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而不忘形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要做到喜不失常,得意而不忘形,乐而不失风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是要喜而有度,保持一颗平常心。当工作有了成绩,受到上级表扬、下属称赞时,要做到乐能自持,喜能自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喜”冲昏了头脑。
二是要一分为二,做到喜中思忧。在成绩面前,领导者要保持清醒,注意在“上级放心,同级叫好”时,自觉地找不足、找差距,使工作一直处于先进地位。反之,则往往是喜中藏忧,前功尽弃。所以,领导者对自己要有“鸡蛋里面剔骨头”的精神,工作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挫折;有了成绩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形势大好时,要想到可能存在的忧患。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者在不断地克服自身问题中前进,在赞扬声中进取。
三是要谦虚谨慎,把功劳归于大家。领导者要始终有这样一个观点:任何工作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领导者为工作上取得成绩而欣喜时,要想到这是大家的功劳,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仅如此,面对成绩,领导者应该冷静反思如果自己的工作做得再好些,成绩是不是还要再大些呢?这样就不会因为有些成绩而得意忘形了。
情感和理智总是有一定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怒不变容、喜不失常”作为领导者自控艺术的理想境界,不是容易达到的,但只要具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能够逐步接近这一境界的。
怒而不形于色
“一怒之下踢石头,只能痛着脚趾头。”在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教训不胜枚举。有的领导者动不动就使脾气、耍性子,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其结果,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影响了工作,而且会导致情绪对立,事态扩大,伤害同志间的感情,甚至使矛盾激化,酿成祸害,遗恨终生。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因此,古今中外有作为的领导者,无不时刻注意“制怒”。而要真正做到“制怒”,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长期的修养和磨炼。
第一,要正视缺点,不要自我原谅。
清朝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看出了发怒的危害,自书“制怒”条幅挂于中堂,以此自戒。而有些领导者却不以为然,往往视发脾气是生活小节,不是什么大毛病,不但不检点自己,还总以为自己是“恨铁不成钢”,“我心是好的,只是有些急躁”,甚至认为是有个性的表现,没有火气就没有魄力等等,以此原谅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就必须正视这一缺点,把“三思而后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随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
第二,要全局在胸,做到“两个非常宽阔”。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各级领导“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善于容人,通达事理,这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气度,也是一种美德。领导者有了宽阔的胸襟,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善于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就能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气氛。我军的著名将帅中,很多都集刚柔于一身。他们果敢而又理智,严厉而又宽容,耿直而又灵活,在强敌面前“横刀立马”,在部属面前“温暖如春”,无一不具有提挈千军的非凡气度和激扬士气的宏大气魄。
第三,要增强理智,培养自己的耐心。
领导干部做工作,涉及到的都是具体人,而且常常处于矛盾的焦点。如果遇到一点事情就沉不住气,耐不住性子,稍有不顺就着急上火,那就很容易丧失理智,感情用事。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甚至闹出乱子来。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者,往往以怒制怒,以怨报怨,结果,不仅无助于化解矛盾,反而酿酒成醋。由此可见,有耐心也是一种领导才能,是一种领导艺术,只有耐心细致,始终方寸不乱,情理结合,才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理清“乱麻”,解开“疙瘩”,化解矛盾,减少工作失误。
第四,要有雅量,不要随意“迁怒”。
雅量是一个人的高尚情操。一个志在成就事业的人,必须具有雅量。在现实生活中,上下之间,班子内部,因工作发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若相互谦让一下,便会“海阔天空”、“烟消云散”,甚至结下深厚友谊。要做到遇事讲雅量,就要学会宽容人、体谅人、理解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是自己心情不好时,不能拿下级当“出气筒”。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个适用范围,发怒也是如此,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采用。问题在于能否用理智控制感情,知道限制自己,在需要发怒时,愤怒的情感会比和颜悦色的态度更为有力,更见成效。
控制自己的怒气
作为领导者,要切忌发怒。须知,盛怒之下,成事者少,败事者多。人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很难保证正确。同时,经常情绪紧张,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而且也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影响组织内部的团结。作为一个领导者,为实施成功的领导,头脑应该是清醒理智的,要充分认识易怒的危害性,加强制怒修养。
第一,要平心静气。
当与对方发生争执时,首先降低自己说话的声音。因为声音对自身的感情产生催化作用,声音大,导致冲动起来的感情更为强烈。其次是放慢语速。因为一旦个人感情掺入后,语速就变快,易引起感情冲动。再次,胸部保持挺直。情绪激烈、语调激动的人,胸部会前倾,使脸部更贴近对方,人为地造成紧张局面。保持直立,可以淡化紧张气氛。
第二,要闭口倾听。
因为在争吵的情况下,往往失去理智,在这种情况下,说理是毫无用处的,最好的办法是倾听别人的,让别人把话说完。尽量做到虚心诚恳,通情达理。愤怒情绪的特点,在于短暂,气头过后,矛盾就易解决。当你很难说服对方时,闭口倾听,会使对方意识到你对他的观点感兴趣,可削弱和避开对方的气头,气头一过,就可风平浪静。
第三,要转移注意力。
人在发怒时,大脑皮层出现强烈的兴奋点,造成意识狭窄状况。这时,强制自己不听对方激烈的言辞,可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春秋时,蓝田侯王述性格暴烈,但注意自控,轻易不为旁人激怒。一次,一个名叫谢无奕的人,气势汹汹地骂上门来,大吵大闹,当着王述部下的面,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但王述强压性子,默默地面壁而立,一声不吭,直到谢离开很久,他方问部下“他走了吗?”部下答“他走了好一会儿了。”我们可以学习王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自己的情绪被激化。当然,更重要的是加强自己的修养,一旦冲动时,内心估计一下后果,充分意识自己的责任,将自己理性升华到理智、豁达的程度,就能控制自己的心境,缓解紧张。合理的让步,不仅对事情大有益处,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正所谓“退一步天宽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