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2613500000004

第4章 祭孔活动及其文化特色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前195)冬十一月,自淮南经过鲁国,以太牢(猪、牛、羊)祭孔子,开帝王祭孔之先河。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派遣官吏专程赴曲阜祭孔。明帝永平二年(59),令郡县学校皆祀周公、孔子,牲以太牢。郡县祀孔子自此始。永平十五年(72),明帝东巡过鲁,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弟子从祀至此始。章帝元和二年(85)春,以太牢祀孔子及七十二贤人,作“六代之乐”,标志着祭孔始用乐。“六代之乐”包括云门、大戚、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相传分别为黄帝、尧、舜、禹、汤、周武王六代所作,故名。桓帝永兴元年(153),孔庙春秋两季祭祀被固定下来,这一祀典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灵帝时,在鸿都门图画孔子及七十二贤人的画像,这是最早的孔子及其弟子像。

三国魏齐王曹芳于正始二年(241)二月,帝讲《祀记》,并使太常释奠,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此国学释奠以弟子配享之始。

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冬十一月,诏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祀孔子。七年(271),皇太子讲《孝经》,亲以太牢祀孔子。此皇太子祭孔之始。

东晋时,祭孔已采用“斩悬之乐”、“六佾之舞”的礼制。“斩悬之乐”已失传,无从可考。“六佾之舞”是春秋时诸侯使用的乐舞(天子为八佾),纵横各六行,每行六人。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皇太子祭孔于太学,乐用《登歌》。祭奠用乐始此。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十月,诏开建庙制同诸侯之礼。

南朝齐武帝永明三年(485),议释祭孔,设斩悬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

东魏兴和元年(539),“雕塑圣容,旁立十子”,孔庙由此开始塑像。

隋开皇(581-600)中,祭孔时,东面为周公像,西面为孔子像,改变了北周时周公、孔子同坐的现象。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以颜回为先师,配享孔庙。贞观四年(630),以左丘明等二十一人从祀,从此诸儒名流被纳入孔庙。贞观二十一年(647),国学祭孔,遣国子祭酒为初献;州县遣刺史、县令为祭主。此为后世遣官祭孔之始。直省以长官主祭,也始于此。

唐高宗永徽(650-655)中,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颜回、左丘明以下皆从祀。总章元年(668),赠颜回太子少师,曾参太子少保,皆配享(一说睿宗太极元年配享)。

唐开元(713-741)初,皇帝下诏塑像,始定“四科十哲”。“四科”即四配,他们是: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思伋)、宗圣曾子(曾参)、亚圣孟子(孟轲)。“十哲”是:冉子、宰子、子有、言子、颛孙子、闵子、仲弓、端木子、仲子、卜子。清康熙增加朱熹,乾隆增加有子,成“十二哲”,以后成为定制。除塑像外,仍画二十二贤人及七十二弟子像于庙壁上。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塑像在大成殿内的具体位置是:

(正面)

孔子

(西)(东)

宗圣曾子复圣颜子

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子

冉子(讳耕,字伯牛)闵子(讳损,字子骞)

宰子(讳予,字子我)冉子(讳雍,字仲弓)

冉子(讳求,字子有)端木子(讳赐,字子贡)

言子(讳偃,字子游)仲子(讳由,字子路)

颛孙子(讳师,字子张)卜子(讳商,字子夏)

朱子(讳熹,字元晦)有子(讳若,字子若)

(据光绪版《山西通志》绘制)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孔子由配享周公西坐改为正面坐,十哲东西列侍。

唐以前祭孔一般用六佾之舞,自开元二十七年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后,开始使用天子规格的八佾之舞。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更改周代乐舞之名,使用文、武生各60人,共128人。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自国子监及天下文庙,皆塑孟子像。徽宗崇宁四年(1105),颁祭服制度于州县,令皆以法服行礼。大观四年(1110),去孔子弟子七十七人之说,断为七十二人之说。

宋代祭孔中,常命太常乐工用乐歌《宣圣御赞》作祝词,祝词写道:“大哉宣圣,期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怒,贤于尧舜,日月共鉴,惟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宁聿崇。”其乐源于孔子推崇的“大韶”乐,即舜乐。舞,则出自夏代的“六佾”。其诗来自隋代牛弘、蔡征的赞美之诗。其乐曲,八音俱全,其间金、石、丝、竹、匏、土、草、木八种声音更加丰富。吹奏乐器有埙、敔、笙、笛、排筲。弹奏的有琴瑟。打击乐有钟、磬、鼓、搏拊、柷等。乐生一般45人,有的52人;舞生则64人,有的36人。

明洪武十五年(1382),颁祭奠仪注,国学笾(祭祀时盛干肉、果实的竹器)、豆以十,府州县学笾、豆以八。二十六年(1393),颁《大成乐》,州县之学于是始皆用乐。明成化十二年(1476),笾、豆增为十二,乐用八佾。

明嘉靖九年(1530),令两京国子监及天下学校,于孔子神位题称“至圣先师孔子”,去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改大成殿为先师庙,大成门为庙门(清乾隆三十三年复旧称)。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皆称先贤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称先儒某子。去公侯伯爵。依南京国子监规制,制木主,乃拟大小尺寸,著为定式。其塑像,尽行屏撤(一说洪武十五年撤塑像改木牌位)。凡学别立“启圣祠”,中祀叔梁纥,题“启圣公孔氏神位”,以颜无繇、曾点、孔鲤、孟孙氏配,俱称先贤某氏。两庑以程珦、朱松、蔡元定从祀,俱称先儒。

清顺治二年(1645),定文庙谥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孔子”,每年以春秋仲月上丁日府、州、县、卫奠礼。又定朔望行释菜礼。十四年(1657)复“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旧称,通行直省各学。

清康熙六年(1667),颁中和韶乐于太学,乐曲名“平”。二十五年(1686),以御书阙里文庙“万世师表”匾额,颁发直省学宫。二十六年(1687),颁御制孔子赞(序)及颜、曾、思、孟四赞于太学,兼摹勒颁发直省府、州、县各学。同年,修文庙礼,制乐器,令天下学宫,选择乡郡俊秀之人习籥(一种乐器)舞。二十九年(1690),议准文武官军民等,经过文庙下马(过去文庙门前都竖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牌子)。四十九年(1710),定直省府、州、县致祭先师,凡同城大小武官,均照例入庙行礼。五十一年(1712),以先贤朱子(朱熹)升配大成殿十哲之次。五十四年(1715),以宋儒范仲淹从祀。

清雍正元年(1723),颁文庙崇祀先儒位次及祭器、祭品、乐器图于天下学宫。二年(1724),令各省修理文庙学宫,增定从祀诸贤。御书“生民未有”匾额悬大成殿,并颁发直省学宫。又诏避至圣讳,改用“邱”字,读为“期”音。五年(1727),定八月二十七日为先师圣诞,致斋一日,不理刑名,禁止屠宰。六年(1728)二月仲丁,上诣太学祭奠,御制诗一章,勒碑国学,并颁发直省学宫。诗如下:

扶植纲常百代陈,

天将夫子觉斯民,

帝王师法咸隆治,

兆数遵由臻至淳。

道统常垂今与古,

文明共仰圣而神,

功能溯自生民后,

地阔天开第一人。

雍正十一年(1733),命直省肃修文庙祀典,各省督抚查明所属,若有因荒减费之州县,即于存公银内拨补,以足原额。

清乾隆二年(1737),以元代儒者吴澄从祀。御书“与天地参”匾额并“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对联,悬挂国子监大成殿,兼摹勒颁发直省学宫。升先贤有子配享,位于大成殿,供于先贤卜子之次,移朱子神位于西,在先贤颛孙子之次,号十二哲。六年(1741),议准从祀先贤神位次序,以太学成式,通行直省府、州、县遵照书题,按东西先后次序安设。八年(1743),改定文庙乐章,颁曲阜及各省学宫。

清嘉庆元年(1796),御书“圣集大成”匾额,颁发直省学宫。道光元年(1821),御书“圣协时中”匾额,颁发直省学宫。咸丰元年(1851),御书“德斋帱载”匾额,颁发直省学宫。同治二年(1863),御书“圣神天纵”匾额,颁发直省学宫。光绪元年(1875),御书“斯文在兹”匾额,颁发直省学宫。

清代以来,大型祭孔活动每年两次,时间为仲春(农历二月)上旬丁日和仲秋(农历八月)上旬丁日,基本上沿袭了唐开元年间(713-741)的“上丁祭孔”规制。每逢祭日,午夜过后,参祭人员便到达庙前。晨三时许,祭孔仪式开始,钟鼓齐鸣,奏乐,迎神,使用祭孔乐舞,直至拂晓礼毕,散班。每到祭日前二日,各衙门设斋戒牌,不饮酒,不食蒜薤,不吊丧问疾,不听乐,不理刑,不判署刑杀文字,不语秽恶事。祭孔仪式分六部分:

(1)迎神(乐奏昭和之章,或者咸平之章);

(2)初献(乐奏雍和之章,或安平之章等);

(3)亚献(乐奏熙和之章或平安之章);

(4)终献(乐奏渊和之章或景平之章);

(5)撤馔(乐奏昌和之章或咸平之章);

(6)送神(乐奏德和之章或咸平之章)。

最后“阖户”,宣布“礼毕,散班”。

从清末流传至今的祭孔活动,首推台湾台北的祭孔活动。台北祭孔活动始于清光绪五年(1879),每年阳历8月28日清晨六时开始举行,程序多达37项:

(1)释奠典礼开始;

(2)鼓初严;

(3)鼓再严;

(4)鼓三严;

(5)执事者各司其事;

(6)纠仪官就位;

(7)陪祭官就位;

(8)分献官就位;

(9)正献官就位;

(10)启扉;

(11)痉毛血;

(12)迎神;

(13)全体行三鞠躬礼;

(14)进馔;

(15)上香;

(16)行初献礼;

(17)行分献礼;

(18)恭读祝文;

(19)全体行三鞠躬礼;

(20)行亚献礼;

(21)行亚分献礼;

(22)行终献礼;

(23)行终分献礼;

(24)总统(或代表)上香;

(25)恭读祝文;

(26)全体行三鞠躬礼;

(27)奉祀官上香;

(28)饮福受祚;

(29)撤馔;

(30)送神;

(31)全体三鞠躬礼;

(32)捧祝帛诣燎所;

(33)望燎;

(34)复位;

(35)阖扉;

(36)撤班;

(37)礼成。

从鲁哀公开始到清末,皇帝祭孔已达196次之多,在祝文中,显示出统治者的政治目的,即“尚资神化,祚我皇元”、“阐我皇风,四海永清”。统治者认为,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祭祀他,不是祭祀其人,而是祭祀其教、其道。今天我们祭孔,传习孔子的学术思想,是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而不是为了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