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2613300000003

第3章 明朝能臣王崇古(3)

当然,隆庆和谈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由处理把那汉吉而引出与蒙古议和与开马市,朝廷内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廷议时,虽然以张四维等人为首的22位大臣表示支持王崇古的意见,但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有17人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巡按御史饶仁侃、武尚贤、叶梦熊、赵贞吉等则主张采取强硬军事手段。作为王崇古的外甥,张四维是议和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交关于拱,款事遂成”。王崇古与张四维的“议和”策略得到了身居中央要职的高拱、张居正的强有力支持,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此时这几人频繁书信往来,就此事反复商议,形成了联合行动。到隆庆五年(1571)三月,议和派占了上风,明朝政府终于决定,封俺答为顺义王,允许与蒙古通商贸易,即每年一次在大同、宣府、山西(偏关)三镇的长城以外开设马市,每月一次在长城的各关口也开设小市场,后来发展到在陕西、宁夏等地也开设马市。边贸一开,交易的商品除布帛、菽粟、皮货等大宗物品之外,还有服装、针线等生活必需品。“封贡互市”达成之后,明蒙边疆得以休兵息战,大同和丰州滩地区逐步由军事战争前沿转向边疆商贸汇聚中心。《明史·王崇古传》载:

崇古乃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因收其税以充犒赏。其大小部长则官给金缯,岁市马各有数。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折腾了200多年的边疆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此后百年中,双方虽然偶尔也有小规模的摩擦,但再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总体来分析,隆庆和议的达成,也不仅仅是把汉那吉降明这一偶然事件带来的结果。其实,任何政治条约的签署都是双方军事实力被量化的对照。嘉靖四十五年(1566)至明穆宗朱载继位前,国家大权一度集中在高拱和张居正手中,此时两人的矛盾还没有暴露出来,在北部边防和俺答问题上观点一致,推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新政。方逢时、戚继光、谭纶、王崇古等名将也相继被起用,这些边将都能把边防重责视为自己的天职,与中央密切配合。自从隆庆元年(1567)以来,开始大规模整修工程,在长城重点加强防守,尤其是在王崇古等将领的督责下,数年之内,长城沿线各地相继奏报修墙完工。王崇古也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据史料记载,光是隆庆三年(1569)九月、十月、十一月,就受到朝廷数次银两赏赐。《万历武功录·隆庆四年》中评论道:“数年以来,版筑日举,大边已可据而守矣。”

在大规模修筑完善长城的同时,王崇古等人还非常注重边将、边兵、边费、长城等各项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灵活运用战略战术,长期以来不堪一击的明朝边防形势出现根本变化。不难看出,王崇古等人的休整军队、加强军备、修筑防御工程等措施,在议和开马市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北部边疆的防御能力较之嘉靖年间有了实质性提高,军事力量的强大,才是俺答愿意同明朝进行和谈的基础。

与俺答议和互市,有利于边境安宁,也对当时山西商人的贸易活动最为有利。由于王崇古和张四维家族均为大商户,主要在边境上进行粮食、绸布、盐业等贸易。隆庆和谈之后,边境贸易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给他们的家族带来了巨额商业利润,同时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政治上的麻烦和危机。一个月之后,王崇古的政敌就开始弹劾他了,御史郜永春视察河东盐运时,就禀报皇帝道:“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四维、崇古为势要。”直指张、王两家控制了河东、长芦和两淮的盐市,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甚至到了今天,还有史学家认为,是以王崇古和张四维家族为代表的晋商力量推动了隆庆和议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了朝中权位的争夺。事实上,王崇古这一行为的动机,正如他自己在奏疏中已经表明过的,“先帝既诛仇鸾,制复言开市者斩。边臣何敢故违禁旨,自陷重辟。但敌势既异昔强,我兵亦非昔怯,不当援以为例。夫先帝禁开马市,未禁北敌之纳款。今敌求贡市,不过如辽东、开原、广宁之故。商人自以有无贸易,非请复开马市也。臣等虽至愚,苟无利于国家,有违于禁旨,何甘身冒重辟,而为虏请乞”。

经过上面的分析即可发现,并不能因为王崇古的家族在经商并抓住了“封贡互市”的这一巨大商机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就简单地认为王崇古、张四维等人在这一利国利民的重大政治决策上,极力主张和谈互市,仅仅是为了给族人做生意开辟市场,出自于单纯从中渔利的目的。这种简单化的看法,不仅对为边疆民众安居乐业、经济空前繁荣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王崇古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有违历史的真相。

隆庆和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通过封贡、互市,明王朝与蒙古部族建立起了正常的贸易关系,极大地改善了双方的军事对立局面,蒙古诸部不再依靠劫掠抢夺等方式来实现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同时,军事扰乱和敌对状态的停止,不仅确保了明朝长城沿线较长时间的和平,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开国以来,明朝就不断受到蒙古的骚扰,延续了200多年。明政府虽把对付蒙古势力作为边防的重点,采取了种种措施,但却一直都未能消除明朝北方的祸患。自从俺答封贡之后,明王朝在边防军事上的压力也减轻了,财政和经济上都减掉了很大的负担,“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隆庆和议之后,蒙汉人民化干戈为玉帛,和平杂处,互市贸易蓬勃开展,长城不再是阻隔明蒙双方的界限,而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和汇聚点,边境屯田的粮食产量也大有提高,粮价不到此前的一半。“千里无复人烟”、“至穷至苦”的大同也逐渐发展成边境商业巨镇,明人在史书中记载了当时边塞的繁荣景象:“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好,皆边塞之所无者。”

互市贸易市场上的畅销货物,如汉族的棉布、瓷器、烟草、茶叶不但极大地改善了塞北游牧民的生活状态,也改变了江南汉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北疆市场的大量需求,直接促进了江南地区棉织业、丝织业以及制陶业等手工业的发展。以贸易为纽带,中原与塞北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被联结在一起,并向周边辐射扩展。江南地区的纺织品输往北部边疆和蒙古游牧地区,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中心——江南和北方草原地区被连贯起来。为了满足边境贸易的商品需求,晋商的足迹已经到达了江南、广东等地区来寻求购买商品,王崇古就曾经发出过指令:“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幅车奏塞下。”

北部边疆的和平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商人们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自发地云集到边疆地带,带动了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交流和互补。隆庆和议不仅给商人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巨额利润,也给明朝百姓带来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一度处于军事冲突前沿的大同与丰州滩等地区,在互市之后成为蒙汉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汇聚的重要场所,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末乃至清代。对此,清人魏源曾作过较为公允的评论:“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弛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

作为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张家口等城市发展了起来,进而成为联结中国江南与内外蒙古以至东欧地区的经济枢纽。10多年之后,曾经战火纷飞的边境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商业乐园,“六十年来,塞上民物阜安,商贾辐辏,无异中原”。而且,民族之间的长时期交流和积淀,使长城以外的北疆成为中华民族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为多民族国家的最终统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5节横槊赋诗,慷慨悲昂:王崇古的诗文风格

因“俺答封贡”一事有功,王崇古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加兵部尚书。后进太子太保,召理戎政,加少保。直到万历五年(1577),他感觉自己年纪大了,提出辞职回归原籍养老。万历十六年(1588),他因病去世,时年74岁,谥号襄毅,后世也因此称他为“襄毅先生”。由于王崇古是文官出身,文采也很好,他著有《王毅公奏议》、《公余漫稿》、《王鉴川文集》等,流传后世。

自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起,王崇古常年镇守在边关地区,因而他的诗歌作品多边塞之作,风格浑雄苍劲。如《登钟山戍楼》一诗:

危楼高结跨飞虹,古塔堎嶒对梵宫。

北去关河连塞上,西来风物自秦中。

洞门暗向前山转,石井深连幽涧通。

扼险应期追一范,不堪摇落成烟空。

整首诗气象阔大,气势豪迈,体现出一派大将之风。清人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卷12中提到王崇古,称赞他的诗:“襄毅诗格耸高,横槊自喜,然按之不无儒响。”评价很高。《皇明诗选》中收录了王崇古的另外一首诗作《庚戌九月将赴金陵夜泊庐阳邮亭闻虏犯近郊识感》:

江上初收雨,严霜已渡河。

汉兵闻出塞,胡骑竟如何。

雁阵凌秋尽,笳声入暮多。

武陵遗曲在,慷慨不成歌。

抒发了自己听闻敌人再次侵犯边境的感慨之情,整首诗与前一首的豪迈气势殊不相同,诗文寓情于景,尾联淡淡地流露出自己的担忧,“武陵遗曲在,慷慨不成歌”。明人李舒章曾就其风格称:“意色间整,殊有缓带之风。”而“云间三子”之一的宋辕文在评价此诗时,则称赞道:“司马江上一篇,殊有格调。”

§§§第6节结语

从王崇古一生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位富有文采的武将,同时还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他长期担任明朝的封疆大吏,大力加强北疆的防御,多次指挥明军击败蒙古军队的进犯,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和随机应变的政治才干。在他的坚持和推动下,明朝北疆实现了和平与稳定,不仅促进了蒙汉两族的友好关系,也符合双方人民的长远利益。在把汉那吉归顺以及与俺答封贡互市这一系列事件中,王崇古充分展现了他高人一筹的远见以及卓越的政治才干,这一点,在当时就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可以说,俺答的归顺,是受降、封贡、互市三位一体,自汉唐以来,中原从未有人做到过,这是王崇古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王崇古将永垂丹青、彪炳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