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2643300000005

第5章 佛家精品哲理故事:(1)

痛并快乐着

佛家对生活,不妄求;对他人,不强求;对自己,不苛求,从从容容做人,自自然然做事,不执着于好坏的概念,舍弃凡圣的分别,于无心处,求真乐而绝烦恼,无论风云变幻、遭际顺逆,只是一颗平常心。

咸淡都是滋味

李叔同先生曾经是一个大学者,有过歌舞寻欢的日子,后来却遁入空门,法号弘一。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去拜访弘一大师,吃饭时,见他只吃一道咸菜,颇不忍心地说:“难道您不觉得咸菜太咸吗?”

弘一大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

弘一大师吃完饭后,手里端着一杯白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说:“难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啊?”

弘一大师笑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开悟

享用饮食,应该像服药一样,不论味道好坏,也要依正常的限量,不要因为味道好就多吃,味道不好就少吃,吃饭的目的是养活身体,解除饥渴,就好比蜜蜂从花中采蜜,只品尝花的味道,却不伤害花的颜色和香味。

一个追求自我灵魂塑造的人,能够在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中享受到快乐,用不着把吃饭作为一种享乐工具,更不必以糟蹋粮食来满足那些可怜的心理冲动。比如在饭馆里叫满桌子菜以夸示富有,搜罗山珍海味以满足口腹之欲而不惜破坏人类环境等,在佛家看来,这都是毫无意义的愚昧行为。

好事不如无事

赵州从谂禅师看到弟子文偃在佛殿拜佛,就用禅杖打了他一下,问道:“你在做什么?”

文偃说:“我在拜佛!”

“拜佛干什么?”

“拜佛也是好事呀!”

“好事不如无事!”赵州淡淡地说。

开悟

有好事,就有坏事。浅层次理解,就是所谓好事会蒙蔽自己,使坏事有了滋生的土壤。战胜而骄,失败会接踵而至;顺境无忧,逆境很快到来。深层次理解,就是好事必然与坏事伴生,假设一个人运气特别好,从头到尾都遇到好事,好事就变成坏事了。所以说,好事坏事都不如无事。但并非真的无事,而是打破了好坏概念,自然而然地做事,自然而然地承受,自然无事。

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有一次,僧人源律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吗?”

大珠慧海答道:“当然用功啦。”

“如何用功?”

“饥来吃饭,困来睡觉。”

源律不以为然地说:“一切人都是如此,不是与大师一样用功吗?”

“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

“他们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百般挑拣;睡觉时不肯好好睡觉,千般计较。因此,他们与我不同。”

源律无话可说。

开悟

普通人,若是遇到烦心事,便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哪怕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也像吃菜咽糠一样,难以下咽;哪怕四周寂静无声,也像身处马达房一样,难以合眼。即使没烦心事,也要想出烦心事,让自己吃不下、睡不着。因此,真正能做到“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就不简单了。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去见方丈,诚恳地说:“我初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指教。”

方丈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现在该干什么?”

方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不认识的,再去了解吧!”

三天后,小和尚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僧人我都认识了。”

方丈还是微微一笑说:“还有一个人,你不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室,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他无论如何想不出还有哪个他不认识但又对他特别重要的人。

有一天,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看到自己的倒影,豁然顿悟:这个不认识的人就是他自己啊!

开悟

佛家的修行,就是要认识自性。这很难,所以方丈很有把握地说小和尚不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大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甚至说:“认识你自己是哲学的最高任务。”除非你用绝对诚实的心审视自己,决不欺骗自己,你才可能认识自己。

写好一个“我”字

小和尚想跟老和尚学书法,老和尚说:“从‘我’字练起吧!”并给小和尚提供了几个名家的字帖。

小和尚练了一个上午的“我”字,然后挑出几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拿去请师父指点。老和尚斜了一眼说:“太潦草了,接着练!”

小和尚接着练了半个月。然后,他又挑出几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拿给师父指点。老和尚随手翻了翻,说道:“太浮躁了,接着练!”

小和尚沉住气,接着练了半年,基本上能把名家们的几个“我”字临摹得惟妙惟肖了。

他又请师父指点。老和尚拿着他的习作,看了一会儿,点点头说:“有长进!不过,还是接着练,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掌握要领。”

小和尚一天天地练下去。半年后,他又找到师父。这次他只拿来了一个“我”字,不过,这个“我”字不再是临摹了,而是他取几位名家之长的创新作品。

老和尚终于满意地笑了,他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你终于写出了自己的‘我’字。”

开悟

拥有自己的特色、绝技,你才能成大家。然而,拥有所谓“特色”、“绝技”倒不难,难的是你特色、绝技要能与大家比肩。随便搞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人家看了嗤之以鼻,那不是真正的特色、绝技。所以,你需要广泛吸收诸家之长,在前人的肩膀上构筑自己的高度。

这就是地狱

一些青年学僧慕名而来向一个禅师学禅,但他们并没有刻苦修炼的心理准备,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攀缘俗事。

禅师为了点化他们,就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一个地方,当他进门的时候,看门的司阍对他说:“你喜欢美味吗?这里有的是山珍海味。你喜欢睡觉吗?你在这里睡多久都没有人打扰。你喜欢玩吗?这里有各种娱乐。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没有事可做,更没有人管你。”

于是,此人高高兴兴地留下来。他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玩边吃,三个月来下来,他渐渐觉得有点不是滋味,就跑去见司阍,请求道:“这种日子过久了,我觉得很乏味。因为玩得太多,我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因为吃得太饱,我已胖得不成样子;因为睡得太久,我的头脑好像变得迟钝了。您能不能给我一份工作?”

司阍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向司阍说:“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如果你再不给我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司阍说:“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开悟

享乐并非绝对好事。它就像菜肴里的调味品,没有固然乏味,太多也不对味,如果只有调味品,没有菜,那还叫菜吗?

什么是人生的菜肴呢?就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工作,只有它能够人生需要的多种养料。什么是人生的主食呢?就是你的理想、信念,它们的味道也许不足,却一日不可或离。如果离了理想信念,那还叫生活吗?

不是诗人不谈诗

一个学僧问郢州芭蕉山的山圆禅师:“没有神通的菩萨应该是有形有相的,我怎么找不到他的踪迹呢?”

“同道方知。”山圆答道,“你达到了同样的境界,才能真正明白那种境界里的种种现象。要不然,即使讲给你听,你也不会懂的。”

学僧又问:“既然同道方知,您知道吗?”

“不知道!”山圆简洁地回答。

学僧仍没有领悟,继续问:“为什么您不知道呢?”

“不是诗人不谈诗。”山圆摇摇头说,“你根本听不懂我的话!”

开悟

好一个“不是诗人不谈诗”!人的交流,不仅依赖语言,微微皱一下眉,轻轻叹一口气,就包含了说之不尽的信息,只有同道中人才明白,别人哪知道他因何而叹?据说专业棋手下棋,一眼就能算清几十个变化,把棋着在某个位置,心里很有把握,同道中人也觉得他的着法很合理,因为他们也算清了。如果他们把一手棋的算路全摆给业余棋手看,摆一天都摆不完。要把一盘棋的所有变化都摆给业余棋手看,一辈子部摆不完。那何必要摆?

为什么看得那么严重

有一次,“夏安居”刚结束,慧寂从外地赶来探望自己的师父沩山灵佑禅师。

灵佑问他:“我有一个夏天没看见你了,你在那边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我耕了一块地,播下了一篮种子。”慧寂答道。

“这样看来,你这个夏天未曾空过呢!”

慧寂问:“师父!您这个夏天做了些什么呢?”

“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那么,师父这个夏天也未曾空过呢!”慧寂话刚说完,忽然觉得话里有讽刺的味道,对师父不恭,不禁吐了吐舌头。

灵佑看见慧寂的窘态,就说:“你为什么看得那么严重呢!”

开悟

对勤于自修的僧人来说,“白天吃饭,晚上睡觉”,也是参禅,并未空过。慧寂如果真心这样赞美师父,并未说错。他却感到不好意思,因为他并非真心这样说,说明他心有俗念,把“白天吃饭,晚上睡觉”看成偷懒。难怪灵佑要批评他。在禅师看来,平平常常与轰轰烈烈并无不同,只要依平常心去生活便没有白过。

一直往前走

有个僧人游五台山,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太,便向她打听路径:“老人家,请问五台山的路怎么走?”

老太太答道:“一直朝前走。”

那僧人便照老太太的指点,一直朝前走。

老太太看着他的背影,笑道:“好个师父,就这么去了。”

后来,一个僧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赵州从谂禅师。赵州当时不明其意,就说:“待我去勘验一下。”

第二天,赵州便去问那老太太:“老人家,请问五台山的路怎么走?”

老太太仍然答道:“一直朝前走。”

赵州也照老太婆说的,一直朝前走。

老太太依旧说道:“好个师父,就这么去了。”

赵州回到寺院后,对那僧人说道:“五台山那老太太,已被我勘破了。

开悟

故事中婆子对问路僧的回答,似乎修道深厚。“一直朝前走”按禅理来领悟,不单指道路的一直去,而是含有“直心是道”或“当下即是”的意思。禅门机锋的应对,因时、因地、因人而化,婆子只知旧话重复,赵州是以知她并无功夫,不过将此语作口头禅而已。

找出烦恼根

有一次,佛陀领着僧众,坐在树木中,看见一只狼狗跑出来。它站了一会儿,然后跑进草丛,过不多久,又跑了出来,冲进一个树洞里,又冲了出来,一会儿躺在地上,一会儿又跑又跳。原来,这条狼狗生了疥癣。当它站着的时候,疥癣会侵入它的皮肤,所以痒得它拼命跑。跑时仍觉得不舒服,所以停下来。站着也不舒服,所以躺了下来。躺下去也不舒服,所以冲进草丛、树洞,又跑又跳,就是无法安定下来。

佛陀借此开示说:“比丘们,你们有没有看见那只狼狗?站着苦,跑也苦,坐下来苦,躺下来也苦。它埋怨站着使它不舒服,又埋怨坐着不好,跑也不好。躺着也不好。它埋怨是树、树丛、洞穴使他不舒服。事实上,它的问题跟这些都无关,而是在它身上的疥癣。”

开悟

一个人不快乐的原因源于自己的错误认识,不是环境使我们痛苦,更不是家人、朋友、上司、同事、客户带给我们烦恼。如果不改变认识,就像没有医好疥癣一样,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遇到怎样的人,都不能摆脱烦恼。所以,改变当从自己开始,当从心态开始。应当找出烦恼的真正根源,治愈之,你的心就会快乐起来。

凡圣为一的境界

光涌禅师去外地弘法,过了很久,他回来拜访自己的老师仰山禅师。

光涌一走进大殿,仰山就问他:“你回来做什么?”

光涌庄严地双手合十,施礼拜见老师,恭敬地说:“来拜见师父,感谢师父的教导。”

仰山用手指着自己,问道:“你看得见我,还是看不见我?”

“看得见!”光涌答道。

“我长得像驴吗?”

“不像驴,可是也不像佛!”

“如果不像佛,那像什么呢?”

光涌答道:“如果非要说像什么,像驴又有什么关系呢?万物原本没分别。”

仰山哈哈大笑,赞赏地说:“这句话我足足等了十年。我一直用这句话考验别人,没有一人能够彻悟。你已经达到了凡圣为一的境界,不从分别上认识世间,不从分别上体悟世问,真是太好了!一定要好好保持这种境界。”

开悟

人和驴的外貌不同,体质不同,智能也有差别,凡此种种,但在佛家看来,这些都是虚幻的“外境”,其佛性是相同的。所以佛家以平等无差别心看待众生,而破除智愚、凡圣等概念,以此达到凡圣为一的境界。有的人地位崇高,有的人学识超人,却能以平等心待人,跟大众打成一片,大概接近凡圣为一的境界了。

过去诸佛是我弟子

有一次,佛陀与弟子阿难一同出门,路遇一座古佛塔。佛陀停下来,向佛塔行礼。阿难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人所建的塔?”

佛陀回答:“这是为过去诸佛所建的塔。”

阿难又问:“过去渚佛是什么人的弟子呢?”

佛陀微笑回答:“足我的弟子。”

阿难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道:“应当如此!”

开悟

佛陀居然说“过去诸佛”都是他的弟子,是否搞错了师承关系?很显然,佛陀所讲的不是师承关系,而是佛法修为。他认为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已在过去诸佛之上。用现代语表达,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阿难听懂了这个意思,所以说“应当如此”。超越前人,是后学者当有的自信。但是,超越不是要抛弃前人的成果,而是要以前人成果为基础,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自性本来清净

在灵山会上,佛陀手拿一颗摩尼珠,问四方天王道:“你们看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有的说是青色,有的说是黄色,有的说是赤色,有的说是白色,各说不一。佛陀将珠子收回,舒开手掌,再次问:“现在,我手中的这颗摩尼珠是何颜色?”

天王们不解,齐问:“世尊啊!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说:“我把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能分辨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你们却视而不见,多么颠倒呀!”

四方天王听后,若有所悟。

开悟

佛祖常用摩尼珠喻佛性,透明的摩尼宝珠,原本没有颜色,五色光照射在上面,它就显现出五色来。那些愚痴者却以为摩尼珠上确实有五色。众生的自性绝对纯净,因为映照各自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才显示不同个性。愚痴者以为各人的自性本来如此,就像以为摩尼宝珠确有五色一样。

上帝造人,谁造上帝

有一天,舍利弗在城里托钵乞食的时候,与一位很有声望的婆罗门相遇了。婆罗门说:“舍利弗,你看你现在,光头赤足,只能讨要一些残渣剩饭,太对不起自己的身体了。”

舍利弗问:“人的身体从何而来?”

“当然是无所不能的大梵天创造的。”

“那么,大梵天又是谁创造的呢?”舍利弗微笑着问。

婆罗门无言以对,匆匆走了。

开悟

佛家追求自己左右命运,这要从战胜自己开始,包括不受错误知见的困惑,不受俗世享乐的迷惑,使心超然物外。如果能左右命运的话,幸福就在自己手中,无须外求了。

每天吃什么

有一次,僧人道膺去向洞山良价禅师参学,良价问他:“你是从哪里来啊?”

道膺叫答:“我从翠微老师那里来的!”

良价又问:“你在翠微那里,他都教你些什么呢?”

道膺说:“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六罗汉和五百罗汉,而且祭祀活动非常隆重!我曾请示道:‘以此降重礼仪祭祀罗汉,罗汉们会来应供吗?’翠微老师说:‘那每天吃什么?’我想。这句话就是他的教言了。”

良价听后,非常惊讶地问:“翠微真是这样教导你们的吗?”

“是的!”

良价很高兴,对翠微禅师赞不绝口。

道膺问:“老师!请问您每天吃些什么呢?”

良价不假思索地同答:“我终日吃饭,不曾吃着一粒米;终日喝茶,不曾喝到一滴水。”

道膺略思片刻,鼓掌说:“老师!那你每天是真正吃到米和喝到水了。

开悟

吃饭,不是为了刻意要吃某粒米,也不会故意不吃某粒米;喝水也是如此,不是为了哪滴水。祭祀罗汉,是一件增进信仰、弘扬佛法的事,这件事在僧人的禅修中,如同一粒米、一滴水,不是刻意要做,但也不必故意不做,到了该做时,做就是了。

不靠佛祖靠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