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2635600000009

第9章 1931年(4)

驻守北大营的是东北军精锐部队独立第七旅,旅长王以哲8月间曾亲自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沈阳形势,请求将入关部队调回几个旅,以防日军有所举动。张学良则答称,蒋介石已指示暂不要抵抗,一切事先从外交解决。随后,张学良又转来蒋8月16日的铣电,再次重申:在日军侵略面前,不准抵抗,避免冲突。故此,当9月18日日军炮击北大营,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向北大营逼近时,七旅官兵因旅长王以哲不在营中,参谋长赵镇藩电话请示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得到的是"不准抵抗,把枪放在仓库里"的命令。这样,至11时30分,日军占领了北大营西北角,19日凌晨,日军突人营垣,赵镇藩率队从南北两而出击,掩护部队撤退,北大营陷于敌手。

进攻沈阳城的日军第二十九军联队几乎未遇到抵抗,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和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坚守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严厉阻止守城军警抵抗。虽有部分官兵进行自卫还击,但终因势单力薄,力不能支而撤出战斗。至9月19日上午,日军占领了沈阳城。

在攻打北大营的同时,9月19日晨1时至2时之间,关东军司令官官本庄繁发布了占领南满铁路重要城镇的命令。仅19日一日,日军便相继占领了安东(丹东)、凤凰城、营口、大石桥、本溪、抚顺、瓦房店、盖平、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街、公主岭等城市。南满铁路的北端、吉林的重要门户长春也于19日被日军占领。由于吉林军署参谋长熙洽叛变,日军于23日兵不血刃占领吉林。

从9月18日至25日一周内,关东军占领辽宁、吉林两省30座城市,并完全控制了12条重要铁路线,初步完成了第一阶段军事进攻。

占领辽吉两省后,日军并未放松侵略的步伐,1931年11月占领黑龙江省,1932年1月3日侵占锦州,2月5日攻陷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本殖民地。"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变巾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中国人民局部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方针

南京国民政府自成立始,内部便纷争不已。1930年巾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暂时赢得了表面上的统一。正当蒋介石集中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之时,反蒋各派以胡汉民被扣押为导火索很快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组成反蒋联合战线,日本也于东北屡次制造事端,妄图发起对东北三省的侵略战争。在此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蒋介石权衡利害,以为目前紧要事务,首属铲除国内腹患,故而于1931年7月发表《告全国同胞书》,提出"唯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声言"不先剿灭赤匪","不先剿平叛逆","即不能攘外"。8月4日,蒋介石自南昌电告国民党中央,再次强调"安内可以攘外"。"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组织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败局已定,红军革命力量不但未被"剿灭",反而有了很大的增长。蒋介石为了全力对付中共及反蒋异己,对日军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而单方面想依靠国联交涉解决。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军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便轻易占领了东北三省。蒋介石也由于政局的混乱与不利,于1931年12月通电下野。

1月蒋介石复出后,感觉一味施行不抵抗政策将不利于时局,于是开始修饰内外方针政策,继提出"不绝交、不宣战、不讲和、不订约"的"四不"方针之后,又重提"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不过此时的"安内",由于广州国民政府的取消及反蒋联合战线的瓦解,其着重点已全部放在了"剿共"问题上。至于"攘外",亦即抵制日本侵略方面,在1935年华北事变前,蒋介石由于一直将内外政策重心放置于"剿共"方面,故而对日军的侵略采取名义抵抗,实则退让的政策;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一方面由于日军的侵略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央红军已迁出国民党中心地区,转移至西北偏远之地,故而蒋介石对日妥协外交政策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向抗日方向转变。

总而言之,"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南京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这段时期的内政外交政策,只是由于时局形势的变化,其政策重心在"安内"与"攘外"之间有所侧移罢了。但是,蒋介石南京政府处理内政外交的原则,在此时期始终将"安内"作为"攘外"的前提。

学生抗日请愿运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生的抗日热潮迅速高涨起来。上海、北平、天津、杭州、太原、长沙、西安、开封、广州、福州、武汉、南昌等处的青年学生立即行动起来,纷纷组织起抗日救国会、抗日宣传队、抗日义勇军十人团等抗日组织。为督促政府抗日,各地学生不断派选大批代表奔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示威,要求出兵抗日收复失地,南京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学生运动的中心。在此期间,有3次学生联合请愿示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

学生第一次大规模请愿活动,发生于9月下旬。9月26日,上海各大学代表团51人抵达南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集中兵力,驱逐日寇出境等5项要求。蒋介石以哄骗搪塞的手段敷衍学生,请愿毫无结果,学生们决定扩大学生请愿队伍。28日,上海各大学抗日救国会,和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学生共5000多人,冒着倾盆大雨前往国民党政府门前请愿。慑于群众威力,蒋介石被迫接见学生,但他拒不答复出兵抗日的要求,反而要学生"早点回去,安心上课"。29日,上海交通、暨南、大同、同济、法政、持志、中法、中公等19所学校学生3000余人,也先后赶至南京,再次向蒋介石请愿,重申上海学生代表团于26日提出的5项要求。蒋介石在接见学生代表时,曾表示愿意接受学生们所提的要求。上海学生信以为真,当晚乘车返沪。上海学生请愿运动虽在蒋介石的欺骗下暂时结束,但他们的行动已点燃了抗日救国的熊熊烈火,在宁、沪学生带动下,全国各地学生也纷纷赶到南京请愿。

学生第二次大规模请愿活动,发生于11月下旬。1931年10月底,日军又大举向黑龙江进犯。马占山率部奋起抵抗,终因弹尽援绝被迫撤退,11月19日黑龙江沦陷。消息传出,学生再次掀起以声援东北马占山抗日为中心的请愿高潮。11月18日,万名学生向南京国民党四全大会请愿,提出武力收回东北失地,切实援助马占山抗日,坚决制止溥仪复辟等12项要求。蒋介石为了摆脱反蒋各派逼其下野的困境,在代表大会上宣称效法岳飞,率师北上抗日。大会也作出决议,要蒋介石"迅速北上,保卫国土,收复失地"。于是全国各地学生掀起促蒋北上的请愿运动。25日,上海、江苏等地学生请愿团2万余人相继到达南京。26日晨,在南京请愿的复旦、暨南、光华、大夏、中大、商学院、中国公学、同济、东吴、商船、美专、无锡学院、镇江中学等校学生万余人,联合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蒋介石迅速北上,命张学良戴罪立功",并要求蒋介石签署出兵日期。学生在国民政府门前,悬起警钟,轮番敲打,表示"不答应出兵日期,誓死不离开国民党政府"。27日下午,蒋介石不得已乃接见学生,慑于学生的爱国激情,不得不作出"三天内出兵东北"的书面保证。但是,第二天蒋便撕毁协议,仍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要学生"各尽其责","勿越法纪"。所谓"北上抗日"之说,只不过是欺人之谈。学生们识破骗局后,认识到单纯的请愿是不够的,便把请愿发展为示威,自12月上旬起,发起了第三次大规模请愿示威活动。

初,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北京大学、北平工学院等北平20余校学生代表千余人,组成示威团南下请愿。南下示威团起草了《告全国民众书》和《南下示威宣言》,揭露了国民党当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种种卖国行为,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收回东北失地,开放民众抗日爱国运动,退出"国联",惩办外交失职人员和实行革命外交等。3日中午示威团到达南京。国民党当局对此极感恐慌,一面指使中央党部派代表在车站前备饮食"迎接"学生,妄图软化学生斗志;一面指使南京卫戍司令部扣留了北平示威团印发的《告全国民众书》和《南下示威宣言》四千余份。4日,国民党的御用喉舌中央社发出"南京查获反动传单"的新闻,为镇压示威学生制造舆论。

上午,北京大学示威团300余人从中央大学住地出发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举"反对政府出卖东三省"的大旗,沿途散发传单,高呼口号。国民党出动1000多名警察宪兵,在成贤街包围了示威队伍,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大打出手,结果示威队伍被冲散,185人被抓走,1人在乱棍下丧生,33人受重伤。此即轰动全国的"一二·五"事件。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学生立即响应和声援北大南下示威团的斗争。北大学生被捕的当天,南京中央大学等校学生代表和北大示威团的部分学生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要求政府立即释放北大被捕学生,惩办凶手,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5项决议。随后,3000多名学生潮水般涌向南京卫戍司令部,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斗争一直坚持到深夜。

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江苏、安徽、武汉、广州、济南等地示威团学生万余人在南京举行联合大示威。游行队伍从中央大学出发,经中山路鼓楼,过外交部、中央党部,直奔百子亭国民政府门前。当示威队伍前列抵达国民党政府时,队伍的后尾还停滞在珍珠桥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门前。因该报秉承国民党意旨,曾歪曲报道学生的抗日活动,示威学生提出质问,要求该报予以澄清,以正视听。遭到无理拒绝后,大批学生冲进《中央日报》社,先将大门打破,电话线割断,后将经理室、会计处、广告股、发行股、材料股捣毁,还有一部分学生冲人地下室,将印刷机拆毁。与此同时,聚集在国民党政府门前的示威学生,高呼口号,要求出兵抗日。早已作好准备的国民党当局迅速派出大批军警,从《中央日报》社马路两边,以密集的冲锋队形,手持棍棒、腰刀和上着刺刀的枪枝,向徒手的示威学生展开血腥屠杀。仅十几分钟的功夫,便有100多名学生被捕,30多人重伤,示威队伍也被冲散。上海文生氏英文专修学校学生杨桐恒,被刺死后扔到秦淮河里。当晚,各校学生返回中央大学后,开会决定次日继续举行各校学生联合示威。18日黎明,国民党当局实行临时戒严,调集大批军警部队,武装包围了示威学生驻地中央大学和国民大会堂。强迫他们登上卡车,将各地学生分批送到南京下关车站,逼迫他们返回原地。这就是"一二·一七"珍珠桥惨案。

珍珠桥惨案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报纸连续发表时评,抨击并揭露国民党当局的暴行。12月24日,上海学生和市民公祭烈士杨桐恒,抬着死者的棺木举行了10万人的大示威游行。此次抬棺大游行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是五卅运动以来的第一次。珍珠桥惨案之后,各地学生爱国抗日运动都遭到国民党当局的血腥镇压。

"九一八"事变后的学生抗日请愿运动,在宣传抗日,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等方面,起到了震聋发聩的作用。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其中流亡关内的东北流亡群众的救亡热情更不待言说。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便是"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东北人民在关内所建的抗日救亡组织,它在宣传抗日救亡、联络与支援东北义勇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等方面,均起过重要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国难家仇所激愤的东北流亡群众很快组织起了各种救亡团体,其中最重要的有3个:东北同学抗日救国会、东北同乡反日救国会以及抗日救国会。在希冀国民政府抗日御侮的愿望破灭之后,各抗日救亡团体深感加强联合,建立统一的民众抗日团体的必要。9月23日,上述3个团体的负责人王化一、高崇民、阎宝航、陈先舟、卢广绩等人商议,决定将这3个抗日团体联合起来,组织一个名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统一的抗日救亡团体。紧张筹备之后,1931年9月27日,400多位东北流亡同胞聚集在北平旧刑部街奉天会馆内,举行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成立大会。大会在卢广绩主持下,选举了阎宝航、卢广绩、高崇民等31名执行委员会委员,随后又由执行委员推选出阎宝航、卢广绩、高崇民、王化一、彭振国、熊飞、霍维周、杜重远、李梦醒9人组成常务委员会,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东救会")的最高领导机关。常委会下设总务、军事、宣传3个组,各设正组长1人、副组长2人,均由常务委员兼任。

"东救会"以抵抗日本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主权为宗旨,并自始至终把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组织东北人民抗日武装,驱逐日本侵略者,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东救会"从事了多方面的抗日救亡活动。

本占领东北之后,在各地纷纷成立汉奸伪组织,借此达到统治东北之目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伊始,迅即展开反对日军操纵下的东北各省汉奸"独立"的活动。"东救会"一方面多次向国民党中央及各级党部和国民政府发出电函,要求肃清汉奸、卖国贼,不承认各种伪组织,一方面直接致函和发表宣言,对一些汉奸头目发出警告和声讨,号召东北人民捕杀汉奸,以正国法。9月24日袁金铠在日本关东军策划下成立了"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东救会"向多方发电致函,呼吁捉拿此贼。11月18日,在获悉日寇利用溥仪制造伪满洲国的阴谋后,"东救会"发表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申讨溥仪宣言》,言辞激烈地怒斥日本侵略东北的行径,大声呼吁国民政府对溥仪伪廷予以声讨与惩治。

"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东北难民逃亡关内,安置这些流亡难民成为"东救会"的一大任务。对于抗日人员的眷属及流亡关内一时无法谋生的东北人民,"东救会"设立"东北难民教养院",予以收容救济。对于流亡关内的青年学生,"东救会"一方面成立东北中学和东北难民子弟中学,帮助东北大学在北平复校,收容流亡学生,一方面又把青年学生作为培训抗日骨干的重点。"东救会"建立之初,即组织青年集中训练,11月又于北平宣武门外的江西会馆组织了东北学生军。这批学生军后来大多潜回东北参加抗日斗争,其中不少人还成为东北义勇军的政治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