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潜规则
2609300000010

第10章 货币背后的金权较量(4)

在研究过世界著名金融巨头的家族史后,人们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商才能是可以遗传的。从幼年开始,小摩根就在他父亲的熏陶下,学到了经商方面的许多知识,他对商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后来,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被送入波士顿的重点学校就读。此后,投奔欧洲的老摩根又把他的儿子送到瑞士、德国等国接受广泛的国际先进教育。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就读期间,JP摩根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老师希望他在毕业后能留在学校中执教,但是有着远大志向的摩根拒绝了老师的好意,此刻他的心与家族命运紧紧地绑在一起了。

毕业后,摩根来到纽约华尔街,在邓肯和谢尔曼(Duncan And Sherman)公司担当了一名普通的助理会计师。当时,美国刚刚经历过一场危机,百业待兴,许多年轻人都获得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而摩根的诚信、精明以及果断的优点在他的工作中反映出来。有一次,公司派他到新奥尔良学习棉花经营,在那里他突然发现一个赚钱的机会,就在没有公司授权的情况下,用公司的汇票购买一船咖啡,随后他将此事原原本本向公司汇报,并将获得的盈利分文不差地上交给公司。这一切不但没有给摩根带来不好的影响,反而让人们看到摩根那与生俱来的投资能力。1862年9月,JP摩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1871年,摩根公司与费城的德雷克塞尔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了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正式进军投资和信贷领域。当时,他们将总部设在位于纽约华尔街23号的维多利亚大厦,这座富丽堂皇、风格古朴的建筑就成为摩根创造辉煌的发源地。此后,靠着与德雷克赛尔公司的合作关系,摩根事业蒸蒸日上,即使在19世纪70年代的大衰退中,他每年还能为总公司谋得超过50万美元的利润。后来,美国政府开放外国债券市场,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果断地承接外国在美国的债券发行,一时间华尔街上到处都流传着摩根的传奇,他也被誉为“具有非凡竞争力的银行家”。

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可能留给人们很多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铁路行业亟待整顿”。美国内战结束之后,重振经济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而铁路业的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快速恢复的推进剂。一时间,各式各样的铁路公司扎堆建立起来,虽然当时待修建的铁路数目很多,但是相比铁路公司的数量而言,铁路行业就表现出过度竞争的局面。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向好的繁荣景象,但由于恶性竞争、过度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整个铁路行业的利润急剧下降。

这时候,一场激烈的厮杀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之间悄然展开。事情起因是由于中央铁路公司修建了一条从费城到匹兹堡的铁路,而其中有段线路侵占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地盘。然后,愤怒的宾夕法尼亚公司就在纽约和布法罗之间修了一条铁路,打破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对该地区的垄断。这件事只是众多矛盾中的冰山一角。

摩根一开始就对投资铁路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实力有限,一直难登铁路业的“大雅之堂”。一次偶然机会让他认识了威廉·H范德比尔特(William HVanderbilt)。威廉从父亲老范德比尔特那里继承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高达87%的股份,但这位继承者并不打算牢牢控制住公司,他想要将这笔资产变成现金进行其他投资。要知道在市场上抛售像中央铁路这样铁路巨头的股票而又不对其价格造成冲击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小范德比尔特找到了在华尔街有着强大实力的JP摩根,希望他能完成这项任务。摩根暗地里以每股120美元的高价在伦敦市场上售出了15万股中央铁路公司的股票。这次巨大成功不仅使摩根成为纽约中央铁路股票英国股民的总代理人,也为他进入铁路行业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与中央铁路公司由于利益问题而剑拔弩张。这给了摩根一个展现实力的机会。为了凸显在铁路领域的影响力,摩根找到小范德比尔特,声称能为两家公司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摩根邀请下,双方公司的代表——宾夕法尼亚公司的弗兰克·汤普森(Frank Thompson)、乔治·罗伯茨(George Roberts)以及中央铁路公司的昌西·迪普(Chauncey Depew)一同登上了他的私人游艇“海盗号”。豪华游艇在加里森和桑迪胡克之间的哈德逊河上来回航行,期间摩根不停地陈述利害关系,协调双方的矛盾,最后两家公司代表达成协议,史称“海盗协议”。根据双方协商的内容,宾夕法尼亚公司将从中央铁路公司手里买下正在建设的从哈里斯堡到匹兹堡的线路,而中央铁路公司则买下宾夕法尼亚公司位于哈德逊河西岸的铁路线。

这次铁路公司纠纷的妥善解决,不仅为摩根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使他成为美国铁路业的风云人物,在商业界和政界声名鹊起。在随后一段时间内,摩根为美国多家铁路公司进行重组和改革。事实上,摩根如此费尽心思地改变铁路业混乱的局面,不是为了让美国民众改变对华尔街人士嗜钱如命、缺失诚信的恶劣印象,而是为了让美国当权者看到自己是一位热血的“爱国者”,并以此来获取政府更多的信任和利益。“金权不分离”如此浅显的商道,这位华尔街大佬不可能不知道。

无奈的政客与得意的寡头

起初,克利夫兰总统并不喜欢华尔街上那些衣冠楚楚的银行家,他总认为这些披着金钱外衣的阴谋家们掌握了过多的权力,甚至能够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美国政府与国会之间正在进行着无声的战争,一方要求稳定币值,而另一方却在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焦头烂额的克利夫兰试图说服国会授权政府发行黄金债券补充国库储备,却遭到反对。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艘艘装着黄金的船从美国港口出发开往欧洲。据估计,仅在1894年第四季度,就有价值超过8400万美元的黄金被送到海外。到1895年2月,国库只剩下4500万美元了。

黄金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随着这种贵金属的流失,美国政府的处境越来越尴尬。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强国,美国此时承受的不只是掉面子这么简单,加上此前发行的联邦债券需要黄金来支付本金和利息,这对于已经处于严重衰退的美国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人们都将希望投向政府,可是政府日益减少的黄金储备,以及缺少有效的政策手段,使得整个国家在惊恐中像着魔了一样关注着黄金。国会与总统的争辩还在继续,克利夫兰已经坐不住了,虽然公众对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存在着普遍、强烈的敌意,但黔驴技穷的总统还是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他们身上。然而,美国的黄金储备已无法保证政府的清偿能力,大多数精明狡猾的金融寡头当然不愿意自己往火炕里跳,即使是总统出面也不行。

黄金危机让摩根看到了一个别人难于发现的机会。深思熟虑后,摩根向他的伦敦合伙人发电报,指出:“美国正处于坠入金融风暴深渊的边缘,我们可以抓住这次机会,以政府名义承销黄金公债,虽然非常冒险,但对我们的未来非常有利。”于是,JP摩根登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华盛顿,在车站他见到了闻讯而来的总统助理丹尼尔·拉蒙特(Daniel Lamont)。

总统克利夫兰此时仍对摩根怀有戒心,哪怕还有一丁点儿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求助于华尔街人士,所以并没有立即召见这位远道而来的金融寡头。敏锐的摩根意识到事情的不同寻常之处,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拉蒙特:“我是来见总统大人的,见不到他,我不会回去的!”当晚,摩根拜访总检察长时又说道,如果总统仍然拒绝见他,第二天一早他就返回纽约。摩根把难题又踢回到克利夫兰那里。

克利夫兰面对的形势已非常不利,他将赌注仍压到发行黄金债券上,但一直未能通过国会的批准。总统曾向所有国会议员表示,如果国会不授权发行债券,那么这场经济崩溃的所有罪名必须由国会来承担。然而,这种类似威胁的言语,仍然不能说服国会议员支持发行黄金债券的计划。渐渐地,被黄金绑架的克利夫兰已没有了任何耐心,只要能助他恢复黄金储备,不管任何人,都是国家的英雄。所以,被迫无奈的克利夫兰决定召见摩根,听听他的想法。

第二天,还在吃早饭的摩根接到了与总统见面的通知。于是,摩根来到了白宫与总统会面。会谈一开始,摩根便向总统施加压力道:“总统先生,此刻必定有很多人在向财政部申请偿还债券,如果他们手中的美国债券总额超过1200万美元,那么不管国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不可能改变财政部无力偿还的局面,而金本位制也会在不久之后崩溃。”听了摩根的一番言论,克利夫兰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自己已别无选择了,于是略带哀求地说道:“摩根先生,您现在有什么建议吗?”这一刻,总统已不再仇视那些狡诈的银行家了,华尔街人士俨然成为能够掌握美国命运的“关键先生”。

摩根继续说道:“既然现在发行国债困难重重,那我们何不换一种方式?”摩根一边抽着雪茄,一边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大胆计划:他和他的欧洲合伙人愿意作为美国政府的代理人,自愿承销财政部发行的6500万美元左右的公债,而其中的大部分公债将在欧洲地区发放,由此美国政府能获得约350万盎司的金币,以解决政府的燃眉之急。

听完摩根的计划后,总统似乎有点心动,但他对这项举措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事实上,摩根对此早就想到了解决之策,他指出,早在1862年,美国国会曾出台过一项法令,允许财政部在危急时刻可以用债券购买铸币。如果这项法令仍然有效,那么摩根的计划根本不需要国会通过就可以施行。心急火燎的克利夫兰立即联系司法部长理查德·奥尔尼(Richard Olney),询问其是否存在该法案。不久之后,奥尔尼就从厚厚的文档中找到了关于此事的相关文件,他来到总统和摩根面前大声宣读道:“在紧要关头,为了民众的利益,政府有权利发行债券来解决货币危机。”此时,奥尔尼向克利夫兰投出了询问的眼神,说道:“总统先生,我们现在不就是在紧要关头么?”

原本焦虑不堪的总统渐渐地平静下来,他思索着关于该计划的一切问题,并提出来与摩根进行交流。对于发行公债的安全性,总统显然并不放心,他问道:“摩根先生,你们怎样保证政府收到的黄金不会立即被兑现而流向国外呢?”虽然摩根也不清楚日后的形势,但他在未与同伴商量的情况下,还是向总统许诺说:“总统先生,我们会与政府签订相关合约,使得美国财政部的黄金不会被大量提取,直到债券发放完毕。”为了消除总统的疑虑,摩根信誓旦旦地说道:“我以人格名誉向您保证,我的财团一定会帮助政府顺利渡过危机,请您相信我。”

克利夫兰与摩根的谈话已进行了很长时间,摩根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雪茄,整个房间烟雾缭绕,气味难闻。虽然总统先生并不喜欢烟味,但在此情况下,他只能忍受了。在与政府官员协商以后,总统同意了摩根的计划,并催促他抓紧时间行动。总统当然知道摩根财团能从这笔生意中获得多大的利益,但这已不是他所关心的,只要能弥补国库黄金亏空,一切妥协他都愿意承担。此后,由摩根领导的财团在华尔街和伦敦两地同时展开债券的销售,这些银行家有着良好的信誉,因此这些债券一经发放就被抢购一空。为了兑现他在克利夫兰那里许下的承诺,摩根采取各种措施支持美元,防止黄金从美国境内流走。在政府和银行家共同的努力下,到1895年6月,政府国库的黄金储备又上升到1亿美元以上,美国逃过一劫。

摩根作为美国政府的黄金代理人,为自己赢得了“救世主”的美誉。事实上,没有利益的驱使,像摩根这样大牌的银行家是不可能积极地拯救美国经济。对他们来说,表面上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只是一句空话,财富才是他们永远的追求目标。摩根财团先从联邦政府那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债券,然后再把它们以较高的价格卖出,这中间的差价就为摩根等人带来丰厚利润。

不可否认的是,名利双收的摩根确实拯救了美国经济,但也将总统和银行家带到了政治舆论的中心。有些民主党人士指责总统背叛了国家,将国家利益出卖给外国银行;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的民众对克利夫兰、摩根等人的敌意非常强烈,他们认为克利夫兰是金融寡头的代理人,而这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阴谋。此后,摩根涉嫌内幕交易被国会传讯,当官员要求他交代自己在承销黄金债券期间所获得的利润时,摩根“义正词严”地说道:“对此我无可奉告,与总统谈判的细节我可以讲出来,但对于购买了债券以后的事情,我拒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