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260300000006

第6章 6学术领域:攻坚挫锐的科研天才

第一章6学术领域:攻坚挫锐的科研天才

李开复放弃了自己毫无兴趣的法律和数学,选择了哥伦比亚新开的一个专业,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意义,却不被人理解,直到他成为计算机领域攻坚挫锐的科研人才,才消除了家人和朋友的疑虑。

哥大法律系在全美排名第三,而计算机系只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前途看起来很不明朗。如果选择法律系,李开复的前途大概可以预测到:做法官、律师、参选议员等。而选择计算机专业,他甚至连将来要做什么都想不出来,当时也没有软件工程师这种职业。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他的兴趣”。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个同学开玩笑说:“任何一个学科要加‘科学’做后缀,就肯定不是真的科学。看看你,从一个‘假科学’跳到另一个‘假科学’,跳来跳去还是成不了科学家。”

但是,李开复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且坚定地走了下去。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去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

他刚进卡内基?梅隆博士班时,根据学校的规定,学生可以挑老师。在入学的第一个月里,他通过跟老师的接触和了解,最后非常肯定地挑选了瑞迪教授,选择了他的博士研究方向——语音识别。

当他投入瑞迪门下时,正好赶上瑞迪一个规模宏大的科研项目。他告诉李开复说:“我准备组建一个15人的团队,用专家系统来解决不特定语者语音识别的难题。”

李开复经过学习和实践后,大胆地告诉瑞迪:“我已对专家系统失去信心,我认为统计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李开复的方法与瑞迪的截然不同,但是瑞迪被他的大胆和激情所感染,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尽管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用统计方法研究下去。看得出,你很有激情,所以我可以全力支持你。如果你需要大型语料库,我可以去找国防部,让他们出钱建立一个足够大的语料库。不过,我提醒你,过去有人曾用统计方法做过类似的工作,都没有成功。”

李开复坚定地说:“谢谢您的提醒,我觉得我可以取得突破。”

在瑞迪的帮助下,李开复得到了一台最新、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然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约18个小时,写了至少10万行程序。1987年12月,在他所坚持的方向上,语音识别的研究终于出现了曙光。他把语音系统的识别率从原来的40%提高到80%,最后又提高到96%。

他以精深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他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商业周刊》授予当年“最重要科学创新奖”,确立了他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泰斗地位。

后来,罗杰?瑞迪回忆起这一事件时,仍十分赞叹李开复当时敢于反对他的勇气。他说:“在科研的领域中,自由和平等绝对必要。”他又进一步指出:“在研究领域中,没有老师和学生的界限,他们是合作者的关系。也没有什么事一定是对的或错的,没有人能保证一定会取得成功。所以,从事或管理科学研究的人要足够灵活,应该鼓励大家去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案,应该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李开复的成功就是这个道理的最好证明。”

李开复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很清楚,第一步的成功给我提供的只是一个机遇,而不是一个答案,因为80%的识别率绝不是最佳的结果,我使用的方法还有很多可改进之处。而且,我已经公开发表了我的研究成果,每一个研究机构都会学习、使用我的方法,所以,如果我此时放松下来,不再做实验,埋头写论文以求尽快毕业的话,别的学校或公司很快就会超过我。所以,我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抓紧时间研究攻关,甚至为此推迟了我的论文答辩时间。最后,专注的研究让我的语音识别系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识别率从80%提高到96%。在我毕业之后,这个系统仍多年蝉联全美语音识别系统评比的冠军。如果我当时在80%的水平上止步不前、随随便便就毕业的话,后来《商业周刊》颁发的‘1988年最重要科学创新奖’肯定会让别人抢走。”

同年,他所开发出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击败了人类的黑白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在语音识别领域,李开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跟他永不言弃、做到最好的精神分不开,此外还与他从父亲那里传承过来的专注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李开复的父亲是一个相当专注的人。每天清晨,他都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工作。桌子上的稿纸和资料堆得越高越混乱,他越兴奋,甚至常常对着桌子说些旁人听不懂的话。每当他写完一本书,长长舒出一口气来,李开复就会走过去,偷偷看父亲写了些什么。有一本书的名字叫《***传》,另一本叫《林彪评传》,还有《周恩来传》。对一个刚刚上学、又完全没有大陆生活经验的小男孩来说,要理解这些东西是很困难的,但是父亲专注工作时的样子深深刻在了李开复的脑海里。秉承父亲的专注,李开复成了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