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时政谈屑
2629600000004

第4章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2)

和平离不开发展,发展需要和平,二者相辅相成,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维护世界和平,不能没有经济发展作基础。离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不可能有世界的长期安定和繁荣。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加强南北合作,尽快改变南北差距,对于稳定国际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秩序,包括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一般是指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发生关系的规则和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所谓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二次世界大战形成的"雅尔塔格局",它同当时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世界格局相适应。这种国际秩序在经济上表现为,以不合理的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关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金融体系,其实质是国际垄断资本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导致南北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肆意干涉他国内政,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如东欧剧变、德国统一、海湾战争、苏联解体等,使国际社会最终摆脱了以两个军事集团对抗为主要特征的旧格局,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走向多极化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围绕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问题,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各种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以海湾战争为契机,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企图按解决海湾冲突的模式,建立由它领导的"世界新秩序"。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构想,立即引起了他的盟国英、法、日等国的强烈反响。他们不同意美国独占领导的"世界新秩序",而主张建立美、日、欧三极或七国"富国俱乐部"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目的还是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推行强权政治,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以"尊重人权、民主、自由"为口实,推销资本主义价值观,鼓吹"政治多元化",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迫使别国脱离本国国情,接受它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式,这理所当然要遭到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和反对。

邓小平同志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首先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1988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又一次提出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基础。他说:"世界总的局势在变,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新政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霸权主义,集团政治或条约组织是行不通了,那么,应当用什么原则来指导新的国际关系呢?最近,我同一些外国领导人和朋友都谈到这个问题,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提,今后也还要提。至于国际政治新秩序,我认为,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这五项原则非常明确、干净利落、清清楚楚。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此后,党和政府领导人多次阐明我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我国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个新秩序包括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五项原则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五项原则概括了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准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反映国际新秩序的基本特征。

我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各国人民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以任何方式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强加给别国,干涉别国内政。第二,世界上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国与国之间理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三,国与国之间已经存在的和将会出现的分歧和争端,应当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和操纵国际事物,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行不通的。

当前,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障碍来自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它们是国际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和主要支柱。美国企图仰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起由他领导的"世界新秩序",其他西方大国则以其膨胀起来的经济势力,力图在"世界新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反对美国独霸天下,它们的"世界新秩序"实际上是国际旧秩序的延伸。因此,从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看,建立国际新秩序将是一场长期的任务,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处理内政外交问题时的一贯立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正是基于这种立场,我们先后抵制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我国的威胁、干涉和控制,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民族的团结。到八十年代初,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又进一步阐述和丰富了独立自主的观点,强调了我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基本立场,即"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正是由于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出发,搞好我国的外交关系。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外交战略,我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积极主动的外交活动。邓小平同志也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亲自向国外反复宣传我国的对外政策,表达我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良好意愿,对加深外国对我国的了解,树立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维护者的形象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中国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谈话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绝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也不打算与任何国家为敌的外交政策和坚持反对霸权主义,永远和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的立场。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典上,邓小平同志发表讲话,又一次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我国的对外政策是众所周知和持久不变的。我们坚决主张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裁减军备,首先是裁减超级大国的核军备和其他军备,反对一切侵略和霸权主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我们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我国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面临着共同的历史课题。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已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同它们在维护各自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上相互支持,在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我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四邻无战事,周边息纷争。"我们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建国以来最好时期,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和发展。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不应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障碍。我们绝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同样,也绝不允许别的国家将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国。谁也不要期望我们会改变这个原则立场。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国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

中国共产党重视同各国政党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理党与党之间关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立与外国政党之间新型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作为我国处理与外国党之间的关系准则。他在《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一文中指出:"我想有一点最重要,就是任何大党、中党、小党,都要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经验,对别的党,别的国家的事情不应该随便指手画脚。如果他们犯了错误,由他们自己去纠正。同样,他们对我们也应该如此,允许我们犯错误,有了错误以后,由我们自己来纠正。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党与党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了处理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原则。"由于我们贯彻执行了小平同志这一正确思想,从而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了同各国政党的关系,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同100多个国家28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联系。

总之,十几年来,由于我们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发展了国家之间、政党之间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稳定世界形势起了重大作用,在国际上,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威望。

(原载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导读》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