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2638000000005

第5章 石油危机与国际政治 经济格局(2)

作为反击策略之一,伊朗积极发掘新的东方盟友,并已经允诺将向印度等亚洲国家提供长期的天然气供应,同时允许他们在伊朗境内进行石油勘探。石油分析专家阿里?盖泽巴什说:“伊朗希望将它的战略伙伴多样化,并正在转向东方。”他认为印度等这些能源进口大国有望成为伊朗在国际舞台上的新盟友。

伊朗当局在2005年1月表示,将向印度提供长达25年的天然气供应,协议总价值达400亿美元。伊朗还向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提供了日产原油达30万桶的亚达瓦兰油田20%的股份。此外,伊朗还试图说服印度同其老对手巴基斯坦合作,希望能经过巴基斯坦建立伊朗通往印度的天然气管道,整个项目的合同金额达到了40亿美元。

日本国家持股的国际石油公司于2004年赢得了伊朗阿扎德甘油田20亿美元的开发合同,这个油田是伊朗近30年来在石油勘探领域的最大发现,估计这片油田的石油储量高达26亿桶。由于美国政府的禁令,美国石油公司不能到伊朗进行投资,伊朗则把大笔的石油合同抛给了亚洲投资者。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已经利用石油合同为自己构筑起了防护墙,而石油武器也触动了欧美的软肋。“合同换盟友”计划给拟议中的国际制裁带来了障碍,如果未来伊朗和欧盟的谈判破裂,美国在推动针对伊朗的国际制裁时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反对声音。

伊朗的“石油外交”并不是首创之举,像中东地区不少国家一样,伊朗一直善于利用石油找寻盟友或惩罚敌手。“无论伊朗何时想同另一个国家建立紧密关系,都会开展石油外交。”阿提耶-巴哈尔公司的经理赛厄马克?纳马齐说。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之子迈赫迪?哈希米也表示:“只有五六个国家能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伊朗是其中之一。”

策略二:以掐断波斯湾石油运输线震慑美国

伊朗的军事实力虽然无法与强大的美军相比,但却足以具备封锁中东石油运输枢纽——波斯湾的能力。目前,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中国等世界大国,很大一部分石油通过波斯湾运输线运输。美国尽管可以“不接触”的空袭方式进攻伊朗,但经不起战争的久拖不决。伊朗为了反击,必然封锁波斯弯,这样,世界石油价格必将猛然飙升,以至全面影响和打击世界经济,世界其他国家甚至包括美国根本不能承受如此高昂的石油价格,美国的侵略行径势必遭到全球人民的猛烈反对,势必遭到美国国内民众的猛烈反对。而美国自己也有10%以上的石油来自沙特,如果掐断波斯湾海运线,加上伊朗也中断向世界各国供应石油,石油价格完全可能上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而法国、德国、中国、日本、印度在伊朗都有极大数量的石油进口,美国要不触犯众怒都难,根本不可能再组织侵略联军进攻伊朗,也不会得到周边国家的后勤支持和军事基地提供的保障,因为伊朗的流星导弹可以攻击中东任何国家的目标。总之,时间拖的越长,对美国越不利。

12.美国为何不遗余力地干涉吉尔吉斯斯坦选举?

从2005年2月27日吉尔吉斯斯坦新议会选举开始,短短一个月之内,吉总统阿卡耶夫苦心经营15年的政治基础就被彻底颠覆。吉尔吉斯斯坦的内部矛盾是造成政治危机的内因,但美国的介入实际上发挥了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美国至少使出了三大招数插手吉国内政。

1.给了反对派7个亿美元

早在吉尔吉斯斯坦新议会选举前数年,美国已经开始以强大的财力作为后盾支持其反对派。1992年,美国参议院通过《自由援助法》,随后又通过了其它名目繁多的“单项计划”,向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提供各种援助。1993年至2003年,美国用于帮助独联体国家进行“民主改革”的专项援助就有90亿美元,其中3/4以上提供给这些国家的私有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媒体等民间机构。而仅仅去年一年,美国就向吉提供了1200万美元援助。

除了政府直接援助,美国还通过政府资助的“民间机构”向吉反对派提供了大量资金。目前美国有十来个非政府组织在吉活动,有的组织在吉全国竟设有十几个办事处。据统计,自吉建国以来,美国已向其提供了各种物资和资金援助总计7亿多美元。

2.反对派领导人巴基耶夫赴美接受“再教育”

在资金援助的基础上,美国又使出了屡试不爽的扶植代言人颠覆现政权的花招,开始在吉物色和培养亲美政客。美国政府出资在吉尔吉斯斯坦开设了“美国大学”,该大学公开的任务之一就是“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为两国交流项目提供资金”。大量的自由派学生、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和反对派领导人都通过这个项目前往美国接受更深入的“教育”,而反对派龙头巴基耶夫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04年3月,美国还直接与吉国反对派和亲西方的媒体进行了多次会晤磋商,为2005年举行的议会和总统大选做准备。据悉当时美国国务院就曾秘密邀请巴基耶夫和穆拉利耶夫以及前外交部长伊马纳利耶夫等人访美,对美国选举的“民主程序”进行实地考察。美国国务院负责欧亚事务的副国务卿帮办帕斯科在会见这些人时直言不讳地说,“吉尔吉斯斯坦2005年就要举行大选,我想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权应该变了。”

3.反对派报纸美国给印刷

吉许多独立媒体大多数都有美国的背景。例如,曾大量报道反对派议员竞选的南部地区奥什电视台就接受美国国务院的资助。用吉语广播的阿扎体克电台,实际上是美国政府资助的欧洲自由电台的下属机构。而反对派主办的报纸《MSN》更是美国重点关照对象。

在吉议会选举前夕,该报就刊载了一座修建中的阿卡耶夫总统的“豪宅”的照片。此举立即在吉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激起了民众对阿卡耶夫政府的不满。当时反对派领导人在美国资助下,成卡车地运送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免费分发。而“革命”开始后,这份报纸的日印刷量居然达到了20万份,要知道吉尔吉斯斯坦只有不到500万人口。这份报纸不仅在议会选举前大量报道反对派候选人的言论,在后来的骚乱中也发挥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大量报道南部地区的“起义”,号召全国民众参加抗议示威,还刊载了游行的集合时间和地点。

那么美国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地推翻吉现政权呢?其真实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石油。

通过增加在中亚地区的经济投资,美国瞄准了这一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美国的中亚和高加索战略出发点是经济利益,中亚地区的石油储量达2000亿桶,仅次于中东;天然气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排在俄罗斯和中东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另外,推翻吉现政权有利于遏制中国。2001年12月,北约为了支援阿富汗反恐战争,在吉尔吉斯建立了军事基地。这座基地部署的30架飞机和近2000名军人,主要来自美国。美国一直想在吉尔吉斯配备预警机,深入侦察中国及俄罗斯内陆腹地的军事活动。这次,吉尔吉斯发生政局不稳,美国要控制吉尔吉斯的企图再清楚不过,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封锁中国的中亚能源通道,因为在美国,中国的崛起已令其越来越感到不安,将中国视为全球竞争对手亦不是一天两天了。美国若能如愿挺进中亚,加上之前拿下了世界原油储量第二的伊拉克,以及发生在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和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美国正在日益成功地填补前苏联瓦解后的中亚及里海沿岸地区的权力真空,对中国的能源和国家安全战略都将是重大考验。

13.石油是怎样成为中东产油国的武器的?

在荷马的笔下,特洛伊战争因美女海伦而起,而在今天的战略学家看来,其源头更可能是为了争夺当时用来制造青铜武器的金属-锡的资源。可以说,人类的政治斗争史几乎就是一部自然资源的争夺史。同样,作为另一种自然资源,石油似乎也注定要和政治搭上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前,高企的油价很容易使人联想起30年前的阿以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沙特在欧佩克中第一个拿起“石油武器”,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对美国等实行全面石油禁运,从而引发了一场石油危机。那么,中东的阿拉伯产油国是如何以石油为武器与美国抗争的呢?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等12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发动“斋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配合战争,阿拉伯国家以减产或中断石油供应为手段,迫使美国及其他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改变其对以色列的政策,促使以色列停止侵略、归还侵占的阿拉伯领土,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

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中东产油国的石油武器能取得比真正的战争还好的效果呢?

中东是主要的世界石油生产和出口基地,中东产油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支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极低的石油生产成本、巨大的生产潜力和产能调节能力。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在1980年代中期,中东地区陆上油田的石油技术成本(包括勘探开发投资和开采作业费用)在0.4~3美元/桶之间,多数低于1美元/桶。而北美地区陆上油田的石油技术成本则在2.5~10美元/桶之间,欧洲北海地区在4~20美元/桶之间。中东产油国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产量占世界的比例,由于开发开采成本低,只要中东产油国需要,它可以很快地将潜在生产能力转变为现实生产能力。从现实石油生产看,中东产量也远低于其现实生产能力,因而具有极大的生产调节能力。以沙特为例,其日生产能力曾高达1284万桶,但实际最高日产量不过1050万桶,最低时只有200万桶,机动生产能力达800至1000万桶/日。因此,它既有大幅度增产的能力,也有大幅度减产的能力。

理论上讲,需求和供给均可能成为市场主导方,市场垄断支配力在于垄断者的边际调节能力。由此观之,美国是石油市场需求和需求变化的主导者,是决定市场需求的主导者。但是,美国是装配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其对石油的需求是刚性的,所以石油和石油需求难以成为需求方或美国的武器。因此,目前石油市场的主导权基本上掌握在供给一方,石油是OPEC在国际政治经济斗争中争取其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武器。细而言之,石油武器又主要为中东OPEC国家所利用,沙特又基本上控制着石油武器的打击方向和力度。

政治与经济密切相关。OPEC在充分利用石油禁运的政治武器作用时,还充分利用其经济武器的作用。OPEC国家利用石油危机的机会,经过与西方石油公司的斗争,将油价水平从每桶2~3美元,戏剧性地提高到1974年初的每桶13美元,矿区使用费从产量的1/8提高到1/6,所得税提高到65%。随着事态的转移,油价和原油生产控制权的转移几乎全部完成。

伴随石油危机而来的油价上涨,以及其后OPEC组织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原料输出国组织的相互配合,改变了资源价值分配的不合理状况,对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输入廉价原料、出口高价工业品所形成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起了挑战。在廉价石油时代,产油国仅获得石油资源价值的极小部分,石油资源价值的绝大部分以石油公司利润、资本积累的形式,落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手中。1970年以前,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在把产油国原油价格订得极低的同时,在世界市场上用高于标价几倍的价格出售原油。统计资料表明1953年至1973年20年间,仅仅由原油差价而转移到西方的财富就达2150亿美元之多。在下游工业,西方国家把廉价原油提炼加工后,以比成本高出10倍或更高的价格出售制成品,获得暴利。在廉价石油时代,西方国家以各种方式掠夺的石油资源价值上万亿美元。事实证明,战后西方世界整整20年的高速增长和繁荣,是由廉价石油推动的。石油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下子陷入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状态。

1974年9月2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承认,“石油输出国组织不仅用石油作为政治武器,而且还作为革命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革命的,因为把它使世界力量结构发生引入注目的变化。”

14.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是怎么回事?

1994年,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提出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动议,2001年9月,俄中两国政府签署协议,双方在此后两年多中完成了“安大线”的技术论证等工作。就在“安大线”有望破土动工之际,求“油”若渴的日本突然半路杀出,使得“安大线”横生变数,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在此背景下于2002年底抛出了所谓的“安纳线”。日本以志在必得之势,从政治、经济、传媒、民间等各个层面对俄展开了强大的公关攻势,力促上马“安纳线”。为了达到目的,日本许以145亿美元的“高额订金和彩礼”。此外,日本还将对俄远东的“萨哈林-1”和“萨哈林-2”石油天然气项目投资80亿美元。如此这般,日本硬是将“生米煮成了熟饭”,把大局已定的“安大线”给搅黄了。

两条输油管线分别代表着中国和日韩对石油的战略需求,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各国的战略利益。两条线路的成本、建设难度对比,两条线路对受益国家的战略分析,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等等问题都成为人们的讨论热点。除此之外,日本用75亿美元投资承诺、10亿美元援助“反间”“安大线”的内幕也引起了国人的普遍关注。那么,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日本为什么要横插一脚,俄罗斯又为什么摇摆不定呢?

安大线的具体路线是:西起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安加尔斯克油田,向南进入布里亚特共和国,绕过贝加尔湖后,一路向东,经过赤塔州,进入中国,直达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