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2643800000008

第8章 提高情商,做掌控情绪的女人(2)

幼儿园里,3岁的小军正玩得高兴,一个小朋友突然一把夺走了他的玩具。小军气得将他推倒在地。老师把整个过程看在眼里,她对小军说:“别人抢你的玩具,是他不对,你尽管很生气,却不能打人。下次再发生这种事,你要采报告老师,让老师来解决。记住了吗?”小军很听话,此后,他又碰到过类似情况,尽管同样感到生气,他却再没有动过手,而是很好地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行为。

情景二

20年前,好莱坞影星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在美国一处风光明媚之地举办婚礼,新娘是模特布里吉特·尼尔森。这场婚礼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镁光灯频频闪烁。

正当婚礼宴会进行的时候,一个小意外发生了,一位侍者不小心将酒洒在新娘的白纱礼服上,侍者当下就懵了。而更让宾客震惊的是,新娘一反愉悦娇羞的神态,怒不可遏地大骂侍者,仪态顿失。

翌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场婚礼,但报道内容不是婚礼的豪华,也不是新娘的艳光四射,而是她怒目圆睁时的粗鄙。

上图是心理学常用的“情绪曲线图”。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气的强度。当你生气时,情绪进入到-个所谓的非思维区,即在A、B、C这三点中,情绪进入到一个非理性、非逻辑性的状态。此时你可能会说一些过头的话,做一些错误的决定。但通常5~10分钟后,愤怒的情绪得以释放,情绪会再次回到清晰的思维区。

上面第一个例子中,老师对小军的教育目的达到了:当他生气时,情绪进入非思维区,此时他无法控制情绪,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打人,去报告老师。

第二个例子中,新娘礼服被洒上了酒,她的情绪进入非思维区,此刻她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她拥有成熟的心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自嘲地说:“(酒洒在礼服上)这真是一个永恒的纪念呀!”满座宾客定会赞叹新娘的风趣机智,报以会心的掌声。

生活中,当你被好友背叛或伤害,当你被丈夫欺骗或忽视,你都可能因愤怒而情绪失控,即进入“非思维区”。但是记住,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说过头的话,做过头的事!因为它们都于事无补,只会助长火势。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给你提一个很小但有用的建议:跑去倒一杯水,一口气喝下去!当你喝完水,胃被水占去了大半,生气的空间就少了,而喝水的动作又缓解了你的情绪。当这个时段过去了,很可能你的情绪又渐渐恢复到清晰的思维区。此时再说话、再做决定都相对理智。夫妻争吵时,你为自己倒一杯水,也为对方倒一杯,他很可能感到惊讶:“气头上还能这样友善!”小小一杯水,对缓和夫妻矛盾都有正面的作用。

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高情商显得尤为重要。情商可以体现一个人控制情绪、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把握自己心理平衡、衡量自己在非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指标。无论在家庭中或职场上,我们都会与人有密切的互动,彼此间不协调、有争执是难免的。但成熟的人让行为控制情绪,愚蠢的人让情绪来控制行为,让我们牢记这一点,做情绪的主人吧!

情绪管理的技巧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Ellis)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该理论的宗旨是: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善由非理性观念带来的情绪问题。

ABC理论中,A是缘起事件(activating event),B是信念(belief),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 quence)。影响我们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的解释。因此即使发生的事情相同,若我们所持的信念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所以艾里斯认为,人们应该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因为情绪是由他的想法制造出来的。我们如果能驳斥非理性的信念,以合理信念取而代之,人就会有新的情绪产生,就会拥有较好的情绪反应。

例如,有四个女人同样遭遇失恋,第一个人的态度是这样的:“算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再找一个说不定比他更好!”然后挥一挥衣袖,难过一两个星期,一切就过去了。第二个想:“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可以说分手就分手呢?!”她自怨自艾,茶不思寝不寐,每天都生活得很痛苦,不论读书或工作,都弄得一团糟!第三个人很可怕:“你不要我了,我死给你看!”带着遗书去跳楼了!第四个人最恐怖,她想报复,说:“好!你不要我,我也不会要你好过!”然后跑到男方家大吵大闹,甚至带着硫酸去泼对方,要把对方也毁掉!

看,同样一件事,但四个人的想法、态度、行为各有不同。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读者一看便知。

阿尔伯特·艾里斯认为,人的情绪好坏,是由想法和信念所决定的。遇到负面的事情,通常人会产生很多不合适的想法,这种思维方式导致犹豫、焦虑、悲观、压抑、恶毒等不良情绪,只要去除这些不正确的想法,才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甚至行为。也就是说,愈是以正面的、乐观的想法去面对问题,愈是能产生愉悦的、快乐的情绪,而不会被非理性的理念所控制。

ABC情绪管理理论提醒我们,在碰到棘手的事情、情绪非常糟糕之时,一定要适时提醒自己:“我对这件事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客观、是否全面?”相信你一旦进行理性分析,即可走出情绪的困境。

常和自己对话

“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心灵治疗师。”常和自己对话,是调整情绪、理清思路的好办法。女人每天早晚都要梳妆照镜,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和自己沟通一下。看着镜子,对自己说:“今天到底什么事让你心情低落?”“嗯,满脸笑容的表情就是比满脸愁苦的表情可爱多了!”

当有情绪困扰时,透过和自己对话(脑海中对话),可以用另一种角度来看自己、检查自己。一些心中原有的盲点,会因此而转变得清晰明白,也就是“明心见性”了。这是最好的自我关照的能力。

学会缓解不良情绪

当感到压力巨大时,要告诉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反正事情会过去。”压力是迫使人们成长的原动力,但压力太大就会造成反效果。有些压力不可避免,自己要学着缓解紧张的情绪,比如:“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是如此。”“就算功败垂成,至少我学到经验了。”

当感到非常愤怒时,尽量转移注意力。努力深呼吸,去喝杯温开水,借以放松自己的情绪。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控制不住愤怒,一定要暂时离开和对方冲突的现场,等激动的情绪逐渐缓和,再来解决问题。记住,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如果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就不要再患得患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情绪管理的“四放”

情绪管理有四种方法:

第一是“放松”:常做深呼吸。走路、吃饭、说话都尽量放慢节奏,不要总让你的神经和肌肉处在紧张状态。时常回归自然——现代人最需要放松身、心、灵。

第二是“放下”:调节自己的欲望,不能太贪心,该放下的要放下。要知道,有“舍”才有“得”,不“舍”就无“得”。你不肯放下,是因为担心一旦放下,手中的东西就会被别人拿走。但你两手抓满了东西,怎么可能再去抓别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定要放下,才可能得到。

第三是“放开”:心要放开,气才能平和。放开东西,东西并不会丧失,丧失的是你控制它、拥有它的感觉。台湾宗教界领袖之一的星云大师,在完成了一生的志业,要离开佛光山时,弟子问他:“大师,这里是您一手创建的,您离开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大师回答:“双手紧握,我什么都没有;双手张开,什么都是我的。”摊开双手放开了执着,将换来满心的轻松和幸福。

第四是“放空”:不要让自己总处在“满”的状态下,应时常清空自己的心灵,情志才能舒畅。我们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就会感觉不自在,因为触目所及都是墙壁,好像被束缚了。如果是在大自然中,那种一望无际的草原、森林、天空,会让我们感觉很开放,好像和大自然合而为一。这就是身心放空的感觉。空间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身体需要空间,心灵也同样需要,所以,不要总让自己被俗务缠身,找个时间“放空”,大有裨益。

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承认和面对问题。在台湾非常受景仰的圣严法师说:“面对问题要有四个步骤: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这是很重要的观念和原则。很多人经历一件大事,过了很久的时间,都还无法面对、无法接受,一直在“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会遇到这种事”上打转,以致宕延了解决的时间,更遑论“放下它”。自然就会一直受到这件事情带来的情绪上的折磨,这样的人生实在遗憾。

譬如一个人被诊断得了癌症,虽然很沮丧,很痛苦,但你能先面对它,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继而想办法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仍能保持一颗坦然平和的心,过正常的生活。这就是“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

有量就有福

“有量就有福”。有雅量能尊重别人、容纳异己,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放开心胸,接纳更多新观念、新知识,才能接受更多的人、事、物,使心智得以成长。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大多数是因为想法和价值观存在差异,有时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本能地抗拒观点与我们不同的人,抗拒产生冲突,冲突产生痛苦。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要人“不必凡事强行比较”,也不必因非我之罪而难过,更不必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丰富自己,“有容乃大”。即使碰到更多的问题,也容易迎刃而解。

我们的心是一条路,叫做心路。心开,路就开;心堵,路就堵。心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就大不同了。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自悲

人生旅途漫长,当中会有很多起伏,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逆境会造成心灵的伤害,更会促进心智的成长,使人具有更优秀的品质。就好比高山果蔬,它们生长环境恶劣,但果实特别香甜。

台湾有一位名作家叫柏杨,是我非常要好的忘年之交。早年他因为政治原因,在监狱关了9年,到1979年才释放出来。出狱后,他已是“妻离子散”,这对他的打击很大。

有一次和柏杨聊天,我对他说:“柏老,我经常引用您一本书里面的一句话:没有挫败的人生没有趣味。人生中挫折是必要的,几乎每一个挫折,都可能化作一种营养。您这一生中,真是经历了太多的挫败啊!”

柏老跟我说:“我一生的许多遭遇不叫挫败,叫灾难!人可以有挫败,但不要有灾难!”灾难有时候会将一个人置于死地,好在柏杨一直保有顽强的生命力,才没有被牢狱之灾磨灭了精神。

柏杨是文人,使命使然,个性使然,再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使他遭遇了那场文字狱。但对平常人来说,可以有挫败,灾难一定要极力避免。如何避免呢?就是不要个性太张扬,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得意时不要高估自己,低估别人,更不要错估形势。成功来自辛苦日,失败多因得意时。

中国有一句古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意思是说,当你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时候,很可能埋藏下一些负面因素在里面,导致乐极生悲的下场。

故得意不能忘形,凡事要低调行之。而当你处在人生低谷,经过痛定思痛,卧薪尝胆,很可能慢慢迎来较大的转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危机就是转机”。

“谦受益,满招损”,“结得最丰满的稻穗,往往是垂得最低的”,古人的智慧早就告诉了我们如何避免灾难。

佛家也有箴言说:“与人为善。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又说:“为善者必昌,为恶者必灭。为善不昌是祖有余殃,殃尽则昌;为恶不灭是祖有余德,德尽则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挫败在人一生中无法避免,但依靠智慧,则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