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保健小百科
2644700000008

第8章 家庭科学保健指南(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养”。这里的“养”,不是养生的意思,而是顺应的意思。顺应什么呢?就是顺应阳。什么是阳呢?阳是阳气。也就是说,春天和夏天是阳气生发、生长的季节,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我们要去顺应春天和夏天的生发、生长的特征,而不要去逆着它做。而“秋冬养阴”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以春季养生为例。春季天气转暖,让人明显感觉到阳气的升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大意是说,春天气机从冬季潜藏中苏醒,天地之气升发,生命开始萌动,人也应顺此升发之气机,晚睡,早起。早晨起来要披散着头发,在庭院中缓缓散步,心理上,不要压抑自己的情志。待人接物,应给予而不要争夺。对下级,应赏赐而不要处罚,这样就可以使人体气机畅达而健康;反之,则会伤害肝木条达之气,夏天易生成阴寒之病,不利于养生。

这是对一般人的养生规律,其实也是原则。但是,如果你果真要经常晚睡,那样一定对身体不好;如果你果真将头发披散着去漫步,人家非说你有毛病不可。

中医养生治病的原则在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精髓在于辨证施治。若医生无论患者为何种情况,均按照经文生搬硬套,一定会出问题。

比如“冬病夏治”,如果一个热性病患者或者平素就火旺的人,冬病夏治就未必适合。只有针对虚寒体质人群,采取冬病夏治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比如在临床上,肝肾阴虚者极为常见,对于肾水不足之人,春天肝木之气升发,得不到肾水涵养,往往会形成虚火升腾上越之证,此时饮食原则当以清淡、滋阴为主,又怎么可以过食生发之食呢?《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春夏养阳气的观点,更纯属断章取义,此处之“养”,其要义是顺应的意思。“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人直译成人体冬天受了寒邪,来年春天就会发病。这又没有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试问寒邪袭人,一定是当下即发或感而即发,哪有寒邪滞留体内数月而相安无事,非要等到春季才发病的道理。因此,要理解“冬伤于寒”的本质,乃伤寒水之脏的意思,寒水之脏是肾,冬季养生之道在于“冬要藏精”。

从防治外感来说,我认为不要把外感看得很严重,只要我们平时稍加注意,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风寒暑湿燥火,我们是看不见的,应该怎么注意呢?我觉得理解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就应该在生活当中去体验它。

风热症与风寒症

就拿常见的感冒为例吧,我这里说的是普通感冒,而不是病毒性流感。一般来讲,感冒分成风热症和风寒症。这两种感冒从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风寒症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风热症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在临床上,感冒基本上是以风热型为多,风寒症也不是说没有,但是确实很少见。

还有一种感冒,既有风寒的症状,比如流清涕、怕冷或者手脚冰凉等,也有风热的症状,比如舌苔很厚、很硬等,中医里管这种感冒叫寒包火类型。

实际上,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一个根本原因都是一个火,外来因素只是一个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的区分,属于外因,但它只是一个诱发因素,实际的原因还是体内的火。

我们在生活中,针对这一类的感冒,大部分情况是上医院看,而常规的化验却没有任何问题,而抗生素又对它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它不是炎症。这属于常气致病的范畴。比如说,一个十几岁的儿童经常咳嗽,带他到医院去化验检查,可能什么问题也没有,但他就是咳嗽不停。西医讲究打一点吊水,输点液,把炎症或病毒消灭,可能当时好了,但回家以后天气一变化,他又咳嗽了。他体内一定有致病的内因存在,按照现代医学讲,就是这个孩子的抵抗力太弱了。其实,抵抗力弱在临床上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些儿童体内的火太大了。当体内有火的时候,外邪有风或者有寒,则寒闭于外,热淤于内,那他肯定就要产生这类疾病。

“常气”与“戾气”

我们把自然界中的“六气”,按“常气”跟“戾气”来划分。刚才我已经讲了,常气是天地之间的正常之气,由于四季气候更替和变化而导致的风寒暑湿燥火,是一种天地之间的错行之气,是导致人发病的外因。

致病的外因,基本上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但是这六种气伤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进入人体的途径都是从皮毛而入的,也就是说是从汗毛孔侵入人体内,它一般不具备传染性。

天地间还有一种气,中医认为它的性质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燥、非火,这个气是天地间的另外一种气。因为在古代没有显微镜能够帮助我们看到细菌,也没有先进的化验设备,所以就称为戾气,认为戾气是天地之间的另外一种气,并且认为这种气伤人是具有传染性的。

中医认为,这种具有传染性的气,是从口鼻侵人人体的,也就是从呼吸道侵入的,往往从呼吸道进入的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像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型H1N1”都属于这种情况。而从人体皮毛而人的,一般而言是没有传染性的。这是致病的两种途径。

实际上,古人对病毒的认识由来已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有这么一句话:“余宗族素多,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张仲景说他的家里人,宗族人口大概两百口人,从建安纪年以后,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有三分之二得了天地之间的一种戾气死亡了,我觉得按照现代医学理论应该就是病毒。由此可见,古人对天地之间的这种传染性气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

近代的两次大疫情

就近代而言,也有过两次很大的疫情。比如说,1918年在晋绥两地,即山西和河北,河北主要是在廊坊地区,瘟疫流行。当时是什么情形呢?有人形容说:“今夕聚首言欢,明朝人鬼异域。”意思是说,今天晚上我们还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到了明天早晨,就一个在人间,一个到阴间了。

当时的政府是北洋政府,属于北洋军阀统治。政府所在地北京离发生瘟疫的地方也很近,因为疫情主要在河北廊坊,离北京非常近。

当时北京也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只有两家医院,一家叫北京外城官医院,一家叫北京内城官医院。当时清朝灭亡以后,北洋政府就把太医院一分为二,办了一个内城官医院,办了一个外城官医院。当时的北洋政府就派外城官医院的人上廊坊开展防疫工作。这个防疫工作有五个主要负责人,可以算是五人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吧,一位是我的祖父孔伯华先生;一位叫杨浩如,曾经是北京宣武中医医院前身——外城官医院的院长;一位叫陈伯雅,1918年时他已经70多岁了,后来他在这场疫情中舍身赴险,但他毕竟年事已高,抵抗力就有点差,回来后就染上了这种病,不幸去世;一位叫陈企董,他原来是前清的翰林,也是太医院的医生;还有一位叫张菊人,他也是一位治疗瘟病的大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北京中医医院的第一任副院长,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的。

五个人到达瘟疫发生的地区以后,一方面对已经染上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一方面对周边村庄没有染上病的人及时采取预防。他们根据当时的时令,以中草药为主,熬好汤药让人们喝下去,实践证明这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医疗队回到北京后,他们共同编写了一本书,这应该说是中国官方组织编写的第一本传染病学专着,叫《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现在我手里没有这本书了,但是后来我在首都图书馆翻到了。这个疫情,是政府派医疗队深入农村开展防病治病的一个先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杂气对人致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56年,在这前一年我祖父已经去世了。当时在河北保定一带霍乱流行,也是非常厉害。当时周恩来总理找到了一位温病大家,叫蒲辅周。这位蒲老先生就以中医中的白虎汤的方子加减施治,就把整个疫情给控制住了。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戾气引起的传染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及时地预防,或者你体内本身就存在了一种致病的内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呢?实际上古人很早就说过:“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贼风”指的是外来的这些致病因素。而“避之有时”,就是说我们要严格地遵循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规律,适当地作调整,而调整的原则就落实在三个字上——避寒暑。

预防时行流感验方

此方基础乃是先父孔少华为预防温病所设之方。今逢时疫流行,据孔门经验以行加减,亲朋好友索者甚重,重复告知甚为繁琐,故而公之于众以利民生。

一、桑叶15g,菊花10g,金银花20g,连翘10g,鲜茅根15g,鲜藿香20g,鲜佩兰20g,大青叶10g,杏仁泥10g。

售价:20元/服。

二、桑叶15g,菊花10g,金银花20g,连翘10g,鲜茅根15g,鲜芦根15g,鲜藿香20g,鲜佩兰20g,鲜石斛15g,鲜生地10g。

售价:25元/服。

说明:此二方非为治病而设,前方偏于热重,肺气不宣;后者偏于阴虚热重明显。若以人群划分,则中青年选择前方,老年人选择后方。但脾胃虚寒者慎用。立此二方意在使素有热者,肺气得宣,热邪得祛,清虚热养肝肾之阴,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价格则是供大家买药时参照,无论哪家医药商店,应不离其左右。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15分钟为宜。建议用鲜品,因为鲜品疗效优于干品。

这组处方是孔伯华中医世家多年积累下的经验。我师弟赵宇宁在2003年SARS防治工作中,以以上两方为基础,治疗了很多发热性疾病,疗效十分显着。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我们刚才提到了可怕的传染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呢?“避寒暑”在这里的具体体现就是《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什么是“冬不藏精”?就是说到了冬天,我们一定要养护。肾水之脏,要养护精血,情绪上不要太外张,饮食上不要过于寒凉,只有这样身体才能够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有人说冬季是进补的季节,但我认为这件事情也要因人而异地看待问题。比如说在北方,气候干燥,如果到了冬天再进补羊肉、火锅这种非常辛温燥烈的食品,补进去后实际就容易伤精血。

为什么这样说呢?“冬不藏精”就是这样,如果冬天再吃一些辛温燥烈的食品,一旦吃多了就会将人体内的阳气逼出体外。而中国文化讲秋冬实际上是一个聚能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散能的过程。如果你采取这种错误的方式将你的能量过早地消耗掉,而在你体内留下了大量的内火,那么在第二年春天来临,阳气生发的时候,就容易引起疾病。

当戾气、传染病毒来临时,天地之间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就会乘虚而入。因为如果气候变化失常,气候、温度也适合新的病毒滋生,所以春季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认为“避寒暑”主要体现在内因上,我们要从保持体内平衡、杜绝内因导致疾病做起。

开门轰狗

从防暑说起吧。暑天的特点是比较潮湿,比较闷热。中医把夏天分为两季,前一季为夏,后一季为长夏。夏主火,而长夏主湿。在长夏时,天地之间会有一种暑湿之气。这种暑湿之气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影响,让人感觉非常困乏。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这种状况呢?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喝点藿香正气水不就可以了吗?藿香正气水是中了暑才喝的,没中暑的时候怎么应对这种暑天的困乏呢?

我祖父孔伯华先生于1939年创制了一种宝丹药,就是专门用来驱除暑困的。这种宝丹药不是用来吃的,是闻的。宝丹药的制法,是将几种药配好了以后,放到一个鼻烟壶里。如果你感觉提不起精神或者头有点疼,就拿出来闻一下,能够起到去秽避疫的效果。

宝丹药的成分包括麝香、安息香、冰片、薄荷脑。用量方面,除了麝香以外,其他几种成分的量是等分的,麝香搁一点点就够了,就是要它的味。这些东西都是细料,把它们碾碎后,放到鼻烟壶里,平时闻一闻就可以了。

我祖父有一个学生,叫马龙伯。他生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叫《忆先师孔伯华》。在这篇文章里,他已经把宝丹药的方子给公开了。以下是马龙伯先生《忆先师孔伯华》这篇文章中,关于宝丹药配方的原文摘引:

“苏合香,麝香,安息香,冰片,薄荷脑,豆灵砂,

荜拨,辽细辛。共为细末,装入小盒,鼻闻或口服。”

这里面有些成分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了,我在前面介绍的方子更为简易。

在《忆先师孔伯华》这篇文章中,马龙伯还同时公开了一个叫“清灵甘露茶”的方子。它是教人们在季节交替的时候,选择一些天然植物制作茶饮,以预防时令病。这个方子简单说来,就是将鲜荷叶一张(或干荷叶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和绿豆混合起来煮汤喝。当然,我介绍的这个简易配方适合家庭自制,我祖父当年创制的“清灵甘露茶”其处方要更为复杂。在这里,我也将马龙伯在文章中公开的“清灵甘露茶”处方原文摘引如下:

“鲜苇根,通草,薄荷,佩兰,藿香,青茶(绿茶),

竹叶卷心,双花,香薷,荷叶,九节菖蒲叶。”

每日服一袋,煎服或冲水当茶

“清灵甘露茶”对于预防时令病有很好的效果。所谓时令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就是感冒。当然感冒也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流感是一种病毒,普通感冒又分为风热症和风寒症两种。不管得的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按照中医的观点,首先还是因为体内有致病的内因。“清灵甘露茶”防治感冒的原理,引用马龙伯这篇文章的说法就是“求其本而治之,枝流末疾,将不治而自治矣”。

这里其实体现出了中医治病与中医养生的一个原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开门轰狗”。不论是中医治病还是养生也好,都是把身体里的病毒和外来的致病因素当成是进人体内的一条狗。我们怎么来对付这条狗呢?我们不是要把它打死在体内,而是要想方设法把我们人体的门打开,把狗轰出去。

比如说,我上火了,有内热了,就要让热出去,而不是把火给扑灭在体内。这个火你扑不灭的,你一定要让它出去。

再比如体内有湿,我们一定要把湿给化掉,要让它出去。湿属于体内原本应该代谢的东西没有代谢出来,滞留在体内,中医管它叫湿。假如你不问青红皂白,把狗给打死了,那狗就留在体内了,你还是不能处在一个均衡、平衡的状态。

所以,注重养生之道的人,一定要遵循“开门轰狗”的原则。如果没有把握住这个原则,你就没有掌握中医养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