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中黄村志
2619200000002

第2章 序二

梁合水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

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纵观洋洋近40万字的浩瀚巨着,依照编撰史志的规范要求,应有尽有,一览无遗。全书分为11个篇章,若干小节,详述了本村的村容村貌、党政建设、农事发展、人口计生、工商贸易、文物古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人物、大事等等,囊括了夏商之初建村以来约4000余年的历史演变轨迹,涵盖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彰显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特色。内容翔实,文风朴实,是一部存史料、鉴得失、资政治、励民风、扬美德、助教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好志书。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慧眼识珠,匠心独具,在纷繁庞杂的史料中,提炼概括出本村的“三大特色”,重笔浓墨,淋漓尽致地重点详述。若能细细品读,犹如身临其境,一股古香古色、古建古风迎面扑来,令人向往和陶醉。这里,我就不惜笔墨,对西中黄村的“三大特色”再赘述几句。

特色之一,人文景观林林总总,历史悠久。本村古建筑林立,遗址遍布全村各处。有关帝大庙、大郎庙、三官庙、春秋楼、水过凉亭、峰坡庙、过路台子、城里院、旗杆院、七椽院、角楼书房、四铭碑、功德牌楼、福寿碑等等。这么多的古迹名胜,与千年古镇汾城的各种古建筑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散存于民间的古瓷器、古字画、古家具更是难计其数。“七七事变”以前,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文化商贾来村收藏,摩帖、拓碑者络绎不绝,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多幅墨宝均被收走。至今仍有不少人前来观赏,收买古文物。灿若群星的文物遗存,既是先人足迹的历史见证,又是文化、文明的实物记录,充分显示出西中黄村是一个中华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村”。但可恨又可惜的是,日寇侵华后的烧杀抢掠罪行,使村内大部分古建筑毁于一旦,残存部分又经多年风雨侵蚀,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见此情景,村人无不痛心疾首,唉声叹气。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多有修复之念,实无经济之力。翘首企盼政府和有识有力之士,慷慨解囊,合力修葺,使历史文明瑰宝重见天日。

特色之二,城池建筑别致奇特,实属罕见。西中黄村是砖包城,城中有城。这在全省独一无二,全国也是罕见。明崇祯年间,陕北农民起义,时任陕西周至县知县的张化(本村人),积极倡导筑城御寇。一座砖包城墙的浩大工程,遂于崇祯三年开始施工,至清雍正年间竣工,历时96年。城墙周围长1980米,高9米,上宽3米,底宽7米。顶端建有800个垛台,台台有眼,望射皆可。城设四门:东为来青门,西曰建威门,南称永熙门,北是武安门。均为当时县长魏公韩所书刻于城门之上。北门、西门字版还在,苍劲有力。在日寇侵华的战乱年代,城墙被拆毁半截,已成残垣断壁。每年正月十六闹社火时,全村群众随同锣鼓旗伞、花鼓、秧歌,绕城畅游,浏览野外风光,展现民间艺术,其场面十分壮观。所谓城中城,俗称城里院,系张化的宅居(此时,张已擢升关西副使之职)。该院建于崇祯六年(1633年),占地面积2030平方米,为三进院。墙高4米,宽1.42米。外筑垛台,高1.52米,垛口高0.32米,宽0.3米。内建女儿墙,高0.4米。东南、东北建有20米高的四明望楼,相互对称,楼楼相通,望射兼备,堪称“坞堡”。该院大门上方,高嵌石刻“进士第”牌匾,门前竖立两通“百福”百寿”石碑,是张化父亲80寿诞时(1642年)所立。文字古老而奇特。已被县博物馆收藏于汾城碑林之中。

特色之三,民间文艺异彩纷呈,源远流长。西中黄村的抬阁,也称高抬,久负盛名,享誉四方。从明清延续至今,越办档次越高。抬阁的装饰和表演,其特点是精巧奇妙,高悬惊险,别致新颖,悠然大方,带彩不露,真可谓精妙绝伦,引人入胜。扛抬由一人肩扛,抬阁则由四人来抬,后来再发展到大车拖拉。方桌为底座,上面两人、三人到四人,着戏装来表演。由演唱古戏曲到今天的时应宣传内容,寓思想教育于传统文化之中。加之运用滚珠轴承、机械化、电气化等表演技艺,光彩夺目,更令人惊喜不已,流连忘返。西中黄村的抬阁还走出乡村,到新绛、万荣、侯马、临汾、浮山等县市表演,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道。而今,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不少地方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前来预约,邀请他们去献艺,让当地群众一饱眼福。目前,村委会正在谋划,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变,以此带动全村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编写这部村志实非易事。一是知情者不多,老年人一个个多已作古,无“活档案”可询;二是没有完整的历史资料留存,搜集材料犹如“大海捞针”般的艰难。所有史料全靠编撰者锲而不舍、呕心沥血,花费了数年时间和精力,收集访问,寻觅求证,综合分析,去伪存真,一点一滴地积累,才收到“集腋成裘”之功效。村志的编撰者,多是离退休老干部和本村有识有志之士。他们怀着对家乡、对社会、对历史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满腔热情,有的割舍城市的闲适生活,有的放弃外出挣钱的机会,有的不顾年老体弱的诸多困难,都一心一意地为编写村志服务,其高尚情操值得大书特书。村志主编张秋生,笔名张蒙,是颇有声望的文学作家,有名的大手笔。他说:西中黄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是西中黄村的儿子,我不出力谁出力!”便毫不推诿地担当重任。他放弃了一生中热爱的散文、小说写作,全身心地投入村志的组织、策划和编写上。他住在襄汾县城,每次回村安排有关村志编写的事宜时,都把老伴带回家做饭、料理生活。回到县城以后,又汇集整理资料,或打印文稿,常常熬到深更半夜。曾编写过县党史的张秋景,文字功底厚实。他利用家住县城的便利条件,负责从县志中查阅、收集并整理村志中所需要的资料。还主动承担几个重要篇章的书写工作,都能按时圆满地完成任务。他每次回村都是自带方便面,生活自理,不愿打搅和麻烦别人,其艰苦作风受到乡邻称赞。负责资料搜集的徐永安,白天外出走访,走遍临汾、襄汾各地,夜晚挑灯写作,夏收时也顾不得收割自家的小麦,只怕延误村志的编写。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令村人感动。身怀一技之长的赵继先,舍弃高薪聘请良机,扑下身子全力投入村志编写,三个多月就收集素材、编写文稿五万多字。退休教师张临玉,村老协领导王吉选,不辞劳苦,尽心尽责地整理和保管文稿,处理书信往来等日常事务,细致周到,滴水不漏。87岁高龄的刘汉卿老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多次走到村外坟地,寻找碑记佐证,其精神难能可贵。还有村民张启瑞老先生、退休干部村老龄委员会会长张长旺、村会计王峻烈……他们都积极为编写村志出谋献策,跑前跑后,花费了不少力气。总之,这部村志是集体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所有组织领导者及编写和参与者,功不可没,善莫大焉!

写序,当由名人名家所为。我两者皆非。而村领导和编委会决定,序言要由本村人写,并推举于我。再三推辞不过,只好从命。献丑了,是也,非也,让行家和读者评说吧!幸喜的是本志算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臻完善的西中黄村志,就留给后人继续劳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