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2608900000003

第3章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念(2)

就是应用微剂量的取自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天然药物,以激发人体的反应,提高人体的整体免疫能力,达到改善人体健康情况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能克服传统西医疗法治标不治本,以及容易出现依赖药物、中毒或其他不良副作用的缺点,可以说,“顺势治疗”是西药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改进。

(四)中医中药治疗

与西方的“顺势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随着高精尖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不断出现和更新,对其研究将更为广泛,这必将对人类未来的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节)心理与身体的统一性

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兴奋激动时,人会面色潮红、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极度悲伤时,人则面色苍白、心跳缓慢、血压降低、呼吸不畅,还会因胃肠蠕动变弱而消化不良。反过来,生理改变也会导致心理变化,比如女性在怀孕期或更年期时心理上会有很大变化,脑部病变的人往往出现精神障碍,甲亢的人容易激动发怒,而甲低的人则表情冷漠、缺乏热情等等。这一切现象都无可争辩地说明:人的心理与身体是统一的,即人具有心身统一性。

祖国医学的心身统一观

我们的祖国医学即中医学,博大精深,经几千年而不衰,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身统一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整体医学思想。这种理论基础和思想与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倡导的思想是一致的。

中医宝典《黄帝内经》中,从天到人、从理论到应用,把“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系统化,深深影响了中医学几千年。我国中医学者用现代语言将《黄帝内经》中关于心身关系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1.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灵枢·天年》之“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2.不同的情志活动可以相互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之“怒胜思”、“恐胜喜”等。

3.精神活动与机体活动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之“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宣明五气》之“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

4.心主宰精神活动,尤其是有目的、有意志的活动。如《灵枢·口问》之“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5.人的情绪活动是机体整个“气”的活动状态的变化,不一定固守某个脏器。

6.基本体质不同,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气质类型。如中医有阴阳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等说法。

7.精神状态的调整有利于疾病防治,肉体痛苦的解除有助于精神状态的改善。

8.身体与心理交互作用可引起不同疾病。如《灵枢·本神》之“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阴阳应象》之“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等。

但中医学的心身统一观也是存在缺陷的,例如带有很大推测性,缺乏科学实验证据,不能解释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机理等。

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心身统一观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人脑的机能是心理活动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所以说人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和主宰。心理体验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外界的各种刺激通过外周神经系统的各种感觉神经元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和脊髓,然后大脑对各种传入的信息进行接受、加工、保存、整合、程序编制等过程,形成各种心理体验。心理体验通过传输神经传到各组织器官,便会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下面以情绪和情感心理活动为例来说明心理与生理的统一性。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情绪和感情活动中所发生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与神经系统的多种水平的机能密切相关。

(一)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

人们早就发现,情绪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的。

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机能是支配有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活动,调节内脏、平滑肌和腺体的功能。植物性神经系统起源于下丘脑。它的神经联系从下丘脑下行到脊髓,在脊髓的一些部位离开脊髓,通过植物性神经节达到各内脏器官。它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之下进行活动的。

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们共同控制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胃肠、肾等),外部腺体(唾腺、泪腺、汗腺等),以及内分泌腺(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所带来的神经兴奋普遍影响很多器官,引起普遍的神经兴奋和广泛的效应,因此它的作用在于普遍的发放,如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加,血压升高,血液从内脏输送到四肢。这些反应以整体的形式为有机体的应急活动做准备。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是相对立的,二者互相制约。交感神经系统使身体准备应急,副交感神经系统使之恢复到正常,以保证内脏和整个机体的正常活动。例如,交感神经系统可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加、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而冠状动脉舒张、消化道蠕动减弱、血糖浓度升高等;相对应地,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引发瞳孔缩小、心率减低、内脏血管舒张、胃肠蠕动增强、血糖浓度降低等现象。

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人在情绪状态下会表现出许多生理反应。呼吸、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组织,内、外腺体,以及代谢过程的活动,在情绪状态中都发生变化。例如,在激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呼吸加速、加深,心跳加速、加强,外周血管舒张,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也增加;突然的惊惧,呼吸会出现暂时的中断,外周血管收缩,脸色变白,出冷汗、口干;焦虑,忧郁状态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

情绪状态与内分泌腺的变化也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激烈紧张的情绪状态中,肾上腺分泌的反应比较直接,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导致血糖、血压、消化、其他腺体一系列的变化反应;处于愤怒状态时,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和肌肉紧张度提高,使机体处于应急状态;处于焦虑状态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出现外周血管收缩,血糖下降,肌肉松弛,消化腺活动下降等生理现象。内分泌系统是情绪反应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情绪的中枢机制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强调中枢神经机构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许多研究成果证明情绪的特殊体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大脑皮层则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1.丘脑。

丘脑是较早被发现的情绪中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仑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根据丘脑受损伤或丘脑活动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时,情绪变得容易激动或发生病理性变化等一些事实,认为丘脑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凯仑认为,丘脑部位冲动释放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情绪的定位问题。他用药物使低级中枢从皮层的控制下释放出来,被试者出现笑和哭的情绪反应。根据这些事实,他认为主张情绪无特定的脑中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可是凯仑的丘脑学说并不完善,它强调了大脑皮层对丘脑抑制的解除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但是却忽略了外周性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实验证明,给已去皮层的动物切除全部丘脑之后,怒反应仍然存在,而只有当下丘脑结构被切除后,情绪反应才消失;同时如果情绪反应是由于丘脑机构从皮层抑制下的释放,那么排除皮层抑制的来源就应当产生连续、持久的怒反应,但是实际上发生的怒反应是暂时的,而不是连续的;而且,怒反应也可以在刺激下丘脑、大脑皮层,甚至小脑时发生。这些事实都不能用皮层抑制的释放来解释。

2.下丘脑。

许多研究证明,下丘脑在情绪形成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下丘脑的一些核团已被认为是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情绪性和动机性行为中是主要的。背部下丘脑对产生怒的整合模式是关键的部位。如果这个部位被损坏,被试只能表现出一些片断的怒反应,而不能表现协调的怒模式;如果下丘脑未被破坏,在它的上部的脑组织无论去掉多少,被试者都仍能表现有组织的怒模式,甚至把被试的脑在下丘脑以上全部去掉,仍能得到这些行为模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提出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临近部位存在着“奖励”和“惩罚”中枢,即“快乐”和“痛苦”中枢。当刺激这些部位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情绪。

3.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在情绪的构成中,网状结构起着激活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唤醒”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降低或提高脑的积极性,加强或抑制对刺激的回答反应,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状结构的状态。

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来的感觉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旁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被整合与扩散,兴奋脑觉醒中枢,激活大脑皮层。激活的作用包括一般的警戒和注意,以及去行动或促使去反应,也包括情绪的被激活,使感情的冲突尖锐。所以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产生唤醒,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边缘系统位于前脑底部,它之所以称为边缘,是因为它环绕着脑干形成一个边界,围绕着、并延伸到大脑的全部领域。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重迭在下丘脑之上,调节着植物性神经系统,诸如探究、喂食、攻击、逃避等活动,因而调节着与有机体的天然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的机构。

大脑皮层促成感情体验,下丘脑促成情绪表现。这样的观点已为一般人所接受。

4.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皮层下部位以及整个有机体的最高调节器。情绪、情感的多水平的中枢在皮层下各部位,同时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情绪和情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维持或破坏使人对现实的态度发生改变,“应当认为,在建立和维持动力定型的情况下,大脑两半球的神经过程是符合于我们通常称为两种基本范畴的情感的东西的,即积极的与消极的情感,以及由于种种情感的组合或不同的紧张性而发生的一系列的色调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她给情绪下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的倾向。这种体验倾向被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是不同的。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情绪和情感有着十分复杂的生理基础。情绪和感情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皮下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地位,大脑皮层起着调节、制约的作用。情绪和感情的生理基础过程实现着神经系统各个水平上的整合。

同样的道理,其他心理活动也是有复杂的生理基础的。总之,心理的阐述依赖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心理产生后,又会反过来通过大脑和神经系统来调节生理活动。心理和生理密不可分,心身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完整生命。

(第3节)心身疾病及其防治

什么是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等。如果将躯体器质性疾病改为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就成了心身障碍,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广义的概念,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即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的总称。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心身疾病的主要特点如下:

(1)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2)心身疾病具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病症;

(3)心身疾病的病症通常体现在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上;

(4)心身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及个性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可能引发心身疾病易患者的病理生理反应,而对一般人则只可能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

有些病人能够较清晰地了解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过程,大部分病人则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但或许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能加重自己的病情。

(三)心身疾病的范围

就目前情况来看,心身疾病一般包括以下种类:

(1)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