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2624200000019

第19章 罗荣桓

罗荣桓(1902~196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湖南衡山南湾村(今属衡东)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鄂南暴动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参与指挥辽沈、平津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童年的欢乐与忧伤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衡(hénɡ)山县南湾镇新大乌一户乡绅(shēn)家中。罗荣桓的父亲罗国理原先是个读书人,以教书谋生,可是,教学所获,不足以养活全家。于是,罗国理向亲戚借了8吊铜钱,在南湾镇开了一间杂货铺,取名为“永隆(lónɡ)号”。

罗国理头脑灵活,待人和善,生意发展很快。他很快就从一个养家糊口都困难的穷教书先生成为本地的乡绅(shēn),成了当地受人尊敬的人物。

罗荣桓童年时期,父亲的生意比较稳定,全家人住进了南湾镇。父亲生意上的成功,为孩子们带来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环境。童年的罗荣桓,衣食不愁。他性格内向,不多说话。夏天,他们乘大人午休时,跑到小溪里去游泳。在下雨少的季节,孩子们还可以在水中捉鱼。这条小溪与田野相连,水中浮游生物很多,因此,鱼也就多起来。童年的罗荣桓经常与小伙伴们忘情地在小溪里玩耍。

有衣穿有饭吃的罗荣桓,却是个心事很重的孩子。他自己的家庭比较富裕,亲友们却都很穷,就连亲舅舅家,也是穷得吃饭都经常发生困难。舅舅家地少,也没有其他收入,只好长年给地主当长工。

小时候,罗荣桓常常到舅舅家中去玩。舅妈喜欢唱山歌。那歌词饱含着穷人的心酸。在罗荣桓的童年,给他留下记忆最深的大概是湘(xiānɡ)江和洞庭发大水。几十万灾民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要饭。那些挑在父亲筐子中的孩子,都瘦得皮包骨。他们眼里充满了饥饿的神情。还有许多孩子,被父母带到南湾集市上,头上插一草棍,表明这孩子是出售的,给一点钱,就任凭不相识的人领走。那些被卖掉的孩子,凄(qī)惨地哭着呼喊自己的父母。这一幕幕悲惨的现实,使童年罗荣桓这个不愁吃穿的孩子乐不起来了。勤奋好学的“书呆子”

8岁那年,父亲把罗荣桓送进了私塾(shú)。

开学这一天,父亲为了表示对先生的尊敬,亲自带着罗荣桓来到学校。出现在罗荣桓面前的学校是一间大祠(cí)堂式的房屋,房子一头是先生讲课的地方,另一头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先生和学生用的都是旧式八仙桌。所不同的是,先生一个人用一张桌子,学生们四个人用一张桌子。刚开学时,孩子们有一种畏惧(畏惧:害怕感,不得不老老实实遵守规矩。)几天之后,孩子们觉得实在没意思,就开始琢磨老先生的活动规律。

孩子们发现,老先生讲一会儿课,就要出去一次。出去的时间有长有短。有胆大的孩子就趁(chèn)老师不在时,偷偷溜出学堂,侦(zhēn)察老先生的活动。原来老先生是跑回自己住的地方,喝茶、抽烟、聊(liáo)天去了。于是,学生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干自己喜欢的事。

罗荣桓早就跟父亲学会了《三字经》等书上的字。他对老先生的讲课方式也不感兴趣。课堂上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吸引他,他就自己找乐子,有时候跟同学们一起讲故事,有时候自己叠纸玩具。他干什么事都特别专心。

有一天,先生出去了。罗荣桓拿出一张新宣纸,很快就叠起一只精巧的小纸船。他叠(dié)得正专心的时候,同学们的读书声响起来了。罗荣桓没意识到先生来了。他继续欣赏(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自己的杰作。

愤怒的老先生把罗荣桓叫到讲台前,让他伸出手来,手心向上,狠狠地打一顿竹板子。放学时,罗荣桓的手已经肿得跟蘑菇一样了。他气愤地回家了。回家后,手掌钻心地疼痛,连筷(kuài)子都拿不住。罗荣桓性格内向,平时遵守纪律,不调皮捣(dǎo)蛋。这次挨打,使他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侮辱(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这次教训之后,罗荣桓在课堂上再也不干其他事情了。他爱学习,尽管老先生讲的那些东西他都会了,但还是认认真真地学。他家已有两代读书和教书的历史,所以,家里有不少藏书。罗荣桓在爷爷的藏书中,发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小说。他如获至宝,每天捧着这些书读。在学堂里,先生不在的时候,别的孩子继续玩闹,而罗荣桓则自己看书,不管多么吵闹,都不会干扰(rǎo)他读书。

罗荣桓读书入了迷,上学时除了完成先生教的任务外,就是看古典小说。

有一个夏日的中午,家里人都午休了,他拿了一本书到池塘边去读。地上蚂蚁和小虫子太多,他就爬到一棵伸入池塘的树杈(chà)上。由于读书过于用神,他竞忘记了自己是在树杈上,读着读着,就从树上跌(diē)下来,掉进了池塘里。在塘边树荫下休息的人,被池塘里“咚”的一声巨响吓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罗荣桓正从池塘里向上爬。身上的衣服,手中的书都弄湿了。人们七手八脚把罗荣桓从水中拉上来。从此,乡里人都称他为“书呆子”。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村开始办起新学校。1914年,在罗荣桓家附近的壶山享祠(cí),有人办起了一所新式小学,学校的名字叫罗氏岳英小学。办校者曾经在省城进过洋学堂,接受过新文化的教育,所以,学校开设的课程,除了国文,还有算术、地理、历史、博物、体操、音乐、图画等课程。这所小学开始招生不久,父亲就领着罗荣桓来到岳英小学报名。罗国理请求校长罗炳(bǐnɡ)文为儿子取一个名字,他是个国文功底很厚的人,罗炳文略作思索,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荣桓”两个字。从此罗荣桓就用这个名字走上革命道路。

勇于接受新思想的少年

新小学的教育方针是学以致用,号召学生们把所学的算术、自然、博物、历史等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罗荣桓是个学习和办事都很认真的学生。他一方面把老师教的内容努力学懂,一方面又寻找使用的机会。

罗荣桓响应老师的号召,学习中坚持联系实际。学习了自然知识后,他了解到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是地球、月亮围绕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那些关于鬼神的说法,都是封建迷信思想。他学习自然知识期间,碰巧是人们上祭庙的日子。在南湾镇的北头有一座关帝庙,里面供奉的是关公。每当上庙的日子,就有许多人来拜关公。人们拜关公的目的是让他保佑自己平安。罗荣桓通过学习认识到,保护安全主要靠自己,关公什么问题也帮你解决不了。可是,人们早就把关公神化了。庙中的关公泥像,被人们说得神乎其神,谁要是对关公塑像有一点不敬,准会遭受惩罚(惩罚:严厉地处罚。)。即使到庙里用手指一指关公的塑像,也立刻会肚子痛。罗荣桓不信这些,就想试验一下。

有一天,罗荣桓邀(yāo)了一个好朋友,拿了一只粪筐,装了半筐子猪粪。他先到庙里进行侦察,发现里面没有人,就把关公塑像肚子里的米糠(kānɡ)掏出来,然后,把半筐猪粪倒了进去。第二天,又是一个拜关公的日子。男男女女的信徒从周围村庄赶来。罗荣桓和他的好友躲在大庙的一个角落里偷看。只见人们进庙之后,摆上供品,烧上一炷香,恭恭敬敬地磕头。拜了好一阵,有一个人小声嘀咕:“关公身上怎么会发出这么大的臭味?…‘不能说,这么说要肚子痛的。”一个人警告道。一个小男孩跟着说:“是很臭嘛!不信,你闻闻看。”这时,一个高个子成年人站起来靠近关公塑像,伸着脖子一看,惊讶地说:“关公肚子里全是猪粪,怎么能不臭呢?”听到这话,一个人愤怒地说:“你敢说关公肚子里全是猪粪,会遭雷劈(pī)的。”“本来嘛,不信你自己看一看。”那个过来看了看,发现关公肚子里确实是些猪粪。可是,他只是说:“罪孽(niè),罪孽。谁干这种缺德事,要遭(zāo)报应的。”听到这些无可奈何的谈论声,罗荣桓和他的伙伴悄悄溜出了大庙。事后,什么报应也没发生。从此,南湾小镇和三乡五里的人们,都知道关帝庙并不灵验,拜它一点用也没有,靠它还不如靠自己。

在高等小学读书期间,老师开始给学生讲述国家的危难、政府的腐(fǔ)败、整个民族所面临的危机。面对中国地图,罗荣桓开始了解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知道每个中国人都负有为民族存亡分忧的责任。担任各门课程的老师,都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向学生们传授爱国意识。罗荣桓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产生出了忧国忧民、将来为国家兴亡出力的意识。

14岁那一年,罗荣桓高小毕业了。这个关心国家大事、一心想着将来为民族做大事的孩子,要求到长沙读中学。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19年夏天,北方军阀(fá)打败了南方军阀。张敬尧(yáo)暂时统治了湖南。局势相对平静一些了,罗荣桓才到了长沙,考取了一所叫作“协均中学”的学校。

17岁的罗荣桓进了学校之后,才发现他比别的同学大了三四岁,个子也高出一头。其他学生都是小学毕业后就进了中学,而罗荣桓则是由于兵荒马乱,耽误了几年才进中学。罗荣桓为人诚实,对待小同学很亲热。平时,他沉默寡(ɡuǎ)言,淳(chún)朴热情,勤奋好学,从不欺负小同学。别人有了困难,他总是积极帮助解决,一点也不摆架子。他以朴实、真诚、随和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小同学们不仅没有人瞧不起他,反而像对待大哥哥一样敬重他。

罗荣桓在中学里贪婪(贪婪:贪得无厌。)地吸吮着各科目的新知识。在同班的学生当中,他学习最刻苦。正当他孜孜(zī)不倦,以求学习科学知识、雄心勃勃设计未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罗荣桓难堪的事情。父亲为了拴(shuān)住罗荣桓,把自己经营的永隆店铺继承下来,为罗荣桓包办了一门亲事。

寒假到了,罗荣桓为了拿到下个学期学费,不得不回南湾。回到南湾后,父亲把包办婚姻的事告诉他。罗荣桓一听就愣(lènɡ)了。他不能接受这强迫的婚姻。可是,父亲也很坚决,要么承认这门亲事,要么与家庭决裂。按照罗荣桓倔强的脾气,他当即就想与封建家庭决裂。然而,他转念一想,与父母断绝关系后,谁来付学费?没有人为他付学费,怎么能继续读书?想到这里,罗荣桓只好违(wéi)心地屈从了。

然而,接受了新文化教育的罗荣桓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绝不愿意在这小小的南湾当什么乡绅(shēn)。他要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事业。罗荣桓想着自己逃脱的计划。

在父母的强迫下,罗荣桓同一个比他大两岁的贫农女儿结了婚。结婚第3天,在陪妻子回娘家的路上,罗荣桓就趁(chèn)机逃跑了。逃到了长沙。

1921年,进步人士柳直荀担任了协均中学校长。他公开向学生们传播工人运动思想,号召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行动。就在这一年,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1923年3月,校长柳直荀(xún)亲自组织领导了有6万人参加的要求日本人归还大连、旅顺、否认卖国的21条的示威游行。4月,一个叫作“湖南外交后援会”的组织号召与日本绝交。罗荣桓等进步学生上街演讲,揭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等罪行,号召同胞们团结起来抵制日本货物。6月1日,湖南外交后援会派人检查日本轮船,遭(zāo)日本兵枪击,死伤数十人。惨案发生后,外交后援会号召全省罢课、罢工、罢市。整个长沙笼罩在一片气愤和悲哀之中。在这些活动中,罗荣桓一直是积极分子。统治湖南的军阀(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赵恒惕对工人和学生运动进行镇压。罗荣桓被列入“不法学生”黑名单。为防不测,罗荣桓被迫离开长沙。独自步行回到南湾。

罗国理见儿子回来,心中暗喜。他的大儿子3个月前去世,家庭正笼罩(zhào)在悲伤的气氛中。在父母的眼里,罗荣桓是读书最多、见识最广、办事能力强、最能光大祖上家业的人。回家后,父母劝罗荣桓经手父亲的生意,帮助父亲承担养活全家人的重担。亲友们也劝罗荣桓。然而,罗荣桓已经有了明确的志向。他知道自己的国家落后,尤其是科学和工业太不发达,所以,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作为有志青年,他要掌握科学文化,将来通过办工业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当一个温饱有余、受乡亲们恭维(恭维:为讨好而赞扬。)尊敬的乡绅,绝不是罗荣桓追求的目标。

罗荣桓人在南湾,心里却想着读书学习。1924年6月,罗荣桓考取了青岛大学预科班,7月,来到青岛上学。罗荣桓想当工程师,希望走科学救国的道路。青岛是日本人侵略的重灾区,这里是中国的土地,却处处遭受着日本人的欺压。1925年4月,青岛3万多名工人发动罢工。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支援工人,抗议日本人和卖国贼的野蛮(mán)行径。罗荣桓是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在青岛期间,他一方面抓紧时间读书,一方面积极参加反抗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

1926年6月,罗荣桓在青岛预科班毕业了。他和另一名同学南下广州,准备投考中山大学。罗荣桓在广州期间,报考中山大学的目的没有实现,但是,却受到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过了好长时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已经开始认清社会实质的罗荣桓,毅然放弃(qì)了当建筑师和实业救国的梦想,义无反顾(义无反顾:道义上只许向前,决不回头。形容为道义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地投入到革命武装斗争中去了。

一块银元挽救了一名元帅

1927年11月,“三湾改编”后到达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攻下茶陵(línɡ)县城后,每个干部发了一块作为零用钱的银元。罗荣桓任连党代表,当然也不例外。在那艰苦岁月,一块银元可算得上是一笔财产,罗荣桓小心翼翼(yì)(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地把它放在上衣口袋里。

两个多月后,又一次战斗打响了。在敌我双方交战激烈,罗荣桓正要带领战士们冲锋时,突然感到胸前倏(shū)地像是被重重打了一拳。战斗正在紧要关头,他来不及多想和仔细查看,就和战士们冲出了阵地。战斗结束后,罗荣桓低头才发现,自己的上衣口袋烧出了一个洞,用手一摸,那块银元居然还在。他把银元掏出来摊在手心,仔细一瞧银元上有了一个凹坑,回想着方才战斗的情景,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敌人射来的子弹,正好打在银元上,他才免除了这次灾难。罗荣桓手握银元喃喃地说道:“真惭愧,亏了它为自己保驾,不然就去见马克思了!”说着他深情地把那块救命的银元看了又看,然后用一块白布精心包裹起来,放进贴身的衣袋里并将袋口牢牢的扎紧。

从此,这块银元就成了罗荣桓形影不离的伙伴,同他一起在战场上拼杀十多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