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戏曲名角
2604800000008

第8章 老一辈蒲剧名家(2)

1937年抗战爆发后,蒲剧艺人们大部分流入西安,在西安组建了“唐风社”、“晋风社”、“虞风社”,聚集了很多著名的蒲剧演员。13岁的张庆奎也来到西安,投晋风社,给董银午配演《水淹七军》中的周仓,得“活周仓”之称。当时的西安,除秦腔外,还聚集了京剧、豫剧等剧种及名家。张庆奎求艺心切,闲暇时总要到各剧场去看戏,观摩名家的演出,琢磨学习各剧种的唱腔。他后来的唱腔风格,与吸收融化各剧种的唱腔表演是分不开的。

在晋风社演戏之时,社里有个青衣老艺人辛银生病重,张庆奎精心服侍,使辛银生深受感动,视张庆奎为亲子,病愈后特为张庆奎传授了《杀庙》、《桑园寄子》等戏,并鼓励他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甚至为了扶持张庆奎早日成才,与他同台配戏。在《杀庙》中,张庆奎在继承传统演法的基础上,对唱腔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创造,这种大胆的革新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有人特意为张庆奎题诗:“少入梨园苦用功,十三赢得满台红”。“十三红”的艺名随其一生。

1947年,年满23岁的张庆奎回山西探亲,受邀于临汾文宣一队,从此便一直留在临汾,以《拆命书》一剧名震晋南。新中国成立后,先在临汾专区民声剧团担任副团长,1954年临汾、运城两地合并,改为晋南专区蒲剧二团,1961年一、二团合并为晋南蒲剧院蒲剧团,任副团长。1970年分专时分在临汾地区蒲剧团。1979年恢复临汾地区蒲剧院,被任命为副院长。曾任山西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两次出席全国文代会。这一时期,他不仅继续加工演出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而且演过《中秋之夜》、《蛟河浪》、《三里湾》、《向阳坡》等三十多台现代戏,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有正有反,均较成功。现代戏是比较难演的,它不像传统戏那样有固定的程式和功架,完全靠演员对形象的细微刻画来表现人物,张庆奎在演现代戏方面,同样展示了他的革新创造能力。六十年代后期,张庆奎严重的腿疾困扰着他,使他逐渐脱离了舞台,但他仍然致力于把自己的一身技艺传授给下一代。

张庆奎的艺术成就很全面,唱做念打俱精,他应工须生,也能反串丑角、二花脸。张庆奎天赋极好,嗓音高亢激越,音域宽广,高腔不竭,低音不喑,挥洒自如,舒展大方,加之精到的演唱技巧,使其唱腔令人荡气回肠,极富艺术感染力。他在蒲剧慷慨激昂的基础上,注入婉转柔和、婉转缠绵的成分,又善创新腔,在蒲剧界自成一家。《三家店》、《芦花》等剧中的唱段广为流传,已成为蒲剧经典。他的表演技艺更是非同寻常,髯口功、鞭子功、身段功等均为人称道。在《三家店》武打中他的绝技“撒手锏”更为其他人所不能。蒲剧经典剧目《观阵》,以马鞭功、身段功著称,张庆奎在这出戏中创造出十七种趟马姿势和架势,招招精彩,优美绝伦。他的道白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感情充沛,被观众称为一绝。在《十道本》、《游龟山·会审》等剧中的精彩道白,均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

张庆奎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三家店》、《十道本》等剧中。唱念做打都很精彩,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除这两剧外,张庆奎擅演的剧目还有《四进士》、《蝴蝶杯》(又名《游龟山》)、《牧羊卷》、《春秋笔》、《十五贯》、《徐策跑城》、《芦花》等传统戏,和《红灯记》、《槐树庄》、《摆渡》、《三里湾》等现代戏。他一生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虽然他们的身份地位、性情各异,但他演来却活灵活现、各具神采。

2001年张庆奎与世长辞,他的艺术精华和艺术心得等待后人学习和研究。

四、杨虎山

杨虎山是一位著名已故蒲剧表演艺术家,蒲剧五大名演员之一。他为丰富蒲州梆子剧目和蒲州梆子二净表演艺术做出了可贵贡献,被誉为“二净之魁”。

1908年,杨虎山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南贾村的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杨固荣在蒲剧二净行当中也算个名角。杨虎山受家庭影响,自幼就喜爱戏曲。14岁时先跟随父亲学艺,在戏班里开始时跑“流场”、“龙套”,熟悉舞台上的各种规矩。15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汾城邓庄娃娃班,拜二净“小闷呆”为师,专攻二净。“小闷呆”是杨固荣的结拜兄弟,他尽心竭力传艺于杨虎山,杨虎山也伶俐聪明,一年后,就成了娃娃班的小红人。1923年春,杨虎山所在的娃娃班在洪洞县侯村与父亲所在的杨老六班唱对台戏。他不畏名班名角,出奇制胜,大胜其父,在当地传颂一时。

几年之后,杨虎山到西安组织戏班,出演于陕、甘、宁等地。在兰州搭班演出时,他得到了京剧名角魏盛奎的青睐。魏盛奎亲自传授了他两出戏《通天犀》和《九江口》,杨虎山勤学苦练,一丝不苟,两出戏学了两年半,终于得到魏盛奎的首肯。一经演出就引起轰动,使杨虎山在西北剧坛成了响当当的名角,这也是他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飞跃。

抗战中期,他回乡探亲,滞留家中,躬耕田亩,以农为生。1947年,他参加了新绛县蒲剧团。解放后,他所在戏班改组为新绛县人民蒲剧团,他担任团长兼演员。他响应党的号召,密切配合形势,排演反映土改等方面的现代戏,曾多次率团深入乡村,演出现代戏《血泪仇》、《白毛女》、《虎孩翻身》等,演出效果甚佳,当时他所在剧团被誉为“两条腿”走路的好剧团。此时,为了将蒲剧传统剧目《赠绨袍》继承下来,他在演出之余,四处打探并寻访熟悉此剧的艺人,但他们对剧中屠岸贾“吃草”的特技均不知底细,经过他的探访与自己的揣摩试验,终于让“吃草”绝技重现于舞台,使《赠绨袍》搬上舞台后,成为久演不衰的剧目。

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随晋南蒲剧团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剧会演,以《赠绨袍》一剧,荣获优秀演员奖。会演后参加了山西省组织的“蒲剧赴京演出团”,以饰演《八义图》的屠岸贾、须贾,《薛刚反朝》之薛刚而名闻京华。先后演出于京、津、张家口、保定、武汉、沈阳等地,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与王秀兰、阎逢春、张庆奎、筱月来一起被誉为蒲剧五大名家。1959年参加山西省赴福建前线慰问团第二演出团,赴闽、浙、沪等省市演出。归来后赴长春参加拍摄蒲剧影片《窦娥冤》,饰演桃杌。1977年9月因患胃癌逝世,终年69岁,临终前他把平日积蓄的1000元交了党费,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境界。

他的艺术风格古朴洒脱,唱做相宜,表演夸张有力,唱腔雄浑清晰,武打功底深厚,顺乎自然。既善于演刚正耿烈的忠臣志士,又长于演奸诈诡谲的人物形象。他所塑造的一批典型人物,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他在塑造人物上,采用“完整”与“精粹”二者共用的方法,成功塑造了《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薛刚反朝》中的薛刚等形象。他在戏曲表演中,还善于创造和捕捉极其夸张的形象化表演动作,把人物塑造得生动真实,栩栩如生。例如《九江口》中刚正不阿的张定边,《通天犀》中野性粗犷的青面虎,《白龙关》中凶狠残忍的欧阳芳等,一个个性格迥异,神态不同的人物形象站立在舞台上。这都源于他对人物性格精细的思考琢磨,并在生活中观察、分析、捕捉形象的特点,加以提炼夸张,顺乎情理地创造出那些独特的舞台形象。

杨虎山数十年的舞台生涯,成就了一批他个人的代表性剧目,如《通天犀》、《九江口》、《打渔杀家》、《吃瓜》、《朝金顶》、《广武兴》、《白龙关》、《赠绨袍》、《赵氏孤儿》、《薛刚反朝》、《李逵下山》、《杜鹃山》等,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他的表演艺术丰富了蒲剧舞台,如今他的学生也大多活跃在蒲剧舞台上。

五、筱月来

筱月来,蒲剧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他以文武小生而成名,在蒲剧小生行当中独树一帜,成为造诣颇深的一家流派,和阎逢春、王秀兰、杨虎山、张庆奎被誉为晋南蒲剧五大名家。

筱月来出生于1905年5月,原名段连杰,乳名呆娃。临汾尧都区东芦渠村人。年少时由于家贫,生活无着,11岁进入赵城侯村娃娃班学艺,工小生。幼年既体格魁梧,相貌英俊,被大家誉为“人参娃”。十三四岁时,筱月来因倾慕杨登云的云盛班,前来投班。杨登云是蒲剧著名二净,也是蒲剧“革新派”先驱。筱月来很崇拜这位前辈,故拜杨登云为师。从师父那里,他除了学习武打戏外,杨登云的艺术创新思想,对他的感染和影响力则更为深远。云盛班是当时的著名班社,集中了很多著名的艺人,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在这块艺术的沃土中,筱月来广采博收,并受名小生彭福奎亲授,很快就成长起来。1922年筱月来随班到太原演出,一出《黄鹤楼》使他成名,因彭福奎乳名月来,观众遂誉其为“筱(小)月来”。二十来岁时,筱月来就成为云盛班的著名小生。与彭福奎、宋福林、姚恒春被誉为小生“四杰”。

筱月来出科后,搭过很多戏班担任主角,先后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演出。在兰州期间曾因嗓子变化,改演短打戏,如《狮子楼》中武松、《男起解》中陈伯玉等,箭袍戏《独木关》之薛礼、《战宛城》之张绣等,靠甲戏如《回荆州》之赵云、《伐子都》之子都等,被誉为文武全才。后在他的努力下嗓子练出一股“复音”,他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巧妙运用,以腔不裹字,字不裂腔称绝,特别是在尾音上不挑不甩,别具特色,自成一家,使他在西北有很高的声誉。

抗战时期返回西安,先后入晋风社、虞风社演戏。特别是在“虞风社”期间,他请一位号称“关公戏通”的京剧艺人为他传授关公戏,尽管当时蒲剧名角董银午的“关公戏”已很有名,但他认为“牡丹虽同,花色各异”,他另辟蹊径,悟出“庄重、倨傲、稳健、含蓄”八个字,终于开辟出一条“关公戏”的新路。他演的《古城会》、《挂印封金》、《出五关》、《华容道》等戏名重一时,为人称道。他解放前期演出的剧目很多,主要有《白水滩》、《溪皇庄》、《三拉堂》、《黄鹤楼》、《夺元》、《小别母》、《独木关》、《八件衣》、《七星庙》、《日月图》、《双玉镯》、《长坂坡》、《战宛城》、《二度梅》、《狸猫换太子》、《垂金扇》、《古城会》等。

1950年他回到山西,进入山西蒲剧学社。1958年随山西省人民蒲剧团并入晋南专区蒲剧一团。五十年代他曾两次随蒲剧团赴京演出,受到好评,声名远播,被列入“蒲剧五大名演员”之列,并和北路梆子、中路梆子的知名演员参加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团。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他以饰演《燕燕》中的李素卿,获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一等奖;1957年饰演《墙头马上》中的裴少俊,获得山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演出奖和演员奖。不幸的是,60年代初他身染疾病,从此离开了他热爱的戏曲舞台。1968年4月辞世。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剧协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他排演了不少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传统戏有《西厢记》、《燕燕》、《墙头马上》、《法门寺》、《双莲鸣冤》、《赵氏孤儿》、《少华山》;现代戏有《看谁胜利》、《血训图》、《骨肉之亲》、《老虎嘴》;新编历史剧有《红娘子》、《青田县》、《屈原》等。

生活中的筱月来文质彬彬,气质不俗。舞台上的筱月来更是举止潇洒、器宇不凡。他嗓音清亮、甜润、醇厚,深受观众欢迎。他最大的特长是气质不俗,能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注重人物精神风貌的刻画,动作洗炼大方,表演含蓄蕴藉,不温不火,格调高雅,从不以繁枝缛节的程式和特技卖弄噱头。故其所演角色个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如他的代表作《截江》中的赵云,骁勇善战,沉着镇静;《屈原》一剧中,把戏曲和话剧手法融为一体,正气凌然、气概不凡的楚国伟大政治家兼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矗立于舞台;《黄鹤楼》中周瑜,器量狭窄,矜持自负;《燕燕》中的李素卿,薄情寡义,朝秦暮楚;《西厢记》中塑造了一个书生气十足而又痴情的张君瑞。凡此种种,均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精品。筱月来不仅在饰演大角色上出众,在饰演小角色上他采用“画龙点睛”的办法,塑造的小角色也同样出彩。如反串老生饰演《窦娥冤》之张驴父,丑相百出,滑稽可笑。《石佛口》中通过一个夸张的倒牛奶的身段动作就塑造出了善于阿谀奉承的小番子;他在现代戏中反串《智取威虎山》中的傻大个,《骨肉之亲》中的陈修德,《李双双》中的陈支书等,别出心裁的化妆造型,饶有情趣的表演,无不为观众津津乐道。观众评价他“装龙像龙,装虎像虎”,确为蒲坛一代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