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2643300000008

第8章 佛家精品哲理故事:(4)

有一天,大梅对门徒说:“来莫可抑,往莫可追。”说完就圆寂了。

开悟

大梅法常的偈诗,是隐者语,他的行为,也是隐者行。在我们看来,一个人出家当了和尚,已经出世了,已经是隐者了,谁知大梅法常还觉得不够,要做个隐中隐,把齐安国师这样的高僧都看着“世人”。但他自己悟了,不肯慈悲度世,不过罗汉境界而已。他的“来莫可抑,往莫可追”与佛祖的“不悲过去,非贪未来”有点相似,但忧郁多了。

不要毁人“庄稼”

有一次,僧人大安来到百丈山,向怀海禅师参学。行礼后,大安问道:“我在修行学佛,请问什么是佛呀?”

怀海很不客气地说:“你这样一心想成佛,就像骑着牛找牛。”

大安明白怀海的意思,是说他想成佛,却恰好忽略了自己的佛性。他又问:“认识佛性以后,该怎样修行呢?”

怀海答道:“认识牛后,要驯服牛的野性,像人找到牛后,骑着牛回家一样。”

大安若有所悟,又问:“修行过程中,我怎么呵护锤炼我的真心呢?”

怀海答道:“要像放牛人那样,拿着杖子好好看护你的牛,不要让它毁坏别人的庄稼。”

大费阮然大悟。从此,他一心修禅,静如止水,终成一代高僧。

开悟

百丈怀海禅师告诉了大安一个准则:不要毁坏别人的庄稼。无论你有多么高远的志向,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目标,以损害他人来达成心愿,也是不行的,只要坚持这一准则,不管最后是否达成心愿,至少无愧于心。

无念是什么

神会大师是六祖慧能门下最有辩才的弟子。有一次,长夜王问他:“你常说‘无念’,并且要人习‘无念’。不知道是否有一种‘无念’的实体存在?”

神会说:“我不会说无念是实体,也不会说无念不是实体。”

“为什么?”

神会回答:“如果我说它是实有,可是在一般人所谓实有的意义上看,它是非有,如果我说它是非有,可是在一般人所谓非有的意义上看,它又不是非有。所以,无念既不是实有也不是非有。”

“那你怎样称呼它呢?”

“我不称它为任何东西。”

长夜王追根究底地问:“这样的话,它究竟是什么呢?”

神会回答:“没有名称。无念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我们之所以谈论它,是因为有人提出关于它的许多问题,如果没有人提出这些问题,就无须表述。它好像一块明镜。如果没有东西在它前面出现,里面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当你说里面能看到某些东西时,是因为它的对面有东西。”

“当镜子没有东西可照时,镜子的明亮是不是失去了意义?”

“明亮永远属于镜子的本性,跟镜前有无东西无关。”

长夜王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又问:“你说它没有形象,不可用语言来论说,实有和非有的观念不适于它,那么,你为什么谈到明亮呢?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明亮呢?”

神会回答说:“我们谈到明亮,因为镜子是光亮的,而其自性是明亮。因为现于万物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其中有般若之光,这般若之光照遍世界。”

王问:“就算是这样,什么时候能得到它呢?”

神会回答说:“只见无。”

长夜王便说:“即使无,也是见某种东西。”

神会说:“虽然是见,但不应称它为东西。”

长夜手又问:“如果不称它为东西,如何能有‘见’呢?”

神会回答说:“见无,这才是真见和恒见。”

开悟

“无念”大致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这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通常都用实相认识事物,对于抽象的东西就很难了解,抽象概念,想一次性弄懂是很难的,通过学习,慢慢感知,或可明了。

悟与不悟

有人问瑞州道虔禅师:“开悟的人和没开悟的人都来请教大师,请问您如何教化?”

道虔说:“巨大的山岳还缺少一丁点儿泥土吗?每个人都有大智能啊!”

那人又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人五湖四海去寻觅呢?”

“因为这些人被俗念、妄想迷失了本性,想要禅师指点迷津。”

“还有没有心不发狂的清醒人呢?”

“有!”

“什么人不会进入妄境呢?”

“通过智能知晓种种现象,始终不为外相所动的人,永远不会陷入妄境!”

开悟

人的潜能无限,但如果智慧在俗念、妄想中迷失,就像煤炭深藏于地底一样,无法发出光来。什么人不为外相所动呢?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无论境遇如何,都不会迷乱,得意时不骄狂,失意时不消沉,对人生顺逆都能坦然受之,所以他们不会陷入妄境。

无佛可求

临济义玄禅师非常推崇自然朴实的禅风。有一天,风和日丽,他和弟子去外面观赏风景。义玄看到弟子手里拿着一卷佛经,就说:“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

弟子一听,便把佛经装在袋子里,问道:“不看佛经,怎样求佛法?”

义玄边走边答:“无佛可求,无法可得。”

弟子又问:“我跟师父学禅,该怎样用功呢?”

义玄说:“佛法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拉屎撒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觉!没有什么用功处。”

开悟

佛境是体验,佛法是实践,生活中的一切事,都是学佛法。意即平常心是道,正是吃饭、睡觉这些平凡处,见出真理的光华。

宝剑不可触

有僧人问四川布水禅师:“宝剑未磨以前,有什么用处呢?”

布水禅师答道:“没有什么用!”

僧人又问:“宝剑未磨不能用,磨完以后怎么样?”

布水禅师答道:“不可触摸。”

僧人略有所悟。

开悟

“宝剑”不是指杀人之剑,是指能断一切妄念、能破一切邪念之剑。宝剑未磨,指未经修行,自然拿妄念、邪念没有什么办法。修炼后,达到不怒而威的境界,也是不会轻易受人冒犯的。

痛并快乐着

昙照禅师给僧众说法时,经常说:“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快乐”二字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可是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时叫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方丈听说了,就来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好看呀!”

昙照禅师说:“健康就快乐,生病就痛苦,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方丈说:“记得有一次,你掉进水里,快要淹死时,仍面不改色,那种无畏的样子,才是禅僧本色。你那时的豪情何在?你平时都说快乐呀!快乐呀!为什么生病的时候,要叫苦叫痛呢?”

昙照禅师招招手,对方丈说:“你来,你来,到我床前来!”

方丈走到他床前,昙照禅师轻轻问:“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方丈一时语塞。

开悟

快乐时说快乐,痛苦时说痛苦,是本色。快乐时不说快乐,痛苦时不说痛苦,是修炼。快乐时说痛苦,痛苦时说快乐,是做作。快乐时不快乐,痛苦时不痛苦,是麻木。究竟怎样才对?不好说。但保持本色,应该没有错。

红色的竹子

有位施主请一位善于画竹的禅师画一幅条幅。禅师答应了,精心画了一幅。施主一看,绘画的技巧真高,可惜竹子都画成了红色。他对禅师说:“大师,谢谢你为我画了这幅画,不过,你为什么把竹子画成红色呢?”

禅师问:“你想画成什么颜色呢?”

施主回答说:“当然是黑色。”

禅师问:“你见过黑色的竹子吗?”

施主哑然。

开悟

没有红色的竹子,也没有黑色的竹子。施主认为应该画成黑色的,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因为他见惯了黑白两色的墨竹画,以为本当如此、只能如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头脑中本当如此、只能如此的东西越多,思维的局限性越大,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同比萎缩。

一场虚惊

从前有一个僧人,一生谨持戒律,丝毫不敢放松。

有一天,他下山有事,回来时天色已晚,又无月光,他匆匆忙忙赶路,经过池塘时,突然感觉脚下软绵绵的,好像踩着了什么东西,并且还听到“吱哇”一声,便再无声息。

僧人心想:坏了!别是踩死了一只蛤蟆吧?说不定蛤蟆肚里还有好多崽。天呐!我这回可是杀生无数了!僧人越想越害怕,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

后来,他迷迷糊糊睡着了,恍惚之中,看到数百只蛤蟆前来索命,他吓得满头大汗,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原来是做了一场噩梦。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他急忙来到事发地点,仔细一看,哪里有什么死蛤蟆!只不过是一只被踩烂的老茄子,躺在池塘边。他这才长出一口气,终于放下心来。

开悟

清远禅师说:大凡修行,须要离却情念,这个门径,是最省力的。僧人既明真相,疑虑顿消,才知道修行的方法:不住心于外在事物,一切随缘任运,自然就能心明性见。

说究竟法

宋末高僧无学祖元(1226—1286)禅师,曾在台州真如禅寺任方丈,法席十分鼎盛。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祖元禅师应邀赴日本,在日本建长寺及兴圣寺弘法。他以其圆融的智慧、精妙的禅理,折服了日本朝野,被尊为“佛光圆满常照国师”。

为了启发弟子们领悟禅机,他曾经在法堂上提出过这样一则公案:

古时候,有两位心心相印的禅友,其中一位是个盲人。有一天,盲者来拜访禅友,二人谈得甚是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日落西山,夜色降临。盲者告辞时,禅友递给他一只灯笼。盲者摆手大笑:“你忘了俗语说,瞎子点灯——白费蜡,我不需要什么灯笼,天色无论明暗,对我说来都是一样。”

禅友说:“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这盏灯笼,虽不能为你照明,却能将你照亮。别人看见了,就不会撞上你了。”

盲者说:“那么,我就提一盏慧灯,为有缘的众生照亮我的本来面目吧!”

盲者一手持杖,一手提灯笼,就这样上路了。不料,没走多远,他就被人结结实实撞了个大跟斗。

盲者不悦地说:“我是瞎子,难道你也看不见吗?”

撞倒他的那个冒失青年,一听他是一位残疾人,急忙将他搀扶,连声道歉。盲者扬起手中的灯笼说:“小伙子,你就算看不见我,也该看见我的灯笼呀!”

年轻人说:“可是,你的灯笼早就熄灭了呀!”

盲者说:“是你的心灯未亮,岂关我的灯笼熄灭否?”

开悟

盲者和年轻人,都犯了一个毛病:怨人不怨己,责人不责己。在黑暗的环境里,盲人的视觉条件并不比年轻人差,因为灯笼熄灭,年轻人未察觉对面的盲者,盲者也未察觉对面的年轻人,结果相撞。但年轻人怪灯笼,盲者怪年轻人,都不怪自己。倒是盲者的禅友,是个智者,从他给盲友准备灯笼看,应该是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士。

骷髅头也可盛粥

文道禅师是个云游僧,他十分敬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他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慧薰禅师居住的洞窟。

文道站在洞窟前,对慧薰说:“小僧一向仰慕大师,今天专程参拜,请大师慈悲开示!”

由于天色已晚,慧薰就说:“你就在这里住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一觉醒来时,慧薰早就起来了,并且已经把早饭煮好。慧薰一向只有一只碗,所以用餐时,没有多余的碗给文道使用,于是慧薰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满粥,递给文道。

文道十分惊讶,内心踌躇着,不知是否该接过来。慧薰说:“你没有道心,不是真正为禅而来,你以干净污秽和憎恨爱慕的虚妄情感处事接物,怎么能获得禅理呢?”

开悟

我们常人用善恶观、是非观、得失观、净秽观看事物,但禅者的修为是不思量善,不思量恶,是非、得失、净秽都不思量,总之,要离弃分别心,以平等心看待事物。文道还有净秽观、爱憎观,只是常人而已,所以慧薰禅师说他没有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