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2635700000008

第8章 1950年(8)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收复平壤,迫使敌军退守"三八线"。联合国军在第一次战役失败后,于11月6日又开始试探性进攻,24日集中20余万兵力,分东西两线,把主力置于东线,发动了"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制定了先避其锐气,故意示弱,分散敌人,在运动中寻机歼敌的战略,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而后突然实施反击。11月25日晚,西线志愿军主力6个军,开始向敌发起反攻,分割包围,歼灭当面之敌。12月1日,敌军向"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撤逃。12月5日,志愿军收复平壤,并继续向"三八线"追击。12月24日收复元山、兴南地区。在这次战役中共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失地,迫使敌人转入防御作战,扭转了朝鲜战局。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志愿军在人民军配合下,采取正面突破、穿插迂回、分割围歼的战法,12月31日迅速突破敌人"三八线"既设阵地。志愿军右翼突击集团向东豆川、汉城方向实施突击;左翼突击集团向洪川、横城方向突击。1951年1月2日,敌军开始全线撤退。志愿军先后占领汉城、水源、金良场里、洪川、横城、利川、原州地区,将敌逐至"三七线"附近。1月8日停止了进攻。这次战役共歼敌1.9万人,解放了汉城及"三七线"以北广大地区。第四次战役:(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美国调集23万兵力,1月25日以汉城为主要突击方向发动全线进攻,企图把中朝军队击退到"三八线"以北。白1月25日始,志愿军积极防御作战,有计划地对敌节节阻击。3月14日,中朝人民军队主动撤离汉城,至4月21日将敌阻于"三八线"附近地区。这次战役共歼敌7.8万人,完成了防御任务,并且成功地掩护了志愿军新人朝各兵团的集结。

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敌人妄图在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以实现其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计划,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中朝人民军队在4月22日就发起了第五次战役。22日至29日,志愿军、人民军歼敌2.3万余人,迫使敌人撤至汉城以北、汉江和昭阳江以南地区。4月30日至5月21日歼敌1.7万人,敌人退至县里以南珍富里地区。5月23日以后,志愿军开始向北转移,由于交替掩护,配合欠佳,志愿军受到一些损失,至6月10日,敌人被阻于"三八线"附近地区。这次战役共歼敌8万余人。从此,敌我双方转入战略对峙。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取得五战五捷的胜利,共歼敌23万人,把侵略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附近,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局势,为进行停战谈判和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同时,全国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全国80%以上的人口投人了这场伟大的爱国洪流,纷纷以实际行动参加抗美援朝。在广阔的国土上掀起了志愿参军赴朝作战的热潮。解放军战士人人上书要求走上抗美援朝最前线,大批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空前踊跃地报名参加志愿军,到处出现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景象。成千上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医务人员和民兵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医疗队到朝鲜前线担任战地运输、勤务和医疗工作。全国各族人民还广泛开展了制订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运动。到1952年5月,全国人民共捐献了价值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的钱款。无数的慰问信、慰问品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朝鲜前线。

与此同时,中国大后方也展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主义的增产节约运动。工人阶级开展了生产竞赛,为抗美援朝前线的需要提供了大量的物资。1950年的生产计划胜利完成。大部分工业生产都达到或超过战前1936年的水平,其中钢铁、纺织发展尤快。东北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1950年工业生产总值较1949年增加了100.5%,34种主要工业产品都有较大幅度的增产,金银矿达到982.4%,几乎增加了9倍。华北地区天津、北京等地各主要工业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天津棉纱、棉布产量较1949,年分别增加了37%和42%。华东是我国工业较集中的地区,沪、宁各厂矿的主要产品均提前完成计划,其中18种产品超过了计划。广大农民开展了生产竞赛,为努力提高产量,确保朝鲜前线的粮棉供应。国内抗美援朝运动的蓬勃开展,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使我军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和巨大的精神鼓舞。

在中朝两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国政府被迫接受了苏联在联合国提出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自1951年7月10日起,同中朝方面举行停战谈判。此后的两年,中朝两国军队与美国经过谈谈打打、以打为主的军事和政治相交织的激烈‘斗争,美国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在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毙伤俘敌人109.3万多人,其中美军39.75万多人,李承晚的伪军66.7万多人,其他帮凶军2.9万多人;击落击伤敌机1.22万余架,击沉击伤敌舰257艘,击毁击伤坦克2690辆,缴获各种武器车辆十几万件。美国虽然运用了1/3的陆军,1/5的空军和近半数的海军,使用了除原子弹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耗用了7300万吨作战物资和200多亿美元,却遭到惨败。人员伤亡总数超过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伤亡的一倍。美国不得不承认朝鲜战争"是美国所进行的一次代价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

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美国侵占朝鲜和中国大陆的计划,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维护了远东和世界和平,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的胜利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加速了军队的建设,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的进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废除外国在华经济特权和处理外国在华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不但在中国享有政治特权,而且享有经济特权。外国侵略者利用特权,扩展其经济势力,在中国办了许多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掠夺性的贸易,控制着我国财政经济命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在华企业,1936年总资本约为43亿美元,其中工业资本约占整个中国工业资本的41%。其产品,占中国生铁产量的80%,原煤产量的80%,发电量的76%,棉布产量的64%,外资银行32家,其分支银行141所,资产19亿美元,在金融业务中占垄断地位。帝国主义还控制了中国的海关。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迅速扩张,至1948年,美国资本已占外国在华投资的80%。到大陆解放时,在我国外资企业共有1000多家,拥有职工12万多人。其中包括煤矿、石油、机器制造、发电、造船等重工业企业。卷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企业,以及银行、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等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属于英、美两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外国在华企业,《共同纲领》做出了明确规定:凡依靠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必须取消;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企业必须由国家统一经营;一般企业在服从人民政府法令的条件下允许其存在,但必须接受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不过,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丧失,外资在华企业已经丧失了以往的优势。同时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和禁运也使他们受到严重的打击,在生产和经营上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在此情形下,有的外资企业因经营不下去而被迫申请歇业,有的则放弃经营或要求转让给中国政府,对此,人民政府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办法。如颐中烟草公司、中国肥皂公司、天津科德顺饭店等通过转让,收归我国经营。而英资开滦煤矿,则由我国代管。有的企业则歇业。

但是,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更加采取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于12月16日宣布管制我国在美国辖区的公私财产,并且禁止一切在美注册的船只开往中国港口,这是对中国人民的经济财产的进一步的掠夺。为了保护我国人民的利益,防止美国企业在我国境内从事经济破坏,中国政府进行坚决的回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2月28日发布《关于管制美国财产冻结美国存款的命令》。《命令》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一切财产,应即由当地人民政府加以管制,并进行清查;非经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的核准,不得转移和处理(中央直属省、市报经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核准)。各该财产的所有者或其管理者应负责保护这些财产,不得加以破坏。(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银行的一切美国公私存款,应即行冻结。为维护正当业务及个人生活必需的费用,亦须经当地人民政府核准后始得动用。其动用数额,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另行规定。

随着《命令》的颁布,12月30日,上海市军管会决定对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上海电话公司实行军事管制,并成立了两公司的临时管理委员会。接着又有115家银行和企业被军事管制,其中包括友邦银行,美国商业银行,德士古石油公司、美孚火油公司、海宁洋行、海京洋行、慎昌洋行、奇异安迪生电气公司、远东酒精炼气厂、赫克生汽车公司等。同时成立了11个管制专员办事处,执行各项管制工作。在北京、天津、广州、南京等市也都限令美国资本经营或有美国资本股份的工商企业清查上报,并对其实行管制。

为了进一步规定对美国企业的处理原则,中共中央于1951年5月15日发出《关于处理美国在华财产的指示》,指出:凡有关中国主权和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者,予以征用;关系较小或性质上未便征用者,可予代管;政府认为有需要者,可予征购;对一般企业可加强管制,促其自行清理结束。在上述四种方式中,应以征用及加强管制为主。对少数在政治经济上无大妨碍的美国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在上海、天津、广州保留一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政府追随美国的反华政策,多次制造劫夺我国在海外的油轮、飞机的事件。1951年4月7日,英国政府又一次劫夺在香港的永灏号大型油轮。中国政府立即作出反映,4月30日发布命令,征用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的财产。上海、南京、广州、福州、汕头、汉口、重庆、青岛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分别征用英国在当地的亚细亚火油公司除其办公处及推销处以外的全部财产,并征购其全部存油。

对外资的处理,我国政府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对美国企业财产从严,对英国次之,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又次之。垄断资本的大企业和一般外商的小企业,也采取不同的方针。到1952年底,凡有关国计民生、带有垄断性的外国企业,如煤矿、机器制造、石油、造船等已全部转归我国所有,内河航运设备也全部收回。轻工业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卷烟、肥皂等企业也收归国有。据统计,在此期间,外国企业由1192个减至563个,所属职工减至2.3万人,所有资产减至4.5亿美元。其中英国企业由409个减至223个,职工由10.4万人减至1.5万人,资产由6.9亿美元减至3.1亿美元;美国企业由288个减至69个,职工由1.4万人减至1500人,资产由3.9亿美元减至1600万美元。

建国初期对外资在华企业的处理,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重要步骤,不但基本上肃清帝国主义在我国经济领域的残余势力,也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这对于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治理淮河

淮河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发源于河南省的桐柏山区,流经河南、皖北、苏北流人长江,全长11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淮河是我国为害最严重的水系之一,"大雨大灾,小雨小灾",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举行了包括有华东、中南两区水利部和河南、皖北、苏北三个省区负责干部以及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有关专家参加的治淮会议。在此基础上于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方针,和上中下游统筹兼顾以防洪为主的原则,要求首先做到根除水患,同时结合灌溉、航运、发电的需要,逐步达到多目标的流域开发。11月6日,治淮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河南、皖北、苏北三个治淮指挥部。1950年11月底,根治淮河的第一期工程全面动工。先后投入治淮工程的人员,有民工300万左右,工程技术人员16000多人。共计修筑堤防2191公里,疏浚河道861公里,修建大小闸坝涵洞92座,完成土方1.95亿立方。1951年7月20日,根治淮河的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淮河流域初步达到"大雨减灾、小雨免灾"的目的。

治淮第二期工程于1951年11月开始。到1952年7月中旬,治淮第二年度工程施工结束。完成了上游南湾水库和汝河上游的薄山水库的勘察、设计和钻探等工作,修建了白沙水库和板桥水库,还在苏北修建一条长达170公里的灌溉总渠。在1952年底开始的第三年度的治淮工程中,除修复渠道,加固河堤外,还修建了南湾、薄山、佛子岭等6座水库。到1953年9月初,第三年度治淮工程胜利完成。到此为止,淮河沿岸人民初步解脱了洪水灾害。

治理淮河的工程在继续前进,1954年6月5日,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境内的佛子岭水库工程全部完工。1956年5月5日,淮河中游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库拦河大坝建成。到1958年7月底,安徽省实现了河网化,特别是1970年5月18日,横贯豫、皖、苏三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开挖新汴河,治理沱河工程全部竣工。到1971年,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经过20年的治理,陆续建成一批中小型和大型水库工程,兴建了一批蓄洪工程,并整修河道,开辟了新沂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等人海出路。各地还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兴建了一批水利排溉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使淮河河流抗御洪、涝、旱灾能力大大增强,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多灾低产的淮河流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