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潜规则
2609300000013

第13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3)

标准石油公司登上舞台

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司维尔紧挨着一条宽阔的河流,河面上终年飘着一层乌黑闪光的油污,人们称它为“石油河”。当地移民曾经对这些油污深恶痛绝,而印第安人却视它为珍贵的药品,据说它可以治疗胃痛和泻肚。洛克菲勒的父亲就曾经把这些从河上捞起来的黑水注入一只只小瓶里,摆在柜台上出售给那些患病的印第安人,骗取钱财。

1859年,一位名叫埃德温·德雷克的上校在泰特司维尔地区,成功钻出了第一口油井。当克利夫兰的商人们亲眼目睹乌黑闪亮的石油从井口喷出的壮观景象的时候,个个欣喜若狂。随后,人们怀着各种动机和希望远道而来,在泰特司维尔安营扎寨,为生存和生计忙碌着。这股石油热浪绝不亚于10年前美国的淘金热浪。随着时间的推移,泰特司维尔逐渐变成美国的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油井附近的农民只靠出让土地就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许多人因此发了大财。此外,这里云集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供应商、赌徒、酒店老板、小偷、骗子、妓女……

5年过后,第一列“大西洋—大西”铁路公司的火车开进了克利夫兰市。借助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克利夫兰逐渐成为铁路枢纽站。这条铁路大动脉在日后美国的经济和商业复苏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据粗略统计,截至1863年,“大西洋—大西”铁路线先后将150万桶石油运往美国各地,成为美国第一条石油运输线,而克利夫兰也成了美国著名的油都。这里的石油产量从1860年的65万桶增加到1861年的90多万桶,到1862年则上升到300多万桶。石油聚成一个又一个的油海,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炼油是有利可图的,商人们纷纷把眼光投向了炼油业,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炼油厂在克利夫兰拔地而起。年轻的洛克菲勒最初也曾去泰特司维尔做过实地考察,但他并不急于进入石油行业,他在等待时机。

真正将洛克菲勒引入石油行业是一位名叫萨姆·安德鲁斯的英国人。安德鲁斯是一位专门从事煤炭液化研究的科学家。在听到石油出土的消息时,安德鲁斯就敏锐地意识到搞石油化工巨大的商业价值。此前,他在实验室采用亚硫酸气从石油里提炼出了灯油。为了筹措资金建设炼油厂,安德鲁斯找到了他的同乡克拉克。但是,克拉克对于此事拿不定主意,便去找合伙人洛克菲勒商量。此时,洛克菲勒对石油工业非常感兴趣,在听取了安德鲁斯的计划后,他同意商行拿出4000美元资助安德鲁斯开办炼油厂。1863年,“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正式成立,其总部设在克利夫兰市近郊,占地3英亩,这标志着年仅24岁的洛克菲勒正式进军石油行业。此后,“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炼油厂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洛克菲勒同合伙人克拉克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事实上,自从洛克菲勒与克拉克成立公司开始,两人的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因为克拉克并没有把这个比自己小10岁的合伙人放在眼里。多年来,为了公司的发展,洛克菲勒兢兢业业,对趾高气扬的克拉克再三忍让。外部的竞争和内部的矛盾暴露了公司的经营上的诸多问题。由于两人意见分歧和经营不善,公司产生了1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一贯沉默寡言、埋头做事的洛克菲勒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愤怒地指责克拉克在扩大业务渠道方面太保守了,丧失了许多难得的机遇。

洛克菲勒逐渐意识到克拉克已经成为自己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如果想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洛克菲勒就必须摆脱克拉克的束缚。1865年,洛克菲勒正式向克拉克提出散伙的要求。此时两人都非常清楚石油项目的巨大发展潜力,于是双方采用拍卖的方式确定炼油厂的归属权,出价高的人将取得从事炼油厂的石油生意,而另一人只能保留代理商行的业务,并以个人经营为主。

1865年2月2日,对约翰·洛克菲勒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决定了他此后的命运。在当天举行的拍卖会上,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为一方,克拉克为一方。第一个报价的是洛克菲勒,他出价500美元。克拉克也是志在必得,他不停地抬高价格,直到报出71万美元的高价,这也是他的最后底线了。约翰也认为这个价格已经炒得太高了,有些超出他的承受能力,但他还是不想放弃,又在克拉克出价的基础上抬高了500美元。克拉克终于认输了。洛克菲勒以715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炼油厂的控制权。

许多年后,洛克菲勒在回忆起这个拍卖过程时仍然感慨万千。虽然他在竞拍价格上并没有占到便宜,但洛克菲勒还是认为他在那一天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克拉克退出后,炼油厂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这对于26岁的洛克菲勒而言,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洛克菲勒后来回忆道:“这是我一生所做的最大决定。”

不久之后,“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又来了一位合伙人——亨利·莫里森·佛拉格勒。靠贩盐起家的佛拉格勒比洛克菲勒年长9岁,他精明能干,性格活泼,并受到了洛克菲勒的高度赞赏。后来的事实证明,佛拉格勒确实成为洛克菲勒实现石油垄断的得力帮手,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们一直保持着极佳的合作关系。在佛拉格勒加盟洛克菲勒兄弟公司之后,原公司就更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佛拉格勒”。

虽然洛克菲勒等人的公司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但如果没有庞大的资金作后盾,他们很难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此前,洛克菲勒想方设法从农民手中吸收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缺乏资金的问题。在佛拉格勒的引荐下,洛克菲勒认识了当地有名的银行家斯蒂芬·哈克纳斯,此人在战争期间靠囤积货物发了大财。哈克纳斯不仅给公司提供所需资金,更重要的是,他还为其提供了克利夫兰所有银行的信用担保。在哈克纳斯的帮助下,洛克菲勒的炼油公司与银行、铁路、矿业等行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合作关系。

人们知道,石油从开采、冶炼到产品使用的各个阶段之间都需要通过运输来衔接。如今,世界各地已建造了四通八达的输油管道,但在150多年以前,原油却是依靠马车等笨拙的交通工具来运输的。后来,铁路逐渐取代了马车,成为石油运输的主宰。当时,经过克利夫兰的铁路主要有三条:纽约中央铁路、伊利铁路和宾夕法尼亚铁路,这三条铁路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由于铁路运输的成本比较高昂,原料产地的采油公司往往在运输压力大的时候才想到铁路,不需要的时候就对其置之不理,而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使得铁路运输原油的生意十分难做。然而铁路运输方式确实更加快捷便利,日后必定成为运输的主要力量。

洛克菲勒认识到这一点后,马上派佛拉格勒前往中央铁路公司进行秘密谈判,与对方暗中定下了长期合约。合约规定,洛克菲勒的公司每天需提供不低于60节专用车皮的运输量,而中央铁路则给予洛克菲勒公司一定的折扣。这一折扣的秘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对外严格保密。按当时情况而言,仅靠洛克菲勒的炼油厂还不足以保证每天60节车皮的运输量,所以他联合了克利夫兰市的其他几家炼油厂,保证每天的石油运输量。

通过与铁路公司的秘密协议,洛克菲勒成功将运费缩减至一个较低水平。因为当时运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洛克菲勒通过这一举措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的销售价格也随之下降,产品销路迅速拓宽。而其他炼油公司由于得不到运费上的优惠,只能在价格对抗中屡遭失败。

不过,洛克菲勒和佛拉格勒心里都明白,他们的密谋如果被曝光,肯定会引起其他炼油厂的强烈不满和社会公众的非议。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狡猾的洛克菲勒与铁路公司达成的多是秘密的口头协议,这让其竞争对手们根本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来控告他的不合理竞争。

由于在铁路运输方面的巨大优势,克利夫兰很快超越匹兹堡成为美国最大炼油中心。洛克菲勒作为最大的收益者,已奠定了他在石油界的重要地位。与铁路公司的秘密交易让洛克菲勒尝到了控制行业的甜头,他决定朝着更大的垄断目标前进。

随着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大,合伙制的经营模式已不能与其发展相适应了。为了促进公司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洛克菲勒决定依照法律将其改为股份公司。1870年1月,洛克菲勒在原公司基础之上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新公司资产为100万美元,分成1万股,洛克菲勒得2667股,威廉、佛拉格勒、安德鲁斯各得1333股,幕后支持者哈克纳斯拥有1334股,剩下2000股为其他高层行政人员分得。公司里洛克菲勒任董事长,其弟威廉任副董事长,佛拉格勒与安德鲁斯任常务董事。企业在改头换面之后,其产权分配非常清晰,洛克菲勒此时已牢牢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权。此后,洛克菲勒便朝着他梦寐以求的垄断目标进发,开启了大规模石油兼并活动的序幕。

利用金融资本攫取石油产业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当红色蔷薇花含苞欲放的时候,只有剪除周围的别枝繁叶,才可以在日后一枝独秀,绽放出妩媚艳丽的花朵。”这就是洛克菲勒著名的“蔷薇花开”战略。正是在这种战略指导下,洛克菲勒带领着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开始了他的消除异己的兼并之旅。

受南北战争的影响,1870年成为美国经济不景气的一年。铁路货运量在这一年明显下降,而承装运输总量的下降又引发了铁路运价的循环下跌,铁路老板们被逼急了的大小油商们的削价要求弄得措手不及。像洛克菲勒这样签订了长期运货协议的大油商,便成了他们的救命恩人。此外,随着石油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市场中生产过剩、供过于求、质量低劣等问题如潮水般涌现出来。最初,炼油业因其利润大,吸引了一大批妄想一夜暴富的屠夫、小贩和面包作坊主,他们在没有真正掌握炼油技术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地进行生产,致使油价大幅度下降。

为了应对危机,几条大铁路欲图联合主要炼油中心的大炼油厂暗中建立联盟,通过抬高运费来实现双方的盈利。凡参与联盟的炼油厂家利益均沾,它们可以享受一定的回扣以弥补因运费大幅攀升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而没有参与联盟的中小企业则将承受高昂的铁路运输费用,很有可能因此难以维持下去。铁路公司因运费提高而增加收入,而大炼油厂则可以在消灭中小炼油厂之后,通过提高油价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后来洛克菲勒与众多炼油商一道,多次前往纽约与铁路大老板们密谋。最终,他们于1871年创建了一个垄断联合体——南方开发公司。

在选择吸收哪些炼油企业加入控股公司时,洛克菲勒也是煞费苦心。因为参加联盟的企业,虽然在短期内成为他们利益的共同体,但同时它们也是标准石油公司潜在的竞争对手。为了避免给自己惹来麻烦,洛克菲勒和佛拉格勒必须谨慎地选择可以加入联盟的企业。经过反复仔细地考察和比较,他们最终确定了12家加入联盟的炼油企业。其中来自匹兹堡的有4家,费城3家,纽约1家,还有1家是洛克菲勒高中时代的朋友潘斯的,而剩下3家由佛拉格勒及洛克菲勒兄弟分享。南方开发公司成立时的资本额是20万美元,股份总额有2000股。洛克菲勒及其兄弟威廉、合伙人佛拉格勒3人在控股公司中各占180股,总计为540股。这样平均下来,每家公司所占的股份都很小,所以洛克菲勒可以稳稳当当地控制南方开发公司的运行与决策。洛克菲勒通过这种方式,就是要让他的竞争者明白: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解散自己的企业,并入标准石油公司;或者是继续单干下去,最后在高运费的压力下破产倒闭。

南方开发公司与铁路联盟之间相互约定,该公司的货运只能由宾夕法尼亚铁路、纽约中央铁路和伊利铁路三家公司分担,而三家铁路公司将给予该公司炼油商丰厚的运费折扣。根据双方的运费秘密协定,石油原产地克利夫兰与匹兹堡之间的原油运输费为每桶8角,这个运费标准比削价竞争时高出了两倍。凡是参加此联盟的炼油企业则能获得大比例的折扣,为公定运费的一半即每桶4角。另外,从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和美国东海岸各城市精炼石油运费为每桶256美元,其中给参加企业联盟的折扣为106美元。这样隐形的霸王条款使得众多中小炼油企业因无力支付高昂的运费而破产、倒闭,而洛克菲勒则趁机大量收购这些濒临倒闭的炼油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此时还拿不出并购其他炼油厂所需要的庞大资金,于是洛克菲勒开始勾结华尔街金融巨头,给他们送去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想以此为诱饵,将这些银行家的利益与自己绑在一起。洛克菲勒不仅要求银行家为自己提供兼并资金,还要求他们停止向处于困境的炼油厂提供资金。这一招非常阴险,独立经营的炼油厂不但要被迫承担高额的运输费用,还难以从银行筹集资金,致使其经营一蹶不振,破产在所难免。此外,洛克菲勒还控制了全国零售商,他软硬兼施,迫使零售商就范。凡是听命于他的零售商,均可享受优惠的石油批发价格;相反地,对那些不听话的零售商,他就对其进行恐吓、破坏,直到对方屈服或是破产倒闭为止。

渐渐地,石油与铁路大联盟的秘密协议逐渐浮出水面,随即在石油原产地引起了轩然大波。铁路运费的暴涨和炼油企业的纷纷倒闭,使得中小企业主们只得抱在一起,组成“生产者联盟”、“销售者联盟”,发起对垄断者的反攻。他们用停止产油供应的方法来对付南方开发公司,并同各种宣传机构、新闻媒体一道揭露南方开发公司与铁路联盟的强盗、欺骗行径。据称,他们将洛克菲勒所统治的企业联盟和铁路联盟称为“大蟒蛇”和“八爪鱼”。

此时,标准石油公司和洛克菲勒已成为石油业的众矢之的。在全社会的压力下,南方开发公司不得不对外宣布解体。中小产油者、炼油业者们终于赢得了胜利。然而,当这些中小业主们从胜利的欢呼中平静下来后,他们才发现,产油者的供应对象——炼油商们,却已成为洛克菲勒的属下。这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洛克菲勒在与产油者、炼油者斗争的同时,暗地里却采取了更加阴险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