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2624900000003

第3章 尊师重教之涵养(1)

藏书,蕴含的是为师的底气

俞伯平在《读书的真意》一文中提到读书:“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作为一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我将读书理解为优化课堂、提升自我、陶冶情操、感悟人性的必备过程。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得有一桶水。”自己不读书,如何给学生渊博的知识,恐怕连教科书上的内容都很难理解透、参悟,结果是“以其昏昏”,很难“使人昭昭”了。更进一步,教师教书,不仅仅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身先士卒”,通过自己勤读书、爱思考的行动去影响学生。试问,家无藏书,自然无书可读,这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社会处于知识膨胀时代,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发展迅速,成为“学习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多读书才能赶上时代节拍,少读书拉大时代的距离,不读书会被社会淘汰。

苏霍姆林斯基曾要求:教师领学生走进自己的藏书室,让学生欣赏为师者的藏书领地。这既是想让学生步入书籍海洋,更是想使教师成为真正知识的拥有者和创造者;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指出教育的本质是读书,他的“新教育实验”,其“六大行动”首要的便是“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师生把教、学过程变成读书过程,而首先教师必定是书满架、籍满堂。因此,必须强化“藏书”的意识,由自己从事的专业藏起,所谓“术业有专攻”,并由此逐步开拓,延伸至与专业有关的领域,直到科学与人文的博大天地。爱书才会藏书,藏书则益于读书,读书为了用书。如果教育工作者都拥有一个可向学生炫耀的藏书室,那教师的整体素质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其学生受其熏陶,又将会营造一种怎样的阅读氛围,那真是令人想想而其乐陶陶的。

当然,藏书并非目的,如果像古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里所叙的藏书后“高束焉,庋藏焉”,还要重蹈些古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覆辙,那不是藏书的目的。教师,应以藏书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读书、用书,并借此完成“求知、立德、开智、审美的多重功能”(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甘其勋语),不断完善自我、升华自我,从而提高教育品位、加强教育行为、完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有丰富的藏书。主要是希望在教师中营造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并进而影响学生,创造书香校园,借此培养“读书人口”,创设“书香社会”。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我们要教书育人,就要多读好书,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更好的感悟人性,涵养师爱,通过读万卷书来滋养底蕴与灵气,让我们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师者的豁达与仁爱,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请捧起我们手中的书本吧,通过读书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知识的积淀历久弥新,让创新的灵感生生不息,让智慧的火花随处迸放,让人性得以张扬,让师爱驻人间。

请问老师,你有丰富的藏书吗?因为,藏书,蕴含的是为师的底气。

为兵思为帅,是师求成名

时代需要名师。名师受人尊敬。如今,家长渴望优秀教师,孩子需要名师的指导。每逢暑假开学,名师带的班级门庭若市,而普通老师的班级则门前冷落。人们说:“不同就是不同,找位好老师,孩子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身为教师当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就要有这样的决心:“为成名师而努力奋斗。”

名师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北京的窦桂梅、辽宁的魏书生、江苏的李吉林、薛发根、孙双金,不都是常人之辈嘛?重要的是看你有无成名之心,并辅之以成名之行为。凝练名师的成功秘诀,有三点,即学习、实践、思考。

名师要发展学习。作为一种品质,学习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前提。要成为名师,他一定要在学习上有高度主动性,在本专业乃至有关专业的知识方面领先于别人,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否则,风骚独领何以说起?书海遨游、网上点击是学习的一方面,但仍然要善于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思想、富实的教学经验、特殊的教学方法,师承他人,造就自我。学习一定要以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为追求目标。

名师重视实践。名师成名,都有许多艰苦的探索。上海特级教师毛蓓蕾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立足社会现实,研究孩子实际,反复学习、不断实践,逐一脱离了说教式的教学,而形成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并非一日成型,是摸索、实践日积月累的结果。实践出真知,探索增才干,一堂课如何构思才会有新意,学生如何学习才效果最好,都要不断实践。实践不息,探索积累,长久以往,则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完善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学方法。

名师善于思考。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曾告诫年轻老师:要“思考,思考,再思考”。一方面,我们要像肖川博士所说的那样,“以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另一方面,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经过思索,收集成功的点滴,改正工作的疏漏,从而不断完善、升华自我。特级教师斯霞在回忆其教育生涯时说:“我有个习惯:每次课后都要回想和检查教学情况,想一下哪里教得好,哪里还没讲清楚;学生掌握得是否好,原因是什么,之后如何计划才能教得更好,学得更轻松。”斯霞老师的成功带给教师门有益的启发,勤于思考让她不断提高。

名师是什么?他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体系,拥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有非同一般的教学能力和成绩,教学理论上有独到的发现和建树。希望每位教师都怀揣一颗成名之心,人人奋斗,从此创造一片灿烂辉煌的教育天空。

老师,勿太把自己当回事

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布恩·塔金顿曾遇到过一件事:在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一位十六七岁的女孩递给他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要求签名并写上几句鼓励的话,没带钢笔的大文豪便用铅笔写字,可女孩看了签名后却皱起了眉头:“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不是,我是布恩·塔金顿,《伟大的安伯森斯》、《爱丽丝·亚当斯》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女孩立刻向同伴要来橡皮,把这位作家的签字擦掉了。无独有偶,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在莫斯科旅游时,与一位小女孩相遇,分手时,萧伯纳说:“回去对你母亲说,今天你在街上与世界名人萧伯纳谈了很长时间。”谁料小姑娘也照着他的样子说:“回去告诉你母亲,你今天与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谈了很长时间。”萧伯纳十分吃惊,也有了与上面布恩·塔金顿样的感触: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或地位,都不可以居师自傲,而要平等待人,保持谦逊,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学生面前,老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会产生一种“权威”的感觉,对学生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当学生不听话时,老师便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落差,会想尽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次小学语文课,老师教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有位学生举手说,诗中“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一句弄错了,澳门被葡萄牙“掳去”即被葡萄牙占领的时间不是30年。老师批评学生说:不要瞎猜,闻一多是著名诗人,怎么写错呢?课后,老师翻阅资料,看到了学生的说法是有根据的,由于这首诗是《现代评论》1925年7月发表的。如诗描述,则澳门于1600年左右被侵占了。历史事实是:1553年,中国官府只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停船贸易,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政府始终拥有着澳门的主权,葡萄牙人始终作为中国皇帝的子民在澳门居留、贸易。至《七子之歌》问世的20世纪20年代,澳门离开母亲怀抱的准确时间仅有70多年。第二天,老师把翻阅结果告诉了学生,但为了维护诗人的尊严,仍强调闻一多的“三百年来”是虚指……造成了不好的效果。

把自己太当回事,是怎么想的呢?学生就会为老师羞愧,老师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会跌下很多。有位学生曾拿了一题目去“请教”老师,对老师说:“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是B,我想不明白,请老师指点。”老师拿着题目,以答案的结果来推导过程,辅导学生,结果,学生大笑:“哈哈,老师你上当了,正确答案是C不是B。”老师的窘态可想而知。这个例子告诉教师:别以为自己比学生聪明多少,也别以为别人都把你当回事,应有一种放下自大、自满、自负的基本姿态。

在知识社会网络时代,年龄、人的资历并非决定知识多少、学问高低的主要因素,反之,年龄小、兴趣广、好学习的人则更具优势。为此,教师中须不断学习、拓宽、深化,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教者”地位,才能在学生面前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从容不迫,才能真正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融入生活,才能实现崇高的奋斗目标。

去浮虚,要“求真”

小学语文第九册一篇课文是《给予是快乐的》,讲的是保罗将哥哥所赠圣诞礼物——汽车,给了小男孩,小男孩坐上车去兜风;小男孩想的是让自己也能为瘫痪的弟弟送辆车以让其“亲眼看看圣诞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课文让人有一种强烈地感动,产生了给予的冲动。课文讲完后,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过给予的快乐吗?”学生纷纷举手。一学生说:“那天放学,忽然下雨了,我带了两把伞到校,立刻借了一把给同学,我感到很快乐。”另一位学生说:“夏天,酷暑,民警叔叔在马路上维持交通秩序。看见叔叔们汗流夹背,我立刻买了一个大西瓜送给他解渴,我感到十分快乐……”听到学生们的回答,我不禁皱起了眉头:有一种隐约的感觉:孩子是在编故事,是在讲一些并没有的事情,却都讲得煞有介事、毫不脸红……

如今,学生生活单调,仅限于课堂,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写起作文,源自生活的东西就缺乏。家长和老师认为,那些文选上的作文都是“例文”,不管是内容还是结构方面,学生都可以去模仿。于是,就成了学生们的案前书、枕边书,渐渐地,脑中有了些许“积累”,写作文时,“积累”便成了作文材料的“源泉”。翻开作文本,内容“似曾相识”,搞得老师评讲作文时不敢读优秀作文,因为说不定这篇佳作就是一篇“赝品”。

文风就是“人风”,文品就是人品。若写作上的抄袭迁移到做人上来,那就真正十分可怕了。就作文教学而言,除想象类作文外,要将让孩子“说真话、叙真事、吐真情”为第一要务。一定要让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若学生欠缺生活经验,就要教给他深入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挖掘生活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的真实而不是“虚拟”,教师要从做人的高度来主考其教育行为。

新课程主张教会学生做人,第一步是要“求真”。陶行知老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的任何工作,教师的任何行为,都要奉“真”为圭臬,坚持不掺假、不搞虚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老师为人师表,更要求真地投身教育、真诚地关心学生,以心换心、以情融情,从而,培养出真正有思想、勤奋上进的好学生。

不实赞美实是变相体罚

近日,某市一私立学校,将一学生的耳朵用钉书机钉透,心中不禁又出了一身冷汗,真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屡见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社会对教师的批评不绝于耳,一时间,本属于天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魔鬼”,教师的声誉一落千丈,“老师,我们该怎么办”?

新课改提倡赏识教育,这自然是从较高层面否定“惩罚教育”。但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有些同志却未能领略“要领”、抓住要领,而是只求表面上的“赏识”,动不动对学生表扬,“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赞赏之词不绝于耳,可结果呢,并未收到理想效果。最近,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和心理专家对美国的“赞美文化”进行了考察,发现美国人的“赞美”爱夸大事实,喜欢用大字眼、夸大其词,像“我今生看到的最好的”、“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你是绝顶聪明的”、“我从没教到像你这样颖悟的学生”等,这样一来,学生陶醉在赞美声中,觉得自己真正就是“最棒的”,而一旦在学习中、生活中碰见了挫折、碰见了不如意,遇见一些自己无法应付的问题,孩子就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走向社会以后,一切要依赖自己独立思考,靠自己独当一面,周边的人也不再老哄着他,一些人就很可能经受不了“打击”而一败涂地。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不实赞美”将起反作用,“不实赞美”等于“体罚”。

自尊,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品质,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首当其冲。自尊是一种信念,人有了自尊,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才会有一种持久的上进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自尊是一种潜质,人有了自尊,才会有源源不断地发展后劲,不怕压力,不怕挫折,义无反顾,一往无前;自尊是一种责任,人有了自尊,才会考虑对他人有益之想,有对社会奉献之举,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人,最怕的是失去自尊、没有自尊;教育,最忌的是无视人的自尊,挫伤人的自尊,毁灭人的自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学生的不实赞美和体罚学生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憾。

孩子是待雕的璞石,孩子是可塑的原材。当家长把孩子送入我们学校,愿望是把孩子培养成可用之材。再杰出的工匠,再精湛的技艺,缺乏原材料的质地,也不会琢出栩栩如生的产品。我们盼望孩子能够成器,就是希望孩子要具有一种可塑的品质,而这种素质的核心,就是孩子自尊心的养成。重视孩子的自尊,就为孩子的成材奠定了基础;保护孩子的自尊,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培养孩子的自尊,就扩大了孩子成长的时空。让我们从培养学生成为良将的高度,精心关注和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坚决放弃不实赞美和体罚学生的陋习,让孩子天天绽开自信的脸,经常怀揣自尊的心,在素质教育的园地上一路高歌,一路飞跃!

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优化教师行为

2005年6月,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在给胡锦涛总书记的信中提出,我国的素质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推广,相反应试教育逐渐加强。胡总书记批示了三点意见:一是反映的问题十分重要;二是给学生减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三是请在全国开展调研。素质教育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聚集的热点。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