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眼界、英文水平都要差很多。我想那是因为我在国外读过书。”
李开复很感激母亲赠与他的自由,也很佩服母亲放手让他去美国的勇气。母亲从没去过美国,她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却格外的开明。她能集严厉和慈爱两种完全不同的本性于一体,一边日夜督促儿子读书,一边又心疼儿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一边为儿子成绩优异感到欣慰,一边又对这种考试到底会把儿子引向何处抱持怀疑态度。那时,一位循规蹈矩、一丝不苟的母亲,决定给儿子一片自由的天地,需要下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做出决定,我们很难想象。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开复的母亲深爱着他,她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礼物都给了他,让他在蓝天下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