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散文集2
2640300000002

第2章 韩愈

作者小传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韩愈祖籍河北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因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3岁时,父母均去世,因此由兄嫂抚育长大。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达仕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第三试未及第。25岁至35岁,先中进士,第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曾赴汴州节度使董晋及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至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求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唐宪宗时为国子博士,后升迁至太子右庶子,但一直未能施展才学。50岁至57岁,先跟随裴度征讨吴元济,后升迁至刑部侍郎。819年,因力谏“迎佛骨”之事,被贬为潮州刺史。不久再次回朝,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为唐宋八大家中政治上较有作为者。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和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认为墨家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并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在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他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诸家作品。他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他还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均实现了自己的理论,亦有卓越的成就。其中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势磅礴,自由奔放;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大致可分为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体现了他锋芒毕露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的杂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杂说四·马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他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妥帖巧妙地穿插着议论、抒情,《张中丞传后叙》是此类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具有浓厚而真挚的感情色彩,更是祭文中的经典之作。

韩愈是一位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词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杂乱无章”、“同工异曲”、“蝇营狗苟”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朝诗人杜牧把韩愈文与杜甫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宋代文豪苏轼则称他“文起八代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