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中黄村志
2619200000011

第11章 村貌(4)

在前胡同尽西有一朝东小门,门内有一坐北向南的二进院,称后头院。胡同自西向东为胜茂院、花园和腰厅院。花园北房为客厅,南通牛院。抱亭东,胡同左右有院两座,北称角里院,南称角里腰厅院。在后胡同自东向西依次是角里后院、祠堂、书房院、水生院、万来院和根喜院。

(三)旗杆院

王氏旗杆院位于西中黄村西南仁义巷路北,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37年)。清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王氏19世举人王渊通于民国四年(1915年)重建。大门外立木旗杆两根,故曰“旗杆院”。

旗杆院总占地938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四合院、书房院、厨房院、牛院、茅房院,各院有互通小门,来往方便。胡同用鹅卵石摆花砌路,防滑、美观、结实。胡同内有双面照壁,正面对大门,反面对西院门。

西院为正院,北厦三间,中间是六扇木制软门,东西两间各四扇窗户与软门花格相同。窗扇的木隔板上,分别镌刻着四条格言:检点忙里错,防闲酒后言,调理怒中气,爱惜有时钱。”北厦里面正中放置神龛,摆放祖宗牌位,凡节必先祀奉。东西厢房各三间,分成四个屋子住人。东院建于清道光四年(1825年),北房为砖木结构平房,房顶可晾晒粮食,通过两个圆孔流入棚上的粮囤内。东西厢房与西院相同,另有南配房三间。城垛式围墙高七米,门额匾书“基命宥密”,楷书工整,刚劲有力。

整院建筑全部为大立木,砖包墙结构。

整体建筑考究大方、朴素典雅、既无高大豪华之感,又无矮小庸俗之气。

旗杆院至今基本完好。

四、生活设施

水井、水窖、天池、碾子与石磨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设施。也是构成地处黄土高原古村落的必然特征。

(一)水井

解放前,西中黄村有可用水井11眼,村内八眼,分布在关道西的仁义巷、南斗巷、古中巷、北当铺巷、北门口和关道东的院东汧巷、张家祠堂北、王家大院西;集上三眼,分布在南巷和尉村道的南北两侧。

关于打井起于何时,因多数井没有记载,故无法确定。北门口西的水井,有一宽40厘米,高77厘米的石碑,现仍镶嵌于井房正面的北墙上,碑名为《穿井记》。由于时间久远,字迹有些不清,隐约中能看出“太平县中黄里创建新井碑记……为首人张驰……有份人九十七……嘉靖二十四年正月立”的字样,可知这是463年前打的一眼新井,新井已有四百多年,老井当然会更早。

水井有井房,内有灯窑、神龛、井台和水槽。井房宽3.4米,高2.5米,进深2.95米,西墙有灯窑,北墙有神龛宽40厘米,高85厘米,深70厘米,供奉龙王为泥塑,高约20厘米。

井深二十余丈,为双眼水井。绞水时实桶上,空桶下,一般需有二人,一人绞把,一人煞绳。井有井规,先后有序,不得抢先。井绳、下井桶有专人保管和维修。如有将桶或绳掉在井内,谁掉谁捞,不能拖延。井绳、水桶不能在井过夜,傍晚由最后打水人盘绳,送归原处。

旧时的井绳都是直径一寸粗的麻绳,桶是木桶,用麻绳拴桶,一是不易拴牢,二是不好吃水,三是因空桶太轻,绞时易滑。因此在绳的两端各有一条七八尺长的铁索子,用以拴桶。铁索由两段组成,接绳的一段称为上段,两头各有一个小圆环,中间以若干小长环相连;接桶的一段为下段,一头是较大的圆环,另一头是葫芦状环,此环的大头也比上段的圆环大,中以若干长环相连。造铁索时,先将下段铁索穿入上段的圆环后,再套圆环,并接死,这样两段铁索便连在一起,两头都无法抽出。拴桶时,先用铁索穿过桶梁,再把葫芦环的小头插入上段圆环,套住下段圆环后,抽出葫芦环的小头,便用铁索套住了桶梁。

(二)水窖

全村共有水窖五个,分布在张吉祥牛院,张兰茂牛院,学校南院,王官保门前和集上北巷尽东头腊铺牛院门前。水窖的用途有二,一是蓄水,避免雨水乱流而使道路泥泞;二是补充牲口饮水,建房用水和洗衣、浇树用水之不足。就拿腊铺牛院门前水窖为例,它距泊池较远,在这里吊水要比在泊池担水省工很多。此窖深五丈,底部直径九尺,上部直径五尺,先用红土满钉,再用青砖通瓷,顶用有口青石棚起,外筑三尺高,一丈见方窖台,口以磨盘相盖,蓄水不漏,常年有水。夏日的傍晚是儿童玩耍,大人乘凉的好去处。

(三)泊池

过路台子北面,是一条宽约七米的东西大路,路北为天池。天池的北岸是一直线,东、南、西三面为弧形,占地2000平方米。池中有一由五孔石桥组成的南北通道,将池一分为二,池水由桥下相通,上建凉亭,故称水过凉亭。

天池也叫泊池,深四米,底以红土和石灰铺垫夯实,蓄水不漏。四周下石上砖砌起,中建两层石岸,供妇女洗衣和儿童戏水时用。砖墙比地基高出1.2米左右,东西为实墙,南北是花墙,儿童可攀登而上。进水口有二:东南角引院东汧洪水入东池,西南角引尉村路下雨水入西池。在入水口处各有一宽约一丈的坡状池口,供牲口饮水和清淤时行走。

水过凉亭建在第三孔桥上,此处较宽,两岸用厚约九寸的大块青石板铺底,向外闪出一尺。此亭除上瓦筒瓦外,皆以木料构成。四角各竖一根直径为64厘米的圆木粗柱,支撑亭的主体。每柱外半圈又以三根直径16厘米的小柱相辅,支撑四角的突出部分。柱上用大小不同的斗子和粗细长短有别的替木相套,格调独特,八卦攒顶,四角高挑,下吊风铃。亭分三层,高过三丈。亭下南北行人,东西观光,旁建木栏,相间柱头刻瓜、桃以饰。内立石碑两通,一为建亭原因和捐款人姓名,一为建造者留言。留言中有这样一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后亭若损坏修复,胜我者添斗子一个,不胜我者剩斗子无数。”民国年间,西北角坍塌,出标招工,无人敢应,后请本村吴氏修复,虽式样复原,但剩斗子一堆。在亭前第一孔桥上和亭后第五孔桥上各建一下石、中木、上瓦的牌楼。楼、亭木质皆以红色油漆,上盖孔雀色琉璃筒瓦,阳光照射,光彩夺目。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人们可以看到水上水下楼亭相映,池口燕子衔泥,水中群鸭戏游和岸上少妇倩女洗衣说笑的情景。在暑热的夏天,中午青少年戏水,傍晚成年人铺席乘凉,凉风习习,吊铃叮当,好不惬意。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水性,以适应洪水浇地的需要,每年六月十三庙里唱戏时,泊池都要建台打擂。各院选送水性好的青少年参赛,落水者为败。摔跤开始,锣鼓齐鸣,观众拍手叫好,口哨不绝。为防意外,池内设专人保护。赛后给胜者颁奖告终。这种活动始于清代,民国年间仍很盛行,直至日寇侵华才予中断。

除集上水过凉亭下的两个泊池外,村里的南门内,官道东还有一个占地二三亩的泊池。此池何时创建不详,但重新修整却有碑可查,是清代嘉庆十四年(1809年)六月的事。池深丈余,下以石灰和红黏土拌匀铺垫夯实,旁以条石相砌,蓄水不漏,四季有水。西北为进水口,蓄纳村内雨水,池满后,流出南门灌田。西南角为坡状池口,供牲口饮水和清淤时行走。西面建有尺二宽、五尺高的砖墙,上嵌石碑。东、南、西三面建有两层石岸,供妇女洗衣和儿童戏水用。

泊池也叫天池和涝池。在汾城县境内,几乎各村都有,不过在井水特深的边山一带则更显得重要,因此修的也更为气派。天池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四条:(一)便于村庄退水。此地全年降水量虽不算多,但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内,一到此时,往往是暴雨如注,洪水泛滥,各家院子水流向街道,汇聚起来流向低处,如果没有一个容纳大量雨水的凹地或使之畅流的去处,就会造成灾难。泊池正好起到了蓄水防灾的作用;(二)是解决村民洗衣、牲口饮水和其他用水的好办法。池水经过沉淀,清澈透亮,可以养鸭、洗衣、浇菜、饮牲口。在春、夏、秋三季,清波荡漾,水光潋滟,鸭浮水面,蛙声不断的时刻,大姑娘、小媳妇一边洗衣,一边说笑,心情舒畅,实为繁忙中的享乐。就是冬天,人们仍可破冰取水,挑回而用;(三)是儿童娱乐的好去处。夏季水温适宜,孩子们在这里戏水玩耍,练出好的水性。冬季严寒结冰,冰面光洁明亮,是天然的滑冰场;(四)涵养地下水,改善小气候。民国后期,集上泊池开始漏水,每年春天池水干涸,使新井水量减少,绞不了几担,便成了半桶混水,而且气候干燥,人感不适。同在一村,同是一年,村内泊池不漏,仍然碧波荡漾,气候宜人,井水不减。综上所述,可见泊池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是村容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碾子与石磨

解放前,西中黄村有碾子8个,石磨30余个,其中磨面的旱碨子有28个。这些是昔日村落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设施,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已被人们遗弃而将变为文物。

碾子都是公共所有,多数是每闾一个,也有两闾合一的,都有专人管理。用时谁占得早谁先用,后来者依次行事。碾子由碾盘、碾磙、碾心、碾架、碾杆五部分组成。它可以碾米、化面、碾韭花、脱麦仁等。碾米的附属用具有笤帚、簸箕和面篮。碾好后要用簸箕将糠簸出,一遍不净碾两遍,直至将糠皮碾净为止。化面多见于正月十五前化糕面,是将软黍子米闷湿,再在碾子上碾化、过箩、再碾化、再过箩,直到无法再碾为止。因化的面细腻,炸出的油糕既美观又好吃,所以人们炸糕多以化面代替碨面。

石磨也叫碨子,分水碨和旱碨。水碨较小,只有一个碨眼,是专门做豆腐、开粉坊用的;旱碨较大,有两个碨眼,是给牲口拉料,给人碨面用的。碨子由六部分组成,即碨盘、碨扇、碨心、碨杆、拄棍子、拨条子。另外,碨主还应准备捂牲口眼睛的眼盒子,扫碨道的扫帚,箩面用的箩坐和盛面的木涵。如果是用大箩,则应准备打箩的设施。磨面户应准备笤帚、簸箕、面篮。箩面分小箩子箩和大箩打。小箩子是圆的,用手箩,箩下有箩坐,坐下有面涵,将碨下的有面的麸倒入箩子,用手拉动,面即筛入涵内。大箩是方的,用四根绳子吊在面窑上的木椽上,通过窑孔将木架送到窑外,在架端用一立木与脚蹬子相连。立木内的木架上还有两根横棍,中间栽一木桩,人称“挨打毛”,两脚互蹬,横棍磕在挨打毛上,面即箩入面窑,再以单脚磕,麸则打入麸窑。

碨子用过一段,碨槽就钝了,要用钢錾錾深,这叫抶碨。刚抶过的碨子快,四五遍就碨净了,用钝了则慢,需碨六七遍才行。故每隔数月,就得抶碨一次。

碨子都是私人所有,但不是家家都有,无碨户碨面要事先问碨子,定好时间方可使用。写到这里想起一个问碨子的故事:有个口吃的中年人先到,说:嫂,你,你……”下边的话尚未说出,又来了一个青年人说:婶婶,碨子明天闲吗?”答:闲着哩,你用吧。”青年人转脸走了。中年人一急之下吐出了七个字:“我是来做球啥的?”主人笑而无奈。碨面要给碨主留碨底(约有一斤麸),这是规矩。因为碨主购置设备、修理工具、顾人抶碨都需花钱。碨面一般是用牲口拉碨,也有人推的。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村里牲口很少。无牲口户碨面得先问牲口,碨完面,麸皮要送给牲口吃,这也是规矩。按理说这些规矩都是合理的,但是那时穷人很多,更有一些户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不容易弄来几升粮食,哪敢问牲口?多是推两遍连糁一和吃了。那时还是好心人多,碰到惶户,都能破例,不让留碨底,不叫送麸皮,充分体现了中黄人的团结与友善。

(第二节)代建筑

一、公房

从1955年到1980年为集体经济时期。期间大队在东门内路南建有副业股,占地3亩多,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经营木工、铁工、翻砂、发电、磨面、碾米、弹花、榨油、压面等项目,有胶轮车一辆、30拖拉机二台,55和链轨拖拉机各一辆;在东门外路北建有猪场,经营豆腐坊、粉坊,有猪近百头;在城里院东建有学校和舞台,占地10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有八年制学校一座;在一队天池西打深井一眼,在村内外建水池七个,解决了全村人吃水问题。各生产队均建有队部、库房、饲养处,占地五六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有牲口四十头,胶轮车两辆不等。

党的三中全会后,除学校、舞台、深井、水池外,其余建筑、牲口、机具等,全部拍卖给私人所有,集体经济逐年削弱,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广大人民迈向富裕之路。之后,公有建筑又以不同方式再掀高潮。

2002年在全县开展基础教育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和全校师生,认真学习,积极响应,决心拆除危旧校舍,新建教学楼房。由于上下努力,齐心协力,资金终于筹齐:上级拨款43万元;大队筹集36万元;干部、村民及在外工作人员捐助33650元。当年5月10日,在原校址就北破土动工,经过143天的奋战,于9月30日一座建筑面积952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终于落成。楼顶隔热,瓦有红色琉璃筒瓦,楼壁美观结实,贴有白色瓷砖,楼前竖有光泽灿烂的旗杆和建校捐款碑,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精神为之振奋。

2008年春,随着在外打工人员的增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西中黄党总支、村委会与南北中黄协商,决定在原校基础上,改建封闭式管理学校。在自筹资金80万元的基础上,争取到国家投资40万元。拆掉南面的旧平房,在原址建立了进深八米的二层宿舍楼18间。此楼上为宿舍住人,下开门店出租,既解决了建校的资金不足,又繁荣了贸易市场。原北教学楼加高一层,二、三层作教室上课,下层改宿舍住人。经过三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座崭新的封闭式管理学校于11月10日投入使用。

附:西中黄村教学楼创建记

天宝因物华,地灵育人杰。中黄故里历史悠久,数百年来,贤能辈出,自古至今全村人才济济,长盛不衰,正赖尊师重教传统渊源。物换星移,尊师不易,时世更迭,重教依然。1949年后,全村教育长足发展,虽干部村民对学校教学多方改善,但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旧的教学环境设施条件已远不能与新时期要求相适应。2002年全县基础教育年活动蓬勃兴起,村干部和村民在党总支书记张来水的带领下,唱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主旋律。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协商,决议在原校址创建教学楼一座。由于工程需求资金数目较大,于是采取了上级拨,村里凑,干部群众及在外工作人员捐的办法筹集资金。决定做出后,全体村民和各路贤达一致赞同,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物,意挚情深。2002年5月10日,教学楼奠基动工。经干部和村民艰苦努力,于2002年9月30日圆满竣工。全部工程总投资45万元。楼为两层,建筑面积952平方米,分为十二个教室,可容六百余名学子就读。如今学校楼房耸立,新貌焕然,它凝聚着全村3500余村民的滴滴心血。因此凡在此为师、为学者,莫负全村父老之厚望,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诲人不倦,呕心沥血,培育良才。学者要励志发奋,奋发苦读,搏击学海,成栋梁报效国家。

二、民居

解放至今民居情况大致可分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