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交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2642800000016

第16章 4交朋友的秘诀(4)

争斗的经过可以想像,争斗的结果无非是这样:一个人若拥有了100元,等于使自己原有的10元增加了10倍,可以算得上获暴利了。但另9个人就什么也没有了,等于各自白白损失了10元,变得一无所有的同时,连合作的意向和创造的激情也没有了,他们当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就永无休止的争斗下去了。如果拿钱在手者,甘愿让出100元中的一半或1/3或1/4或1/5,这样既保证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又能争取瓦解和利用反对者,那就由绝对的少数演化为绝对的多数或绝对的势均力敌,争斗就升级为战争了。

同样,过程可以想像,结果依然是部分人占有了原本属于大家的财富。占有者在志得意满的同时,时刻处于恐惧之中,不得不全力提防被剥夺者的报复;被剥夺者为了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财富,就联合起来从事殊死的战争,争斗不停,财富未增;仇恨日深,友情无存。

如果按互惠互利的黄金定律,那结果会完全相反,会创造一种人人喜欢的局面,会出现一个人人称道的奇迹,人人都会有黄金,人人都会创造黄金。

谁还会为区区的100元而大打出手,去伤害无价的朋友的友情呢?

谁还会为不足挂齿的蝇头小利,而去拉帮结派,大搞阴谋诡计呢?

如果10位朋友齐心协力,能让这100元增值10倍,那就是1000元,每人应得100元,而不是初始时的10元,整整增值10倍,哪个朋友能不高兴,哪个朋友不对此信心百倍呢?

假若10位朋友的100元,经过合作再增值100倍,那又是多少呢?

大家还会去争斗吗?

不用说,友情会更深,朋友会更长久了。

有如此丰厚的利益回报,谁还会不要朋友只要小钱呢?

当然,能让财富和友情都增值的是合作。

10位朋友,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有预想的回报。如果有的全力以赴,有的滥竽充数,有的争先恐后,有的动嘴不动手,甚至有的还想独占,有的还想争斗,那忘却的悲剧还会重演。

朋友变成仇敌的悲剧人人都不愿看到,但几乎人人都曾在这个悲剧中扮演角色,这既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要谨记并实践互惠互利的黄金定律,就不会失去朋友和财富,而且还会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大富翁。

54.生存不可没有友情

在动物世界里,强大、凶悍的老虎、狮子、豹子及豺狼是难以与弱小、温顺的兔子、羚羊“和平共处”的。强者视弱者为美食而非朋友,强者以征服和消灭弱者为能事,这就是动物界的生存法则。

靠喝弱者的血滋养,强者的健壮是建立在弱者的累累白骨之上。在它们之间,惟有暴力似乎是永恒的。一声狮吼、一声虎啸就足以震慑整个山林,弱者无助的反抗和逃遁,在强者看来,正好是一场嬉弄的游戏。充分欣赏弱者的怯懦、哀求,是征服者莫大的快慰。

但世间的事,原本是“一物降一物”,弱者先成了强者的口中食,强者接着做了更强者的美餐,谁也不能永远做强者!就像谁也不能独占山林和阳光一样!

征服者反被征服的例子还少吗?!

动物世界里的生存游戏无不充满了原始的血腥!

可悲的是,人类社会也曾演绎并还在演绎这样的游戏!

曾几何时,开着炮舰四处烧杀抢掠的殖民主义者,把人类社会视为洪荒时代的原始森林。在对贫弱民族的杀戳和征服中,传播他们所谓的“文明”,但武力虽能一时开拓疆域,劫掠财富,永远征服不了的是理性。

靠武力得到的,最终还是因武力失去了。

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一个个战争狂人,把自己的祖国变成了疯狂的战争机器,梦想征服世界。结果如何呢?不是在绞刑架上一命呜呼,就是在绝望中自杀身亡。是他们的武器不够精良吗?是他们的谋略不够高明吗?是他们的进攻不够凌厉吗?是,也不是!武力征服的开始,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失败的命运。

把人类社会当做动物世界,自以为暴力会摧毁一切,靠暴力能得到一切,结果除充分暴露自己本性的原始和野蛮外,还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所以,人类毫无疑问地应抛弃“弱肉强食”的动物生存法则,代之以和平有序的竞争与友爱互助。

55.营造一个好朋友圈子

朋友就是关系,自古皆然。“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朋友什么?靠朋友吃饭,靠朋友谋事,靠朋友介绍朋友,靠朋友结识朋友。朋友是一条线,以线牵线,以线织网,就能进入朋友圈了。朋友也是一条路,会走的会路路通,路路顺,不会走的四处碰壁,走投无路。“为人一条路,惹人一堵墙”,此乃经验之谈。“学好数理化,不如一个好爸爸”,“好爸爸”就是好圈子,会受益无穷的。虽然反封建好多年了,但圈子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圈子不是破除了,而是在翻新,真是咄咄怪事!

别的什么没有都可以,决不能没有一个好朋友圈子!

有了一个好朋友圈子,就进入了一个高级利益共同体,朋友好,自已也好。朋友发财,自己也会借光;朋友升官,自己也跟着戴乌纱;朋友在享乐,自己决不会去受苦,好朋友圈子好处当然多了,岂能不削尖脑袋挤进去?

好朋友圈子的好处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这对漂泊的人再重要不过了。有圈子依托,既有安全感,又能分享意想不到的好处,谁会不乐意呢?

好朋友圈子是圈子社会中最活跃的细胞,它能够粘连上其他闪光的多彩的蹦跳的溢香的圈子,使每个人的心愿都与圈子链连接,从而以朋友的名义可以走遍天下。

好朋友圈子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扩张性,那些圈子外的人千方百计想进来,那些圈子里的人无论怎么也不愿出去,大有生为圈子人,死为圈子鬼的气概,不能不让人叹服。

人们热泪盈眶认老乡,还不是认老乡圈子吗?人们想方设法找好工作,还不是为了进入一个好圈子吗?人们争先恐后想挤进好单位,还不是想分享单位圈子的好处吗?

好朋友圈子是一种开发不尽的资源,那么多人都在争抢;好朋友圈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那么多人一生一世都享用不完。

有了财富,并不算富,财富失去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了权位,也并不能算尊贵,一旦权位失去了,那也就一无所有了。但若有了一个好朋友圈子,那就会应有尽有。即使一时失去了,好朋友圈子就会让你尽快得到;即使跌倒了,好朋友圈子就会有力地把你重新扶起来。这是好朋友圈子的恩惠,更是好朋友圈子护群的特异功能。有了这种特异功能,好朋友圈子才能成其为圈子,若丧失了这个功能,好朋友圈子哪里还会有什么魅力可言?!

好朋友圈子也是一种难得的身份证明。进入者,既得好处,更显尊贵,何其荣耀?何其显赫?表现欲和成就感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仿佛因好朋友圈子而提升了。受益的不只是有形的好处,还有无形的心态。在社会上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地位。该有多么惬意!若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那就不仅仅是辉煌,而是不朽了。这一切的一切,离开了好朋友圈子行吗?因此,好朋友圈子的好是一种品味、一个档次,决不能降级选用,更不能上以次充好的当,否则,好处没有,坏处却会越来越多!

56.对朋友不可失信

承诺,是双方的信任。

作为关系密切的朋友,互相之间的承诺当然是信任的直接体现。因此,对朋友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不能兑现的,就决不要轻率地承诺。能兑现到什么程度,就承诺到什么程度,不能承诺的多,兑现的少,更不能只承诺,不兑现,绝对不能给朋友开空头支票。

朋友,本来等待的是真真切切的帮助,实实在在的支持,但若眼巴巴只等来一句空话、一个泡影、一场好梦,那失望,那痛心,没有经历过的人,最难以体味到其中的滋味。

朋友,本来以为自己有依靠,有寄托,但到头来只是一场空,那原本能够办成的事儿,就因为朋友的失信而泡汤了;原本可以圆的梦,就因为朋友的耽误而永远成为遗憾了,那损失该有多大?损失该用什么来弥补?又如何弥补得了?

“应人事小,误人事大”。民谣对此总结得再深刻不过了。

耽误了朋友的事,尚可寻求弥补方法;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那又如何愈合得了?

朋友之情重于泰山,泰山倒了,如何重新堆起?

朋友之情深似大海,大海干涸了,何处去寻波涛?

朋友之情没有了,哪里还会有朋友?!

因此,朋友是和信誉连在一起的。信誉好的人,朋友肯定多;不讲信誉的人,谁还会和他交朋友?

你给朋友开空头支票,敷衍、应付,甚至欺骗朋友,朋友会回报你真诚吗?

空头支票,误了朋友的事儿,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失去了朋友,自己也一无所获,最好别开。不然,总透支自己的信誉,未来还有什么呢?

空头支票开多了,失信就成了习惯,总是言而无信的人还是人吗?

当然,空头支票也应有所区分,不能一概而论。

一种是纯粹意义上的空头支票,开出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兑现。可能是觉得与朋友之间的交情尚未到做出重大承诺并信守的程度,而面对朋友的殷切期望,又不愿让朋友面子上过不去,不得不去敷衍、应付,就采取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愚蠢的办法。

一种开出时并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承诺。只是在兑现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开票者消失或突然不具备兑现的资格;另一种是持票者在此期间,做出了伤害彼此交情的事儿,开票者修改了兑现的密码,有意让持票者的一切落空。把真支票变成了空头支票。

还有一种是“空对空”的空头支票,根本就没有打算也不可能兑现。你先开一张空头支票给我,我随即也开一张同样的给你,大家面对一堆废纸,悲戚而无奈地大笑,似乎做这种游戏比别的游戏更刺激更有意义……

朋友之情,遭此作践,还会有什么?

空头支票,可能只是一张纸,一句话,但如果开出,就会产生了雷霆万钧的爆炸力和冲击力,把朋友轰向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同时,也重重地杀伤了自己,是绝对不可轻率地为此“动心”、“动手”的。否则,无异于自杀。

自杀只能有一次,空头支票能开几回呢?

57.对朋友要平等相待

有一些人,在朋友圈中,总以导师自居,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朋友,似乎惟有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孰不知,这样刻意的卖弄和眩耀,自我感觉固然良好,却把朋友推到了被动接受、屈辱服从的地位。当朋友之间的平等被打破后,朋友还会存在吗?

朋友当做自己的“学生”,只是一厢情愿,朋友并不以为然。也许自己确实在某些方面比朋友高明了许多,可以为朋友师。即使这样,也不要把朋友当做“学生”对待,因为朋友之所以能在一起平起平坐,主要在于认同地位的平等。如果因此而主动为朋友“解疑答惑”,那朋友是否接受就很难说了。你肯定会给朋友留下自傲,甚至狂妄的不良印象。当朋友觉得你张狂起来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离开朋友了。也许朋友在这方面早已可以为你师了,只是不愿外露和声张罢了。你如此自不量力,除了引起朋友的反感和厌恶以外,还会得到什么呢?

朋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本是常事。你在这方面强一些,他在另一方面弱一些,互相以对方为师,也未尝不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如果把为朋友师当做一种嗜好,处处向朋友显示自己的渊博和深沉,这就成大问题了。首先,朋友不会接受这种“自我推销”,因为你所显示的渊博和深厚,相比的,正是朋友的无知和浅薄。本来并不存在的类比关系,由于你的好为朋友师而真地出现了。自尊心受伤害的朋友,是不会原谅你的。即使一次、两次可以原谅,那三次、四次还会原谅吗?

如果好为朋友师的嗜好变成了习惯,那就变成问题了。谁还会与你交朋友吗?与其与你交朋友,还不如去专业学校里拜师呢!因为朋友不只为接受知识,更需要平等交流和尊重。

好为朋友师者,把自己高高挂起,脱离了朋友的同时,也脱离了平等,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

以教训别人开始,以自己被教训结束。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好为朋友师者,肯定不会有朋友,更不能为师,只有孤独的失落为伴。

58.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再普遍不过的了。不是朋友帮你,就是你帮朋友。帮的形式尽管很多,但都要有意义。

有一句名言:“与有肝胆的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套用在这里的话,就是要帮助有肝胆的人,也就是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帮助人成就一番事业,自然是最有意义的了。小明从小喜欢画画,他的理想是当一个画家,可他出生在僻远的穷山沟,还是一个孤儿,别说画家,有文化的人也不是很多。小明的好朋友翠花,从小与他一起玩耍,一起上学。翠花虽是一个姑娘,可她立志要帮小明成名。初中毕业后,小明去县城上高中了,翠花成绩非常优秀,但家里不让上学了,说是女孩子,等着嫁人就行了。翠花含泪拿起了老镢头,与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了。可这样帮助不了小明,于是,她与村上的几个姐妹,一起去闯深圳了。这时,小明正在上中学,她把打工挣来的血汗钱,省吃俭用,寄给了小明。就这样,几年下来,翠花已资助了小明很多。谁知小明高考又以几分之差落榜了,小明陷入了绝望之中,翠花再次来信鼓励他,并支持他自费去省美院深造。小明去了,翠花的负担更重了,她打工的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小明的需要,于是,除加班加点外,她还偷偷地去做女招待……小明呢,果然不负愿望,在省美院有名师指点,他的画艺有了质的提高。还未毕业,已在书画圈内小有名气了。由一个不谙事世、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一跃而成为省上小有名气的画家,小明永远铭记着一个柔弱的姑娘,对他多年无私的帮助,他要厚报于她。而翠花呢,只是笑笑,她觉得她帮助了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卢教授包了十个山村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费用,均由他负担。但仅凭有限的工资和一点稿费,是难以支撑的。于是,他不得不在外去讲课,担纲编写有关通俗读物增加收入。已经退休的他,又返聘去任课。每天忙里忙外,十分辛苦。有人讥笑卢教授,“这是何苦呢?”他笑笑说:“我出生在农村,深知农村的孩子上学的艰难,能让这十个孩子上学,为他们成材尽些绵薄之力,也算做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