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在,发现你的销售优势
2653300000017

第17章 销售人员如何快速被认可(2)

人人都有虚荣心,都喜欢听恭维的话。在推销过程中,适当的给顾客戴顶高帽子,让顾客在陶醉中很容易就能购买你的东西了。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漂亮话,喜欢被人赞美,有时候明明知道这些赞美之辞都是言不由衷的话,但仍喜欢听。因为人是虚伪的动物。在推销中,如果能适当地恭维顾客,给他一顶高帽子戴戴,一旦他飘飘然,那你的推销就一定会成功。

推销语言要讲究艺术

推销过程中有几个环节很关键,做好这些关键环节以后,你也能做得很好,轻松掌握推销语言魅力就不再遥远。

在推销过程中的谈话,有些属于较为正式的,其言语本身就是信息;也有些属于非正式的,言语本身未必有什么真正的含义,这种交谈只不过是一种礼节上或感情上的互酬互通而已。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面时的问候以及在一些社交、聚会中相互引荐时的寒暄之类。当你与客户相遇时,会很自然地问候道,“你好啊!”“近来工作忙吗,身体怎样?”“饭吃过了吗?”此时对方也会相应地回答和应酬几句。这些话常常没有特定的意思,只是表明,我看见了你,我们是相识的,我们是有联系的,仅此而已。

寒喧,既然是非正式的交谈,所以在理解客户的话时时,不必仔细地回味对方一句问候语的字面含义。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对别人的一些一般的礼节性问候作出错误的归因,而误解对方的意思。不同民族背景的人,就更易发生这种误解。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饭吃过了吗”,说这句话的人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请对方吃饭。但对一个不懂得这句话是一般问候语的外国人而言,就可能误以为你想请他共餐,结果会使你很尴尬。两个人见面,一方称赞另一方,“你气色不错”“你这件衣服真漂亮”,这是在表示一种友好的态度,期望产生相悦之感。在中国人之间,彼此谦让一番,表示不敢接受对方的恭维,这也是相互能理解的。但是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可能会因你的过分推让而感到不快,因为这意味着你在拒绝他的友好表示。

寒暄本身不正面表达特定的意思,但它却是在任何推销场合和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在推销活动中,寒暄能使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使单调的气氛活跃起来,你与客户初次会见,开始会感到不自然,无话可说,这时彼此都会找到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闲话”聊起来。闲话不闲,通过几句寒暄,交往气氛一经形成,彼此就可以正式敞开交谈了。所以寒暄既是希望交往的表示,也是推销的开场白。

寒暄的内容似乎没有特定限制,别人也不会当真对待,但不能不与推销的环境和对象的特点互相协调,正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古人相见时,常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天谁再如此问候,就会令人感到滑稽。外国人常说的“见到你十分荣幸”之类的客套话,中国人也不常说。我们在推销开始时的寒暄与问候,自然也应适合不同的情况,使人听来不觉突兀和难以接受,更不能使人常得你言不由衷,虚情假意。

除了问候和寒暄之外,还要注重推销中的对话。

作为推销场合的谈话,既不同于一个人单独时的自说自话,也不同于当众演讲,而是推销双方构成的听与讲相配合的对话。对话的本质并非在于你一句我一句的轮流说话,而在于相互之间的呼应。

瑞士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交谈方式分为两种,当一个儿童进行社交性交谈时,这个孩子是在对听者讲话,他很注意自己所说的观点,试图影响对方或者说实际上是同对方交换看法,这就是一种对话的方式。但作为儿童的自我中心式的谈话时,孩子并不想知道是对谁讲话,也不想知道是不是有人在听他讲。他或是对他自己讲话,或者是为了同刚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七岁以下的儿童就常沉溺于这种自说自话,且看两位四岁的儿童是怎样交谈的:

汤姆:今晚我们吃什么?

约翰:圣诞节快到了。

汤姆:吃烧饼和咖啡就不错了。

约翰:我得马上到商店买电子玩具。

汤姆:我真喜欢吃巧克力。

约翰:我要买些糖果和一双皮鞋。

这与其说是两人在对话,倒不如说是被打断了的双人独白。在推销双方的交谈中,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人习惯于喋喋不休急于要把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倾吐出来,而不大顾及对方在想什么和说什么,以至于对方只能等他停下来喘口气时才有机会插进几句话。如果推销双方都是各顾各地抢着说话,那么真正听进对方的话都很少,花了许多都是白白的无效劳动罢了。

真正的推销对话,应该是相互应答的过程,自己的每一句话应当是对方上一句话的继续。对客户的每句话作出反应,并能在自己的说话中适当引用和重复。这样,彼此间就会取得真正的沟通。

在推销过程中,要挑选客户最感兴趣的主题,假如你要说有关改进推销效率的问题或要把某项计划介绍给某公司董事会,那你就要强调它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你要对某项任务的执行者进行劝说,就要着重讲怎样才能使他们的工作更为便利。必须懂得每个客户的想法都一样,他们总希望从谈判桌上能得到什么好处。

要想说到位,先要学会听

在美国,曾有科学家对同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推销员进行过研究。因为这批推销员受到同样培训,业绩却差异很大。科学家取其中业绩最好的10%和最差的10%作对照,研究他们每次推销时自己开口讲多长时间的话。

研究结果很有意思:业绩最差的那一部分,每次推销时说的话累计为30分钟;业绩最好的10%,每次累计只有12分钟。

大家想,为什么只说12分钟的推销员业绩反而高呢?

很显然,他说得少,自然听得多。听得多,对顾客的各种情况、疑惑、内心想法自然了解很多,自然他会采取相应措施去解决问题,结果业绩自然优秀。

善于倾听对家庭、企业还有这样的好处:

大家知道,日本松下电器驰名全球,它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特别善于倾听。他说,如果你手下的人提的意见、建议你都不听,那长此以往,他们就不愿再提了,脑子也不愿开动了。因为提了也没有用,听你的不就定了嘛!这样做,手下的人还有积极性吗?脑子还会开动吗?智慧还能激发出来吗?显然不行,这样公司会死气沉沉。在企业是这样,在家里也是这样。

善于倾听,还能使你有好人缘。

因为一般人喜欢讲,不善于听。因此,他喜欢讲,你正好喜欢听,那自然是一种特别和谐、特别美妙的组合。

善于倾听,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关心去强迫自己对别人感兴趣。如果你认为生活像剧院,自己就站在舞台上,而别人只是观众,自己正在将表演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别人也都注视着自己。如果你有这种习惯,那你会变得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也永远学不会聆听,永远无法了解别人!

从现在开始,对别人多听多看,将他们当作世上独一无二的人对待,你将发现你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善于与人沟通。

推销员倾听时应该注意技巧。通常推销员倾听客户谈话时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只摆出倾听客户谈话的样子,内心却等待机会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这种沟通方式效果是相当差的,因为推销员听不出客户的意图,听不出客户的期望,其推销自然也就没有目标。培养倾听的技巧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培养积极的倾听态度,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问题,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目标。推销员有时候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既然客户都有耐心倾听我对产品的介绍,我又为什么没有耐心倾听客户对需求的陈述呢,将客户的陈述当作是一次市场调查也是相当不错的主意。

二是保持宽广的胸怀。不要按照自己想要听到的内容来做出判断,对客户的陈述不要极力反驳,以免影响沟通的正常进行。

三是让客户把话说完。不要打断客户的谈话,客户也没有时间整天对你这样说下去,他的倾诉也是有限度的,推销员应该让客户把话说完,让他把自己的需求说清楚,推销员才能够依照客户的表述来决定自己该说什么和怎么说、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四是不要抵制客户的话。即使客户对推销员采取批评的态度,也应该请客户把话说完,以便找到可以解释的地方。抵制客户的话往往会导致客户对你的话也采取抵制态度。

五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想问题。客户的诉说是有理由的,他不会平白无故也不会不着边际,关键问题就是推销员如何理解客户的诉说。推销员应该从客户的诉说中找到客户的隐情,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推销。

此外,聆听客户讲话,必须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同时还要辅之以一定的行为和态度。我们将倾听技巧归纳如下:

一是身子稍稍前倾,单独听客户的谈话,这样是对客户的尊重。

二是不要中途打断客户,让他把话说完。打断客户的谈话是最不礼貌的行为。

三是注视客户的目光,不要东张西望。

四是面部要保持很自然的微笑,适时地点头,表示对客户谈话的认可。

五是适时而又恰当地提出问题,以配合对方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六是可以通过巧妙地应答,将客户的谈话引向所需要的话题。

请时刻记住,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做好。怎样学会倾听,请记住吉拉德归纳的十二条倾听法则:

把嘴巴闭起来,以保持耳朵的清明。

用你所有的感官来倾听。别只听一半,要了解完整的内容。

用你的眼睛倾听,目光持续地接触,这样能显出你听进每一个字。

用你的身体倾听。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可倾身向前,脸上保持全神贯注的神情,表示对他讲话的专注。

当一面镜子。别人微笑时,你也微笑;他皱眉时,你也皱眉;他点头时,你也点头。

不要打岔,以免引起别人的烦躁和不快。

避免外界的干扰。必要时请秘书暂时不要把电话接进来。

避免分心。把电视、音响设备关掉,没有什么声音比你正倾听的那个人的声音更重要。

避免视觉上的分神。不要让一些景象干扰你的眼睛。

集中精神。随时注意别人,不要做其他分散精力的事,如看表、抠指甲、伸懒腰等。

倾听弦外之音。常常没有说出来的部分比说出的部分更重要。要注意对方语调、手势的变化。

别做光说不练的人,将仔细倾听当作你的行动之一。

赞扬,真诚的赞扬

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效果,而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

这一点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如果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使孩子承受长期的心理刑罚,会给孩子带来压制、苦恼、反抗的情绪,不利于他们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变。对于个别孩子来说,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吉姆·金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约翰认真读书,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因此,从约翰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吉姆就开始对约翰提出严格的要求。他私自给约翰订立了几条规则:禁止他随便与街上那些孩子们一起逛大街,无所事事;不允许任何一门考试低于良;不允许看卡通节目;不允许玩电子游戏,等等。约翰只要偶尔违背这些规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斥责。可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约翰的成绩却已经连“及格”的档次都难以维持了。他似乎故意与父亲作对似的,偷偷地跑出去找孩子们玩耍。而且,他专门找那些被家长们视作无可救药的“坏”孩子,因为他感觉到自己与他们一样:在父母的眼里,是那种只会犯错误的孩子。

吉姆非常困惑,在与邻居们谈话时不断诉说自己的烦恼,可是,在他生活的那个小镇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给他指出错误。吉姆依旧采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对约翰实施更加严格的管教。结果,约翰在一次斗殴事件发生后,被带进了青少年管教所。

可怜的吉姆始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到头来却落得如此结局。

用赞扬来代替批评,是着名的心理学家史京勒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史京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由于表现好而受到奖赏的动物,它在被训练时进步最快,耐力也更持久;由于表现不好而受处罚的动物,那么它们的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较差。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人。我们用批评的方式并不能改变他人,常会适得其反。

汉斯·希尔也是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他说:“太多的证据显示,都普遍地不喜欢受人指责。”

因此批评而引起的愤恨,常常使人的情绪低落,对应该改进的状况,一点也不起作用。

历史全是由这些夸赞的真正魅力,来做令人心动的注脚。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男孩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师却泄了他的气。他说:“你不能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但是他妈妈——一位穷苦的农妇——用手搂着他并称赞他说,她知道他能唱,她认为他有些进步了,她节省下每一分钱,好让他去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嘉许,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他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剧演唱家。

在19世纪的初期,伦敦有位年轻人想当一名作家。他好象做什么事都不顺利。他几乎有4年的时间没有上学。他的父亲锒铛入狱,只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这位年轻人时常受饥饿之苦。最后,他找到一个工作,在一个老鼠横行的货仓里贴鞋油的标签,晚上在一间阴森静谧的房子里和另外两个男孩一起睡,这两个人是从伦敦的贫民窟来的。他对他的作品毫无信心,所以他趁深夜溜出去,把他的第一篇稿子寄了出去,免得遭人笑话。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都被退稿,但最后他终于被人接受了。虽然他一先令都没拿到,但编辑夸奖了他。有一位编辑承认了他的价值。他心情异常激动,漫无目的地在街上乱逛,眼泪流过他的双颊。因为一个故事的付梓,他所获得的嘉许改变了他的一生。假如不是这些夸奖,他可能一辈子都在老鼠横行的货仓做工。你也许听说过他,他的名字叫查尔斯·狄更斯。

史京勒的实验证明,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因受忽视而萎缩。

赞美就像浇在玫瑰上的水。赞美别人并不费力,只要几秒钟,便能满足人们内心的强烈需求。看看我们所遇到的每个人,寻觅他们值得赞美的地方,然后加以赞美,并把赞美他人变成一种习惯吧!

第一印象一定要好

西方有句谚语:“你没有第二个机会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8月份一个炎热的上午,一位推销钢材的专业推销人员走进了某家制造企业的总经理办公室。这个推销人员身上穿着一件昨天就已经穿上的衬衫和一条皱巴巴的裤子,他嘴里叼着雪茄,含糊不清地说:“早上好,先生。我代表阿尔巴尼钢铁公司。”

“你什么?”这位准客户问,“你代表阿尔巴尼公司?听着,年轻人。我认识阿尔巴尼公司的几个头儿,你没有代表他们——你错误地代表了他们。你也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