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名人传
2667800000013

第13章 诸葛亮(1)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隐居隆中以待时机;经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辅笸刘备联吴抗曹,建立蜀国;后又继续辅偌刘禅治蜀,南征北伐,七擒孟获,五出祁山,最终病死五丈原。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为后世楷模。

一、隐居隆中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玡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诸葛亮排行老二,上有哥哥诸葛瑾,下有弟弟诸葛均,另外,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八岁时,其父诸葛珪去世。兄弟姐妹五人就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在故乡阳都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直到诸葛亮年满十四岁。

诸葛亮像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葛亮的故乡琅玡阳都也遭受了战火的影响,一家人在此无法生活下去。这个时候,其叔父诸葛玄恰好出任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于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自己逃往江东避乱谋生去了,诸葛亮姐弟四人则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避难。然而不到一年,诸葛玄就被军阀赶出豫章,诸葛玄只得带领他们姐弟四人投奔好友荆州牧刘表。但是没多久,诸葛玄便去世了。而此时,诸葛亮的两个姐姐都已嫁人,诸葛亮只好与弟弟诸葛均一起来到荆州南阳郡邓县的隆中,在此盖了几间茅草屋,种了几亩田地,过着隐居的生活,此时诸葛亮年仅十七岁。

诸葛亮自幼聪慧,并且好学。隐居隆中之后,虽然生活清贫些,但是他边耕种,边求学。在隆中隐居时,诸葛亮用了很多时间博览群书,刻苦攻读诸子百家,哪怕是逸闻野史,他都不放过。诸葛亮读书与别人不一样,他不拘泥于一章一句一词,而是观其大概。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诸葛亮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通晓兵法战术。虽然是隐居,但他十分关注天下大事,以此为己任,常自比春秋时期的管仲和战国时期乐毅。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结识了一批饱学有志的青年人物,如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石韬,汝南孟建,襄阳庞统等。他们经常聚会,纵论天下大事,畅谈个人抱负。有一次,诸葛亮对石韬、徐庶、孟建三人说:“你们三人去做官,将来可至刺史、太守?”三个人又反过来问诸葛亮自己会如何,诸葛亮则笑而不答,可见其雄心壮志更在三位朋友之上。另外,诸葛亮还结交了两位长者,即襄阳庞德公和颍川司马徽,二人对诸葛亮的才华十分了解。有一次庞德公对司马徽说:“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对此比喻深表赞同。从这也可看出诸葛亮的声名之一斑。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十年,最后他终于遇到了自己可以辅佐的明君,这就是刘备。

二、三顾茅庐

公元201年,刘备在曹操逼迫之下去投靠了荆州刘表。而自镇压黄巾起义以来,刘备曾先后投靠了敌人,深感自己需要人才来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在207年,刘备加快了拜访搜罗天下人才的速度。

三顾茅庐图明戴进他拜访了当时名气很大的颍川司马徽,请求司马徽给自己推荐人才,于是司马徽就向刘备推荐说:“我们这里的俊杰就是卧龙凤雏。”刘又问何为卧龙凤雏,司马徽就告诉刘备即诸葛亮和庞统也。没过多久,名士徐庶到新野帮助刘备策划军事,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我朋友诸葛亮,人称卧龙,是天下少有的人才,将军不想见他吗?”于是刘备表示希望能见见诸葛亮,并希望徐庶把诸葛亮带来。徐庶则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只能您去拜见他,不能随便召他来见您!”

本来,刘备认为徐庶已是个难得的人才,想不到徐庶却如此推崇诸葛亮,才知诸葛亮更是人才。于是在公元207年冬天,刘备冒着严寒,三次从新野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有见到,直到第三次,才见到了诸葛亮。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初次相见,刘备十分诚恳地向诸葛亮求教安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便答以着名的《隆中对》。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首先明确了天下的五大势力集团,即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张鲁五个力量集团。然后又对五支力量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目前曹操不仅兵诸葛亮出师一表,天下闻名,千古传颂,评为表中杰作。历朝历代忠臣烈士、迁客骚人书之不倦,或寄托性情,或激励明志。岳飞此帖,传为行军至南阳,秋夜深深,秋雨绵绵,遥想徽钦二帝远囚异国,一时忠心触动,挥泪如雨,写就诸葛武侯出师表,墨气淋漓,豪情毕现。力逾百万,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最大的军阀,不能与曹操争锋;孙权占有江东,已经三代,而且江东地势险要,可以联合孙权作为外援;虽然刘表占据荆州,但他懦弱无能,是夺取荆州的良机;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但是其统治者刘璋昏庸。因此,诸葛亮建议刘备夺取荆州之后即取益州,然后与西南少数民族修好,再和孙权结成联盟,内修明政,等待时机北伐,兴复汉室。

刘备听了诸葛亮透彻的分析后,极为敬佩,于是极力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见刘备礼贤下士,心胸开阔,抱负远大,正是自己想要辅佐的人,于是就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从此以后,诸葛亮便成了刘备最得力的助手。

三、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雄心勃勃,企图一举南下,大破曹操,统一全国。于是在公元208年七月,统率十万大军向南征讨刘表。八月,刘表病死,次子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如此一来,刘备在襄阳一带无法立足,只好奔向江陵。

江陵地处要塞,而且刘表在江陵屯积有大量物资,曹操恐怕刘备先占领江陵,于是率精骑五千,昼夜行军三百余里,兼程狂奔。当时,襄樊的百姓害怕被曹军屠杀,跟随刘备的人很多。然而由于百姓和物资多,所以整个队伍行动缓慢。于是刘备只好派关羽先率领水军一万人,从水路赶往江陵。刘备等依旧缓慢行进,结果在当阳的长坂(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被曹操骑兵追上,刘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仅带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脱险,在江津与关羽水军相会合,渡过汉水之后,又和刘表长子刘琦的军队会合,退至樊口(今湖北鄂城县西北)。刘备所属部队,在被曹操攻击之后共剩下两万多人,实力锐减曹操占领江陵后,决定乘胜沿江东下,一举消灭江东。他亲率大军二十万,号称八十万,从江陵沿江东下,向东吴进攻。

早在曹操南征、刘表病死时,孙权得知此消息之后深感不妙,于是派鲁肃前往荆州以吊唁刘表之机劝说刘备和诸葛亮,向东联合孙权。此时,诸葛亮见情势紧急,也劝刘备向孙权求救。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当时孙权拥军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但是他在降曹还是抗曹问题上犹豫不决。诸葛亮于是便以激将法劝说孙权,说:“曹操现在已攻破荆州,实力强大。将军如果能够抵抗曹操,就应当及早与曹操断绝往来;如果不能抵抗曹操,为什么不束手向他投降呢?”孙权听后大怒说:“我拥有全吴之地,十万甲兵,岂能受制于人?”于是决定联刘抗曹。诸葛亮就进一步分析指出:刘备虽兵败长坂,但是所部仍有两万余众,而曹操劳师远征,必定十分疲惫。况且北方之人,不习惯水战;而且荆州归附的部队并非心服。只要将军派出几员猛将,必能破曹,如此,则三足鼎立之势成矣。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孙权决定派周瑜、程普、鲁肃率三万水军,会同刘备抗曹。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形成对峙局面。时曹军士兵水土不服,染上瘟疫。后来联军用火攻,曹军大败。

于是刘备乘胜追击曹操,占领了荆州江南地区,后又征得孙权的同意占领了荆州江北地区。公元214年,刘备率军队进攻四川,取得益州。接着,又从曹操手中取得汉中。至此,刘备成为了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军事集团之一,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终于结束,三国鼎立的形势初步形成。

四、白帝城托孤

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后,势力很快壮大,尤其是荆州地理位置重要。