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论语(国学启蒙书系列)
2639600000014

第14章 颜渊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②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③斯语矣。"

注释

①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

②归:归顺。

③事:从事。

译文

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便为仁。一旦言行符合于礼,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仁人。做到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教实施仁的细节。"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愚钝,但让我依照您所说的去做吧。"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①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译文

仲弓问孔子何为是仁。孔子说:"出门就如何去会见贵宾,役使人民如同承当重大祭祀。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他人。在朝为官没有抱怨,为大民办事也没有抱怨。"仲弓说:"我虽然愚钝,但让我依照您所说的去做吧。"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曰:"其言也切,斯①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切乎?"

译文

司马牛问孔子何为是仁。孔子说:"仁是说话谨慎缓慢。"司马牛说:"说话谨慎缓慢就能称为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袈②而无失,与人恭③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

①斯:就。

②敬:严肃认真。

③恭:恭敬。

译文

司马牛忧虑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死生自有命运来主宰,富贵在于上天的安排。君子办事认真就没有过错,圣人恭敬而讲礼。全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①,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②也已矣。"

注释

①谮:谗言。

②远: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孔子怎样才算明白事理。孔子说:"慢慢渗透而起作用的谗言,突然而来的诽谤,在你那里行不通,就能够称明白事理了。慢慢渗透而起作用的谗言,突然而来的诽谤,在你那里行不通,能够称有远见了。"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予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①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释

①惑:疑惑。

译文

子张问孔子如何提高品德修养和分辨疑惑的能力。孔子说:"以诚实守信为主,追求正义,这就能够提高品德。喜欢他时,希望他活着,痛恨他时,希望他死去。既希望他活着,又希望他死去,这便是疑惑了吗?《诗经》上说:‘的确不是由于他富有,只是因为见异思迁。’"

原文

齐景公问政①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②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①政:治理国家。

②如:如果。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答道:"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样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就像你所说,假如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就算有了粮食,我可以吃得着吗?"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①,行之以忠。"

注释

①倦:懈怠。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在岗位上不要怠慢,奉行政令要忠心。"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孔子请教政事。孔子答道:"政,就是正道。你带着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①达:通达。

②闻:有名望。

译文

子张问:"读书人如何才能叫做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答道:"在朝廷做官一定要有声名,在大夫家做事也一定要有声名。"孔子说:"这是声名,不是通达。所谓通达,是品德正直而喜好正义,善长分析别人的议论,善长观察别人的脸色,谦逊待人。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必然行得通。在大夫家做事也必然行得通,所谓声名,表面上似乎实行仁德,而行动上却违背仁德。这样的人,在朝廷做官一定会骗取声名,在大夫家做事也一定会骗取声名。"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①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②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

①知:了解。

②远:远远离开。

译文

樊迟问何为是仁,孔子说:"爱人。"又问知,孔子说:"了解人。"樊迟不明白,孔子说:"选用正直的人,放在邪恶的人上面,可以让邪恶的人变得正直。"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请教何为知,老师说:‘选用正直的人放在邪恶的人上面,可以让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句话寓意深刻呀!舜统治天下,从众人中选用人才,把皋陶选用出来,不仁德的人就远远离开了。商汤统治天下时,从众人中选用贤才,将伊尹选拔出来,不仁德的人也远远地离开了。"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

①道:劝告。

译文

子贡问如何对待朋友。孔子说:"忠心劝告他,并好好引导他,假如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