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转机时刻(1970-1979)
2640900000013

第13章 1971年(7)

两年经济冒进指的是1970年至1971年这两年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1966年至1968年的极端无政府状态,1969年逐渐恢复秩序。1970年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拟定了197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由中央正式召开计划会议,制定5年计划,说明经济工作又开始受到重视。但由于指导思想不当,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会议遵照中共九大关于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的论断,对战争危险的过于严重的估计,提出了"要准备打仗","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打核大战"的方针,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的口号,把"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战略后方"作为"四五"计划的重点。尽管当年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偏差。

在会议拟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中,为了显示"文化大革命"对促生产的积极效应,提出了不少脱离实际的高指标。虽然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以后没有正式下达,但对经济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实现那些高指标,人们习惯的不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而是增资增人、铺新摊子的老办法。按照这个纲要草案的要求,1970年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内地战略后方(重点是国防工业建设)迅速地全面铺开,地方"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迅猛发展。由于1970年是"三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了尽快扭转计划进度落后状况,从年初起,经济建设掀起了一场"跃进"。再加上此时中央企事业单位大规模下放给地方的经济体制改革试验急剧地推行。1970年6月,国务院原有的部委和直属机构进行调整、合并,确定了编制。在这前后,煤炭、冶金、电力、轻工等几个工业部、对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召开了专业会议,部署了工作。

经过上述几方面的工作,1970年国民经济在上年恢复的基础上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一年经济发展的水平基本上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原定的主要指标。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1)基建规模过大,积累率偏高。全国基建投资总额高达312.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11.7亿元。基本建设规模的骤然扩大,使积累率由上年的23.2%急剧上升到32.9%,消费与积累比例关系失调的矛盾比较明显,建设项目投产率由上年的18.1%下降到16.7%。(2)职工人数增加过快,出现工业、基本建设与农业争劳力的情况,给国家财政支出和市场供应增加很大的负担。全民所有制单位增加职工457万人,超过了"三五"计划增加的人数。其中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来的,有些地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12%,使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3)企业下放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打乱了原有的协作关系,各地区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经济效益差。

而1971年的经济建设,仍然不顾上述矛盾的愈益严重,继续强调追求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中规定的高指标。这样,1971年基建规模不仅没有压缩,反而进一步扩大,盲目冒进之风有增无减。由于两年连续经济建设规模过大,生产指标过高,造成"三个突破"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

基建规模过高,积累率偏高。1971年基建投资总额在上年增加111.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8亿元,达到340.8亿元。其中地方自筹投资比上年增加46%。由于基建投资规模过大,使积累率高达34.1%。不仅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活,也带来国家财力、物力的更加紧张。计划施工的大中型项目1168个,而实际施工的多达1692个。基建战线过长,降低了投资效果。计划建成投产的项目356个,实际只建成115个;39个主要产品新增生产能力,有36种没有完成计划。

农轻重比例进一步失调。197,1年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10%,而工业投资比重高达65.2%。农业投资比重之低于工业投资比重之高都超过了三年"大跃进"时期。在10%的农业投资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用来搞基本建设或挪为它用。在工业投资中,轻工业仅占5.8%,是建国以来除1963年外轻工业所占投资比重最低的一年。生产结构性失调进一步加剧。

国民经济出现了"三个突破",即职工人数突破5000万人,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粮食销售量突破800亿斤。由于基建规模过大,加上地方工业盲目发展,到1971年底,职工总数达5318万人。职工人数的急剧增多,使得工资支出总额和粮食销量失控。原计划1971年工资总额为290亿元,实际达到320亿元,原计划1971年粮食销售量为794亿斤,实际达到855亿斤。"三个突破"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是:(1)挤掉了农业劳动力。1970、1971年两年新增加的职工中约有600万是从农村招来的。另外,由于各地在搞会战,1971年常年参加会战的民工最多时达到1000万人。(2)工业劳动生产率下降。1971年全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只有11924元,比国家计划要求低4%,比上年下降1%。全国有16个省、自治区的工业全年劳动生产率比1970年下降,其中有9个省是增加职工在20万以上的地区。(3)增加了货币投放,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据统计,1971、1972年共增发货币27.6亿元,超计划发行12.6亿元。其中用于发放工资和各种补贴的费用占了很大成分。1971年社会商品购买力比上年增加12.2%,而同期零售商品货源却只增长5%,商品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三个突破"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使社会经济状况更加不稳定。4.经济管理混乱。由于林彪、江青等人的干扰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主要表现在:(1)企业亏损额增加。1971年全国工业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增加2亿元。个别省份企业亏损面接近50%。(2)经济效益下降。1971年国营企业每百元资金实现的税金和利润比上年下降0.96元,而年末占用资金3381亿元,比上年增加473亿元。(3)产品质量下降,事故增加。据26个省、市、自治区对1482个企业的8737项产品调查,产品合格率仅达到45%。全年仅全国工业系统因事故伤亡人数超过了10万人。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着手解决"三个突破"的问题。主要措施有:调整"四五"计划纲要;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加强劳动工资管理;减少粮油购销差额等。这些努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有了好转。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较好,安排也大体符合实际。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三个突破"基本得到控制。

1971年的经济冒进,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大跃进",它和当时政治上的极左潮流交织在一起,对我国国民经济构成了深层次的危害。

60~70年代的援越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