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哲学
2615400000009

第9章 每天读点生活哲学(3)

在《红楼梦》的第十三回,王熙凤梦中与秦可卿有一段对话,颇值得人寻味: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书旧族了!”

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佩,忙问道:“这话虑得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保永全了……”

此时,宁荣二府尚属鼎盛之期。秦可卿是贾蓉之妻,在贾府中是一个善于思索、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重孙媳妇。她从辩证的观点提出了贾府“荣”时防“衰”的价值信念——“否极泰来”,可谓深谋远虑。

唐朝有一个督运官,功不显,名不就,史书却有专门记载,实属罕见。相信人们看过“罕见”的理由,会多一些对人生的思考。

据《唐书》介绍,这个督运官在一次监督运粮船队时,遇不测风云而翻船,粮食损失颇巨。巡抚在考核他时说:“监运粮食受损,成绩中下。”督运官听后一句话没说,从容地笑退出来。巡抚颇欣赏他的气度和修养,把他叫回来重新评估道:“损失粮食非人力所能及,成绩中中。”督运官仍然没有半句惭愧或辩解开脱之类的话。巡抚深为他的坦荡胸怀所感动,最后评价他:“宠辱不惊,遇事从容,成绩中上。”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名人中,一个小小督运官的一件小事能引起特别关注,正是因为人们推崇他“宠辱不惊,遇事从容”的心态和修养。

《幽窗小记》中的一副抒情对联写得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其大意是,为人做官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联中“看庭前”三个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之意,而“望天上”三个字,则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小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却又隐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这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待名誉和地位应持的正确态度。古代那位运粮的官员,之所以能做到“宠辱不惊”,就是因为他具有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失之不忧,得之不喜,自始至终保持了心平气和、淡泊自适的境界。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越来越重,精神越来越空虚,思想也异常浮躁呢?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然而文明社会却使得很多人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但这样又何苦呢?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面对一生中N个过错与得失,一些人往往准备着N+1个理由。在这N+1个理由中,又可能没有一个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或怨天尤人,或叹世事不公。还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把得失与过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在得失和过错面前,或疯或狂,演绎了一幕幕人间悲剧。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范进中举”为例,在国外现实生活中,此类现象也是大有人在。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科莱利,在一次规模很大的音乐会上,因其出色的表演赢得了热烈持久的掌声。掌声过后,一位行家指出他搞错了一个音符,这犹如重磅炸弹在他脆弱的心灵深处引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一世英名因一个小小的音符而留下瑕疵,从此一病不起,郁闷而终。

看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在名利面前,看淡的少了,所以痛苦的多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类明证。有些事情不容易做到,就证明我们更需要修炼和学习,应学习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他们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能够超然物外,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在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和崇高。

有所忌惮——常怀敬畏之心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少女,有时候,我们好像掀开了这层面纱,看到了庐山真面目,但蓦然回首,却发现她离我们其实很远。

虽然现今人类可乘航天飞船冲出地球系,但人类对地球以外的事物还未曾了解或了解不多。人类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所谓的人定胜天,只能看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绝不可能在某一个点实现,最起码不是现在。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对她的敬畏之心,时刻警醒自己,人类不是无所不能的。因为,对于大自然,人类永远都是有所希求的。”正因如此,古代的先哲们经常告诫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孔子说:“吾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康德也说,“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他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正因为对这个世界有了敬畏之心,我们才获得了尊严,才加速度地离开了动物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开始趾高气扬起来,总是感觉自己能把所有的东西践踏在脚下,总是消解任何所谓神圣的东西,他们对大自然、对人、对道德不再敬畏,在行为上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甚至感觉自己能够倒转、扭曲大自然最一般的规律,认为大自然可以为自己所玩弄,并在这种玩弄中获得一丝快感。

前几天看新闻,说在某公园一位6岁女童跟老虎照相,被咬致死。我不知道该愤怒还是悲哀,为了钱,人可以忘记老虎吃人的天性,利用它做赚钱的工具;为了玩,人可以忘记老虎吃人的天性,宁愿花钱也要玩一玩。老虎失去自由,被关了很久,表演完了还要卖笑陪人照相,终于恼羞成怒了。俗话说,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真应了这句话,老虎一发威,悲剧就上演。人为什么就丧失了敬畏之心?

于此,我又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本画册。画册里讲一个法国小女孩和非洲野生动物的故事。小女孩的父母是专门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影师,常年在非洲野外。小女孩因此结识了很多非洲野生动物朋友,留下了一张张亲密的照片,比如和蛇、大象、金钱豹、鸵鸟在一起。照片拍得很美,堪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可我却感到一丝不安,我担心她总有一天会死在这些动物手里。真的,上的山多终遇虎。兽性是不容揣测的,永远别丧失了敬畏之心。

1764年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却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特殊位置,他在经历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了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此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的规定,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一场大火使这本书成了稀世珍本。这位学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了褒奖,然后按照校规将他开除。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作任何解释,他只亮出哈佛大学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

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作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会百分之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阳奉阴违地作对。

国人对规则往往没有尊重的习惯。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中国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差的。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还是车站、机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胜。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排队或者插队不但不觉得羞耻,反而是“能干”、“机灵”的体现。而在德国,有人为了考验德国人是否守规则,分别在两个电话亭上贴了“男”、“女”标志,结果,德国人果然按照电话亭上的标志,分成男女两队各就各位,就算一边排着长队,另一边的电话亭空着,也没有人会打破这一规则。

敬畏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敬畏感的消失就是信仰的缺失,因为有信仰,人才会有所忌惮;有所忌惮,才会让一个人的人生有规矩,有目标;而有目标的人,才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没有忌惮,必定是群魔乱舞,欲壑难填。欲望就是没有尽头的。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而黑暗的虚无,会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有信仰,有所忌惮,人才能活出一种更高的境界。

宁静致远——“慎独”的功夫和境界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哲学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它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按照郑玄先生的注释,“独”是指“独居”、“独处”,“慎独”就是谨慎自己在独居、独处时的言行、行为。如在《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一语后,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按照现在人的话来说,“慎独”就是人们在独处之际仍能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慎独”指的是人们在独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佛家讲:“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在这里,观心,指观察一切事物,当自我反省解。据《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妄穷而真独露”中的妄为妄见,妄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皆非真有,肯定存在就是妄见。真为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盘境界。机趣中的机是极细致,趣,当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大惭忸”,惭忸是惭愧、羞愧,此指很惭愧。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一个人独坐静思省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当真心流露之际,皓月当空,心旷神怡,精神十分舒畅,感觉体会到了毫无杂念的细微境界。假如这种真心能够常在,而偏又感到真心难以全消妄念,于是心灵上会感到惭愧不安,在此中感到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

“慎独”须静。三国时期蜀汉名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如是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朝的洪序明也说:“淡泊明志,肥甘丧节”。所谓“明志”,就是说不会被利欲熏心,而能保持高洁的志气。而“丧节”是指丧失节操,节本来指“竹节”,在此则用以表示人所应该遵守的本分,凡是有廉耻心的人,都不能为了名利,而出卖自己的节操。

“慎独”须有一颗超然物外之心,若被外物羁绊则难以淡泊。明朝洪应明的《一日一禅》里有这样的描述:“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意思是说:能过着粗茶淡饭生活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样清纯,像玉一样纯洁;而讲究穿着华美服饰、饮食奢侈铺张的人,他们在显贵们面前,往往自甘作出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相。因为一个人的志向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往往都是在贪图物质享受中丧失殆尽的。

淡泊之人,没有任何的羁绊和约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生观,不从众,不受他人之惑,明是非,知廉耻,立身处世能登高望远。即使不能超凡绝俗、出人头地,也能严谨操守。其胸襟空明博大,自有别于势利小人。衮衣玉食者则反之,他们忘记了自己是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人格,不辨是非,不知廉耻,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极尽谄媚之能事,说的是官话套话,就是不会说人话,吃的是民脂民膏,干的却是危国害民的勾当。

“慎独”讲反省,这正是儒家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春秋战国时期,宋昭公众叛亲离,只得架车出逃。在路上,宋昭公就对车夫说:“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逃了。”车夫就问是因为什么呢?宋昭公说:“以前,不管我穿什么衣服,别人都说这衣服华美;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别人都说我英明。这样我内外都发现不了自己的过错,所以今天才会这样狼狈!”从此,宋昭公改弦易辙、以仁善治理国家。他死后,谥为“昭”,昭就是明显,就是能够自我反省。所以,一个人有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反省的勇气和智慧。“慎独”,强调人的自我反省,增加修养,与人为善,从而使他人愿意亲近你,人际关系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慎独”的功夫需要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休闲的时间。这是修养的外在条件。独处之时,更要分清善与恶。“善”与“恶”都源自人的“一念”,同时人的许多欲求也随之而来,而君子则能够在没有行动之前考虑再三,绝不能贸然进行。若不然,就有可能走上“恶”的极端,这就很可能违背了“中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