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2632300000008

第8章 培养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斗智斗谋故事(1)

100庞振坤智惩店老板

庞振坤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一位智者。

有一年,他和几个朋友一起进京去赶考,途中暂住在一家饭店里。当时饭店的大门上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几个大字。朋友都觉得很有意思,就故意在第二天吃饭的时候点了很多的菜。可等吃完了饭,店老板还是要收饭钱。当有人就门上的那些字问这位店老板时,他竟狡辩说:“我说的只是明天,却没说是从哪一天算起的明天啊!”

聪明的庞振坤觉得店老板的这种做法应该受到惩罚。所以等到下次吃饭的时候,当店老板来结账时,庞振坤却对他说:“明天再给。”连续几天他都这样说。店老板终于沉不住气了。这时,庞振坤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店老板无言以对了。

请问,庞振坤究竟对店老板说了什么呢?

边读边想:庞振坤看了看店老板,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你家店门上不是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吗?我就要等到那一天才和你结账!”

101投河不死的纪晓岚

身为皇帝的乾隆总是喜欢给翰林学士纪晓岚出各种各样的难题,而才华横溢、足智多谋的纪晓岚却总是能够把这些难题一一化解。

有一次,乾隆和纪晓岚走过宫廷里的一条湖边,乾隆突然说:“纪爱卿,既然你总是以忠心耿耿而自居,那么我让你现在就去死!如果你不肯的话,就是不忠,那么不忠的臣子也就应该处死才对。”

纪晓岚也明白乾隆在刁难自己,可事已至此,他只好假意领旨,只见他快速地向湖边跑去,可只是一会的工夫就又跑了回来。接着纪晓岚对乾隆说出了自己不能投河而死的理由,让乾隆既觉得好笑,又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确实是个智谋过人的好臣子。

可纪晓岚是怎样解释自己投河不死的原因的呢?

边读边想:急中生智的纪晓岚禀告乾隆说:“刚才臣本打算投河而死,可就在这时却遇见了屈原,他说当年自己之所以要投河而死,是因为楚王是昏君。可如今臣却也要投河而死,难道说当今皇上也是昏君吗?我想既然圣上是一代明君,那么我又怎能让他人产生这样的看法呢?所以这才没有去死啊!”既然没有哪个皇帝愿意承认自己是昏君,那么乾隆自然也就拿纪晓岚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102李光弼智收战马

唐朝末年爆发了历史上着名的“安史之乱”,多亏了一些智勇双全的文武百官,才使得天下重新恢复了太平景象。在这些官员中,李光弼就因为对抗最大的叛将之一史思明而为后人所景仰。

当时,在双方即将展开大战之前,狡猾的史思明先是采取了攻心战术,试图推垮唐朝军队的信心。为此,他每天都派人在河的对岸放养数千匹高大的战马,故意要让唐兵看到自己军队的雄厚实力。对此,李光弼当然也很着急,可他突然想到了一个破解敌军这一战术的方法。于是,他立刻吩咐手下将士四处搜集那些刚刚产过马驹的母马,而且是越多越好。等到数百匹母马被搜集而来后,李光弼很快就用它们破解了叛军史思明的战术。不仅如此,还用敌军的那些战马增强了自己军队的实力。

你可知道李光弼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吗?

边读边想:原来,等到敌军再次把那些高大的战马拉到河的对岸来炫耀的时候,李光弼立刻指挥手下把这些母马也赶到河的这一边。看到了母马,那些战马果然纷绘地向河的这边游来。等到敌军发现情况不妙时,李光弼的士兵们已经把绝大多数的战马都拉回了自己的军营里。就这样,叛军的攻心计策不仅没能得逞,反而白白地丢失了近千匹的良种战马,甚至连军心都动摇了。

103方腊巧计退宋军

方腊是宋朝年间最为着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朝廷对他自然是恨之入骨,于是就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将方腊起义军困在了离睦州70余里的铜官镇。当时的宋朝军队有数万人之多,而方腊的起义军只有几千人。危急时刻,方腊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

于是,当第二天早晨,宋军主将登高察看起义军具体情况的时候,竟然发现漫山遍野都插着起义军的旗帜,而且很多的人马不停地在军营里进行军事演练,看上去有几万人之多。见此情景,宋兵主将急忙下令撤军到几十里地以外的地方再做打算。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正是利用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快速撤离了铜官镇,从而摆脱了被宋军包围的危险境地。

那么,请你猜一猜,方腊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办法,才在一夜之间借来了那几万人呢?

边读边想:原来,方腊先是派一部分人将旗帜尽可能多地插在山野之间,然后又指挥剩下的起义军不停地在军营里来回走动,做出一副忙于军事演练的样子,而实际上军队的帐篷里却空无一人。这样一来,几千人的队伍给人的感觉却像有几万人似的。方腊之所以要这样布置,目的就是要引起宋军主将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不战而退,从而为起义军的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办法确实让胆小怕死的宋军主将上了当。

104智退假珍珠

从前,一家当铺里有个聪明的小伙计,总是能为老板解决一些问题。

一次,老板因为一时疏忽,竟用200两纹银收购了一颗假珍珠。虽然当票上规定一个月后那个人就会拿240两纹银来赎这颗珍珠,可既然是假货,人家又怎么可能再回来赎它呢?

就在这时,小伙计却想到了一个可以拿回当银的办法。他跟老板要了20两的银子在当地最大的饭馆里订了几桌酒席,宴请城里所有的同行。并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那颗假货砸了个粉碎。

几天后,小伙计的办法就成功了。那个当了这颗假珍珠的人果然自投罗网,送回了骗走的钱。

那么,小伙计的办法是如何成功的呢?

边读边想:原来,小伙计故意让自己的老板当着大家的面砸碎了假珍珠。可按照旧时候当铺里的规定,如果客人所当的东西在当铺里丢失或损坏,那么当铺就必须按照客人的要求予以赔偿,而且其金额往往要比当银高出很多倍。老板砸碎假珍珠的事四处传开后,那个骗子当然就以为这是一个趁机勒索的大好时机,所以就假装拿银子来赎自己的东西,这样刚好是中了小伙计的圈套,用比原来的当银还多出40两的价钱取回的却是自己的假货。

105智取皮包

很多年前,有个黑龙江来的旅客因为要赶乘从南京去上海的火车,在匆忙之中将自己放有5000元现金的皮包落在了南京的一家旅社里。等到他坐上火车后才发觉了这件事情,就立刻向列车长申请援助,请他务必想办法帮忙找到自己的皮包。

可此时火车已经开动了很久,又怎样去找落在始发地的东西呢?急中生智的列车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并且在火车仍旧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帮助这位旅客找回了他装着5000元现金的皮包。

那么,列车长到底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帮助旅客找到了他遗失的皮包呢?

边读边想:聪明的列车长马上写了一张请求南京站帮助寻找皮包的纸条,然后在列车中途驶过一个车站的时候将这张纸条扔给了站台上的乘务人员。于是很快南京站就接到了这一消息,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那位旅客曾经居住的那家旅社,找到了那个皮包。之后,按照那位列车长的要求,再以最快的速度把皮包转交到上海站的工作人员。这样一来,当那位旅客到达上海站之后,自然也就拿回了自己遗失的皮包。

106聪明的小丞相甘罗

12岁就当上了丞相的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最有名的人物。在他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时,曾随秦王去看秦国军队的演练。当秦王看到操场上密密麻麻的士兵,以及他们身后摆放着的无数的兵器后,就对文官武将说,如果谁能够在自己击掌十次的时间里查出到底是士兵多、还是武器多,那么他将重重地奖赏这个人。

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甘罗听到这件事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他对秦王说根本就不用击掌十次,只需要三次的时间就足够了。秦王当然不信,可事实证明,甘罗并没有吹牛,他真的只在秦王击掌三次后就给出了自己的正确答案。

那么,甘罗到底是怎样做的呢?

边读边想:其实甘罗的办法很简单,他命令所有的士兵必须每个人都在击掌三次的时间里拿起一件武器,这样等到三次击掌过后,一眼就可以看出到底是士兵多、还是兵器多了。

107吕叔湘巧回读者来信

一次,着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打算将一封回信寄给某位在来信中向自己询问了一些有关语言方面问题的读者。可就在信的内容已经写好、即将装入信封寄出的时候,他却被如何填写收信人的地址这个问题给难住了。原来这位读者在来信时就把自己的地址写得乱七八糟,而且字迹也潦草得根本无法辨认。可既然事已至此,又该怎么办呢?情急之下的吕叔湘先生总算想出了一个办法,并顺利地把信寄了出去。

那么请问,吕叔湘先生究竟是如何填写收信人的地址的呢?

边读边想:原来吕叔湘先生想到的办法是:把来信上写明地址的那一块文字剪下来,然后再贴在自己即将寄出的信件上,这样就把辨认收信人地址的工作交给那些很擅长此事的邮局的工作人员了。

108巧分袜子

有两个人在批发市场上凑钱买了一箱袜子,其中黑色和白色的袜子各50双。可等到人们把装有袜子的箱子抬回家中后,天已经完全地暗了下来。而这个时候又恰巧赶上家里停电,所以两个人只好在一片黑暗之中考虑着如何将这些袜子各自平分。因为黑、白两种袜子的质地没有任何区别,这就给袜子的分配工作增加了难度。到底怎样做才能使每个人分到的袜子都是黑、白两种各25双呢?这时,他们中的一个人突然对另一个人说自己已经想到分袜子的方法,并且很快地照原来的要求分好了这些袜子。等到重又来电时,他们看到袜子的分配果然没有一点儿的差错。

你能想到这个分袜子的方法是怎样的吗?

边读边想:原来这个人的方法就是:先把每双袜子都拆开后分成两份,然后再把袜子上的商标也撕下来分成两份。因为新袜子都是不分左右脚的,所以这样分的结果自然就不会有错了。

109死里逃生的农夫

某个国王,曾经利用抽签儿的形式对死囚做出最后的判决,如果死囚抽到了写有“死”字的签儿,那么他就只能被处死,如果死囚抽到了写有“生”字的签儿,那么他就可以得到赦免。

一次,有个农夫在仇人的陷害下被官府判了死罪。仇人为了不让他得到赦免,就偷偷地把那个写着“生”字的签儿也换成了写有“死”的签儿。这样,当他最后抽签儿的时候,就无论怎样都难逃死罪了。可仇人的这种做法却被一位狱卒发现了,于是他就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农夫。

农夫虽然也很愤怒,但一切为时已晚。就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农夫却猛地想起了一个办法。于是,当最后抽签儿开始的时候,农夫竟然用这个办法拯救了自己。

那么,农夫到底是如何使自己起死回生的呢?

边读边想:当狱卒把两个签儿送到农夫眼前的时候,他很随便地抽出了其中的一个签儿,然后立刻就把它吞进了肚子里。这样,负责监督执行的法官办就只剩下了一张写有“死”字的签儿,而判定农夫抽到的那个写有“生”字的签儿,所以农夫反而因此而得到了赦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10商人和他的帽子试题

商人需要一个助手,就为前来面试的两个年轻人出了一道试题。他先把他们领进了一个黑暗得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小屋里,接着又说现在在屋子中央的桌子上共有5顶帽子,其中两顶是红色的,3顶是黑色的。而他要求两个年轻人和他一起随便摸起一顶帽子戴在头上。这样,当他把灯打开时,两个年轻人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根据其他两个人所戴帽子的颜色准确地说出戴在自己头上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那么谁将赢得这次考核的胜利。

于是,当商人把屋子里的灯打开时,那两个年轻人首先看到的是商人头上戴着的红色帽子。紧接着,其中的一个年轻人很快就正确地说出了自己头上戴的帽子的颜色。他因此成了商人的助手。

那么,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

边读边想: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因为红色的帽子只有两顶,既然商人已经戴了其中的一顶,那么如果自己戴的也是红色的帽子,那么自己的竞争对手就会马上说出他所戴帽子的颜色是黑色的了。可既然他没有这样做,那就很明显地说明自己戴的是一顶黑色的帽子了。

111参谋长的妙计

战场上,双方激战正酣。其中的一方为了能够尽快地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派出了威力强大的炮兵来协助作战。可当炮车队要通过一座桥梁时,却发现桥头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醒目地写着这座桥的最大载重量是25吨,可每辆炮车的重量都是10吨,再加上20吨重的大炮,其重量明显超过了桥的载重量。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参谋长却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行性方案。按照他的这个想法,炮车队竟然很快就开过了这座桥,并协助自己的军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请问,参谋长是如何使炮车和大炮顺利地通过桥梁的呢?

边读边想:参谋长的办法是这样的:用比桥面还要长的钢索,系在炮车与大炮之间,这样二者的重量就不会同时压在桥上了,也就自然可以顺利地用炮车将大炮拖过桥去了。

112放牛娃拦路考秀才

很久以前,在每年一度的秋考之际,从朝廷派遣而来的主考官员亲到自州府里做秀才的主考官。当主考官的轿子路经一个村庄的时候,却被一个自称要考秀才的穷困放牛娃拦住了去路。

好奇的主考官也很想试试这个放牛娃的能力,于是就故意吩咐手下给了放牛娃一张很小的纸和一枝笔,让他在这张纸上写下一万个字,如果能够写出来,就可以点他为秀才,可要是写不出来,那就只能被一顿棍棒赶走了。

放牛娃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就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而且片刻的工夫就交了自己的“试卷”。主考官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叹服,自然也就只好点他为秀才了。

那么,放牛娃究竟是怎样把一万个字写在那张很小的纸上的呢?

边读边想:其实,放牛娃并没有在纸上写下一万个字,他只是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而在这短短的十几个字里,正好包含了从一到万的各种数字。

113解人之困的小姑娘

从前,有一位老人家,很爱给别人出各种各样的难题。一次,他的三个儿媳妇都要回娘家去住上一段时间,而老人家在答应她们请求的同时,也要求她们在回来的时候为自己带回三件礼物:大儿媳妇要带回的是“骨头肉包”,二媳妇要带回的是“纸包火”,而三媳妇带回的则是“河里的柳叶沤不烂”。

这可难住了三个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