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笛语新说
2631100000005

第5章 笛史篇(1)

笛子的历史沿革

(一)先秦

中国笛子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的笛子表现为用动物的管状骨骼钻孔制成并可以发声的骨管。在远古时期人们每天以狩猎为生,食用后剩余的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我们的祖先在食鸟兽肉、吸骨髓时,发现管状骨可以发出声音,于是逐渐将它发展成为了可以发出多种音的骨质器具。那时先辈们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制成骨管,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人们可以在狩猎中使用这类拟音器模仿禽兽的鸣叫声。每到夜晚辛苦了一天的先辈们就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着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白天捕猎用的骨管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人们便使用其吹奏出美妙的声音以助兴,逐渐就诞生了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

根据出土文物来看,骨笛管身多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也有用仙鹤的腿骨制作的。骨笛规格不一,长短、粗细各不相同,通常比竹笛短而细。一般翅骨笛管长25厘米左右。鹤腿笛管长29厘米左右,管径2厘米左右,管身上口密封,只留一窄缝作为吹孔,管端的背面斜开一发音孔,管身正面下部开有六个按音孔(或开成前五后一)。演奏时,骨笛竖置,右手在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第一、二、三孔,左手在上,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第四、五、六孔。运用平吹超吹,音域d1-e3。音色清脆、悠扬,高亢明亮,与口哨声极为相似。作为先民们生产和娱乐的重要手段,骨笛在我国多次史前文明的考古中都有重大发现。

1、贾湖骨笛

贾湖遗址距今约八千年。据考古学者考证,处于黄河中下游与淮河中间地带的贾湖文化区,约八千年前,已存在一个生产方式上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氏族部落群体。有认为这是中国远古东夷集团的活动范围,也是文献记载中太昊氏活动的地方。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16支保存较为完整的骨笛。这16支骨笛是用鹤类长骨制成,长20多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之分。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指孔分布均匀。有的骨笛上划有等分记号,表明制作之前先经过度量、计算,然后画线,再钻孔。个别笛子的主音孔旁还钻有小孔,专家认为是调音孔,可见制作者已有声律规范的意识,开孔后先要试音,如果音律不谐,再开小孔作微调。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长22厘米,7孔,磨制精细,保存完好,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靠近第七孔处穿一个调音孔,为竖笛,经测试可发出声音,调音孔可以发两变音。

贾湖遗址发掘的349座墓葬中,282号墓规模最大,随葬品多达60件,可见墓主人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墓中的两支骨笛,一支在墓主人左股骨的外侧,另一支在墓主人左股骨的内侧,制作之精良,音质之优美,都堪称贾湖遗址中骨笛之最。其中一支骨笛出土时已经断为三截。经专家分析,骨笛并非入土时折断,而是墓主生前就已经损坏。耐人寻味的是,主人并未抛弃之,而是细心地在折断处钻了4个小孔,用细线连缀,可见墓主人对它的珍爱。282号墓的20号骨笛,笛身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开孔前留下的计算痕迹。据专家分析,骨笛在开孔前是先钻头在骨管上轻轻接触,留下钻点,而不钻透管壁。正式开孔时,再以已有的钻点为基础作适当调整。即把原先计算的第二孔的位置向下移动了0.1厘米,使第一孔与第二孔的音距为300音分;原第三孔的位置也向下移动了0.1厘米,使第二孔与第三孔的音分值调整到200音分,而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音距也成了200音分。在开第七孔时,先开一小孔,经过人耳的审听,发现此孔比实际需要的音略高,于是在它下方0.44厘米处又开了一个正式的音孔。经过测音,六孔至七孔的音距为178音分,与小全音的音分数182音分只差4音分,而这4音分却是人耳一般难以辨别的。而七孔至筒音的音距为250音分,与纯律增二度275音分也只差25音分。由于校正了第七孔的位置,使六至七孔的音距接近了小全音的标准,使第七孔与筒音之间的距离缩小到与纯律增二度相近的音分值(也可以视为音距稍小的小三度)。通过调整几个音孔位置,彼此的音距与音分数与今天的十二平均律的音距和音分数完全相同,并且形成了“1、2、3、5”四个声音组合的、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简直令人叹服。那时的贾湖人似乎已经有了对十二平均律某些因素的认识和可以接受的范围。

1987年11月,骨笛被送到北京,请音乐史家鉴定,并请笛子演奏家演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响实验室与武汉音乐学院组成测音小组,用stroboconn闪光频谱测音仪,对保存最为完整的20号7孔骨笛进行了测试。演奏试验和测音结果表明,骨笛音质较好,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音阶。该笛可以吹奏以C为宫的七声古音阶(123#4567i),或以G为宫的七声新音阶(1234567i)。贾湖骨笛的七声音列结构,正是已建立起来的审美内在听觉结构的外化形式,也是人的音乐创造力量的对象化。它是凝聚和证实了人的音乐能力的想象,是人的“音乐的耳朵”得以构建的明证。这种乐音结构能力的建立,是继(节)奏感、音高音程感、音色感建立和形成之后,音乐审美听觉感知力最为重要的进步。此外,还存在多宫演奏的可能性,可以吹奏比较复杂的旋律。专家一致认定,这就是贾湖先民的骨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最古老的乐器。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不仅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被称为“我国笛子的鼻祖”。

2、河姆渡骨笛

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是我国长江中下游迄今已知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饲养有一定规模,采集、渔猎也较发达。从原始艺术角度看,河姆渡文化留存有许多以雕刻、捏塑等方法制成的陶、骨、木、象牙质的艺术品,表明当时先民的审美能力已相当发达。197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闻名于世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遗址——河姆渡,先后出土了一百六十多件珍贵的骨哨、骨笛,被称为河姆渡骨笛。河姆渡骨笛距今约七千年,用鸟禽类的肢骨中段制作。长为6-10厘米不等,直径1厘米左右,大部分都是横开2个音孔,也有耳孔和3孔的。有的骨笛的管腔内还插入一截小骨棒,可以抽动,部分骨笛尚可吹出简单的音调,与现代儿童乐器竹哨相似,吹起来能发出清脆的声音。现在新疆塔吉克族还流传着一种叫“那依”的笛子,和这种笛子也十分相像。骨哨,是以大型禽鸟的肢骨,截去两头,在骨管上磨出一、二个或两、三个吹孔制成的。这种骨哨可以吹出几个简单的音。在河姆渡时期,骨哨可能是助猎工具,也是后世箫笛类吹奏乐的远祖。

河姆渡骨笛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不少专家对此展开了专门的研究。我国天津的刘士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他用英文撰写的论文《中国浙江河姆渡骨笛简况》在德国汉诺市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音乐考古会上被宣读后,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在法国发表的有关中国骨笛的论文,也受到一致赞赏。刘士铖因研究河姆渡骨笛成就突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请为国际民间音乐委员会的第一位中国委员。刘士铖在他的论文中指出,中国骨笛的产生要比世界其他国家早三千年,且早在七千年前就能制作一个吹孔、六个音孔,具有现代横笛雏形的骨笛。

3、红山文化骨笛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距今八千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源头。1986年,在兴隆洼遗址出土了一件骨笛,这件骨笛出土后一直保存在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库。

2009年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将骨笛借回赤峰,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技术手段对骨笛进行了复原修补。经专家认真修复和笛子演奏家的反复摸索吹奏,使八千年前的古韵得以重回人间。这只骨笛是目前发现的西辽河流域最早的、音律最准、音孔最多的骨质笛乐器,有完整的七个音阶,表明早在约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乐器的制作技术。对这支骨笛的研究,能够使我们重新审视古人类科技发展水平和古代人类的社会形态以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1994年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乡三座店村农民在植树造林时发现了一支骨笛,骨笛管状深黄色,用飞禽类的肢骨制成,已经石化。骨笛长约15厘米,外径1.5厘米至0.7厘米,其上有等距离的5个音孔,音孔直径约0.3厘米,在底端处还有两个约0.2厘米相对的小孔,经过试吹,由上一孔至下五孔,发音顺序为“D、E、G、A、C”五个音阶。其音阶为大二度小三度关系。骨笛的年代依据考古学资料,材料类比学的方法,经文物部门同志认定和辨认,骨笛和同时发现的红山文化彩陶碎片及磨制石器工具同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乐器,距今约五千五百年。尽管赤峰市三座店发现的这支五孔骨笛箫年代偏晚,但是目前五孔骨笛发现出土较少。红山文化五孔骨笛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五千年的“礼乐”制度,特别是研究北方民族地区的“乐”文化,提供了一件实物资料。

贾湖骨笛、河姆渡骨笛、红山文化骨笛的发现出土掀开了我国笛箫发展的第一页,骨笛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已普遍使用,进一步证实了笛子起源于中国。骨笛最初是用来诱捕猎物还是用来吹奏乐曲的,这一直是现代人思考的问题。从原始人的生产发展情况来看,骨笛可能是兼用的。既用来诱捕猎物,也不妨在闲暇时吹来取乐,当然骨笛最初的作用还是应该以前者为主。无论是用于诱捕猎物,还是用于吹奏乐曲,骨笛的出现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它的诞生开启了我国笛子上千年的发展史,为我国笛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笛箫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黄帝时期

大约在黄帝时代(公元前2400年左右),中国笛由骨质转为了竹质。当时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人们早就把它作为重要的生活资料。人们发现用竹子为材料来制作笛子较容易,最早的竹笛就逐渐诞生了。据“黄帝命伶伦伐昆伦之竹为笛”(《吕氏春秋》),又“黄帝命伶伦伐竹于昆,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史记》),可推论,笛子发展至此,材制已由骨质变为竹质,确立了中国竹笛历史的正式开端,开创了中国竹笛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从而也推翻了原史料中记载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把笛子传入中国的说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据此,中国竹笛自诞生至今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骨笛和骨哨诞生后,由编管和单管两个方向发展。编管乐器有箫、龠等;单管乐器有篪、篴等。禹时,传说当时的乐舞《大夏》就是用龠伴奏,是一种编管乐器,而周以后的文献中通常认为龠是一种单管横吹乐器。箫又名“籁”,即现在常见的排箫,由龠加数管而成,管数由十多管到二十多管不等,其管长由长及短,状似鸟翼,湖北随州出土的两支战国箫均为十三管,各管依次排列。篪、篴都是单管开孔的乐器,有直吹、横吹两种,直吹与单管的龠相同,而单管的竖吹是在多管的基础上形成的,将多管的箫取其一管加孔就形成了单管的竖吹。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遗迹,在其众多的出土乐器中,有一箎一笛两支横吹的管乐器与现今的笛子十分相似。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的篪、笛可以看出:篪,六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七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飨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当时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中国笛子在先秦时期开创了其发展的第一次辉煌,也开始了上千年的发展史。

先秦时期的“笛”虽然在概念上与现在的笛不完全一致,但是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古笛与今一脉相承的发展。虽然古笛在制作上有些粗糙,但是我们仍能感觉到古人的乐器改革意识和对音乐高标准的追求。古人对律学孜孜不倦的探索,以“三分损益法”的乐律计算法来制笛,体现了精确制笛的科学性。以笛定调,体现了古笛音准音高的稳定性。古笛的演奏表现力体现了它在民族音乐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华夏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秦灭亡后刘邦建立了大汉政权,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到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