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2636000000009

第9章 东北商人(2)

东北商人心眼都挺好,交朋友遇到知己能把心掏出来。就说喝酒吧,往往大喝特喝,不醉不休。似乎不把客人灌得爬桌子腿就不够朋友。只要喝透了,没有不能办的事。并且,生意人坐在一起,在酒桌前就不能说不会喝或胃疼。东北商人一向把“宁伤脾胃,不伤感情”奉为酒场上的座右铭。因为好酒的东北人觉得不喝透就是不够朋友。既然酒喝不透,直接推论就是不够朋友,和不够朋友的办事,还有意思吗?要想到东北做生意,设有惊人的酒量或陪酒员跟随是很难在商界立足的。

东北人喜欢喝酒,会喝酒。对东北人来说,做生意和喝酒是密不可分的,无酒不谈商,许多大生意都是在酒桌上拍板的。东北人到外地去投资办什么事情,用酒宴的方式款待南方客人,切不要以为款待你的东北人是个酒鬼,一个大手大脚不值得信赖的粗人。这仅仅足一个城市的风习而已。

“喝了咱的酒,不愿举手也举手;喝了咱的酒,不想点头也点头。”然而,东北人在酒场上异乎寻常的热情和豪饮,却使不少外地人望而生畏,甚至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

东北人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饮。在中国三四亿饮酒者中,东北人高居榜首。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烈性酒最高仅46度,且人禁饮之列,而东北各地五六十度的白酒比比皆是。

关东人在酒场上表现出出奇的神勇。只要东北大汉一上酒场,不管你是南方人或是西北人,中国人或是外国人,东北人全盖了帽啦,带着酒气和酒后的虎气,便愈发地胆大包天,敢作敢为,不由你不服气。东北人在酒场上的豪勇无疑对南方人是个沉重打击,而对外国人则几乎是灭顶之灾。只要东北人在场,其他各色人等你就别喝了。如果为了做一笔大买卖硬着头皮陪“东北虎”喝酒,事后非后悔不可。你那还叫喝酒吗?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呷着一口半口,还叽叽喳喳的品啊品啊,谈啊谈啊,简直就是糟蹋酒,让东北人看着着急。

东北某市一外贸公司与外商签订一项重要经济合同,金额几十万美元。在签订合同前的宴会上,公司经理为加深双方合作的“诚意”,大献殷勤,用尽各种手段,大劝特劝,使对方喝得酩酊大醉,住进了医院。事后,外商每想起此事仍不免胆战心惊。

在东北的许多城市里,一些男人们鄙视那种在酒桌上只喝饮料的人,他们称喝饮料的人是“饮尿”。这种伴随着人格侮辱的称谓,也使得酒桌变成了一个凶险的场所。

东北人酒桌上的一大时髦,就是“拼酒”。请客的人认为,不拼客人喝酒,就是自己不热情、不真诚的表现。因此,无论如何也得拼!倘若对方真的能喝酒,这倒也罢了。如果不能喝,那可遭罪了。如果对方不仅不能喝,而且还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者其他什么病,那就更糟了,因为主人并不管你有病与否,非让你喝不可,搞得客人尤其是外地的客人在酒桌上胆战心惊的。

东北人的拼酒词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并早已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听到这豪言壮语,你不用回头,就会知道是东北人在喝酒。甚至还有更为粗俗不堪的人,如果对方不喝,他就揪住对方的脖领子,把酒倒进去,这种事,在东北城乡也是不鲜见的。有位广东人到大连做服装生意,接待他的是大连某公司经理,午间参加一次便宴,桌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菜。席间,一位公司业务主管匆匆而至,据说他已经因为喝酒过度,正在医院打吊针,听说又有客人来了,二话没说,立刻拔了针头,过来陪酒。双方根本不熟悉,他端起酒杯,指着来回上菜的那个胖厨娘说:“客气话我就不说了,都干了,谁不干是她养的。”那个胖厨娘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忙她的,看来她都听习惯了。

不过,在东北许多大城市里,还是有不拼酒的宴席,但那都是一些正规的场合,上档次的场合,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场合。其他的,大都要拼酒的。为此,老百姓编了一段顺口溜,说:“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喝坏了世风大倒退。”

在这种场合,最聪明的办法便是找人陪酒。这几年,不少精明的南方商人摸透了“东北虎”的脾气,谈生意时自己往往不亲自出面,而将“××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公关部主任”这样的头衔封给那些人高马大而又酒量过人的东北人,委托他们代行其事。更有甚者,专门从社会雇用职业陪酒员。据说前几年各地还相继出现了一些以此为生的陪酒公司。说真的,并不是南方人不心痛那几个钱,确实是不愿意遭那份罪。

陪酒族的出现,无疑给酒坛注入了一股兴奋剂。一些久经沙场被“酒精考验”弄得精疲力竭的人,或不胜酒力经不起“酒精考验”而又因工作需要硬撑着“感情深,一口吞”的陪客者,这下有了大救星。

没有人统计过东北人一年喝掉多少白酒,估计也没有人想统计这一数字。记得几年前,黑龙江省的一份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说某某县城,一年喝掉一个镜泊湖那么多的白酒。这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这种比喻似乎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4.盲目崇外,好打外地牌

——外地的月亮比东北的圆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东北的城毕竟太年轻了。从清末“闯关东”算起,至今也不过百把十年时间。过于年轻的东北地方文化使某些人产生了崇外和自卑心理。

东北人一直莫名其妙地不喜欢本地的产品。大连人的崇外心理使南方服装轻易占领了大连服装市场,只要外地产的,都会引起东北消费者的必趣,这已经成了许多城市的一种时尚。

比如哈尔滨,这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却是一座独具殖民文化特色的城市。哈尔滨人一直不喜欢本地生产的产品,而且尤以服装、鞋帽、日用品、自行车等等为最。哈尔滨这座城市多年来似乎形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共识,认为:凡时髦的人、新潮的人、有档次的人、有文化的人,是不穿本地产的任何服装和任何鞋帽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走在街上的中青年人,穿的服装。绝大多数产于外地。

在改革开放之前,哈尔滨人崇尚北京和上海的时装、鞋子;改革开放之后,哈尔滨人又崇尚广州、香港,乃至外国的时装。在他们的审美观中,觉得只有穿上外地的服装鞋帽才美,才有层次。从这一“风习”上看,就不得不提醒外地的商家要抓住哈尔滨人这一消费与审美心理,多往哈尔滨开拓,肯定有赚头,哈尔滨可是一个大有潜力的服装消费市场啊。

在日用品的取舍上,哈尔滨的消费者对盆、碗、筷子、缝纫机、自行车,小到图钉、拉锁、指甲刀之类,也都喜欢外地货而排斥本地产的。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哈尔滨人对自己的这种心理似乎从心思反省。

哈尔滨是一个有近500万人口的城市,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可这个消费市场的人们,却无时无刻地不在背叛自己的城市,无视这个城市生产的产品。其结果自然是不仅本地的产品在外打不开市场,而且也失去了本地区的市场优势。

哈尔滨人不仅有崇外心理,而且还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例如,哈尔滨人的一些地方口语,像形容什么东西特别好,喜欢用“贼好”来表达;干什么去,喜欢用“干啥去”来询问。诸如此类的地方口语很多,在此不便一一列举。

当然,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小事,但是,哈尔滨人却为自己说这种土话而感到难堪,“贼好”改成了“特好”,“干啥去”改成了“干嘛去”,更有甚者,干脆学说广东味的普通话,以证明自己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如果说这是一种进步,就有点无聊了。

这种情况不仅限于哈尔滨。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吃在广州,穿在大连。”广州的吃文化如此出名,外来人吃,本地人也吃。穿在大连。则是说大连人爱穿、好穿,换句话说,大连人爱美。素有“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之说,吃的怎样不说,穿一定要体体面面。大连索有“服装城”之说,然而大连人并不怎么穿大连服装,而是喜欢穿南方的服装。南方沿海的服装市场,或许因为靠香港近的缘故,服装生产快节奏,厂家以极高的效率不断更新自己的服装设计,变换花色品种,真正使自己的服装永远处在新潮之先,领导了全国服装新潮流,而大连人的崇外心理又使南方服装轻易占领了大连服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