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哲学
2615400000019

第19章 每天读点处世哲学(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处世还是低调一点好,切莫处处争强好胜,免得招来无妄之灾。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很多非常有才能的人尽管一时声名显赫,但由于做人不谦虚,处世不低调,最后还是没有得到善终。

据说北魏有一位重臣叫崔浩,因立下赫赫战功,累积功勋,官至司徒。但他在立下赫赫战功以后,言谈举止也开始无所顾忌。他自己笃信道教,就讽喻太武帝灭佛。拓跋焘言听计从,寻个机会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成为灭佛帝王“三武一宗”中很有名的一位。而当时北魏上至太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信佛的人不计其数,崔浩此举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

崔浩主修国史时,又直抒其原,不避忌讳,内容涉及北魏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淫乱的史实。文人喜功,崔浩又把国史铭刻于石碑上,费银三百万,方一百三十步,想使内容万代流传。

鲜卑贵族、诸王以及嫉恨崔浩的群臣纷纷上言,惹得太武帝拓跋焘怒不可遏,这位还未彻底开化的胡人武夫,毕竟不是英武神明的苻坚大帝,他不仅尽诛崔浩全族,还族诛了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

据《明史》记载,在元末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起义军四处揭竿而起。许多人打了几场胜仗就忙着称孤道寡,迫不及待地选妃建都,大封亲族。而朱元璋,则接受谋士的建议,暂缓称王。因为他深知,尽管自己有了一定的实力,但称王只会引来别人的嫉妒不满,容易受周围的起义军及元军进攻。而称王,看似风光,其实没有多大用处。称王有许多条件自己都未具备,而这些条件又是必须的。不称王,缓称王,还可避免其他势力的注意,使其他势力关注于争夺未知的虚名而互相消耗实力,自己则可以避之。待将来条件基本成熟后,称王则是理所应当的。朱元璋正是放弃了看似“有”实则“无”的虚名,转而经营实实在在的其他人看不到的“有”,最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因为低调,朱元璋谋得了天下。还有一个人物,因为低调,在明争暗斗的官场上保全了性命。这个人就是唐朝大将郭子仪。郭子仪是唐朝大将、宰相。初为太守、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功绩卓著,声名远扬,被赐“尚父”,加晋太尉、中书令,可以说位极人臣,但他的一生却处处示弱,做人低调,最后终其天年,寿终正寝。关于郭子仪,有这样一个故事:郭子仪的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进出,郭子仪不准府中人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俩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回去后,将官便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谈论。

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相约,一起来找父亲,要他下命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员出入。郭子仪听了,立即制止。他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自家的性命。”

儿子们个个十分惊讶,忙问这其中的道理。郭子仪叹了口气,说:“我现在官做大了,皇上本来就不信任我。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紧闭大门,不与外界往来,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加油添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少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是明白祸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除的道理。郭子仪具有很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善于忍受灾祸,更善于谨慎接受幸运和荣宠,深谙中正平和、不变不惊的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才能四朝为臣而不倒。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说,水是最接近道的事物。为什么呢?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滋润万物而有利于他们生成,而又不和万物相争保持平静,处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善人居处如水一样顺乎自然,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如水一样静默深远,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如水一样润泽万物,善于效法上天,说话如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从政如水一样净化污秽,善于理政治国;处事如水一样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如水一样涸溢时,善于顺天时。古人所说的“明镜止水”,大抵就是这个境界。只有如水一样的心境,才能平静完整地反映外界的一切,为正确处理事物走出关键性的一步。

美在适度——过度和不及都不是美德

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描绘道:“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生活。”就是说,根据中庸之道生活。中庸的生活需要运用理性来驾驭人的欲望。亚里士多德考察各种德行,认为德行都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极端皆为谬误或罪恶。他说:“过度与不及是可恶的特征,适度是德性的特征。”比如,谈到感情,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还有,勇敢是怯懦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

其实,早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中国的孔子就已经把中庸之道当做处世的根本法则和方法了。孔子说,“中庸之道,其至矣乎。”意思是说,中庸之道,把一切都说完了。大到宇宙演化,小到人伦处世,最精妙的境界就是中庸。如果深刻地领会了其中的精髓,就能做到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

“中”在这释义为正,本意“当为矢着正也”,就是箭射中靶的,达到正确的结果。庸者用也,常也。中庸之道者,用中为常道,以走极端为非也。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中正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优化决策之道,广泛适用于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工程设计,以及治国安邦的人生悠悠万事。英译中庸之道为“黄金中道”(GoldenMean),可谓实至名归。

《论语·先进》中记载着孔子和子贡的谈话。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谁好一些?孔子说,子张显得过头,子夏有些不够。子贡就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的答复是“过犹不及”。

孔子的回答正应了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的那句名言:“美在适度。”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把握适度的原则,那么就会达到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如果过了“度”,就会执迷不悟,最终的结果不堪设想。

人最致命的是沉迷和沉醉。有多少人是因为沉迷名利,而走火入魔,结果身败名裂;又有多少人是因为沉湎酒色,而得意忘形,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有多少人因为沉醉于头顶的光环而迷失自我;有多少人是因为迷惑而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乱撞;有多少人是因为沉迷于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出卖灵魂,最终害人也害了自己。

曾国藩曾位高权重,趋炎附势的人很多,曾国藩对此总是淡然处之,既不因被人拍马屁而喜,也不因拍马过火而恼。但是,曾国藩的一个手下对那些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人非常反感,总想找机会教训他们一下,于是就在一次批阅文件时,将其中一位拍马屁的官员狠狠讽刺了一番。曾国藩看过该批文后对手下说,那些人本来就是靠这些来生存的,你这种做法无疑是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那么他们必然也将想尽办法置你于死地。

曾国藩的一番话让手下恍然大悟,进而冷汗淋漓!事物的作用力都是相互的,你若给予对方的作用力大,对方反馈给你的反作用力也会同样大。这个道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也适用。不去惹事,是非就会少了很多。如果经常处在主动去指责人的状态,那么你一定备受关注,并因此而成为众人指责与鞭挞的焦点。

但人在社会中,哪能不沾点是非呢?何况也确实有很多可耻的作为应该被鄙视。这就需要我们用适可而止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了。面对是非,维持了自己的基本立场就可,无须强求对方完全臣服在自己的立场下。因为人的视角与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一旦成型又很难改变,因此,想要征服对方等于是要彻底动摇人的信念根基。但是,你却没有必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人本来就是这个多元社会中的一员。

中庸的处世方式最好的诠释便是“知性好相处”。对周围的人有个大概的印象与了解,及时调整自己与对方的人际关系,把握好自己对他们赞美与批评的心态,这才是我们应该修炼的情商。曾国藩是深谙人情之道的高手,倘若拒绝被人拍马,则必是孤家寡人无人可用;倘若沉醉在拍马中,则会让那些颇有见地的人才流失。因此曾国藩采用了淡然的处理方式,一边听着满耳朵的谄媚之辞,一边心怀城府头脑清醒地利用各种人才为自己效命,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唐朝时候,郭子仪的儿媳与儿子在闺房吵架。郭的儿媳是当朝公主,平时骄横跋扈,郭的儿子一怒之下冲老婆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是我爹爹不愿意做皇帝,你才成为今天的公主的!”公主一听,立即把这作为一条天大的欺君罪状告诉了皇帝。但皇帝只是微然一笑,说:“确实如此。没有郭子仪,我今天做不了皇帝。”

皇帝的话真是举重若轻!我为君、你为臣,我在主动地位,执掌着天下苍生的性命,你处于被动地位,臣服于我,任你私下说什么闺房气话,也不可能动摇我的君主地位。因此,皇帝一面承认郭子仪的功劳,一面强调了自己的君王地位,皇帝的话让郭子仪诚惶诚恐,连声谢罪。作为一个君王,没有众人的辅助不可能坐稳帝王的位置,但是,如果因为一点细小的风吹草动就以为臣子欺君,那帝王的位置恐怕更加不牢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强势人群的中庸之道关键在于充足的自信!你有足够的自信维护自己的强势状态,那么那些无伤大雅的窃窃私语便大可一笑置之。在不违反根本原则的情况下,给处在弱势状态的人一点发泄的空间,不仅不会动摇自己的强势地位,反而会因为以德服众而让人加倍服从。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因为一点瑕疵而采用强制手段压制弱势,被逼到山穷水尽的人可能会为了生存而最后一搏,从而会产生更大的冲突。

倘若身在强势,但却时刻担心失去强势的状态,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此时的强势只是表象,在心理上该强势已经转变成了弱势。倘若以为身在强势而又一味专横,那么该强势也会因为弱势反抗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发生质的逆转,最终成为弱势!而中庸之道则讲究退可守、进可攻,但却引而不发静观其变,进而适时地因势利导,如此作为才能真正保持强势状态不被轻易动摇!

中庸的处世方式,最终的目的在于缓和矛盾。在不违反各人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它像一道润滑剂,把人与人之间因棱角的摩擦而可能产生的矛盾及时化解,它能摒弃太过极端的做法和偏激的思想,从而让我们少生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而且在可能的冲突中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及时保护好自己。正是这种宽广的胸襟和“大智若愚”的智慧,让我们在莫测的世事沧桑面前处变不惊,左右逢源。这便是中庸之妙!

摆正心态——换个角度看世界,跳出世界看自己

《传习录》中曾经记载了王阳明这样一个故事:“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和朋友们去南镇游玩,一个朋友指着山中一颗开满花的树问阳明先生:“你经常说‘心外无物’,你看这颗树上的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们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先生说:“你没有看这些花的时候,这些花和你的心同归于虚寂,而当你看此花的时候,那么这个花的颜色同你的心一起敞亮起来。如此一来,花还是不在你的心之外。”

这就是王阳明关于“心外无物”的著名论证。无独有偶,外在的世界尽管杂乱纷呈,但只有我用心去接纳它,去欣赏它,它才对我有意义。欣赏的角度不一样,心态不同,得出的意义也就不同。

人生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心态。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要能跳出来看自己,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关照自己,认识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因为好好生活才有希望。

你没有看到吗?令你生气的人已经走得很远了,你还在为他生气,何必呢?康德曾经说过:“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你不妨换个角度审视自己,你就会认识到生活很苦,很累,但也有乐趣和激动,它所呈现给我们的面目,取决于我们的心境,牵涉到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事物的感受。生活也许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他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跳出来看自己,你就会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再也不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你就会勇敢地面对这多舛的人生,在忧伤的瘠土上寻找痛苦的成因、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让灵魂在布满荆棘的心灵上作出勇敢的抉择,去寻找人生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